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 毫秒
1.
结合三明市马尾松毛虫工程治理中所调查的越冬代马尾松毛虫幼虫种群数量和危害程度,采用概率分布模型、分布型指数及回归模型法探讨三明市马尾松毛虫越冬代幼虫空间分布格局。结果表明,三明市马尾松毛虫越冬代幼虫呈聚集分布,分布的基本成分为个体群。同时,列出林间调查最适抽样数及序贯抽样分析表,提出马尾松毛虫防治的上下限指标,为害虫的综合治理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选择10块不同立地条件的林分设样地,测定文山松毛虫越冬代幼虫的空间分布型,分别建立最适抽样数关系式,并对越冬代幼虫进行序贯抽样分析、结果表明:越冬代幼虫空间分布为聚集分布.当m0=21条/株时,最大抽样数为282株;m0=17条/株时,最大抽样数为188株。  相似文献   

3.
马尾松毛虫空间分布型及其在实践上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10  
本文运用频数分布法,聚集度指标法和相关系数法研究了马尾松毛虫(Dendrolimus punctatus Walker)卵、幼虫和蛹的空间分布型。结果表明,卵、小幼虫、大幼虫和蛹的分布型均属于负二项分布。五种抽样方法比较结果,棋盘式取样法最好。根据Iwao方法分析并计算了不同虫口密度下林间调查的最适取样数,进行了序贯抽样以及虫口密度与有虫株率关系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马尾松毛虫种群空间分布格局Weibull分布的拟合   总被引:8,自引:5,他引:8  
weibull分布的概率密度函数为f(x)=c/b(x-a)~(c-1)exp (-(x-a)~c/b),x≥a。本文首次用于拟合马尾松毛虫种群的空间分布,9批抽样数据拟合结果表明马尾松毛虫越冬代大幼虫、越冬代蛹的空间分布符合Weibull分布,从而丰富了马尾松种群空间格局的分布理论。  相似文献   

5.
马尾松毛虫的空间分布型及抽样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运用聚集度指标法,回归模型法和频次分布法研究了马尾松毛虫越冬代幼虫的空间分布型。结果表明幼虫的分布型符合聚集分布。低密度情况下的幼虫服从Neyman A型分布,幼虫在单株树上的分布服从负二项分布,各轮枝层虫口密度差异显著,可将其划分为3组。比较6种不同的抽样方法,以Z字形法为最好。抽样数量以24侏为宜。  相似文献   

6.
7.
本文应用种群空间格局研究中的两种单指标方法和四种多指标方法,就三种松毛虫混合种群越冬幼虫的17组调查资料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三种松毛虫混合种群越冬幼虫空间格局的基本成分是疏松的个体群,且存在多重集群,小集群的面积较固定为2株油松所占区域,中等集群和大集群的面积分别约为8~10株和40株油松所占区域:个体群内个体的分布是随机的:属聚集度逆密度制约型种群,种群聚集的临界密度(m。)为0.157(头/株),即当mm_0时为聚集型分布;基本成分的分布格局可能由环境异质性所引起。此外,文中还应用Taylor幂法则中的两个参数,对最适理论抽样数和最适样方大小的确定以及资料代换方法等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马尾松毛虫越冬幼虫空间分布型是属负二项分布,其分布基本成分是疏松的个体群。采用Iwao法测定聚集度和资料代换为佳,越冬期虫情调查以对角线法抽样精度较高,并可通过调查树干0~2米或树冠第一轮虫口,建立回归式推算全树虫口密度。  相似文献   

9.
油松毛虫幼虫序贯抽样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在测定油松毛虫经济阈值的基础上,对4种序贯抽样技术进行了研究,得出如下4点:(1)以概率分布为基础的序贯抽样模型为:d_0=27.35043N-570.3982,d_1=27.35043N+570.3982;(2)Iwao(1975)的序贯抽样模型为:(3)Kuno(1968)的序贯抽样模型为:(4)高春先(1983)的复序贯抽样:以Iwao方法为基础,同时结合Kuno方法作出判断.当经济阈值m_0=30,D_0=0.20时,以概率分布为基础的序贯抽样的最大抽样数为复序贯抽样的10倍,Iwao的序贯抽样为复序贯抽样的3.75倍.由此说明复序贯抽样可以进一步减少样本单元数,提高判别能力.  相似文献   

10.
松针鞘瘿蚊(Thecodiplosis japonensis)是我国新发现的一种入侵性害虫。本研究采用7个聚集度指标对松针鞘瘿蚊幼虫的空间分布型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松针鞘瘿蚊幼虫在林间均呈聚集分布,聚集强度随种群密度的升高而增加;聚集是由松针鞘瘿蚊自身行为或环境因素引起的;利用空间格局参数确定黑松林中松针鞘瘿蚊幼虫发生危害调查的理论抽样数模型为N=(t/D)2(-1.321/m+0.063)。  相似文献   

11.
元谋德昌松毛虫空间分布型及生命表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元谋县德昌松毛虫空间分布型和生命表的研究结果表明;德昌松毛虫在林内呈聚集分布,该虫种群的聚集由昆虫行为引起,得出最适抽样株数换算式:N=281.4/X^- 48.4;寄生蝇和寄生蜂是元谋县德昌松毛虫种群变动的关键因子,除第1代,2龄幼虫期自然死亡小,蛹期是寄生蝇和寄生蜂寄生死亡率最高时期。  相似文献   

12.
斜纹夜蛾幼虫在甘蓝田间的空间分布型及序贯抽样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Iwao和Lioyd提出的聚集强度分析方法 ,研究了斜纹夜蛾 2~ 3龄幼虫在甘蓝田间的空间分布型 ,结果表明 :斜纹夜蛾 2~ 3龄幼虫在甘蓝田间的空间分布型为聚集分布 ,分布的基本成份为个体群 ,且具密度依赖性。根据其在田间的分布参数 ,制定了序贯抽样公式、抽样表和抽样图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黄刺蛾幼虫在核桃幼园的空间分布型与抽样技术,为其测报和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聚集指标法,Iwao回归分析法和Taylor指数法评判黄刺蛾幼虫的空间分布型,根据Iwao-Kuno理论抽样数学模型确定其理论抽样公式。[结果]测定的聚集指标值C>1,I>0,K>0,m*/x>1,CA>0;Iwaom*-m回归中α=5.845 6>0,β=1.996 6>1;Taylor指数lga=0.741 6>0,b=1.474 0>1。聚集均数λ>2。[结论]黄刺蛾幼虫在核桃幼园的空间分布型为聚集分布,聚集度随密度增大而增强。聚集原因由昆虫本身习性和环境共同引起的。其最适理论抽样公式为n=t2/D2(6.845 6/x+0.996 6)。  相似文献   

14.
桉蝙蛾幼虫空间分布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桉蝙蛾幼虫的空间分布型。[方法]通过对广西北流市和陆川县等地的桉树人工林进行幼虫分布调查,共设10块标准地,采用6种不同的聚集度指标和回归模型分析法判断桉蝙蛾幼虫的空间分布格局。[结果]桉蝙蛾幼虫主要分布在1m以下树干基部;按蝙蛾幼虫的空间分布型主体为聚集分布,是环境因素的作用结果。桉蝙蛾幼虫在不同虫口密度下最适抽样数公式n=t2(1.1/m+0.6744)/D2和序贯抽样决策限模式:T’0(n),T″0(n)=n±1.332槡n(取m0=1)。[结论]研究结果为桉蝙蛾的调查取样和预测预报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梨瘿蚊是梨树主要潜叶害虫。通过2004年5~6月的调查,得出梨瘿蚊幼虫在梨树间和梨树内的空间分布都属于聚集分布。同时,计算了梨瘿蚊幼虫二阶抽样的理论抽样数,进行了梨瘿蚊幼虫二阶抽样的序贯分析。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控制马尾松毛虫的危害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1983年9月~1989年9月浙江省仙居县虫情调查资料和气象资料为研究对象,考察各调查点马尾松毛虫有虫面积随气象因子及时间、空间的动态变化,建立马尾松毛虫发生量的时空回归预测模型,并用所建立模型对1989年3代马尾松毛虫有虫面积进行预报检验。[结果]共建立了1个线性、8个非线性马尾松毛虫发生量时空回归预测模型。1989年3代马尾松毛虫实际危害村数及有虫面积分别为141、143、138村和4533.1、4181.3、5166.0hm^2,9个模型预报的3代马尾松毛虫的发生村数均为193村,线性模型预报的3代马尾松毛虫的发生面积分别为3978.5、4159.5、3427.5hm^2,非线性模型预报的各测报点3代马尾松毛虫的发生面积分别与实际最大相差71.6868、99.8359、119.9478hm^2。[结论]所建立模型对马尾松毛虫有虫面积的预报准确率均为66.7%。  相似文献   

17.
崔欣  马海霞  郑义  杨信东 《安徽农业科学》2015,(11):101-103,110
[目的]对百日草白粉病的空间分布型及抽样技术进行研究,为指导百日草白粉病的化学防治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空间分布型指标确定病害的空间分布型;利用Iwao公式确定理论抽样数,制作百日草白粉病的序贯抽样检索表。[结果]百日草白粉病的空间分布型在发病初期(平均病级数小于2.0)为聚集分布;随着病害发生程度增加,病害的聚集程度逐渐变小,当植株的平均病级数为2.5~4.0时,病害的分布型会转变为随机分布;当植株的平均病级数大于4.5时,病害的分布型会转变为均匀分布。计算出不同发病程度及不同精确度要求下的理论抽样数,得到序贯抽样检索表。[结论]该研究给出的理论抽样数及序贯抽样检索表是科学实用的抽样方法。  相似文献   

18.
任月萍  贺达汉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3):12530-12531,12544
[目的]研究春小麦蚜虫种群的空间分布型和田间抽样方法。[方法]统计试验地小麦上的蚜虫数量,采用聚集度指标法计算小麦蚜虫的田间分布型,分析聚集的原因,确定田间理论抽样数。[结果]小麦蚜虫为聚集分布并呈负二项分布型,小麦蚜虫聚集分布是由本身的习性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引起的;小麦蚜虫在田间的理论抽样数和样本方差、允许误差有关;样本方差(S2)愈小,允许误差(d′)愈小,无放回理论抽样数愈多;虫口基数不同,理论抽样数不同;当允许误差设定后,样本方差(S2)越大,理论抽样数越大。[结论]该研究为小麦蚜虫的预测预报和田间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