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忠卫 《北方牧业》2009,(15):26-26
<正>大连市旅顺口区某个体养狐场饲养的种狐150余只,产仔狐6100余只,2009年6月15日,幼狐突然发病,死亡率达25%,经笔者现场诊断为亚硝酸盐中毒。现将诊治经过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我国幅员辽阔,饲料资源丰富,地理、气候等自然条件十分优越,适合发展人工狐、貉养殖业。我国自50年代开始从国外引进狐狸,并同时开展人工驯养野生貉的工作。90年代初又从国外引进了大量狐狸。狐、貉养殖业是现代牧业中一项新兴产业,近几年发展迅速,目前我国养狐数量达300余万只,貉80余万只。现介绍其可供养殖的优良品种。 一、狐  相似文献   

3.
养殖致富     
养狐“女状元”致富助乡邻 山东省定陶县冉固镇冉固村农家妇女纪翠莲,靠饲养“狐狸”走上富裕路,成为闻名乡里的“养狐女状元”。她致富后不忘众乡亲,先后赊销或无偿赠送出种狐近200只,价值25万余元,扶助周围57户农民发展庭院养殖。目前,这些养殖户已繁育仔狐700余只,户均年收入都在万元以上。  相似文献   

4.
1发病情况 2004年8月5日,该畜牧小区内一养殖户从外地购进一批北极狐,未经隔离观察便放入小区内的笼舍,8月10日原有幼狐开始发病,并迅速波及全群,10天左右其存栏的100余只狐全部死亡,由于户主没有及时报告疫情,疫情进一步扩大,8月20日整个小区内存栏1万余只狐。  相似文献   

5.
<正>某养狐专业户饲养蓝狐80余只,1993年8月陆续发病15~20天,而且病狐不断增加,到我们咨询时,狐群几乎全部发病.据临床症状及对饲养管理情况进行综合分析,诊断为狐酮体症,现将诊治情况介绍如下.一、发病情况与症状整个狐群均已发病,其中幼狐症状最为严重.病狐主要临床症状是食欲下降(有的  相似文献   

6.
西峡县某狐场,饲养狐138只,其中银黑狐80只、北极狐58只;雌狐96只、雄狐42只;成年狐36只、当年幼狐102只。1997年10月23日发病,2天内死亡9只,后诊断为肺炎链球菌病。经治疗,发病的113只狐全部治愈。1临诊症状病狐体温升高39.7℃...  相似文献   

7.
1发病情况与特点锦州地区养狐、养貉场近年来该病来常有发生,为此,对笔者河北乐亭、昌黎两地养貉专业户中两个养殖户进行了专项咨询及诊疗实验。两户共养基础乌苏里母貉、北极狐200余只,在2006年7月份咨询与诊疗调查中,据养殖场人员告知,到当时为止共发现患该病仔狐共8窝,仔貉2窝,合计仔貉、仔狐70只,进一步经过现场实地检查发现有约40只幼貉发生本病,合计占当年所产狐、貉总数的10%左右。瘫软症发病的主要特点是,成年狐、貉几乎不发生本病,发病对象主要是仔狐和断乳初期的幼貉;从疾病的流行特点来看,该病不具有传染性,不波及临近养殖户狐、…  相似文献   

8.
2005年8月10日至9月10日,某养狐基地发生主要危害幼狐的急性传染病,特征是病狐呈现复相热、鼻炎、支气管炎及呼吸和消化严重障碍,少数病例出现脑炎症状。经流行病学调查、临床检查、病理剖检、实验室检查,确诊为犬瘟热。现报告如下:1发病情况2005年8月5日,该畜牧小区内一养殖户从外地购进一批北极狐,未经隔离观察便放入小区内的笼舍,8月10日原有幼狐开始发病,并迅速波及全群,10天左右其存栏的100余只狐全部死亡,由于户主没有及时报告疫情,疫情进一步扩大,8月20日整个小区内存栏1万余只狐,发病的有980只,发病率为9.8%。通过集体会诊,确定了紧…  相似文献   

9.
2005年8月10日至9月10日,某养狐基地发生主要危害幼狐的急性传染病,特征是病狐呈现复相热、鼻炎、支气管炎及呼吸和消化严重障碍,少数病例出现脑炎症状。经流行病学调查、临床检查、病理剖检、实验室检查,确诊为犬瘟热。1发病情况2005年8月5日,该畜牧小区内一养殖户从外地购进一批北极狐,未经隔离观察便放入小区内的笼舍。8月10日原有幼狐开始发病,并迅速波及全群,10d左右其存栏的100余只狐全部死亡。由于户主没有及时报告疫情,疫情进一步扩大,8月20日整个小区内存栏1万余只狐,发病的有980只,发病率为9.8%。通过集体会诊,确定了紧急接种,对…  相似文献   

10.
<正>齐齐哈尔市某特种养殖户饲养种狐86只,其中蓝狐75只、银狐11只;雌狐74只,雄狐12只。饲料以玉米为主。2009年6月3日用从市场上刚刚买回的玉米  相似文献   

11.
狐貉犬瘟热、细小病毒性肠炎和脑(肝)炎三联疫苗研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CDV弱毒、FPV弱毒和CAV-2型弱毒研制成功了狐貉三联疫苗.该三联疫苗安全可靠,免疫原性强,免疫期6个月以上,室温可保存3d,4℃可保存2周,-20℃可保存6个月,该三联疫苗免疫剂量为3ml/只,CDV、FPV和CAV-2型弱毒疫苗滴度分别为106.0~108.0,现场应用100余万只狐貉,抗体阳转率93%.  相似文献   

12.
2003年7月2日,辽宁省某市养殖园区的2户养狐专业户的8只狐发病,7月9日又有1户的5只狐发病,至7月15日共有发病狐21只(其中仔狐17只)。发病期死亡8只(其中仔狐死亡7只),病死率达39%,病狐临床表现高热、贫血、黄疸及神经症状。畜主使用抗菌、抗毒药物治疗无效。普兰店  相似文献   

13.
<正>1发病情况2006年李某自繁自养的20只狐发病,(其中种狐5只,仔狐15只),已有5只仔狐死亡。畜主曾用阿莫西林未取得疗效。由于畜主不注重养殖环境卫生,养殖户常带侥幸心理没有及时给狐进行犬五联疫苗与病毒性肠炎疫苗免疫进行预防而造成严重后果。  相似文献   

14.
2001年3月21日,呼和浩特市土左旗此老乡某蓝狐饲养场发生附红细胞体病,该场饲养1526只蓝狐,其中成年狐430只,幼狐1096只,种狐是从黑龙江省某县引进的,就诊时有重病仔狐96只,轻症仔狐215只。其中成狐发病为12,发病率为23.38%,3-7月龄多发。  相似文献   

15.
王晓龙  马伟 《中国畜牧兽医》2007,34(11):125-125
犬瘟热是狐、貉的多发病,病死率较高,临床上多以免疫预防为主,近年来由于犬瘟热病毒不同型别的频繁出现,使得疫苗的保护率受到挑战,如何降低养殖户的损失,给该病的治疗提出了新的课题。2007年黑龙江省某600只规模狐貉个体饲养场爆发了犬瘟热,死亡230余只,多方求治仍不能有效控制,后转到我处,我们应用复合疗法积极调整、治疗,使已发病狐貉多数得以救治。1免疫情况该饲养场饲养狐、貉已10年,每年均使用某单位联苗对犬瘟热进行预防,未曾有犬瘟热大规模爆发记录,2007年依然按常规进行了免疫预防。同村其他饲养户未发生该类疾病,该场饲料、笼舍等…  相似文献   

16.
1 发病情况 狐阴道加德纳氏菌病是由阴道加德纳氏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该病在我国各毛皮动物饲养场广泛发生,给养狐造成了极大的经济损失.有调查发现,狐狸发病的阳性率为5.30%,其中北极狐高达8.75%.2006年辽宁凌海某场饲养狐狸万余只,近年来出现屡配不孕,或配种结束后排出少许血色分泌物,或在妊娠期间发生流产,繁殖率极低.养殖者于6月初送病狐和死狐到本实验室求诊.  相似文献   

17.
狐狸疥螨病是一种寄生在狐皮内而引起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的慢性皮肤病。病狐以皮炎的奇痒为特征,大、小狐均可感染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尤以配种期和仔狐分窝时感染率最高。如果种狐上笼、仔狐分窝时消毒不严,将会使病情迅速蔓延,轻者种狐丧失种用价值。皮狐毛皮质量下降,仔狐生长发育受阻或停滞,重者引起天文馆。笔者从1984年至今共诊治疥螨病狐狸1563只,其中原发病狐560只,继发感染的病狐1003只,治愈1547只,死亡16只,治愈率达98.98%。  相似文献   

18.
<正>狐自咬症的病因目前还不十分清楚,无特异疗法.1994年8月以来,我们对3个饲养户的6只病狐进行了治疗,并对其饲养的39只狐改变了原来的饲料配方.5只病狐一次治愈,1只治愈后又多次复发,对其采取脖套法后,病情稳定一个多月未见复发,其它狐自1994年10月以来未再出现自咬症,效果较好.河北省乐亭县城关镇五街某户饲养3个月的蓝狐12只,1994年8月中旬有2只狐发生自咬症,即来我站求诊.  相似文献   

19.
狐咬尾症是养狐业的大敌,其病因复杂,说法不一,也是很难医治的一种疾病.笔者多年来应用中西药结合疗法治愈狐自咬症50余例.效果颇佳,现简介如下,供参考.1 病例介绍1998年8月20日,肇源镇杜芳饲养8只母狐,产下的仔狐45只,先后有23只仔狐发病求诊.主诉:几天内狐尾咬光,皮肤咬破,鲜血淋漓,并从创口溢出少许的渗出物,痛痒难忍,狂叫旋转不安,食欲减少.检查:其中三只狐后躯被毛咬光,频频嘶叫而造成狐群不安,体温,呼吸,心跳均无异常变化.  相似文献   

20.
甘肃省特种动物研究试养场人工哺乳饲养42只银黑仔狐,于1989年3月20日至4月8日,相继死亡24只。经综合分析,确诊为银狐双球菌病。一、发病情况该场饲养的42只银狐,均为初产母狐因护仔性不强受到惊扰,产后无乳或缺乳而遗弃的1—5日龄人工哺乳仔狐。仔狐未吃到母狐初乳或吃得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