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1影响种植甜菜的除草剂及间隔期能造成甜菜药害的长残留除草剂有咪唑乙烟酸、莠去津、烟嘧磺隆、唑嘧磺草胺、氯嘧磺隆、嗪草酮、甲氧咪草烟、氟磺胺草醚、甲磺隆、绿磺隆、二氯喹啉酸、西玛津、氯吡嘧磺隆、氯酯磺草胺、灭草喹、  相似文献   

2.
浅析长残留除草剂使用现状、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残留除草剂在土壤中残留时间较长,一般可达2-3年。长的可达4年以上,易对后茬作物造成药害。主要长残留除草剂品种有莠去津、甲磺隆、氯磺隆、咪唑乙烟酸、氯磺胺草醚、氯嘧磺隆、异恶草松、唑嘧磺草胺、西玛津、胺苯磺隆、甲氧咪草烟、二氯喹啉酸等。这类除草剂除草效果好,杀草谱宽,用药成本低,用药量少,目前正被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3.
能造成马铃薯药害的长残留除草剂有咪唑乙烟酸、莠去津、烟嘧磺隆、唑嘧磺草胺、氯嘧磺隆、嗪草酮、甲氧咪草烟、氟磺胺草醚、甲磺隆、绿磺隆、二氯喹啉酸、西玛津、氯吡嘧磺隆、氯酯磺草胺、灭草喹、甲磺草胺、氟嘧磺隆、氟噻草胺、氟磺隆、醚苯磺隆。马铃薯淀粉在国际市场畅销,缺口较大,可解决粮食安全问题,近年来北方种植马铃薯效益好,  相似文献   

4.
磺酰脲类除草剂在土壤及植物中行为综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磺酰脲除草剂是一类超高效除草剂,其单位面积用量极低,每公顷仅以克计,生物活性高,除草效果好,而且对环境十分友好,从而发展迅速,给杂草防治带来了深刻的变革。我国广泛应用的品种有绿磺隆、甲磺隆、苯磺隆、氯嘧磺隆、苄醚磺隆、吡嘧磺隆。其中,绿磺隆目前的应用面积已达200万公顷,占播种面积的6%,甲磺隆占播种面积的4%,磺酰脲类除草剂的应用面积仍呈扩大的趋势,而且新的品种将不断产生。因此,磺酰脲除草剂应用后在土壤中及植物中的行为,受到普通关注,只有科学认识它们的行为,才能安全、准确地使用该类除草剂。本文旨在将国内外学者对磺酰…  相似文献   

5.
除草剂的使用,技术性非常强,在选择除草剂时如不慎重,往往给下季作物带来药害,严重的造成颗粒无收。为此,特介绍一些对后茬作物有药害的除草剂,以便在使用除草剂当中注意。1.前茬用过普施特(味草烟、咪唑乙烟酸)、氯嘧磺隆(豆草隆、豆磺隆)、甲磺隆(每亩有效成份超过0.5克)、绿  相似文献   

6.
植保问答     
问:后茬种植大豆的小麦田能不能施用含苯磺隆的除草剂?残留期有多长?应掌握在什么时间施用?答:苯磺隆是小麦田常用除草剂,用于防除播娘蒿、荠菜等阔叶杂草,在土壤中的残留期为60天左右。苯磺隆用于小麦田除草应掌握在小麦2叶期至拔节前期施药,过迟施药容易导致施药后与后茬大豆种植的间隔期缩短,从而造成残留药害。纯药亩用量一般不超过1.5克,超量用药不仅对当茬小麦造成药害,而且对后茬大豆等敏感作物会造成残留药害。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除草剂在土壤中持续积累,对后茬敏感作物造成严重药害,导致作物减产甚至绝产,氯嘧磺隆就是其中一种广谱、超高效和残留期较长的磺酰脲类除草剂。该试验通过氯嘧磺隆降解菌的筛选并作用于受氯嘧磺隆药害的萌芽水稻种子,利用测定筛选出的氯嘧磺隆降解菌对氯嘧碘隆的降解作用来研究其对氯嘧磺隆的降解作用效果。结果表明:所筛选的氯嘧磺隆降解菌对氯嘧磺隆有一定的降解作用。在同一菌不同浓度下,氯嘧磺隆5μg.kg-1时降解效果最好。在同一氯嘧磺隆水平下,降解菌稀释倍数为100倍时降解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8.
除草剂残留问题是随着除草剂大量生产和广泛使用而产生的。当我们把除草剂施用于作物上,其中一部分药剂附着于植物上,一部分散落在土壤、大气和水等环境中,经过一段时间后,在植物、土壤、大气、水中没有被分解的药剂或其有毒代谢物,就形成了除草剂残留。目前除草剂残留已经对作物、土壤、乃至动植物、人类造成严重危害,正视这个问题,探索有效解决途径是现实而必要的。1我市残留除草剂使用状况多年以来,我市种植作物以大豆和小麦为主。大量连年施用咪唑乙烟酸、氯嘧磺隆、绿磺隆、甲磺隆、及异恶草松、氟磺胺草醚等长残留除草剂。这些除草剂成本低,使用方便且除草效果好,农民已经形成了应用习惯。  相似文献   

9.
长残留性除草剂与黑龙江省农业的未来发展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文章从种植业结构角度,分析了黑龙江省连年大量使用长残留性除草剂的原因及其弊端。评价了主要长残留性除草剂氯嘧磺隆、氯磺隆、莠去津、咪草烟、异草酮、氟磺胺草醚对后茬作物的安全间隔期。阐述了减轻长残留性除草剂对后茬作物残留药害的观点。哐恶  相似文献   

10.
8种磺酰脲类除草剂在腐植酸上的吸附作用与机理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室内实验方法,研究了甲磺隆、绿磺隆、甲嘧磺隆、烟嘧磺隆、吡嘧磺隆、氯嘧磺隆、苄嘧磺隆和噻磺隆等8种磺酰脲类除草剂在腐植酸上的吸附行为,利用批量平衡法测定了它们的吸附等温线,评价了pH值和离子强度等因素对吸附的影响,同时借助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手段对其吸附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腐植酸对8种磺酰脲除草剂的吸附作用较强,其吸附强弱依次为氯嘧磺隆>苄嘧磺隆>绿磺隆>噻磺隆>甲磺隆>吡嘧磺隆>烟嘧磺隆>甲嘧磺隆。吸附与pH值呈负相关,低pH环境中吸附量显著增加;吸附随溶液离子浓度的增加而略有增加。FT-IR的实验结果表明,腐植酸对磺酰脲除草剂的吸附存在明显的氢键作用,推测可能是磺酰脲脲桥上酰氨基的氢与腐植酸中羟基上的氧原子、均三氮苯环上的氮原子与腐植酸羟基上的氢原子之间形成了较强的氢键。  相似文献   

11.
6种长效除草剂土壤残留致烟草药害 症状及其致害临界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盆栽试验方法,测定氯嘧磺隆尧苯磺隆、烟嘧磺隆、莠去津、扑草净及氟磺胺草醚6种长效除草剂土壤残留致烟草药害症状及其致害临界值。结果表明:6种长效除草剂的施药方式均为土壤处理,所以均不同程度地抑制烟株的根、茎、叶的生长。氯嘧磺隆、苯磺隆、烟嘧磺隆3种磺酰脲类除草剂致使烟株药害症状显现时间长,持续时间长,不易恢复;而莠去津、扑草净尧氟磺胺草醚则显现时间短,轻者可恢复,严重者可使烟株迅速枯萎死亡。氯嘧磺隆、苯磺隆、烟嘧磺隆、莠去津、扑草净、氟磺胺草醚(有效成分)致烟株药害的临界值分别为:5.31×10-3、2.79×10-3、1.05×10-2、3.35×10-3、2.00×10-3、1.11×10-4 mg/kg。  相似文献   

12.
<正>各种除草剂已被广泛应用于稻田化学除草,如果除草剂选用不当,或者使用不合理,容易造成药害。一、药害症状1.磺酰脲类除草剂。这一类除草剂如氯甲磺隆、胺苯磺隆、甲磺隆,以及含有这些成分的除草剂如麦草宁、麦草完、麦田一次净,因它们在土壤中的残留期很长,能在土壤中不断累积,有的会直接对水稻产生药害,有的会对后茬种植水稻产生药害。如在水稻秧苗2叶1  相似文献   

13.
氯嘧磺隆对大豆根圈土壤3种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人工气候室内盆栽试验方法,研究了氯嘧磺隆对大豆根圈土壤脲酶、磷酸酶和纤维素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氯嘧磺隆在大豆田低用量95ga.i./hm^2条件下即会对大豆根圈土壤脲酶活性产生抑制作用,但随着氯嘧磺隆施药后时间的延长,脲酶活性的抑制作用得到解除;低用量氯嘧磺隆对磷酸酶活性表现为激活作用,并且在施药后的第7d和第14d磷酸酶活性与对照相比差异达极显著水平,但随着氯嘧磺隆施用量的增加,磷酸酶活性表现为降低规律,并且高剂量135ga.i./hm^2氯嘧磺隆处理对磷酸酶活性的抑制作用直到第35d与对照差异仍达显著水平。氯嘧磺隆施用后28d内,随着氯嘧磺隆施用剂量的增加,对纤维素活性的激活作用显著增强。  相似文献   

14.
大兴安岭地区位于黑龙江省最北部,全区耕地面积约170万亩,主要作物有大豆、芸豆、小麦、马铃薯、亚麻。其中大豆的种植面积每年都在85万亩左右,约占全区播种面积的50%,大豆使用的除草剂主要有咪草烟、氯嘧磺隆、乙草胺、异恶草松、2.4-D丁酯、噻吩磺隆、氟磺胺草醚、精喹禾灵、精稳杀得、唏禾啶等。其中 咪草烟、氯嘧磺隆类除草剂的使用面积和使用量相对较大,连续使用时间长,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由于化学除草技术的应用发展迅速,对农业生产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由于甲磺隆、绿磺隆、胺苯磺隆在土壤中残效期长、分解慢,年复一年,田间累计量不断增加,对后茬作物的正常生长构成威胁.有些地区发生多起此类药害事件.为确保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及对农田草害的可持续治理,安徽省农业厅以皖农植[2000]53号文下发<关于禁止经营使用绿磺隆、甲磺隆、胺苯磺隆的通知>,要求从7月1日起在全省境内禁止经营和使用上述除草剂.  相似文献   

16.
磺酰脲类除草剂作为一类高选择性、广谱、低毒的高效除草剂,在世界范围内已得到广泛使用,如绿磺隆、甲磺隆、甲嘧磺隆、农得时和阔叶净等,不少品种能有效防除绝大多数阔叶杂草和一些禾本科杂草。而新磺酰脲类除草剂的代表品种单嘧磺隆和单嘧磺酯是我国杂草专家李正名院士自主创  相似文献   

17.
麦田春季化学除草要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选择适用药剂春季麦田化学除草可选用的药剂有75%的异丙隆可湿性粉剂、20%二甲四氯水剂、72%2,4-D丁酯乳油、6.9%骠马乳油和75%杜邦巨星干燥悬浮剂等.而甲磺隆、绿磺隆、胺苯磺隆在土壤中残效期长,分解慢,残留量逐年累计增加,对后茬作物的正常生长构成威胁,省农业厅已下发了禁止经营使用的通知.麦草净、异绿隆虽然效果较好,但含有绿磺隆成分,已取消使用资格.麦田也不能选用适用于阔叶作物或水田作物的除草剂.  相似文献   

18.
《现代农业》2005,(10):9-9
在黑龙江省西北部前茬用过普施特(咪草烟、咪唑乙烟酸)间隔须24个月种玉米;氯嘧磺隆(豆草隆、豆磺隆)须间隔24个月种玉米;氟磺胺草醚(虎威)每公顷用量有效成分375克,即25%氟磺胺草醚每亩100毫升,须间隔24个月种玉米;甲磺隆每公顷用有效成分超过7.5克须间隔24个月种玉米;绿磺隆每公顷用有效成分15克须间隔24个月种玉米。哪些除草剂使用后下茬不能种玉米  相似文献   

19.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黑龙江省阿城地区典型耕地的大豆田中0~45 cm 不同土层豆乙合剂(乙草胺、氯嘧磺隆)中两种除草剂的残留量,研究其空间分布特征。样品经 乙腈提取,QUECHERS 法净化,测得三种除草剂的空间残留量,结果表明:(1)在各采集点土壤 中两种除草剂都有残留,乙草胺残留范围为9.16 ~ 96.26 ng/mL;氯嘧磺隆为2021.67 ~ 465287 ng/mL。并且,氯嘧磺隆的残留量明显大于乙草胺的残留量。(2)从检出的两种除草剂残留量的 垂直空间分布可知,乙草胺和氯嘧磺隆在土层中残留量的空间分布总体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 势。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咪唑乙烟酸、氯嘧磺隆、异噁草酮3种大豆田长残留除草剂对土壤纤维素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长残留除草剂在施用后7 d对大豆根际土壤纤维素酶活性均表现为显著的刺激作用,到施用后35~42 d时恢复至不施药处理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