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河南农业》2014,(23):4-5
<正>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一、国际上关于转基因食品安全是否有权威结论?国际上关于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是有权威结论的,即通过安全评价、获得安全证书的转基因生物及其产品都是安全的。转基因食品上市前要通过严格的安全评价和审批程序,而一般食品根本不进行安全评价。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制定的一系列转基因食品安全评价指南,是全球公认的食品安全评价准则和世贸组织裁决国际贸易争端的依据。各国安全评价的模式  相似文献   

2.
<正>转基因技术是一项新技术,现代生物育种产业是一个新产业,都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转基因技术是将人工分离或修饰的基因导入生物体,使其在抗病虫、抗逆、改善营养和品质等方面满足农业生产和人类消费需求的一种技术,是现代生物技术的前沿领域。目前,全球转基因技术研发势头强劲,发达国家都在抢占这个技术的制高点,发展中国家很多都在积极跟进。我国是农业生产大国,也是农产品  相似文献   

3.
现实中,确实有许多人谈“转”色变,认为凡是转基因的农产品都是不好的,觉得是育种家追求产量和经济效益的产物。因此,便存在一个现象,即人们把很多非转基因的食品当成转基因食品,见到以前没有见过的品种,就觉得是转基因;某种蔬菜、水果味道没有以前好了,也是转基因;某种疾病多了,也认为是吃了转基因的食品患上的。其实这里面原因是多方面的,需要我们正确认识。一、转基因技术转基因技术是指利用DNA重组、转化等技术将特定的外源目的基因转移到受体生物中,并使之产生可预期的、定向的遗传改变。转基因技术是现代农业生物技术的核心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4.
林木转基因技术及其安全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物技术的发展带来了林业生产的新突破,然而现代生物技术的研究、开发、应用以及转基因生物的跨国越境转移可能对生物多样性、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产生潜在的不利影响。特别是各类转基因活生物体释放到环境中,可能对生物多样性构成潜在威胁。这就是生物安全所关注的问题。目前对转基因农作物生物安全问题研究比较深入,而林木转基因树种的安全性评价还处在初级阶段。就转基因技术在林木中的应用现状及相关的安全性评价原则办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河南农业》2015,(3):4-6
<正>一、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有没有定论?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是有定论的,即凡是通过安全评价、获得安全证书的转基因食品都是安全的,可以放心食用。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于1997年成立了生物技术食品政府间特别工作组,认为应对转基因技术实行风险管理,并制定了转基因生物评价的风险分析原则和转基因食品安全评价指南,成为全球公认的食品安全标准和世贸组织裁决国际贸易争端的依据。转基因食品入市前都要通过严格的毒性、致敏性、致畸性等安全评价  相似文献   

6.
文章分析并指出我国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属地化管理容易忽视的两个问题,即地方区试品种转基因成分检测和转基因生物安全知识科学普及,针对问题提出了统一规定区试品种转基因成分检测参数、加大转基因生物安全知识普及力度并扩大普及范围等措施建议,以期为加强我国转基因生物安全属地化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在后常态科学理论背景下,总结梳理我国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技术相关法律法规,分析得出我国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规制的特征,并针对其中存在问题提出对应的政策建议,以期有助于相关部门完善相关的法律规制及其体系。  相似文献   

8.
转基因植物安全管理的现状分析与对策建议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介绍了国内外转基因植物研究及产业化发展和安全性管理的现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国内外对转基因植物及其产品的安全管理状况,提出了加强对转基因植物及其产品安全管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国际履约与中国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物技术有可能对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宝贵的贡献,同时也可能伴随这些潜在惠益的同时对环境等产生一些消极的影响.根据1992年在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决定,为防止现代生物技术产品可能对生物多样性造成的有害影响,经过漫长和艰苦的谈判,《卡塔赫纳生物安全议定书》(以下简称为《议定书》)终于在2000年获得通过,于2003年9月获得生效.至2006年7月为止,已经有134个国家和地区批准了该项《议定书》.中国于2005年9月6日批准了该《议定书》,成为《议定书》的缔约方.  相似文献   

10.
一、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有没有定论?
  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是有定论的,即凡是通过安全评价、获得安全证书的转基因食品都是安全的,可以放心食用。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于1997年成立了生物技术食品政府间特别工作组,认为应对转基因技术实行风险管理,并制定了转基因生物评价的风险分析原则和转基因食品安全评价指南,成为全球公认的食品安全标准和世贸组织裁决国际贸易争端的依据。转基因食品入市前都要通过严格的毒性、致敏性、致畸性等安全评价和审批程序。世界卫生组织以及联合国粮农组织认为:凡是通过安全评价上市的转基因食品,与传统食品一样安全,可以放心食用。迄今为止,转基因食品商业化以来,没有发生过一起经过证实的食品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11.
<正>转基因安全管理一、我国转基因安全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能保障安全吗?我国转基因安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规范、严谨,可以确保安全。我国建立了一整套适合我国国情并且与国际接轨的法律法规和技术管理规程,涵盖了转基因研究、试验、生产、加工、经营、进口许可以及产品强制标识等环节。国务院颁布了《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农业部制定实施了《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管理办法》、《农业转基因生物进口  相似文献   

12.
<正>6.我国推进转基因技术研究与应用的战略是什么?我国对转基因技术研究应用的基本政策是积极稳妥,也就是说,在研究上要大胆,在推广上要慎重。一方面,要大胆研究创新,占领转基因技术制高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另一方面,要严格按照国际标准和国家法规程序,稳步推进转基因农作物产业化、商业化应用,确保安全。2008年我国启动实施农业转基因生物新品  相似文献   

13.
<正>11.我国转基因安全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能保障安全吗?我国转基因安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规范、严谨,可以确保安全。我国建立了一整套适合我国国情并且与国际接轨的法律法规和技术管理规程,涵盖了转基因研究、试验、生产、加工、经营、进口许可以及产品强制标识等各环节。国务院颁布了《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农业部制定实施了《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管理办法》《农业转基因生物进口安全管理办法》《农业转基因生物标识管理办法》和《农业转基因生物加工审批办法》4个配套规章,国家质检总局施行了《进出境转  相似文献   

14.
进入21世纪的生物科学,主流仍然是分子生物学、基因和以基因为核心的生物技术的研究与应用。随着转基因技术的日趋成熟,在全球范围内以植物基因工程为核心的农业生物技术产业已形成。然而在20世纪末,转基因作物的安全性在全球范围引起了激烈争论,许多人反对转基因植物和转基因技术进行生物性状改良。究竟如何认识转基因植物和转基因技术,是值得深思的。本文从转基因技术引起的对生物安全的担忧、转基因作物安全争论的起因谈起,对如何正确看待转基因作物到转基因作物的潜在价值以及转基因技术的发展前景做了具体、全面、深入的阐述。  相似文献   

15.
该文从安徽省转基因宣传工作情况及其成效入手,探讨了新形势下做好转基因宣传工作的对策建议,主要包括:进一步提高对转基因宣传工作的认识、充分发挥转基因科普教育引导作用、大力推动转基因科普基地建设、加强科普宣传队伍建设等。  相似文献   

16.
关于创新转基因生物科普宣传工作方式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转基因生物科普宣传是转基因生物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文章总结了近年来我国在转基因生物科普宣传领域取得的成就,分析了现阶段制约转基因科普宣传工作进一步开展的主要因素,并从提升信息公开程度、建立科普激励机制、加大科普经费投入力度、强化传媒舆论监督等方面提出了创新转基因生物科普宣传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转基因植物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介绍了转基因植物的主要研究方法及其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现状 ,并对其今后的应用前景加以展望。  相似文献   

18.
自转基因技术出现以来,有关它的争论就一直不断,有赞成的,也有质疑的.基于转基因生物安全的不确定性,世界各国政府都加强对转基因产品进行管理.我国在转基因产品的管理上,积极应对,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相似文献   

19.
浅析对转基因技术的认识误区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文章从分析对转基因技术产生误区的原因入手,介绍了作物及其多样性,以及转基因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并提出了加强转基因科普宣传的几点建议,如应当普及农作物及农业生产常识;转基因科普宣传工作者要拓宽知识面,加强知识储备;政府、协会、科研教学单位等应搭建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科普平台等。  相似文献   

20.
我国转基因生物安全战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转基因技术已成为近代发展最快的作物改良技术,也是目前人们密切关注的农业技术。由于转基因作物育种关乎生态环境和人类的健康,由此引发的生物安全问题一直以来都备受争论,在国家的严格管理下,不断经受各种质疑和考验。总结了转基因生物安全的特点和我国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的成就,并分析了我国转基因生物安全存在的问题,以使公众能正确的认识转基因技术及其产品,使其健康发展,为农业生产服务,推进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