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分子标记是以个体间核苷酸序列变异为基础的遗传标记,是DNA水平上的遗传多样性的直接反应。分子标记技术是在DNA水平上进行多态性分析的一种技术手段,具有效率高、准确度高的特点,在绵羊育种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分子标记技术不仅可以对绵羊的基因进行定位,而且可以对绵羊群的遗传结构进行分析,重要的是可以进行绵羊的标记辅助育种,对绵羊的育种起重要作用。作者介绍了以Southern杂交、PCR扩增、重复序列和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为基础的分子标记技术的基本原理及优缺点,重点介绍了这些分子标记技术在绵羊的体尺、屠宰、繁殖等性状中进行标记辅助选择时的应用,揭示了在实际生产中分子标记技术对于绵羊选种与选配、提高其经济价值的重要意义,并基于目前分子标记技术在绵羊育种中的运用,以及未来分子标记技术的应用作出展望。  相似文献   

2.
分子标记是以个体间核苷酸序列变异为基础的遗传标记,是DNA水平上的遗传多样性的直接反应。分子标记技术是在DNA水平上进行多态性分析的一种技术手段,具有效率高、准确度高的特点,在绵羊育种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分子标记技术不仅可以对绵羊的基因进行定位,而且可以对绵羊群的遗传结构进行分析,重要的是可以进行绵羊的标记辅助育种,对绵羊的育种起重要作用。作者介绍了以Southern杂交、PCR扩增、重复序列和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为基础的分子标记技术的基本原理及优缺点,重点介绍了这些分子标记技术在绵羊的体尺、屠宰、繁殖等性状中进行标记辅助选择时的应用,揭示了在实际生产中分子标记技术对于绵羊选种与选配、提高其经济价值的重要意义,并基于目前分子标记技术在绵羊育种中的运用,以及未来分子标记技术的应用作出展望。  相似文献   

3.
微卫星DNA分子标记及其在动物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微卫星DNA以其独特的优点和特点而成为当前动物遗传育种研究中颇受欢迎的一种分子标记技术。本文主要介绍了微卫星DNA分子标记的研究简史、原理、流程及其分子标记的优点和在动物育种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文章简单介绍了DNA分子标记技术,阐述了DNA分子标记技术在家禽遗传多样性分析、种质鉴定、亲缘关系研究、遗传图谱构建、QTL定位和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等方面的研究应用成果,期望该技术在家禽遗传育种研究中开辟新道路。  相似文献   

5.
微卫星标记技术是目前在动物遗传标记研究中运用较广泛的一种分子标记技术。微卫星DNA作为一种分子标记,具有数量大、分布广且均匀、多态信息含量高等特点。本文就微卫星标记的结构特点及其在绵羊遗传育种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分子标记是继形态标记、细胞标记和生化标记之后发展起来的一种比较理想的遗传标记技术.目前在动物遗传中广泛使用的分子标记主要有RFLP、DNA指纹、AFLP、SSR、mtDNA、SNP和EST标记,本文综述了这些DNA分子标记的原理、特点及其在家禽中的应用情况.随着分子标记手段的不断更新和完善,更为有效和便捷的分子标记技术将应用于家禽遗传育种的应用研究中.  相似文献   

7.
微卫星标记技术是目前在动物遗传标记研究中运用较广泛的一种分子标记技术.微卫星DNA作为一种分子标记,具有数量大、分布广且均匀、多态信息含量高等特点.论文在对微卫星的产生机制、特征以及微卫星标记原理进行概述的基础上,重点对微卫星标记在绵、山羊遗传育种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8.
微卫星标记及其在牛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微卫星标记技术是目前在动物遗传标记研究中运用较广泛的一种分子标记技术,本文介绍了微卫星标记技术的基础理论及分析方法,并对其在牛遗传育种研究中的应用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9.
微卫星广泛分布在各类真核生物中,而且分布比较均匀,基于这一原理,发展起来多种分子标记技术,如:SSR标记、ISSR标记、RAMPS标记等。本文论述了基于微卫星的分子标记技术的反应原理及特点,并总结了它们在构建遗传连锁图谱、遗传多样性的研究、种质资源鉴定、数量性状基因分析以及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研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分子标记的类型,简述了分子标记技术在家蚕的分类、进化及遗传多样性分析、遗传图谱构建及基因定位、品种鉴别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方面的应用进展,并对分子标记技术在家蚕遗传育种研究领域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驯养经济动物养殖及种群遗传多样性的研究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国貉、银狐、北极狐、水貂、梅花鹿等野生动物养殖作为一项新兴的产业已成为建设新农村新的经济增长点,但是无论是野外资源的保护成效,还是人工驯养繁殖业的发展状况以及野生动物及其产品的经营利用秩序与社会需要和客观要求相比,还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与野外环境中的种群比较,圈养种群是进行遗传学研究的最好的模型对象,对于研究野生种群近交与群体灭绝间的关系是非常合适的材料。目前国内外对于驯养经济动物与野生种群遗传多样性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线粒体DNA、核糖体DNA、微卫星分子标记及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等几个方面。作者针对目前国内外尤其是国内有关驯养经济动物养殖现状及其与野生种群形态、遗传多样性差异几个重要研究技术方面的研究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和探讨,旨在通过利用我国养殖的野生小种群遗传学特性,为珍稀野生动物种群保护遗传学研究及加快国内经济动物养殖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2.
分子遗传标记与家畜育种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分子遗传标记随着分子遗传学和分子生物技术的发展而成为当今研究的热点,并广泛用于家畜群体遗传变异分析、标记辅助选择、基因定位、标记-QTL连锁分析、杂种优势预测、个体亲缘鉴定、遗传距离分析等,本文拟就RFLP、RAPD、VNTR和mtDNA等分子遗传标记研究及其在家畜育种上的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微卫星DNA是广泛存在于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基因组中的短串联重复序列,具有快速突变性、多态性信息丰富、易于检测等特点.在动植物遗传育种、遗传图谱的构建、群体遗传学研究、肿瘤学、亲子鉴定、濒危野生动物保护及法医鉴定等方面的研究中被广泛应用.论文综述了微卫星DNA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其在寄生虫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Molecular markers and their use in animal breeding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The use of DNA markers to define the genetic makeup (genotype) and predict the performance of an animal is a powerful aid to animal breeding. One strategy is known as marker-assisted selection (MAS). MAS facilitates the exploitation of existing genetic diversity in breeding populations and can be used to improve a whole range of desirable traits. DNA markers are, by definition, polymorphic, and the methods used to define DNA markers include 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s (RFLPs), microsatellites, and 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 (SNPs). Linkage analysis, association analysis and analysis of gene function can be used to determine which polymorphisms are useful markers for desirable traits. Future prospects include the use of high throughput DNA microarray (DNA chip) technology which could revolutionize animal breeding in the next millennium.  相似文献   

15.
家畜多位点DNA指纹的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介绍了DNA指纹的概念、遗传特性、分子基础和DNA指纹的制备技术。概述了家畜DNA指纹的研究概况和成果,研讨了DNA指纹在家畜遗传育种中应用的前景和可能性。  相似文献   

16.
数量遗传学经过近 1 0 0年的发展 ,形成了一整套理论体系 ,其基本原理和方法已经发展成为动物育种学、植物育种学、人类遗传学和进化遗传学等四个相对独立的分支领域 ,然而这些领域之间的信息交流相当薄弱。在基因组学时代 ,随着对数量性状基因型的识别 ,人们通过对经典数量遗传学模型的修改 ,数量遗传学为分析表型信息和基因型信息提供了合理框架 ,数量遗传学将会比过去发挥更大的作用。讨论了一些在数量遗传学的各个分支领域发展起来的研究方法 ,动物育种工作者亟需广泛了解这些方法 ,为利用更加准确和复杂的模型来分析数量性状并指导动物育种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7.
芯片技术在畜禽育种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畜禽品种资源丰富,且有许多优良性状基因,但这些优良性状基因并没有被充分利用,因此,在基因水平上开展遗传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畜禽经济性状改良的重要方向。目前,虽然传统系谱选择方法在育种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存在准确率低、育种周期长等缺点。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近年来先进的基因组测序和基因分型技术大大促进了畜禽育种方法的革新。从低通量、耗时的限制性片段多态标记(RFLP)到如今高通量、高密度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标记,基因检测效率有了大幅度提高。基因芯片技术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和全基因组选择育种研究中逐渐得到广泛应用,成为畜禽育种的新技术手段和新热点。主要介绍了高、低密度SNP芯片技术在畜禽育种中的研究及应用,并简述了其技术优势、存在问题及挑战、应用展望,旨在表明基因芯片技术必将会成为畜禽分子育种工作中一项重要的基础技术,在畜禽种业快速发展过程中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以期为基因芯片技术在畜禽育种中得到进一步应用提供理论参考,推进中国畜禽育种遗传进展,提升中国畜禽种业的科技竞争力。  相似文献   

18.
DNA甲基化作为表观遗传学修饰方法之一,对基因的表达发挥重要的调控作用。随着众多DNA甲基化检测技术(如高通量检测技术)的迅速发展对DNA甲基化的生物信息学研究已经变成了一个非常活跃的热点。在动物遗传育种方面,由于DNA甲基化程度的改变,可能影响众多性状相关基因的表达量,因此改变动物的各种性状。所以目前已有相关研究开始探索DNA甲基化在动物遗传育种上的具体作用。  相似文献   

19.
本文较全面地介绍了RFLP,微卫星DNA,小卫星DNA,RAPD,AFLP以及单核苷酸多态性分子标记的研究进展及应用概况,并对分子标记在猪育种中的应用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