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绵羊催乳素受体基因PCR-SSCP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采用PCR-SSCP技术分析了催乳素受体基因(PRLR)在小尾寒羊、萨福克羊、多赛特羊、多赛特公羊×小尾寒羊母羊F1代杂种羊4个绵羊群体中的多态性。结果表明:PRLR基因在3对引物扩增片段中均存在PCR-SS-CP多态性。对于引物1,4个绵羊群体均检测到AA基因型,AB基因型只出现在小尾寒羊、多赛特羊和萨福克羊中,仅在多赛特羊中检测到BB基因型。对于引物2,4个绵羊群体均检测到AA和AB基因型,只有萨福克羊没有BB型。对于引物3,4个绵羊群体均检测到AA、AB和BB基因型。在4个绵羊群体中,A等位基因频率均明显高于B等位基因频率。  相似文献   

2.
<正>宁夏先后引进黑头萨福克羊、杜泊羊、无角陶赛特羊、特克萨尔羊等肉用绵羊。黑头萨福克羊原产于英国,具有性早熟、产肉性能高、生长发育快等特点,但产羔率较低;小尾寒羊是世界著名的肉裘兼用型绵羊品种,具有早熟、多胎、多羔、生长快、体格大、遗传性稳定等特点,但肉用体型欠佳,肉用性能比较差。利用黑头萨福克与小尾寒羊进行杂交,得到的杂种肉羊具有产羔率、产肉率双高的优势。王金文等[1]报道,利用引进国外优秀肉用种羊为父本与小尾寒羊进  相似文献   

3.
利用5个微卫星标记在山西省主要8个绵羊品种中的多态性研究,预测进口肉用绵羊品种与地方绵羊品种的杂种优势,为山西省肉用绵羊生产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8个绵羊品种在5个微卫星位点上平均等位基因数在6.0~8.6个之间,平均有效等位基因在3.81~5.68个之间,平均基因杂合度在0.6711~0.7896之间,平均多态信息含量在0.6152~0.7462之间,品种间遗传分化系数为0.1390.说明选择5个微卫星座位均为高度多态位点,可用于8个绵羊品种遗传多样性评估;8个绵羊品种在5个微卫星座位上都存在较大的遗传变异,且总群体86.1%遗传变异发生在品种内.根据标准遗传距离和Nei's遗传距离,若用本地绵羊、广灵大尾羊做母本,父本选择顺序依次为特克赛尔羊、杜泊羊、萨福克羊、道赛特羊;若用小尾寒羊做母本,父本选择顺序为特克赛尔羊、萨福克羊、杜泊羊、道赛特羊.若用乌珠穆沁羊做母本,父本选择顺序为特克赛尔羊、萨福克羊、道赛特羊、杜泊羊.进口肉用绵羊品种与地方绵羊品种最理想杂交组合为:特克赛尔羊与本地绵羊、广灵大尾羊、小尾寒羊;较差杂交组合为:道赛特羊与小尾寒羊、乌珠穆沁羊,杜泊羊与乌珠穆沁羊.  相似文献   

4.
利用5个微卫星标记在山西省主要8个绵羊品种中的多态性研究,预测进口肉用绵羊品种与地方绵羊品种的杂种优势,为山西省肉用绵羊生产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8个绵羊品种在5个微卫星位点上平均等位基因数在6.0-8.6个之间,平均有效等位基因在3.81-5.68个之间,平均基因杂合度在0.6711-0.7896之间,平均多态信息含量在0.6152-0.7462之间,品种间遗传分化系数为0.1390。说明选择5个微卫星座位均为高度多态位点,可用于8个绵羊品种遗传多样性评估;8个绵羊品种在5个微卫星座位上都存在较大的遗传变异,且总群体86.1%遗传变异发生在品种内。根据标准遗传距离和Nei's遗传距离,若用本地绵羊、广灵大尾羊做母本,父本选择顺序依次为特克赛尔羊、杜泊羊、萨福克羊、道赛特羊;若用小尾寒羊做母本,父本选择顺序为特克赛尔羊、萨福克羊、杜泊羊、道赛特羊。若用乌珠穆沁羊做母本,父本选择顺序为特克赛尔羊、萨福克羊、道赛特羊、杜泊羊。进口肉用绵羊品种与地方绵羊品种最理想杂交组合为:特克赛尔羊与本地绵羊、广灵大尾羊、小尾寒羊;较差杂交组合为:道赛特羊与小尾寒羊、乌珠穆沁羊,杜泊羊与乌珠穆沁羊。  相似文献   

5.
《湖北畜牧兽医》2012,(9):43-44
当前,羊肉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伴随着羊肉的热销,青岛市肉羊养殖业也快速发展起来。为满足青岛市肉羊养殖户对优质品种的需要,近年来,青岛畜牧科技示范园先后从澳大利亚引进杜泊绵羊和萨福克绵羊200多只,积极探索与本地小尾寒羊和崂山奶山羊进行品种杂交改良。目前,已在青岛市繁育杜泊、萨福克和小尾寒羊的杂交一代1300多只,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即墨市段泊岚镇萌展肉羊繁育基地是大型肉羊  相似文献   

6.
1发病情况及病因8月份该羊场饲养3个品种的绵羊,有夏洛莱、萨福克和小尾寒羊,共存栏486只,发病34只,其中夏洛莱、萨福克羊发病的居多。发病羊不分年龄、性别,脓包位置也不一样,有的生长在头颈部、背部、腹部和腿部皮肤下,有的生长在内脏、头颅实质器官,但以头、颈部淋巴结病变多见。  相似文献   

7.
为调查新疆伊犁地区哈萨克羊与萨福克羊感染支原体肺炎的情况,笔者使用绵羊肺炎支原体ELISA检测试剂盒,对新疆伊犁地区部分牧场的哈萨克羊和萨福克羊2个品种羊随机抽查共800份血清样本进行抗原抗体检测。结果显示,新疆伊犁地区的哈萨克羊和萨福克羊2个绵羊品种之间均存在MO感染的现象。哈萨克羊MP-Ab阳性率26.00%,萨福克羊MP-Ag阳性率7.34%;哈萨克羊MP-Ag阳性率22.91%,萨福克羊MP-Ag阳性率19.71%。血清学检测结果表明,新疆本地的绵羊品种(哈萨克羊)抗原抗体的阳性检出率均高于外来引进品种(萨福克羊)。本地绵羊品种抗体阳性率显著高于外来引进品种;不同绵羊品种抗原检测阳性率无显著差异。本试验为探究新疆伊犁地区不同品种绵羊支原体肺炎的诊治方案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利用7个微卫星标记对宁夏牧区陶赛特、得克赛尔、萨福克、滩羊、小尾寒羊、滩寒杂种羊6个绵羊群体进行遗传多样性检测,并根据遗传距离对群体间杂种优势进行预测,结果显示:6个绵羊群体共检测到108个等位基因,每个座位在每个群体都检测到5个以上等位基因,7个微卫星座位在6个群体中呈高度多态性,期望杂合度远大于观测杂合度,群体问表型分化系数(Fst)较低,为5.8%,与Gst结果基本一致,总群体近交系数(Fit)为56.90%,群体内近交系数(Fis)为54.36%。根据DC遗传距离和DA遗传距离,预测群体间杂种优势,杂交母本品种以滩寒杂种羊效果最好,滩羊次之,小尾寒羊最差;杂交父本的选择顺序为得克赛尔、萨福克、陶赛特。  相似文献   

9.
小尾寒羊高繁殖力候选基因RBP4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视黄醇结合蛋白4(retinol binding protein 4,RBP4)基因为候选基因,采用PCR-SSCP技术分析了RBP4基因在高繁殖力绵羊品种(小尾寒羊、湖羊)以及低繁殖力绵羊品种(多赛特羊、萨福克羊)中的单核苷酸多态性,同时研究这个基因对小尾寒羊高繁殖力的影响。结果表明:RBP4基因扩增片段在4个绵羊品种中存在PCR-SSCP多态性。BB基因型只出现在高繁殖力绵羊品种中,而低繁殖力绵羊品种则没有BB基因型;AB基因型频率随着绵羊繁殖力的降低而升高;AA基因型只出现在小尾寒羊、多赛特羊中。BB基因型小尾寒羊产羔数分别比AA和AB基因型多0.52只(Pd0.05)和0.67只(Pd0.05),AA和AB基因型小尾寒羊产羔数没有显著差异(P〉0.05)。本研究检测的绵羊RBP4基因座位与小尾寒羊高繁殖力相关。  相似文献   

10.
不同肉羊品种杂交后代生长发育对比试验   总被引:23,自引:7,他引:16  
引进萨福克、陶赛特和夏洛菜三个肉用羊品种对小尾寒羊、本地绵羊和细毛羊品种进行杂交改良,其结果为:肉用杂种羔羊公羔断奶体重达28.59kg,母羔为26.59kg,周岁公羊体重达54.33kg,母羊为50.12kg,较本地绵羊、小尾寒羊、细毛羊的体重提高22.86kg,21.45kg,16.84kg,效果十分明显。杂种羊的体型外貌倾向于父本品种。不同的父本品种对杂交后代的生产性能影响大于母本品种。建议在生产中推广的优先顺序为:萨福克、陶赛特、夏洛菜。  相似文献   

11.
随机选择由国外引进的萨福克、特克塞尔、德国肉用美利奴、无角道赛特和夏洛莱5个品种良种肉羊与小尾寒羊杂交所产10月龄和6月龄F1杂种羊21只进行屠宰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各良种肉羊×寒羊杂交组合10月龄F1平均宰前活重、胴体重、净肉重、屠宰率、净肉率、胴体眼肌面积和GR值指标显著大于滩羊×小尾寒羊组合F1(P<0.05);无角道赛特、夏洛莱分别与小尾寒羊杂交组合6月龄F1上述各项指标亦大于10月龄滩羊×小尾寒羊组合F1(P<0.05)。  相似文献   

12.
文章综述了从国外引进优良肉用绵羊品种对国内不同地方绵羊品种杂交改良方面的研究应用情况,重点介绍了萨福克羊、杜泊羊、无角陶赛特羊、美利奴羊、特克塞尔羊等优良绵羊品种与我国不同地方绵羊品种杂交,其杂交后代在生长发育性能、产肉性能、胴体品质等方面的表现,旨在总结中国肉用绵羊的杂交改良工作,为推动中国肉用绵羊杂交改良,提高地方绵羊的生长性能和肉用性能,扩大我国肉羊的生产规模,促进我国畜牧业的健康发展和动物性肉食结构平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试验旨在探究SPP1基因g.36651870T>C位点多态性、PLCB3基因g.41871219T>C位点多态性与绵羊产羔数之间的关系,以期寻找绵羊产羔数性状相关的分子标记.利用全基因组重测序结合Sequenom MassARRAY?SNP技术对多羔羊(小尾寒羊、湖羊、策勒黑羊)和单羔羊(滩羊、苏尼特羊、萨福克羊和草原...  相似文献   

14.
为检测兰坪乌骨绵羊的遗传多样性及其与其他5个绵羊品种(湖羊、小尾寒羊、杜泊羊、特克塞尔羊和无角陶赛特羊)的亲缘关系,试验选择9个微卫星位点对共计117个体进行了检测,将各微卫星位点的PCR扩增产物进行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OPGEN32软件计算遗传参数。结果表明,9个微卫星位点均表现为高度多态,各绵羊群体内的PIC平均值为湖羊(0.7211)>陶赛特羊(0.6780)>小尾寒羊(0.6492)>乌骨绵羊(0.6479)>特克塞尔羊(0.5930)>杜泊羊(0.5728)。6个品种中乌骨绵羊的平均杂合度最大(0.9543),而杜泊羊最小(0.2556)。UPGMA聚类分析表明,湖羊与小尾寒羊首先聚为一类,乌骨绵羊与湖羊、小尾寒羊遗传距离较近,而与3个引进品种的遗传距离较远。这些结果提示乌骨绵羊可与湖羊或小尾寒羊杂交提高繁殖力,与引进品种杂交提高肉用性能。  相似文献   

15.
我国各地先后引进萨福克羊、特克塞尔羊、夏洛莱羊、无角陶赛特羊、德国肉用美利奴羊、杜泊羊等肉用绵羊,与我国地方品种进行杂交,生产杂交羔羊,相关科研活动也十分活跃.利用肉用绵羊品种杜泊公羊和特克塞尔公羊分别与小尾寒羊进行杂交,获取杂种优势,是河北省肉羊良种产业化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之一,同时也是肉羊生产中的关键性技术.  相似文献   

16.
试验旨在研究苜蓿黄酮对萨福克小尾寒羊杂交羊的血液抗氧化性能。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实验设计,选择体重为(27.02±3.03)kg的萨福克小尾寒羊杂交羊28只,随机分成4组,每组7只。Ⅰ组为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Ⅱ、Ⅲ、Ⅳ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1%、0.2%、0.4%剂量的苜蓿黄酮。试验期48 d,其中预试期7 d,正试期41 d。结果表明:试验组绵羊血清中总抗氧化能力、超氧化物歧化酶、超氧阴离子清除能力和羟基自由基清除能力较对照组有升高趋势,且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结果证明,苜蓿黄酮可提高绵羊的抗氧化性能。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特藏寒杂交绵羊横交后代的生产性能,选用特藏寒杂交羊、特克赛尔羊、萨福克羊、陶赛特母羊各15只,分成4组,进行本交配种.通过对4组母羊产羔率、羔羊成活率、羔羊体重、体尺指标的测定.结果表明:特藏寒母羊的繁殖率为153%,分别比特克赛尔组、萨福克组提高了4.79%、9.29%,差异显著(P<0. 05);比陶赛特组提...  相似文献   

18.
绵羊FGF 7基因组织表达及其多态性与产羔数之间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旨在探究绵羊FGF7基因组织表达水平及其多态性与产羔数之间的关系。本研究利用半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sqRT-PCR)和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技术对绵羊FGF7基因在多羔小尾寒羊和单羔苏尼特羊以及小尾寒羊FecB不同基因型(BB、B+、++)各组织中的表达水平进行研究,同时采用Sequenom MassARRAY~?SNP技术,对多羔绵羊品种(小尾寒羊380只)和单羔绵羊品种(滩羊、苏尼特羊、萨福克羊、杜泊羊和草原型藏羊共380只)FGF7基因g.57842893CT位点多态性进行检测,并与小尾寒羊产羔数进行关联分析。结果表明,FGF7基因在单、多羔绵羊的心和肺中高表达,在其它各组织呈中等或低丰度表达;FGF7基因在多羔小尾寒羊绝大部分组织中的表达量均高于单羔苏尼特羊,但差异均不显著(P0.05),FGF7在小尾寒羊FecB不同基因型中的表达并无明显差异。g.57842893CT位点共存在CC、CT和TT 3种基因型,且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在单、多羔品种间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g.57842893CT位点在苏尼特羊、萨福克羊和杜泊羊中表现为中度多态(0.25PIC0.50),在其它品种中表现为低度多态(PIC0.25);g.57842893CT位点仅在苏尼特羊、萨福克羊以及杜泊羊3个品种中均处于哈代温伯格平衡状态(P0.05);g.57842893CT位点与小尾寒羊第1、2以及第3胎产羔数均无显著关联(P0.05),但CC型各胎产羔数均高于TT型。综上表明,FGF7基因的表达水平与绵羊产羔数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正相关,虽然可能不是影响绵羊产羔数的关键基因,但g.57842893CT位点对绵羊产羔数性状的选育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为了缩短当年出生的肉绵羊首繁时间,提高肉绵羊繁育效益,对当年出生的171只纯种多塞特,萨福克及多寒或萨寒杂交1代、2代、3代羊,进行了人工诱导发情、繁殖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繁殖季节对当年出生的8~10月龄的纯种多塞特,萨福克及多寒或萨寒杂交1代、2代、3代母羊,采用阴道海绵栓+PMSG方法进行人工诱导发情,可获得较高的发情率(90.06%)和妊娠率(66.88%),能有效解决当年生良种肉绵羊不能及时繁殖的问题,能达到缩短当年出生的育成母羊首繁时间,提高肉羊繁育效益,降低母羊育成成本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选用160只从山东引进的小尾寒羊作母本,以该场从山西省农科院畜牧所种羊场引进的特克塞尔肉用种羊、无角陶赛特肉用种羊和萨福克肉用种羊为父本,随机分成特寒、陶寒、萨寒和小尾寒羊4组.试验采用全舍饲饲养方式,通过综合比较各杂交组合试验羊的产羔率、羔羊成活率、羔羊初生重、1~6月龄体重以及6月龄体尺指数等指标.结果表明:用肉用羊品种杂交小尾寒羊后,杂种后代的生长发育速度明显高于小尾寒羊,杂种羔羊比小尾寒羊只均收入多135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