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1979年以来,我们着重探索了抗稻瘟病育种的程序,1982年初步形成以“在稻瘟病重病区设置抗病筛选点”的抗瘟育种程序。一、二年来,又在亲本和杂种后代的鉴选技术、病区点的利用等方面作了进一步的改进与完善。一、鉴选抗性亲本的三条主要措施为获得对本地区稻瘟病优势生理小种具有抗性较强而稳定、抗谱广的亲本材料并做到有针对性地加以改造利用,着重抓好引进后的鉴筛复测工作。主要有三条措施。 1.所内设置病圃进行多年连续筛选  相似文献   

2.
采用抗条锈遗传背景丰富、适应性广泛的品种组配杂交组合,育种与抗病鉴定相结合,育成了抗条锈病新品种中梁17。根据该品种选育成功的经验,在今后的育种工作中应及时进行产量测定及适应性鉴定;正确处理基因型和表现型之间的关系;根据当地生态条件变化,调整育种目标;采用地方耐旱品种与高产多抗型外引品种、远缘中间材料杂交,使优良基因聚合累加;利用现有资源,引进、创造、筛选新抗源及亲本;利用太谷核不育轮回选择广谱持久抗病抗旱冬小麦新品种。  相似文献   

3.
廖文孝 《麦类作物》1997,17(5):21-22,45
采用抗条锈遗传背景前景适应性广泛的品种组配杂交组合,育种与抗病鉴定结合,育成了抗条锈病新品种中梁17。根据该品种选育成功的经验,在今后的育种工作应及时进行产量测定及适应性鉴定,正确处理基因型和表现型之间的关系;根据当地生态条件变化,调整育种目标;采用地方耐旱品种与高产多抗上引品种、远缘中间材料杂交,使优良基因聚合累加;艇现有资源,引进、创造、筛选新抗源亲本;利用太谷核不育轮回选择广谱持久抗病抗旱小  相似文献   

4.
高通量数据采集技术在现代玉米育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现代作物育种技术的进步充分体现了从经验科学走向精确科学的过程。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世界范围内玉米新品种选育技术取得了长足发展,特别是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兴起,育种家能够精确地了解育种群体的遗传组成,为精确地进行后代选择创造了一个必要条件。随着现代精确育种技术的发展,育种家需要用性状表现型数据和基因型数据在基因型和表现型之间建立因果联系。基因型数据的获取已经实现了标准化和工业化,费用相对低廉,性状表现型数据的获取日益变成了精确育种技术的瓶颈,亟待创新突破。近年来,通过育种家、工程师、数据科学家之间的通力合作,可以应用于作物育种过程的高通量数据采集技术逐步发展完善,使实时动态采集植物生长发育动态和环境反馈的非破坏性数据成为可能,为今后精确育种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另一个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5.
冬小麦新品种冀麦40是由河北省保定市农科所选育而成,1996年通过河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本文论述了冀麦40的选育方法和选育经验,认为在今后的育种工作中,应重视拓宽亲本资源,合理进行杂交组配,正确处理基因型和表现型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DNA分子标记技术与玉米育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DNA分子标记技术的开发利用使作物育种家有可能直接根据基因型而不只是表现型进行选择,在作物育种工作中起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简要综述了近年来分子标记技术在玉米遗传图谱构建、目标基因的标记与定位、遗传多样性研究、品种真实性鉴定、杂种优势预测以及分子标记辅助选择中的应用,对今后研究工作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7.
剑麻选育种工作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全面与系统地总结了国内外剑麻选育种的概况及经验,着重介绍了剑麻抗病育种的主要成就和生产上推广应用的积极意义。根据生产发展需要和剑麻育种工作的实际,提出了剑麻近期与长远育种目标及今后育种工作的方向与途径。  相似文献   

8.
本文全面与系统地总结了国内外剑麻选育种的概况及经验,着重介绍了剑麻抗病育种的主要成就和生产上推广应用的积极意义。根据生产发展需要和剑麻育种工作的实际,提出了剑麻近斯与长远育种目标及今后育种工作的方向与途径。  相似文献   

9.
育种工作者对棉花单株考种的最终目的,是从多种多样的混合集团中根据表现型,选择其能产生最优系统的个体。而根据表现型进行选择时,最重要的依据便是性状的遗传力。衣分、绒长的遗传力较低,这是前人做过的工作。如果用单株衣分、绒长的  相似文献   

10.
玉米矮花叶病病毒(MDMV)是由与甘蔗花叶病毒密切相关的病毒株系组成的。MDMV造成美国和世界其它温带地区的玉米显著减产。将MDMV抗性转入某些玉米杂交种后显著地降低了由MDMV侵染所造成的损失。玉米抗病表现型表现为非系统性症状的特征。虽然,已经对抗性的遗传、生物化学和生理过程进行了研究,但是,对MDMV的抗性遗传知之甚少。有些抗病基因型在一小部分接种植株上表现出症状(即:感病表现型)。假如  相似文献   

11.
中国马铃薯育种对策浅见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4  
隋启君 《中国马铃薯》2001,15(5):259-264
简要回顾国内外马铃薯育种发展历程和发展趋势 ,指出我国马铃薯育种领域正处于激烈变动时期 ,僵化的体制、机制正在被打破 ,新的体制、机制尚未建立 ,面对中国加入WTO和产业结构调整 ,马铃薯还将继续发展的新形势 ,尽快确立我国马铃薯育种新体制和新机制 ,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建议在西北、华北、西南各建立一个中国马铃薯育种分中心 ,在云南建立中国马铃薯资源创新中心 ,利用生物技术手段系统开展马铃薯野生种利用研究。在育种方法上 ,仍以常规育种为主 ,大力开展生物技术利用研究 ,通过基因图谱和分子标记等技术 ,使依靠表现型选择转为直接选择基因型 ,提高育种效率  相似文献   

12.
对基因型选择期望指数的评论Hans-PererPiepho1理论线性回归方法对基因型与环境互作,以及表现型稳定性的分析具有重要作用。为育种工作者提供了二种测量的尺度,即回归斜率和离回归差总和(Fimlay和Wilkinson,1963;Eberhar...  相似文献   

13.
为了实现水稻育种学和水稻种质资源学的无缝对接,常规育种技术与先进适用技术的有效融合,本团队创建了水稻核心种质育种理论和材料体系。水稻核心种质育种理论体系包括水稻核心种质概念、理想基因系统与突破性大品种对应假说、理想模型(模式)构建、前景选择与背景选择统筹、基因集的生物学意义、核心种质基因型和表现型云数据、先进适用综合育种方法研究和核心种质杂种优势利用八个部分。在此基础上培育了黄华占、美香占和华占核心种质育种材料体系等三套育种材料体系,育成了当前我国籼稻推广面积最大的品种黄华占、我国连续三届获得全国优质稻品种食味品质鉴评金奖唯一籼稻品种美香占2号和我国配组组合最多的恢复系华占等一大批优良品种(组合)。  相似文献   

14.
玉米锈病的发病规律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明充 《杂粮作物》2008,28(6):387-388
阐述了玉米锈病的病原、病症、发病规律和发病条件,根据病害传播特点,对玉米锈病的防治措施进行了综述,提出了以抗病育种为核心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5.
吴建宇  盖钧镒 《玉米科学》2001,9(1):080-082
在简要分析造成当前我国玉米抗病育种被动局面与短期行为的思想及问题的基础上,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的可行性出发,提出下一步玉米抗病遗传育种,应树立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思想,开展与当前进行的生产上发生的主要病害抗病育种相结合的预防性育种工作及抗病遗传研究,并建立玉米对矮花叶病抗病遗传研究方法的标准化体系,该体系包括采用株系的依据、调查的性状和标准、亲本的要求及遗传模型和分析方法等。  相似文献   

16.
河北省邯郸地区是以黄萎病为主的黄、枯萎病新病区。一九七三年开始,我所科技人员与永年县苗庄大队贫下中农一起,建立了三结合的抗病育种基点。五年来,在各级领导和兄弟单位的关怀和邦助下,抗黄萎病育种工作取得了一些进展。现谈谈我们在这方面的一点肤浅的认识。一、制订确切的育种目标制订确切的育种目标,是开展抗黄萎病育种的前提。根据当前生产需要,我们要求在较短的年限内培育出抗病性相当于8004,丰产性超过岱字16号20%左右,纤维品质不低于岱字16号,霜前花达到80%以上,适合棉麦套种和机械化栽培的新优种。为了实现这个奋斗目标,必需突出重点,抓住主要矛  相似文献   

17.
棉花耐旱生态指标研究初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随着棉花耐旱育种工作的开展,抗旱生理和生态研究已迫在眉睫。为了摸清干旱条件下棉花生态表现与产量间的相互关系,以便进行相关选择,从而卓有成效地选获棉花耐旱品种,开展了棉花耐旱生态指标的研究。材料和方法试验于1987~1989年在本所旱棚条件下  相似文献   

18.
张喜华  史振声 《玉米科学》1994,2(3):014-016
玉米育种与其他作物育种一样,其表现型除了受基因型作用外,受自然环境干扰很大.这些环境有的是可人为控制的;如通过灌溉可增加水份和温度;施肥料增加植物营养;利用杀虫剂、除草剂和耕作方法减少病虫害.但是,象天气情况、降雨、高温、冷害和无霜期长短这些自然环境是无法控制的(Hallauef等,1988).  相似文献   

19.
对甘蔗育种的传统培育方法的理论基础与应用和甘蔗育种培育法问题的产生基础等进行了介绍,并论述了根据“杂交动摇生物的遗传保守性、杂种具有动摇而不稳定的遗传性、对杂种进行培育可获得具有人们所希望的特征特性的品种”、“表现型是基因型和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原理和我国经济发展变革等实际所产生的相对于传统的“甘蔗适应环境培育法”的“甘蔗种性发挥培育法”的实践应用与所收到的成效,相信通过后续的甘蔗育种研究,其可行性会得到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20.
在育种实践中人们认为一年的丰产性资料不可靠。的确,任何性状的反应都是在基因型与环境互作过程中得以实现的,当外界环境条件变动时,基因型排序能够发生本质的变化。因此,育种材料通常要试验2~3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