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通过分析漳州市春耕春播期间主要气象灾害发生情况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具体分析2018年漳州春耕春播期(2月中旬至4月上旬)气象条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总结漳州市春耕春播期主要气象灾害的防御措施,以期为技术人员编写服务材料提供参考;为气象部门农业气象服务技术人员开展春耕春播期气象服务提供技术支撑,提高春耕春播农业生产抵御气象灾害能力。  相似文献   

2.
刘澍才 《杂粮作物》2001,21(2):18-19
辽宁位于东北地区南部,有丰富的作物种质资源,全省20多种作物资源总量逾2万份,目前,辽宁省内已建成一座可容纳5万份种质资源材料的中期种质储藏库,建立了全省的种质资源科研究与收集协作网,已经收集入库的以三小作物为主 的资源材料6669份,计划在将来的5-10年内,完成全省20000份种质资源的收集入库和初步评价鉴定工作,建成辽宁省作物种资源信息系统,为全省的农业和科研服务。  相似文献   

3.
正日前,福建省农业农村厅印发《2021年福建省"虫口夺粮"保丰收实施方案》。据了解,2021年福建省草地贪夜蛾、水稻"两迁"害虫、稻瘟病、稻曲病等重大病虫害呈偏重发生态势,对粮食稳产增产将造成直接威胁。根据品种布局、栽培条件、气候因素、病虫害发生规律和特点等综合分析,预计2021年全省水稻、马铃薯、玉米等粮食主要病虫害总体发生趋势为偏重发生。  相似文献   

4.
康青11号(原代号160505)为甘孜藏族自治州农业科学研究所和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以甘孜黑六棱为母本、康青3号为父本进行杂交,并经系谱法选育的裸大麦新品种。该品种于2021年1月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审核,登记编号:GPD大麦(青稞)(2020)510058。该品种具有丰产性好、品质优、籽粒紫色等优点,适宜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及类似地区春播种植。  相似文献   

5.
向日葵杂交种F51引种报告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F51是辽宁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1996年从法国鲁斯迪卡公司(Rustica Prograin Genetique)引进的油用型向日葵杂交种。该杂交种高产、抗病、含油率高、耐盐碱、特别抗旱、适应性广。一般产量3750kg/hm^2,适宜我国东北、华北、西北等年降雨量400mm左右的干旱、半干旱地区种植,可以春播,某些热量充足地区也可夏播。  相似文献   

6.
董福玲 《杂粮作物》2010,30(4):293-293
近几年,辽宁一些地区连续遭受旱灾、雹灾、低温冷害等气象灾害的威胁,导致春耕生产不畅,春播时间延后,好多地块毁种重播,给当地农业经济造成很大损失。尤其是今年春播期间的持续低温冷害,对沈阳、铁岭、抚顺、营口等地春耕生产影响很大,好在后期各地气温回升速度较快,雨量比较充足,而且,全省农业防灾抗灾措施得力,挽回了一些灾害损失,农业生产基本恢复正常。由此,结合辽宁省种子管理工作的实际,总结近几年防灾抗灾经验,提出以下几方面抗灾保春耕措施。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来,我国北方冬油菜生产发展迅速,据初步统计1980年收获面积约600多万亩,1981年收获面积940.8万亩,较1980年收获面积增加52.7%。无数事例表明,在我国北方利用早春作物的冬闲地播种油菜不仅不影响春播(春播改为夏播)作物的产量,而且能增收一季油菜籽,起到促进耕作改制,培肥地力,以油促粮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新丰1号”(红90-1)大豆是红庙子乡农业技术推广站选育而成的高产优质早熟品种,它具有抗旱,耐瘠薄,抗倒伏,抗病和适应性强等优点,2002年12月通过辽宁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新丰1号”即可作为春播大豆品种,又可作为薯麦作物下茬夏播大豆品种。  相似文献   

9.
芝麻新品种辽品芝2号选育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辽品芝2号是辽宁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利用芝麻资源“8605-1”变异株经连续多代系统选育而成的。该品种丰产性好、抗病性强,经多点多次全省产比试验,增产显著,丰产性稳定,2007年通过辽宁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备案办公室备案登记。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1960-2009年福建省顺昌县50年春播期(3月上句-4月上旬)出现持续3d以上日平均气温≤12℃低温天气过程的气候特征进行分析表明,顺昌地区春播期日平均气温呈上升趋势,近10年春播期气温回暖明显。利用500hpa大气环流分型配合顺昌观测站温、压气象要素特征,可作出春播期低温天气过程的中期预报。  相似文献   

11.
播期对吉林春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2010~2011年在吉林省梨树县进行春玉米5个播期试验(SE、E、M、L、SL为2010年4月21日、5月2日、5月13日、5月23日及6月2日播期,2011年为4月20日、4月30日、5月10日、5月20日及6月1日播期),探讨播期对吉林春玉米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播期对春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均有显著的影响。随播期推迟,春玉米生育期缩短;相对于SE和SL处理,M处理下叶面积指数较高且维持天数较长,有利于春玉米光合作用以及干物质积累;播期对春玉米地上干物质积累的影响表现为SE与M处理间差异不大,SL与SE、M处理相比干物质积累明显降低。试验播期范围内播期对产量影响显著,随播期的推迟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百粒重在SE、E和M处理间无差异,与前3个播期相比,由于灌浆期缩短导致L和SL处理的百粒重显著下降;穗粒数与开花-子粒形成期内降水量呈显著负相关。本试验在2010年M处理下获得最大产量(11490.6 kg/hm2),吉林西南部春玉米播期在5月中旬左右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12.
气候变暖情况下播期对陇东旱塬春玉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陇东旱塬区主栽玉米先玉335为试验材料,在4月5日至5月5日设置7个播期对陇东旱塬春玉米生长发育、产量形成和水分利用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播期玉米各生育阶段积温存在差异,全生育期所需活动积温与有效积温受播期影响显著,播期提前或推后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陇东旱塬春玉米产量,但播期提前较推后可以获得更高产量。株高随播期的推迟增高,穗长、穗粒数、秃尖长等果穗性状指标没有显著差异。从研究结果来看,陇东旱塬4月5~20日播种春玉米均可获得较高产量,但4月5日播期耗水量显著高于其他播期,水分利用效率较低。  相似文献   

13.
播期对吉林省不同品种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为探讨不同播期对吉林省春玉米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的影响,本试验以吉林省主栽品种通单258、华科425、农华106为材料,进行5个播期处理试验,播期设置分别为:4月28日(T1)、5月4日(T2)、5月11日(T3)、5月18日(T4)、5月25日(T5)。结果表明,随着播期推迟,各品种玉米生育期均不同程度缩短,并且播期越晚,干物质积累量越低。玉米开花期前,不同处理叶面积指数差异不显著,花后晚播处理叶面积指数下降快于早播处理。推迟播期,不同品种百粒重降低,产量下降,T1处理产量与T4、T5处理差异达显著水平。适时早播,有利于玉米产量的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不同生育阶段气候变化对旱地春小麦产量的影响,利用陇中地区1971-2017年逐日气温和降水量,运用APSIM模型模拟春小麦生育期和产量,对近47年来该地区气候变化特征及其与春小麦产量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陇中地区年降水量按4.639 mm·10a^-1的速率显著减少,春小麦全生育期降水量按1.304 mm·10a^-1的速率减少,8个生育阶段的降水变化趋势不同,其中灌浆-成熟期的降水量下降幅度最大,倾向率为-2.995 mm·10a^-1;分蘖-拔节期的降水量有明显的上升趋势,倾向率1.855 mm·10a^-1。旱地春小麦全生育期和各生育阶段的日均温、日均最高温和日均最低温都呈上升趋势,并且日均最低温的上升幅度要大于日均最高温。经相关分析,旱地春小麦全生育期降水量和日均最高温与产量分别呈极显著和显著相关;拔节-孕穗期和灌浆-成熟期降水量与产量的相关性分别达显著和极显著水平,拔节-孕穗期和灌浆-成熟期日均温与产量均呈极显著相关,拔节-孕穗期和灌浆-成熟期的日均最高温与产量分别呈显著相关和极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5.
为明确不同熟期春玉米生长发育、产量形成与积温的响应关系,阐明不同熟期玉米杂交种产量形成机理,筛选适宜辽宁中北部地区气候条件的播期与品种。2017~2018年,在大田条件下,选择先玉335、郑单958和沈玉21不同熟期的品种,分别在4月20日,5月5日和5月20日进行播种,分析不同生育阶段积温变化特征。研究表明,不同生育阶段积温变异系数依次为播种期至出苗期>吐丝期至成熟期>出苗期至吐丝期>播种期至成熟期>出苗期至成熟期>播种期至吐丝期(S-R1)。与其他阶段相比,水泡期(R2)以后的GDD与产量形成相关性相对较高。随播期推迟,生育期及其GDD呈缩短趋势。与其他播期相比,5月5日播种,叶面积日温增长率达峰值后衰减幅度较低。郑单958整个生育期叶面积和干物质日温增长率分别表现“前增加后缓减”和“前缓增后缓减”趋势,生育后期衰减幅度均表现较低,干物质转化率较高,最终获得了较高的群体产量。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昆明地区气候条件对小麦生长的适宜状况及其历史变化,依据小麦生理生态特征,利用前人建立的温度、降水和日照适宜度模型,分析了当地小麦的气象条件适宜程度。结果表明,在多年平均气候条件下,小麦整个生育期内,除抽穗开花期温度适宜度偏低外,其余生育期温度和日照适宜度总体较高;降水适宜度较低。抽穗开花期温度较低和降水不足是小麦产量形成的限制因子。从1971-2010年历史数据来看,昆明气候适宜度基本上维持在0.50左右,日照适宜度处于较高水平(0.80±0.05),降水适宜度呈现下降趋势,温度适宜度则总体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热量、降水量及辐射资源变化对甘肃农牧交错带作物气候生产潜力的影响,基于甘肃农牧交错带45个气象站点1971-2020年的逐日气象资料以及主要粮食作物(春小麦、冬小麦和春玉米)生育期资料,利用数量统计分析方法计算3种粮食作物的气候生产潜力。结果表明,近50年来,甘肃农牧交错带春小麦、冬小麦和春玉米生育期内平均气温和降水量均呈上升趋势,太阳辐射量呈下降趋势;光合生产潜力、光温生产潜力和气候生产潜力分别从北到南、东北到西南和南到北呈递减趋势。热量变化对甘肃农牧交错带3种粮食作物的气候生产潜力有正效应,气候生产潜力平均增速分别为32.17、48.11和48.35 kg·hm-2·a-1。降水变化对该区域大部分地区春小麦和春玉米气候生产潜力有正效应,气候生产潜力平均增速分别为5.10和7.16 kg·hm-2·a-1;降水变化对部分区域冬小麦气候生产潜力产生负效应,气候生产潜力平均降速为0.12 kg·hm-2·a-1。辐射变化对该区域大部分地区3种粮食作物的气候生产潜力有负效应,气候生产潜力平均降速分别为1.81、2.35和8.66 kg·hm-2·a-1。总体来看,气候资源变化对甘肃农牧交错带大部分地区春小麦、冬小麦和春玉米气候生产潜力表现出正效应,但对临洮、灵台和靖远等地区的春玉米气候生产潜力有负效应。  相似文献   

18.
为了充分协调产量潜力与气候资源高效利用的关系,研究高原气候下不同熟期甘蓝型春油菜的光温利用效率,选用3个不同熟期甘蓝型春油菜品系,设置4个播期,分析不同播期下西藏甘蓝型春油菜的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规律。结果表明:随着播期的推迟,参试油菜生育期间的温度升高,达到有效积温的天数较少,参试油菜生育期缩短;其中苗期、蕾薹期和花期较早播呈缩短趋势,角果成熟期有延长趋势。晚播油菜的茎秆伸长期雨热充足,参试油菜的株高较早播有增加,而茎粗有降低;晚播造成参试油菜前期营养生长不足,成熟期干物质积累较早播下降。晚播油菜生育后期遇持续降雨造成成熟期油菜的有效分枝数、单株有效角果数和单株粒重的降低,较早播油菜明显减产。播期改变了参试油菜的光、温利用效率,早熟品系NY16在B2播期(2021年3月15日)下光、温利用效率较高,分别为0.081 g·MJ-1和1.017 kg·hm-2·℃-1;中熟品系NY28和晚熟品系NY52均在B1播期(2021年3月8日)下光、温利用效率较高,分别为0.1 g·MJ-1 、1.282 kg·hm-2·℃-1和0.134 g·MJ-1、1.712 kg·hm-2·℃-1。同一播期下中晚熟品系的光、温利用效率大于早熟品系。因此,适时早播可促进甘蓝型春油菜光温利用效率的提高,促进产量形成,早熟品系在3月15-22日,中晚熟品系在3月8-15日播种适宜。西藏一年一熟种植制度下,为充分协调生态条件与生产潜力关系,一定无霜期范围内,中晚熟品系的选育和利用可有效提高甘蓝型春油菜产量。  相似文献   

19.
播期对新疆高产春大豆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明播期对新疆高产春大豆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规律。采用田间裂区试验设计研究了4个播期(4月11日、4月21日、5月1日、5月11日)对4个高产春大豆品种(系)生育期、产量、籽粒蛋白质和脂肪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播期推迟,大豆生育进程推迟,生育期、产量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趋势,以4月21日较高,变幅为4 243.3~4 888.9 kg·hm~(-2);推迟播期籽粒粗脂肪含量持续下降,籽粒蛋白质百分含量受播期影响小于脂肪含量,表现因品种(系)而异。伊犁地区春大豆适宜播期是4月21日前后,5月11日前播种春大豆在9月底前可正常成熟,可获得近4 000 kg·hm~(-2)产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