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基于金茶花的生态习性,从金花茶的人工繁殖、培育以及养护管理措施,包括光照、温度、水分、施肥等方面对人工方法进行了分析探讨,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越南抱茎茶等几个山茶物种叶片茶多酚含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越南抱茎茶(Camellia amplexicaulis)是一种新引进的外来观赏树种。利用没食子溶液标准曲线法比较越南抱茎茶、普通金花茶(Camellia chrysantha)、显脉金花茶(Camellia euphlebia)、毛瓣金花茶(Camellia pubipetala)等4个物种嫩叶及成熟叶茶多酚含量和优质绿茶茶多酚含量,结果表明越南抱茎茶的茶多酚含量最高,达30.44%。  相似文献   

3.
<正>红花油茶(Camellia chekiangoleosa)是山茶科(Theaceae)山茶属(Camellia)山茶亚属(Subgen.Camellia)红山茶组(Sect.Camellia)植物,是我国特有的集食用油料及园林观赏价值于一体的树种。红花油茶收获期长达几十年,栽培经济效益显著,同时还具有美化环境、保持水土、涵养水源、调节气候等生态功能。探索红花油茶的栽培技术,对提升红花油茶相关产品的质量,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  相似文献   

4.
油茶组(Camellia Sect.Oleifera)植物是我国特有的木本油料植物,主要分布全国14个省(区),种植面积达300万hm2.茶油为油茶组多个树种种仁油的统称,其中以油茶(Camellia oleifera)最为常见,其次是浙江红山茶(C.chekiangoleosa)和短柱茶(C.brevistyla)等.  相似文献   

5.
对塔姆岛金花茶(Camellia tamdaoensis)、箱宁金花茶(Camellia phanii)、厚叶金花茶(Camellia crassiphylla)、金花茶(多瓣山茶)(Camellia petelotii)、多毛金花茶(Camellia hirsuta)、箱田金花茶(Camellia hakodae)、罗斯曼金花茶(Camellia rosmannii)7种越南金花茶新品种开展生物学特性及繁殖技术研究。结果表明:越南金花茶春季萌芽时间普遍较早,但夏季和秋季萌芽时间与普通金花茶差异不大,其中多毛金花茶和普通金花茶物候期最接近。越南金花茶苗期生长较快,一年有春、夏、秋3次抽梢。厚叶金花茶的扦插繁殖,以基质(赤红壤∶蛭石=2∶1)、生长调节剂(IBA 500 mg/L)处理对插穗生根效果最好。箱宁金花茶5—10月进行嫁接成活率较高,其中8月嫁接成活效果最好。箱田金花茶嫁接,香花油茶作为砧木及激素ABT处理的效果最好,黑牡丹作为砧木的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6.
以16种中国金花茶(Camellia Section Chrysantha Chang)与7种越南金花茶为研究对象,用主成分分析法分析9个叶表型性状的变异状况,并对23种金花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除了叶片长宽比和叶柄长/叶全长,越南金花茶其它叶表型指标的平均值均显著大于中国金花茶。不同种间的变异系数差异程度也不同,范围在9.10%~31.76%之间,其中,武鸣金花茶(Camellia wumingensis)的平均变异系数最小(9.10%),柠檬黄金花茶(Camellia limonia)的变异系数最大(31.76%)。主成分分析中,两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85.037%,说明它们包含了9个叶片性状指标的绝大部分信息。其中,叶宽的载荷量最大,其次是叶面积和叶子鲜重,是区分金花茶不同种最主要的叶片性状。聚类分析中,除了显脉金花茶(Camellia euphlebia)、塔姆岛金花茶(Camellia tamdaoensis)和箱宁金花茶(Camellia phanii)之外,其它的中国金花茶与越南金花茶之间存在较大的遗传距离,进一步说明中国金花茶与越南金花茶叶表型之间有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7.
<正>油茶(Camellia sp.)是山茶科(Theaceae)山茶属(Camellia L.)中油脂含量高、经济价值好的一类植物总称,主要分布在我国,与油棕、油橄榄、椰子并称为世界四大木本油料植物,与乌桕、油桐、核桃并称为我国四大木本油料植物。油茶用途广,茶油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90%,有营养、医疗、保健之功效,被称为"东方橄榄油"、"油中软黄金",是一种健康型高级食  相似文献   

8.
贵州金茶花     
贵州金茶花□石亦大城市高楼耸立,街道狭窄,污染严重,绿化面积极为有限。为改变这种状况,只有采取垂直绿化的方式,向高空发展。谁能担负起这个为人类造福的神圣使命呢?唯有攀援植物。攀援植物中能耐最大的要数爬山虎。爬山虎又名地锦,属于葡萄科爬山虎属。这是一种...  相似文献   

9.
滇西地区红花油茶主要病虫害种类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我国云南山茶的原生种腾冲红花油茶Camellia reticulata f.simpex Sealy的重点分布区和主要栽培区的18个县(乡)进行了病虫害调查,共鉴定出23种主要病害和5种主要虫害。  相似文献   

10.
正2019年2月26-28日,北京园林学会组织团体会员一行40余人赴广西南宁,就园博园规划建设、城市公园建设、海绵城市建设以及河道生态环境治理等项目进行考察学习。考察团一行先后实地参观了第十二届中国(南宁)国际园林博览会、南湖公园、南湖石门公园、金茶花公园和那考河湿地公园5个项目,听取了当地园林部门就园博园园区规划建设、海绵  相似文献   

11.
不同油茶品种果壳及饼粕中活性成分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单宁、皂素、多糖和黄酮是油茶(Camellia oleifera)果壳和饼粕中的主要活性成分,其含量因油茶品种的不同而不同。以香花油茶(Camellia osmantha)、陆川油茶(Camellia vietnamensis)及岑软3#油茶(Camellia oleifera‘Cenruan 3’)为研究对象,参照LY/T 1083-2008测定果壳中的单宁,参照SN/T 1852-2006测定果壳和饼粕中的皂素,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果壳和饼粕中的多糖和果壳中的总黄酮含量。研究结果表明,3种油茶果壳含有的单宁类化合物在含量上有一定差异,由高到低依次为陆川油茶(14.10%),岑软3#油茶(12.21%),香花油茶(11.20%),单宁纯度最高为岑软3#油茶(47.73%),最低为陆川油茶(42.22%);果壳中的皂素含量均在5%以下,不同品种间差异不大,而岑软3#油茶饼粕中的皂素含量高达19.29%;陆川油茶果壳中的多糖高达12.99%,与饼粕中的多糖含量相近,而香花油茶果壳中的多糖仅为1.68%,品种间差异较大;3种油茶果壳中的黄酮含量在4.95%~6.84%之间,与品种的相关性不大。  相似文献   

12.
细菌肥料对油茶幼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正油茶(Camellia oleifera Abel)又名油茶树或茶子树,属山茶科(Theaceae)山茶属(Camellia L.)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通常是山茶属植物中油脂含量较高且有栽培经济价值的一类植物的总称,是我国南方重要的木本油料树种。作为我国特有的木本食用油料树种,与棕榈、椰子和橄榄合称为世界4大木本油料树种[1-4]。油茶在我国有着2300多年的栽培历史,主要分布在南方红壤地区,是重要的经济林树种,在保持水土、涵养水源、抗污染及调节气候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5-7]。油茶油是优质高级食用油,其不饱和油酸和亚油酸含量高达90%以上,素有  相似文献   

13.
油茶(Camellia oleosa)是雌雄同花,异花授粉,自花不孕的植物。种内分化大,变异类型多,是一个混杂的群体。在同一林分内,株间产量、果出籽率、仁含油量等主要性状差异明显,几乎找不到两个相同或相  相似文献   

14.
在油茶物种资源调查过程中,自去年发现小黄花茶后,我们在黔东南州的雷公山东南部又发现了一种兼具观赏和经济价值的油茶新种,经中山大学张宏达教授近期鉴定,定名为长柱红山茶Camellia longistyla Chang sp.nov.并把它归入山茶亚属(Camellia)红山茶组(Camellia)滇山茶亚组(Reliculata)毛蕊系(villosa)之下的一个新种。  相似文献   

15.
1 适用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油茶Camellia oleifer主要病害防治技术规程的术语和定义,以及苗期、成林期油茶主要病害的防治技术措施等内容和要求. 本规程适用于武汉市油茶生产上病害的防治,也供湖北省其他油茶产区病害防治参考执行.  相似文献   

16.
以广州市十二个公园为调查对象,对其中种植的山茶属植物种类、应用形式及配置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显示,在所调查的公园内,应用较多的种类为山茶Camellia japonica和金花茶C. petelotii,应用形式主要为散点植和丛植;主要存在问题是应用种类和形式单一,缺乏养护。文章就此提出几点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17.
普通油茶(Camellia oleifera)原生于我国长江中下游南部丘陵低山地区,是我国南方主要木本油料树种。生长区海拔一般在500公尺以下,若是生长在500公尺至1000公尺的山区,已经是高海拔了。如湖南、江西等省是普通油茶的故乡,是典型的原产  相似文献   

18.
对山茶花品种嫁接技术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利用油茶(Camellia oleifera)树桩作砧木,经过砧木树桩的采集、移植、嫁接和嫁接后管理等过程,能较快地培育出较大型、树姿美观的茶梅(Camellia sasanqua)观赏树.油茶砧木树桩来源广,嫁接成本较低,经济效益较好.  相似文献   

19.
山茶属Camellia是山茶科里最大的属,有二百余种,集中分布于我国南部和西南部,散见于中南半岛、印度东部、马来西亚、日本和菲律宾。山茶属植物具有很大的经济价值;茶叶是重要的饮料;茶油是我国南方各省主要食用油:茶花为名贵花卉。长期以来,山茶属植物一直受到各方面的重视,被深入地研究。  相似文献   

20.
普通油茶抗炭疽病选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前言 油茶炭疽病(Colletotrichum Camelliamassee)是普通油茶(Camellia Oleifera)的主要病害。普通油茶是我国油茶生产中的主要栽培种,它目前占我国总产量的90%左右(下简称油茶)。炭疽病引起油茶严重的落果、落蕾,枝梢枯死,甚致全株枯死。据各地报道,在病害流行地区,常年因炭疽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