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防治对虾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的主要措施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虾白斑综合征病毒(wh ite spot syndrom e virus,W SSV)是迄今为止危害最为严重的一种对虾病毒,发病对虾3~10 d死亡率可达到100%[1]。该病毒自1992年爆发以来,已在世界范围内传播开来,每年给对虾养殖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至今仍未得到完全控制,成为目前对虾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 相似文献
3.
4.
129尾中国对虾(Penaeus chinensis)分别捕自未暴发白斑综合症(WSSV病毒所致)虾池、WSSV暴发虾池以及曾暴发WSSV虾池。用斑点杂交和组织病理学方法确定各尾对虾的染毒(WSSV)程度。用96孔酶标板法测量相应个体血淋巴上清液的抗菌活力(Ua)、溶菌活力(UL)、酚氧化酶(PO)活性以及过氧化酶(POD)相对活性;用硝酸纤维膜斑点法测定其碱性磷酸酶(ALP)相对活性;用血凝法测定其凝集效价(HAT)。通过对以上免疫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WSSV感染与对血淋巴PO活性以及ALP相对活性变化有紧密联系;不同虾池各免疫因子差异显著,发病虾池虾样各免疫指标平均值均低于其他虾池;曾发病虾池的虾样PO活性较强;WSSV与HPV感染无统计学意义上的相关性;未发病虾池与曾发病虾池实验对虾的Ua与UL相关性极显著,发病虾池实验对虾Ua与UL呈负相关;发病虾池对虾PO与ALP活性相关性显著。不同性别中国对虾血淋巴上清液的免疫因子活性没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5.
6.
采用蔗糖密度梯度离心从患病对虾组织中提取WSSV,应用SDS-PAGE对WSSV结构蛋白进行了分析。采用12%分离胶,将WSSV样品煮沸5min,应用SDS-PAGE分离了WSSV的中低分子量结构蛋白,并将该结果与其他学者已发表的结果进行了比较。首次通过延长样品煮沸时间,采用8%分离胶,应用SDS-PAGE分离到了WSSV100kD以上的13条高分子量结构蛋白,计算出了每条蛋白带的分子量及其在总蛋白中的百分含量。其中WSSV高分子量结构蛋白的分离丰富了WSSV的研究范围,对今后深入的研究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用105拷贝、104拷贝和103拷贝3个剂量的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粗提液分别对中国对虾和日本对虾进行人工注射感染,比较两种对虾对WSSV敏感性的差异,以探讨日本对虾白斑综合征(WSS)低发病率的原因,为对虾的病害防治提供参考。结果显示:用105拷贝、104拷贝和103拷贝的WSSV粗提液注射后,中国对虾的平均存活时间分别为54.21±0.60 h、71.26±4.26 h和75.04±5.73 h;日本对虾平均存活时间分别为77.61±4.45 h、105.84±6.36 h和168.82±13.15 h。中国对虾和日本对虾的存活时间均随着病毒剂量的降低而延长。同剂量病毒注射下,日本对虾组的存活时间均长于中国对虾组,差异显著(P<0.05)。试验结果表明,日本对虾对WSSV的抵抗力较中国对虾强。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对白斑综合征病毒(White Spot Syndrome Virus,WSSV)与传染性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病毒(Infectious Hypodermal and Haematopoietic Necrosis Virus,IHHNV)能否竞争虾鳃细胞膜上的NM23蛋白受体进行探索。先用蔗糖梯度离心法提纯WSSV的全蛋白,利用病毒覆盖蛋白印迹技术(VOPBA)与对虾鳃细胞膜NM23蛋白作用,将疑似蛋白条带进行LC-MS/MS分析,初步筛选出3种WSSV蛋白,分别为WSSV013、Wsv497和Wsv035,再构建这3种蛋白的原核表达载体,通过VOPBA和免疫共沉淀(co-immunoprecipitation)验证了Wsv497、Wsv035能与NM23蛋白相互作用,WSSV013不能与NM23蛋白相互作用。初步推测WSSV与IHHNV可能竞争对虾鳃细胞膜上的NM23蛋白受体,该结果为今后研究两种病毒竞争细胞膜受体和虾病毒蛋白作用机制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10.
以超低温保存的感染了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的中国对虾制备的病毒粗提液为毒种,注射感染凡纳对虾并收集濒死虾,DNA斑点杂交检测每尾凡纳对虾WSSV感染状况。取DNA斑点杂交呈强阳性的30尾对虾,平均分为3组,病毒粗提液也平均分成3组,3组材料分别通过^60Co辐照,辐照时间分别为12、24和36h,辐照剂量为0.8KGy/h。辐照后的材料经PCR检测证实^60Co辐照不能完全破坏WSSV的DNA组成。以辐照后的感染白斑综合征病毒的对虾个体和白斑综合征病毒粗提液为感染毒种,人工感染健康凡纳对虾,验证^60Co辐照对病毒感染力的破坏作用,证实^60Co辐照可显著降低WSSV病毒粗提液的感染力,^60Co辐照可适当降低WSSV感染对虾的感染力。 相似文献
11.
对虾白斑综合征病毒是对虾养殖业危害最为严重的病毒,每年给对虾养殖造成很大经济损失,已成为对虾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严重障碍.在过去的十几年中,人们采取各种方法防止白斑综合征病毒的传播.中国明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日本囊对虾(Marsupenaeus japonicus)是我国主要的对虾养殖品种,也是白斑综合征病毒的敏感宿主.按照煮沸-乙醇沉淀法快速、简便提取市售30只中国明对虾、28只凡纳滨对虾、29只日本囊对虾DNA,然后用地高辛标记的核酸探针进行斑点杂交检测白斑综合征病毒,从而了解市场中养殖对虾携带白斑综合征病毒的情况.检测结果显示,所有样品均未感染白斑综合征病毒,说明目前白斑综合征病毒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2.
13.
对虾WSSV病是亚洲对虾养殖业中的一个棘手问题。本研究采用Kimura引物 ,用PCR技术对不同生长期的中国对虾 (Penaeuschinensis)进行了WSSV的检测 ,同时也检测了对虾发病时养殖池中多见的野生厚蟹 (Helicesp .)和矛尾刺虎鱼 (Acanthogobiushasta)。检测结果表明 :分别在检测的 5尾亲虾中的 1尾 ,6尾仔虾中的 1尾 ,5尾稚虾中的 3尾及所检测的 5尾病虾和 2只厚蟹中获得到 982bp的PCR扩增产物 ,说明为WSSV感染阳性。在检测的 2尾矛尾刺虎鱼中均未获得PCR扩增产物 ,说明为WSSV感染阴性。在亲虾、虾苗以及虾池内的野生厚蟹中检测到WSSV感染的阳性结果表明 :WSSV感染的亲虾有可能是病毒的储主 ,WSSV感染的野生厚蟹有可能是病毒中间宿主或病毒的携带者 ,它们在对虾WSSV病的感染、传播中起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白斑综合症病毒(WSSV)在对虾养殖过程中传播途径的调查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为探讨人工养殖条件下池塘中对虾是如何感染暴发性流行病,作者通过对人工养殖对虾暴发白斑综合症的池塘进行生物调查和取样,经PCR检测,获得了一些有意义的结果。发现:在暴发白斑病的池塘中,中国对虾和日本对虾以及池中的脊尾白均可检测到阳性,阳性率大小与发病的程度有关;蟹类未检测到阳性个体;鱼类和底栖的沙蚕亦未检测到阳怕;浮游动物的糠虾类未检测到阳性;桡足类检测为阳性,说明桡足类是对虾白斑病毒中宿主之一,由携带病毒的桡足类水平传播给对虾等以此为饵的甲壳类动物。 相似文献
15.
16.
本研究分别对凡纳滨对虾"壬海1号"(Litopenaeus vannamei"Renhai No.1")和中国明对虾"黄海2号"(Fenneropenaeus chinensis"Huanghai No.2")在3种温度条件下(24℃、28℃和32℃),采用单尾定量口饲感染白斑综合征病毒(White spot syndrome virus,WSSV)的方法进行感染实验,比较2种对虾在不同温度情况下对WSSV的耐受性差异(L代表凡纳滨对虾,F代表中国明对虾)。结果显示,L-24℃和F-24℃组的平均存活时间分为(184.05±69.56)h和(101.68±38.45)h;L-28℃和F-28℃组的平均存活时间分别为(100.25±26.79)h和(73.38±22.22)h,相同温度组内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截至第15天,L-32℃和F-32℃组的存活率分别为45.74%和23.47%。3个温度组对虾在50%的死亡率时的存活时间分别为178 h和98 h、98 h和74 h、292 h和78 h;死亡高峰时间分别为第5天和第4天、第5天和第4天、第10天和第4天。另外,分别在感染后的12 h、1 d、2 d、3 d、4 d、5 d、6 d、7 d、15 d共9个时间点对每组对虾进行活体取样,利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技术对其进行病毒载量检测,从对虾体内肌肉组织病毒载量的角度探寻不同对虾抗病性能的差异。6 d时,L-24℃和F-24℃组对虾肌肉内病毒载量分别达到(2.97×10~6±7.44×10~6)和(8.08×10~6±3.22×10~6)copies/ng DNA,差异极显著(P0.01),L-28℃和F-28℃组分别达到(6.73×10~6±1.49×10~6)和(1.20×10~7±6.15×10~5)copies/ng DNA,差异极显著(P0.01);15 d,L-32℃和F-32℃组分别达到(5.18×10~4±4.32×10~4)和(3.78×10~4±8.97×10~4)copies/ng DNA,差异显著(P0.05)。研究表明,2种对虾在3种温度环境下感染WSSV后,凡纳滨对虾耐受WSSV能力要高于中国明对虾;不同温度下同种对虾肌肉体内WSSV的增殖能力从强到弱依次为28℃组、24℃组和32℃组。 相似文献
17.
3种市售养殖对虾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的核酸探针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虾白斑综合征病毒是对虾养殖业危害最为严重的病毒, 每年给对虾养殖造成很大经济损失, 已成为对虾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严重障碍。在过去的十几年中, 人们采取各种方法防止白斑综合征病毒的传播。中国明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 )、凡纳滨对虾( Litopenae vannamei)、日本囊对虾(Marsup enaeus jap onicus)是我国主要的对虾养殖品种, 也是白斑综合征病毒的敏感宿主。按照煮沸- 乙醇沉淀法快速、简便提取市售30 只中国明对虾、28只凡纳滨对虾、29只日本囊对虾DNA, 然后用地高辛标记的核酸探针进行斑点杂交检测白斑综合征病毒,从而了解市场中养殖对虾携带白斑综合征病毒的情况。检测结果显示, 所有样品均未感染白斑综合征病毒, 说明目前白斑综合征病毒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8.
将VP110基因的部分序列克隆到pET-28a载体中构建pET28a-vp110b重组质粒并进行原核表达,获得重组表达的蛋白rVP110-B;用rVP110-B注射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后,经WSSV感染,实验表明,该蛋白注射使凡纳滨对虾感染WSSV的半数死亡时间比对照组延长了20%。用表达纯化的该重组蛋白制备了兔抗rVP110-B多克隆抗体,该抗体用于凡纳滨对虾鳃细胞膜蛋白与rVP110-B的Far-western分析显示,凡纳滨对虾鳃细胞膜蛋白中除90 kDa左右的血蓝蛋白外,在41.7 kDa存在结合条带,经质谱分析表明这条鳃细胞膜蛋白是肌动蛋白。 相似文献
19.
7种消毒剂对对虾白斑综合症病毒(WSSV)DNA作用效果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将中国对虾白斑综合症病毒 (WSSV)病毒液与万福金安含氯消毒剂、高锰酸钾、甲醛、过氧化氢、甲酚皂、酒精、氯仿作用。不同浓度消毒剂与病毒液作用不同时间后提取 DNA作病毒核酸斑点杂交检测。经分析比较表明 ,上述消毒剂中含氯消毒剂在有效氯含量高于 2 .975× 10 -3、高锰酸钾浓度高于 5 .0 0 0× 10 -3 ,5 min内 ;有效氯含量高于 1.190× 10 -3、高锰酸钾浓度在 5 .0 0 0× 10 -3 ,30 min即可破坏核酸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