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论述了广东省大中型水库流域岩石风化壳的组成概况,结合野外调查和实测的水库泥沙淤积资料,探讨流域不同的岩石风化壳组成与水土流失的关系及对广东省水库泥沙淤积造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深圳水库泥沙淤积对水质的影响及其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近年土地开发引至的泥沙淤积给深圳水库所造成的问题,对淤积调查结果进行了分析,用实测数据分析了淤积物对供水水质的影响和危害,同时为解决水体深层缺氧和淤积物释放污染问题所采取的应对工程措施作了介绍,为存在类似问题的水库提供了有益的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3.
4.
泥沙淤积会引起库区水位抬高,侵占调节库容,造成库容损失,降低水库的调节能力。针对云南省大多数山区河道中泥沙量受季节影响强、泥沙粒径变化幅度大、河流走向弯道多、恒定一维均匀流数学模型不能真实反映水库泥沙淤积的情况。因此,本研究采用武汉水利电力大学研制开发的susbed-2一维恒定非均匀流输沙模型计算不同年份水沙系列下水库泥沙淤积变化。结果表明,水库泥沙淤积的总体形态基本服从带状淤积规律,泥沙淤积最为剧烈的区域为坝前,泥沙淤积发展速度较快的时段主要是第1年,此后水库泥沙淤积速度逐渐变慢。1998年水沙系列下水库泥沙累计淤积量较大,1992—2001年水沙系列下水库泥沙累计淤积量较小,泥沙累计淤积量总体呈增加趋势。与1992—2001年相比,1998年水沙系列由于入库沙量不同,淤积量也有所不同,历时2~3 a后,不同水沙系列下的排沙比均稳定在90%以上,变化范围在90%~102%,水库基本达到平衡。  相似文献   

5.
通过二维数学模型模拟水电站水库泥沙淤积情况,模拟河段起于大坝上游约600 m,止于大坝下游约400 m.计算断面在1∶2 000地形图上剖分20个库区大断面,断面平均间距500 m,并通过模型试验论证数学模型模拟水库泥沙淤积变化可行性.结果表明:水库泥沙淤积形态为三角洲淤积形态,水库运行历时1 a,三角洲洲头不断地向下游前进,最终到达坝前,坝前泥沙淤积高程达1 347 m,而水库泥沙淤积则向库尾高边滩发展,“翘尾巴”现象明显.水库运行1 a后,排沙比均稳定在90%以上,水库冲淤达到平衡后,采用“蓄清排浑”的运行调度方式冲沙,在泄洪冲沙底孔前形成冲刷漏斗,漏斗为三维形态,漏斗顺水流方向坡降约为1∶5.0~1∶7.0,侧向边坡约为1∶3.5~1∶4.5.取水口基本在冲刷漏斗范围内,能保持取水“门前清”.泥沙淤积的数学模型与模型试验成果基本吻合,数学模型模拟水库泥沙淤积变化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试验以准连续方式测量河床水位变化、悬浮泥沙浓度和流速,并利用多种测量技术研究矩形浅水库中湍流结构、悬浮颗粒、河床形态和其他不稳定性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结果表明,与清水流相比,随着泥沙添加到水流中,湍流减小,混合长度减小,粗糙度增加,从而导致速度梯度增加;悬浮泥沙和波纹稳定了水流,并将流型从与清水不对称改变为与泥...  相似文献   

7.
水库泥沙淤积大部分是由汛期浑水造成,本文从浑水运动特征—异重流出发,来分析异重流的发生和持续条件、异重流孔口的出流及排沙,从而总结得出异重流特性,找到利用异重流排沙来减少水库泥沙淤积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水库泥沙淤积大部分是由汛期浑水造成,从浑水运动特征--异重流出发,分析了异重流的发生和持续条件,异重流孔口的出流及排沙情况,总结得出异重流特性,找到利用异重流排沙来减少水库泥沙淤积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东鱼河泥沙淤积对防洪能力影响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东鱼河位于淮河流域运河水系,由于泥沙淤积降低了河道的行洪排涝能力。分析了泥沙淤积的成因、危害,以及泥沙淤积对河道行洪能力的影响,提出了防治泥沙淤积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0.
位山灌区泥沙淤积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位山灌区是黄河下游最大的引黄灌区,渠首地区泥沙淤积是整个灌区可持续发展的瓶颈。通过分析位山灌区渠道特性及引水引沙特性,说明了渠道泥沙淤积的主要原因与淤积分布状况,进而阐明了渠首地区多年累积引沙清淤带来占压耕地、土壤沙化、环境恶化等不利影响,并针对灌区泥沙淤积状况,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1.
12.
针对三峡运行后的泥沙淤积问题,基于实测资料,分析了三峡库区的泥沙淤积特性,并基于室内试验模拟了三峡库区水动力下泥沙的絮凝效果.结果表明:三峡水库运行以来,泥沙入库及出库量呈震荡下降的趋势,淤积总量逐年上升;三峡水库年均排沙比为21.0%,受多种因素影响,排沙比总体下降;三峡库区消落带泥沙淤积受坡度及高程影响,坡度越小的...  相似文献   

13.
引水渠是一种常见的河道分流形式,由于主河道与引水渠之间往往有一定的夹角,水流从分汊前主河道流入引水渠时必然在一定的范围内发生一定程度的弯曲,其结果是有利于较多较粗的泥沙分入引水渠,导致渠道口门产生较为严重的淤积现象,而渠道口门淤积问题是决定引水工程是否成败的主要因素之一,通过一维非恒定流水沙沙数学模型,研究了不同水沙条件下引江济汉工程引水渠道口门泥沙淤积厚度变化规律,并分析了糙率对口门淤积厚度的影响情况,模型的计算结果与水流运动规律相吻合,可以为渠道引水防沙设计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4.
以澜沧江流域某电站为例,针对初步拟定的不同正常蓄水位和汛期运行控制水位,采用数学模型和物理模型相互印证相互结合的方法,计算分析建库后不同特征水位对库尾淤积分布的影响。研究发现,库区淤积量随汛期控制水位和正常蓄水位的升高而增加,且汛期控制水位的影响程度相对较大;库尾淤积分布较天然情况表现为滩面淤积略有增加。研究成果可为水库特征水位选择兼顾生态保护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1 工程概况 天楼地枕水电站是长江一级支流清江干流上的一座中型引水式电站(以下简称天电),由恩施州水电勘测设计院勘测设计,1993年建成投产,现已运行8年多。电站取水坝控制来水面积1906 km~2,最大取水流量56.0m~3/s,右岸6. 45 km引水渠道引水至车坝发电,渠道设计引用流量42.0m~3/s,发电流量38.56m~3/s,设计水头 80.2 m,装机容量 2.52 MW,多年平均发电量1.34亿 kWh。  相似文献   

16.
黄河下游河道泥沙淤积测验技术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方法河道淤积测验由于作业劳动强度大,需要人员和测量设施多、测量设施维护工作量大及测验速度低而逐渐被淘汰,随着测量技术的发展,以GPS为代表的新的技术将逐渐成为测量的主要方法,它具有测量精度较高,测量数据可以自动采集,不受测量现场通视和天气条件的影响,不需断面基线标志杆等优点。特别是它的测量成果能够自动为有关数字处理软件所利用,对快速发挥测验成果的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感潮河流的入海口河段,因受海潮的影响,存在着海口淤沙被潮水带回河内淤积的情况。该现象加重了河口的淤积,影响了河口段的行洪能力,加上淤沙颗粒细小,清淤难度大,对河流的防洪管理极为不利。通过模型试验,提出了合理控制泥沙淤积的工程措施。  相似文献   

18.
水流倒灌下支流尾闾泥沙淤积计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了水流倒灌下支流尾闾河段泥沙冲淤数学模型,并利用该模型对长江支流沮漳河尾闾河段的河床冲淤变形进行了模拟。模拟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模拟复杂水沙条件下支流尾闾河段的冲淤变形,计算结果可以为引水规划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用蒙特卡罗方法计算泵站前池泥沙淤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获得较好的流态,泵站前池中常设有整流底坎、导流墩、隔墩,泵站前池内的水流泥沙运动是一种复杂的三维运动。用标准稳态k-ε双方程二阶紊流封闭模型模拟泵站前池三维流场,在全面分析紊流场中泥沙颗粒受力的基础上,建立模拟泥沙颗粒运动的随机游动模型,并用蒙特卡罗直接模拟方法,计算泵站前池的泥沙淤积。实例计算表明,方法能够得到较为合理的泥沙淤积分布形态,且计算直观、简便、灵活。  相似文献   

20.
长喉槽是一种经济、稳定、水头损失较小的量水设施,为优化其体型设计,并为其应用于含沙水流渠道量水提供参考,采用三维流体力学计算软件对不同收缩形式长喉槽内部的水流与泥沙特性进行了模拟计算。在验证数值模型可靠性的前提下,由弗汝德数、渠道超高分析确定了收缩率取值区间:仅有侧收缩形式0.36~0.40、仅有底收缩形式0.40~0.72、既有侧收缩又有底收缩形式0.36~0.73;水流含沙时,模拟结果表明泥沙主要淤积在长喉槽上游行近渠段,并且泥沙淤积厚度:仅有侧收缩形式<既有侧收缩又有底收缩形式<仅有底收缩形式。研究表明3种收缩形式长喉槽中,既有侧收缩又有底收缩形式结构设计灵活度高,从泥沙淤积角度考虑,仅有侧收缩形式最优,结论可为我国多沙河流灌区的长喉槽量水设计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