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油菜育苗移栽,是解决晚茬地种植油菜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培育壮苗利于油菜安全越冬.我县是油菜新区,壮苗移栽在生产上未能广泛应用,不少地方移栽时用弱苗或高脚苗,结果冬季大量死苗,影响油菜生产.供试品种:7110-3-1.共分四个处理:壮苗——八叶,弱苗——五叶以下,高脚苗——矮缩茎伸长10厘米以上,大壮苗  相似文献   

2.
西充县常林乡常年有15%左右面积的油菜弱苗,亩产比壮苗低15%~30%,极大地影响了油菜的平衡增产。所以,重视油菜弱苗的预防和转化,是实施油菜平衡增产的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近年来,我们对油菜弱苗的预防和转化进行了探索和实践,从实践结果看,把好播栽关是预防油菜弱苗的关键,冬前尽早进行转化是弱苗转化的重点。一、壮苗和弱苗实践证明,壮苗是播栽油菜实现灾年保稳产、正常年创高产的基础环节。其增产原理主要在于:一是壮苗是早栽的前提,早栽是冬壮的重要手段;二是壮苗叶片多,营养体大,光合作用强,制造和积累的营养物质多,能为以后正常  相似文献   

3.
<正> 油菜、花生复种,一年收两季油料获得成功,这种种植方式,为发展油料生产找到了新的途径。1978年一年两油试验田获得亩产油菜120斤,花生504斤;1979年试验田2亩,获得亩产油菜433斤,花生443斤。现将主要技术措施介绍如下:种好油菜1、选用良种,培育壮苗。选用早熟高产的油菜良种“南阳41”,进行育苗移栽。于9月10日育苗,每亩下种量一斤,三片真叶定苗,苗距2寸,定苗后用40%的乐果1500倍  相似文献   

4.
1964—1965年,我们在油菜高产综合试验样板田中,进行“简易移栽”(即移栽油菜前,土地不耕不耙,把油菜直接移栽在稻板上)的试验研究,取得了初步的结果。本场3.83亩简易移栽的油菜,平均亩产油菜籽387.6斤,其中1.71亩平均亩产417.93斤,比同一块田内,同样栽培条件的4.78亩耕作油菜增产11.15%,比66.8亩样板田增产13.79%。  相似文献   

5.
为了发展低芥酸油菜,我们自1981年秋播起连续三年在周圩村金吴小组进行低芥酸油菜百亩连片高产试验,现总结如下。 (一)试验情况 1.试验田产量:1981年种植低芥酸264油菜60亩(沙土,夏玉米茬),实收单产466.2斤;1982年104亩(其中沙土78亩,水稻茬;淤土26亩,秋豆茬),实收单产504.2斤;1983年在遭受冻害、干旱等情况下,100亩(沙土,水稻茬)低芥酸油菜仍获亩产348.5斤的较好收成。累计三年总面积共264亩,总产106023.6斤,平均亩产401.6斤,其中有63亩亩产达500斤以上。  相似文献   

6.
<正> 1981年我所共播种谷子15.13亩,总产11617.3斤,平均单产768斤,其中高产试验田4.75亩,总产4139.8斤,平均单产871.5斤.该年旱情严重,谷子生育期间的降雨量比常年减少141.4毫米,大旱之年获得这样的产量,在我所还是第一次.事实说明谷子并不是低产作物,只要良种加良法,谷子同样会高产,采取的主要措施是:一、施足底肥,适时追肥高产田亩施底肥10000斤,大田亩施底肥5000斤,拔节期每亩追施尿素20斤.二、选用良种,适时早播谷田前茬分别为油菜茬和麦茬,油菜茬地谷子5月30日播种,麦茬地谷子6月14日播种,品种为安316.实践证明安316谷子抗倒、抗虫、抗病、中熟、高产、粮草兼优,生育期88天.幼苗健壮,叶片上冲,透光性好,可扩大光合面积,成籽好,绿叶活秸成  相似文献   

7.
<正> 在研究总结油莱以防冻保苗为主的综合丰产栽培技术的基础上,为了进一步提高油莱单位面积产量,1983—1984年,我们在河南省组织有关单位协作,对高产油莱产量结构与生长发育特点进行了研究。一、高产油菜的产量结构各点试验地面积2亩左右,亩施基肥土杂肥3000斤,碳酸氢铵60斤,过磷酸钙80斤,追肥尿素60斤,供试品种为甘兰型油菜开封矮选。平均亩产371.9斤,其中有2.78亩,平均亩产达471.4斤(见表1)。表1表明:在相同施肥水平条件下,油菜  相似文献   

8.
油菜是本区主要油料作物,种植面积万亩左右。1977年以前,双三制面积大,油菜以育苗移栽为主(移栽苗占70%),亩产不满百斤。1978年推广杂优稻后,早茬增多,油菜直播面积增加(占71.6%),单产随着提高,达161.6斤。1982年,油菜面积猛增到21767.1亩,直播油菜占96%,平均亩产高达312.03斤,并出现了亩产近400斤的高产片和超500斤的高产田。  相似文献   

9.
直播油菜的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油菜育苗移栽技术具有播期早,壮苗基础好,产量水平较高.但由于育苗移栽用工多,特别是移栽工序劳动强度高,制约了我市油菜生产的进一步发展.为此,2002年秋播时,我站在本市袁桥镇国家级"双低"油菜生产基地上,开展了百亩直播油菜丰产示范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油菜是我区主要油料作物。如何提高油菜单产,增加总产,这是发展三熟制油、稻、稻以来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十分迫切的任务。今年,我所探究了油菜高产途径和栽培技术,7.959亩油菜亩产366.9斤,其中2.21亩“宁油5号—49”,亩产达419.9斤,创出了我所油菜最高产量水平。现将高产栽培技术初步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造化公社闸上大队是种植香瓜历史较久,经验丰富的大队。自1978年以来,对香瓜生产进行了育苗移栽试验。经两年大面积种植,看出有以下优点:1.产量高。经多次对比,育苗瓜比直播瓜平均亩增产3倍多。1978年开始试验时,第四小队种植香瓜12亩,其中育苗移栽2亩,产瓜6000斤,直播瓜10亩,产瓜10000斤;1979年育苗15亩,产瓜52500斤,直播5亩,产瓜4000斤;1980年育苗移栽160亩,平均亩产3000斤,最高4000多斤。2.经济价值高,早熟早上市,能倒茬,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同一品种的香瓜,采用育苗移栽技术,能比直播瓜提早15天。在8月上旬拉秧后,还可种秋菠菜或移栽秋白菜,亩收入能增加4~5倍。第四小队在1978~1979两年育苗移栽的香瓜,亩产值都在400元以上,下  相似文献   

12.
介绍油菜壮苗和弱苗的形态特征,分析研究弱苗的成因,并提出弱苗预防和转化技术,对培育油菜壮苗、奠定增产基础具有很好的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农技服务》2018,(6):27-29
为免耕移栽油菜钾肥的合理施用提供理论依据,以油研11号和三北98为供试品种,研究不同施钾量对稻田免耕移栽油菜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土壤含钾量较高的情况下,不同施钾量对稻田免耕移栽油菜产量无显著影响;不施钾肥处理产量为196.34公斤/亩,施钾肥处理平均产量为201.81公斤/亩,增产3.49%。稻田免耕移栽油菜在移栽较迟(10月30日)、密度较低(4 000株/亩)的情况下,只要管理及时,仍可获得200公斤/亩的高产。  相似文献   

14.
一九七五年我们前茬一亩油菜,实收二百五十二斤,下茬复种一亩向日葵实收二百二十五斤,两茬合计四百七十七斤。一九七六年我们油菜复种向日葵是五亩,油菜亩产四百一十五点六斤,向日葵亩产三百七十七斤,两茬合计七百八十三点四斤。其中移栽向日葵一亩,  相似文献   

15.
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我市广大干部和群众,遵照毛主席关于“人民公社一定要把小麦种好,把油菜种好”的教导,1974年对油菜进行了大面积试种,获得成功。全市试种的三万六千九百一十七亩油菜,在大面积间套种的情况下,混算平均亩产油菜籽五十三斤,并出现许多高产典型。旅顺口区海鹰公社科研小组一亩三分地油菜,平均亩产三百四十斤。金县友谊公社光明六队五亩五分地,平均亩产三百二十七斤。复县示范场二亩四分地,平均亩产三百二十五斤。庄河县小孤山公社农场大队四十五亩三分地,亩产二百七十六斤。新金县泡子公社谷泡子大队后袁西队五亩五分地,亩产二百三十八斤。金县董家沟公社城南大队一百六十亩油菜,平均亩产一百四十斤。  相似文献   

16.
江苏泰县淤溪乡,属扬州里下河粘土地区。1984年秋,在正常气候条件下,稻板田免耕移栽油菜亩产175公斤,比对照耕翻移栽的亩减2公斤,占1.1%。1985年秋,在连续阴雨无法耕翻的情况下,为抢季节,全乡稻板田免耕移栽油菜3000亩,平均亩产165公斤,比对照亩增12.5公斤,增产7.6%。试验证明:稻板田免耕移栽油菜,在正常气候条件下产量与对照相仿;灾年产量可保隐产高产。确实是一项抗灾应急夺高产的有效措施。一、稻板田实行免耕移栽油菜好处多 1.有利于争季节,抢适期早栽。免耕移栽油菜不需耕翻晒垡,不等晴天,不等机牛,水稻收割离田即可移栽,而且墒情好。栽后比对照早活棵3—5天,可充分利用冬前有效光热资源,使油菜先旺后  相似文献   

17.
油菜由苗床移栽到大田,根系受到损伤,有一个明显的返青期。如果移栽质量不高,返青期可长达1天~15天,严重影响油菜早生快发。如何缩短移栽油菜的返青期,应切实抓好以下技术措施:培育壮苗“壮苗七分收,瘦苗一半丢”。培育壮苗是夺取油菜高产的重要环节。稀播是培育壮苗的基础,匀  相似文献   

18.
旱地油菜免耕直播不仅减了耕地、移栽的劳力投入,节约生产成本,避免了因移栽时缺水成活率低,省水、省工、省力,有利于培育壮苗,直播油菜抗倒伏,其产量水平与育苗移栽油菜不差上下,是一项省工高产的栽培技术,镇安县选用的秦优11号杂交油菜,免耕直播平均亩产达230千克。  相似文献   

19.
荣兴农场1978年制黎明 A×C_(57)、丰锦 A×C_(57),杂交种1040亩,平均亩产杂交种子402.4斤。1979年又制杂交种746亩,总产320400斤,平均亩产429.5斤,其中,黎明 A×C_(54)制种601亩,总产272700斤,平均亩产453.7斤;丰锦 A×C_(57)145亩,总产47700斤,平均亩产329斤。现将两年大面积制种采取的措施介绍如下:一、根据父母本生育期安排好父母本的播种期。根据恢复系 C_(57)生育期长,抽穗慢,花粉量大的特点,采取早播、早插,促进早生快发。两年来,C_(57)育苗,第一期为4月1日播  相似文献   

20.
江苏上海县新苗农业社1955年曾试种"朝鲜"油菜11.31亩,平均产量126.3斤,比土种"枇杷黄"增产61%,其中2亩平均收215斤,比土种增产174%。当年秋种时"朝鲜’油菜迅速扩大,同时又引种了小面积"胜利"油菜进行对比。1956年夏收时,681.06亩"枇杷黄"油菜,由于毒素病和冻害造成严重缺棵,平均只收到25.8斤,而317.56亩"朝鲜"油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