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草菇栽培起源于我国南方,因营养丰富、嫩滑爽口而深受消费者喜爱,是少数在自然条件下适合夏季栽培的食用菌品种之一。中国是草菇最大生产国,广东则是我国草菇最重要的产区和鲜品消费省份,也是推动草菇栽培技术创新的地区,在国内最先实现室内周年栽培,并在全国各地推广应用。草菇栽培经历了旧法栽培到新法栽培,从室外栽培到室内栽培,从季节性栽培到周年栽培,从稻草栽培到废棉渣、中药渣等原材料栽培,从生料栽培到熟料栽培,从大田栽培到简易菇房、工厂化厂房栽培,从畦式栽培到袋料栽培、层架栽培、工厂化栽培等。随着栽培技术的进步,各地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和原材料特点,摸索出各具特色的栽培方式。介绍了草菇特点和产量概况,从草菇栽培用种的繁育、栽培原材料及处理方式、菇房结构建造与加温方式、栽培方法等技术创新角度,分析了我国草菇栽培技术发展历程,对我国草菇产业半个多世纪的栽培技术发展、科技创新进行了全面回顾、总结,同时对草菇产业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金针菇是低温、恒温结实性食用菌。金针菇栽培有季节性栽培和工厂化栽培,古田金针菇栽培主要以季节性栽培为主,是高海拔地区农户冬季生产主要品种,主导收入。  相似文献   

3.
玉米地膜覆盖栽培在白城市是一项成型的种植技术,通过在白城市多年的栽培实践经验来看,地膜覆盖栽培玉米栽培技术适用范围主要表现有两种栽培形式,一是小垄覆膜栽培;二是大垄双行覆膜栽培。对此,文中分析研究了玉米地膜覆盖栽培技术要点,以及玉米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田间管理,以便于为玉米进行地膜覆盖栽培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中国特色水稻栽培学发展与展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水稻是我国最重要口粮作物,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当前,我国水稻生产正面临由传统小规模生产向机械化、智能化、标准化和集约化的现代规模化生产方式转变,在此重要历史节点,回顾总结70年中国特色水稻栽培学发展历程与科技成就,对探索未来水稻栽培科技发展方向具有重要意义。70年来,我国水稻栽培科技界抓住水稻不同主产区大面积生产问题与关键技术瓶颈,深入开展水稻生长发育和产量、品质形成规律及其与环境条件、栽培措施等方面关系的研究,探索水稻生育调控、栽培优化决策和栽培管理等新途径与新方法,取得了一大批在生产上大面积应用的重要栽培技术和理论,形成了一批重大栽培科技成果。笔者着重从叶龄模式栽培理论及技术、群体质量及其调控、精确定量栽培、轻简化栽培、机械化栽培、超高产栽培、优质栽培、绿色栽培、逆境栽培和区域化栽培等十个方面阐述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水稻栽培取得的主要科技成就,并指出了未来中国水稻栽培创新发展的重要方向:一是加强水稻绿色优质丰产协调规律与广适性栽培技术研究;二是加强多元专用稻优质栽培研究;三是加强水稻超高产提质协同规律及实用栽培研究;四是加强直播稻、再生稻稳定丰产优质机械化栽培研究;五是加强水稻智能化、无人化栽培研究。  相似文献   

5.
葡萄避雨栽培修剪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葡萄避雨栽培修剪技术是葡萄避雨栽培技术中的重要内容,是避雨栽培成功的关键工作。它与陆地栽培的修剪技术有所区别,因此不能照搬陆地栽培的修剪技术。根据国内避雨栽培修剪的成功经验和本人的多年实践,现将葡萄避雨栽培修剪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正>玉米简化栽培是在机械化的前提下,应用机械整地、精量播种兼一次深施化肥、机械喷施化学除草剂灭草、免中耕、秸秆、根茬机械还田,这样的栽培模式是玉米简化栽培。玉米简化栽培是农业机械化与高产栽培的有机结合,而玉米传统栽培是人工为主的前提下,适当采用畜力机具播种,通过人工间苗、除草、铲蹚、追肥等诸多田间管理措施的玉米栽培方式。玉米简化栽培同传统栽培相比,具有高产、省工、省力、降低成本、增加收入等特点。一、玉米简化栽培主要技术1.品种选择  相似文献   

7.
<正>玉米简化栽培是在机械化的前提下,应用机械整地、精量播种兼一次深施化肥、机械喷施化学除草剂灭草、免中耕、秸秆、根茬机械还田,这样的栽培模式是玉米简化栽培。玉米简化栽培是农业机械化与高产栽培的有机结合,而玉米传统栽培是人工为主的前提下,适当采用畜力机具播种,通过人工间苗、除草、铲膛、追肥等诸多田间管理措施的玉米栽培方式。玉米简化栽培同传统栽培相比,具有高产、省工、省力、降低成本、增加收入等特点。  相似文献   

8.
高林旭 《北京农业》2007,(15):16-18
高产、高效、优质和低耗,这是一切生产部门追求的目标。通过对不同的栽培方式,如露地(春、夏播)栽培、风障栽培、地膜覆盖栽培、小拱棚双膜覆盖栽培、塑料大棚栽培、日光温室栽培、再生栽培、扦插栽培及无土栽培等方式的探索研究,比较西瓜的产量、投资成本及经济效益,选择出投入成本相对较低,比较效益较高,简单易操作的栽培方式进行大面积推广。通过实验观察,地膜覆盖栽培、小拱棚栽培和塑料大棚栽培3种方式最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利用病原菌孢子捕捉器,在江苏省内苏南、苏北2地(分别是句容果园和徐州果园)监测避雨栽培和露天栽培梨锈病和黑斑病病原菌孢子的消长情况,调查发病情况,计算病情指数。结果表明,2地果园避雨栽培条件下梨锈病和黑斑病病原菌孢子数量均明显低于露天栽培,其中句容果园露天栽培梨锈病病原菌孢子数量平均是避雨栽培的8.78倍,徐州果园露天栽培梨锈病病原菌孢子数量平均是避雨栽培的4.35倍。句容果园露天栽培条件下梨锈病和梨黑斑病的发病指数较高,避雨栽培可以有效防治梨锈病和梨黑斑病,防效分别为88.89%、56.33%。徐州果园由于管理精细,打药及时,露天栽培和避雨栽培梨锈病和梨黑斑病发病均不严重,但露天栽培条件下梨锈病和梨黑斑病的发病指数高于避雨栽培,避雨栽培梨锈病和梨黑斑病的防效分别为51.44%、47.30%。  相似文献   

10.
玉米简化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简化栽培是在机械化的前提下,应用机械化整地、精量播种兼一次深施化肥、机械喷施化学除草剂灭草、免中耕、秸秆、根茬机械还田,这样的栽培模式是玉米简化栽培。玉米简化栽培是农业机械化与高产栽培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1.
周兰平 《特种经济动植物》2023,(12):159-160+163
栽培调控是邵阳水稻丰产目标实现的关键。以邵阳水稻丰产栽培为例,从栽培前准备、栽培中实践、栽培后调控三个方面,对邵阳水稻丰产栽培及调控措施进行分析和总结,以期为邵阳水稻丰产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反季节袋式栽培滑子菇是老热河地区近几年来兴起的一种新的栽培模式,是十分先进的一种栽培模式,其优点一是菌袋成品率高。由于袋栽滑子菇是用全熟料栽培和暖棚作为发菌场地栽培,从根本上解决了半熟料盘栽滑子菇存在的易污染、越夏难等技术难题。  相似文献   

13.
玉米地膜覆盖栽培是一项成型的种植技术,这种栽培技术主要适用于两种栽培形式,一种是小垄覆膜栽培,另一种是大垄双行覆膜栽培。在玉米的栽培过程中,病虫害也是影响种植质量的一个主要因素。因此,本研究简要分析了玉米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和病虫妨害技术的要点,以便于为玉米地膜覆盖栽培提供依据和提高种植的质量。  相似文献   

14.
梨树棚架栽培技术与优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棚架栽培的特点、棚架搭设技术、棚架整形修剪技术,并分析棚架栽培与普通栽培模式的优缺点,确定棚架栽培是我国梨树集约化栽培的主要模式之一。  相似文献   

15.
杨树林是我国各地普遍栽培的速生丰产林树种之一,杨树在我国的栽培历史悠久,尤其是在吉林省西部地区,杨树在植树造林、绿化祖国等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分析了人工杨树林的自然种、粗放栽培阶段,无性系、粗放栽培阶段,无性系、集约栽培阶段。  相似文献   

16.
1、熟料栽培熟料栽培金针菇,是指将培养料通过常压或高压灭菌,在无菌条件下接种培菌的栽培方法。此法成功率高,出菇整齐,产量高。1)栽培季节利用自然温度栽培金针菇,选择适宜的生产季节是获得优质高产的重要一环。金针菇属于低温型的  相似文献   

17.
选用优化栽培、轻简栽培、两段优化栽培和常规栽培4种晚稻栽培模式,在2个施缓释氮量的处理(折合纯氮分别是0、180kg/hm2)下,研究了栽培模式对超级杂交晚稻生长发育和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施纯180kg/hm2条件下,两段优化栽培表现为产量最高,分蘖速度快,茎蘖数栽培幅度大,LAI和干物质积累量大,氮肥利用率高;其次为优化栽培,轻简栽培最小,但两段优化栽培生育期较长.优化栽培和轻简栽培生育期较适中.在不施氮水平下,也有相同的趋势.因此,超级杂交晚稻较优的栽培模式是两段优化栽培和优化栽培.  相似文献   

18.
山东省矮砧苹果栽培现状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矮砧苹果集约栽培是世界苹果生产先进国家普遍采用的栽培模式,也是我国现代苹果生产发展的趋势。推广矮砧集约高效栽培模式,对于推动老果园更新、现代栽培制度的建立具有重要意义。为全面了解山东省矮砧苹果栽培现状,  相似文献   

19.
翟洪民 《新农村》2014,(5):21-21
段木栽培灵芝有生段木和熟段木栽培两种。生段木栽培灵芝,是用未经灭菌的段木直接接种培养;熟段木栽培灵芝,是将段木灭菌后再接种培养。熟段木栽培是近期发展起来的一种新方法,目前又开发出短段木熟料栽培技术和小径木栽培技术,现简述之。  相似文献   

20.
玉米节本增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玉米栽培技术不断改进,使得玉米生产省工节本增效,本文主要列举了单粒播种栽培、宽窄行栽培、大垄双行栽培、“二比空”栽培、一穴双株栽培、免耕无公害栽培、地膜覆盖栽培7种栽培技术,尤其“一穴双株栽培”是当前农业专家研究的玉米生产重要栽培技术,经过田间试验证明可有效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