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水库防汛是防汛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抵御洪涝灾害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水库一旦失事,将会给下游造成毁灭性灾害。由于海原县水库多,病险隐患多,保障水库安全度汛任务重、责任大。作者结合工作实际,提出水库防汛减灾措施:  相似文献   

2.
我国国土辽阔,自然条件复杂,洪涝灾害发生频繁,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重要因素之一,在洪涝灾害发生前,对主要河流水文站、水库水位数据,对气象预报数据进行评价,在灾害发生之前通过对上述数据和基础地理数据进行分析,确定防范措施,尽量避免灾害发生.本文主要介绍在防汛期间,空间辅助决策系统中的防汛减灾功能模块中,如何将水利汛情数据和气象预报数据、实时降雨等时效性较强信息自动传出加载到地理信息系统中,最终与全国地图数据相迭加进行可视化表示.  相似文献   

3.
水利工程除了对农业生产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对防汛抗旱也有重要作用。随着环境及气候的变化,防汛抗旱已成为水利工程的重要功能,也是管理部门的重要工作。本文分析水利工程防汛的具体措施,总结如何提升水利工程防汛工作效用的对策,以促进水利工程的效用发挥到最大。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领域的突破与进展,生活中我们肉眼可见的,我国在气象预报方面的准确率越来越高,天气预测的体系建设也越来越全面,系统发的天气信息预报体系不仅方便了人类的生活,还在其他方面有着巨大的意义,例如在预防洪灾汛灾方面,气象预测人员可以通过气象变化数据,给科学人员为洪涝灾害的汛期勘测提供依据,总之气象预报的存在以及进步,为防汛工作提供了很大的帮助,从而减少了自然灾害带来经济损失以及对灾害地区生活的居民的影响,由此可见,气象预测在防汛抗洪工作中的作用十分重大,那么多人我们将就气象预测进行简述,并分析气象预测在防汛抗洪工作中的作用,并总结性地提出一系列的应用。全球的国家都很注重气象预测工作,而气象的变化又是遍布全球性,具有很大的不确定因素,也会对人类造成不确定的影响,因此掌握住气象预测,明确人类生存安全的重要工作之一。就像预测在防汛抗洪方面的应用,就是根据大气气流的变化以及温度与湿度演变,预测出会引起洪涝灾害的潜在因素,这有利于我国水利工程工作人员对工程项目调整,提高了防汛工作的有效性。从国家角度来说,我国能够依据气象预测,预防洪涝灾害,在一定程度上也提高了我国在国际上的地位,防汛抗洪技术在国际上来说,也算是体现国家实力的标准之一。  相似文献   

5.
我国的气候复杂多变,降雨量虽总体偏多,但是地区分布、时间分布不均:南方、沿海地区降水多,北方、西部、内陆降水少;春夏季降水多,秋冬季降水少,加之受我国江河分布格局和汛期,及全球气候变化等多方面因素的共同影响下,水涝、干旱灾害深深危害着我国的经济发展,新形势下,我国的抗旱防汛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6.
在水利工程之中,我们常常会为了更好的进行输水工作或泄洪工作而穿山开挖封闭的输水道,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水工隧洞。对于水工隧洞来讲,其除了要担负输水和泄洪工作之外,还要肩负着灌溉、排沙以及放空水库等工作。由此可见,水工隧洞在水利工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来,我国市场经济在不断的发展,工业技术也在不断的进行完善,当前,我国水库的防汛安全管理系统也变得越来越完善。水库是我国防汛抗旱最主要的设计,水库的安全管理问题也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如何对我国水库的防汛安全管理问题进行有效的解决,这是我国水利工程的科研人员当前必须要考虑的一个重要的问题,本文对水库的防汛安全有关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希望能够为日后的水库防汛工作提供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8.
遥感技术在农业灾害监测中的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了遥感技术应用于灾害监测的优势,如信息量大、效率高、动态性和适应性强,可实现大范围、立体性监测等,并具体介绍了遥感技术在洪涝灾害、冷冻害、病虫害、旱灾、风雹灾害监测中的应用情况,以期促进遥感技术在农业灾害监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正水库的建设为我国社会与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近些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我国水库建设工程的科技化水平也在不断的提高,先进的信息化技术逐渐的应用到水库的建设过程中,很大程度的提高了水库的建设效率,提高了水库的防汛能力。近几年来雨水的增多导致洪涝灾害的发生频率有一定程度的提高,水库在防汛过程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人民逐渐提高对水库建设的重视程度,投入更多的资金来提高水库建设水平,  相似文献   

10.
呼伦贝尔市农业气象灾害对作物的影响及防御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呼伦贝尔市位于内蒙古东北部,是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农业气象灾害是不利气象条件给农业造成的灾害。由温度因子引起的有热害、冻害、霜冻、热带作物寒害和低温冷害;由水分因子引起的有旱灾、洪涝灾害、雪害和雹害;由风引起的有风害;由气象因子综合作用引起的有冷雨和冻涝害等。与气象的概念不同,农业气象灾害是结合农业生产遭受灾害而言的。例如寒潮、倒春寒等,  相似文献   

11.
洞庭湖区洪涝灾害成因及其孕灾环境的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洞庭湖区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及调蓄功能,对于长江荆江段乃至整个长江中下游地区的防洪减灾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该文分析了洞庭湖区气象因素、水文因素、地形因素和人类活动等洪涝灾害发生的关键因子,指出了湖区洪涝灾害孕灾环境的变化,包括全球气候环境变化,湖区暴雨出现频次增多;三峡水库运行以及荆江裁弯取直,引起了洞庭湖蓄洪、泄洪能力发生了变化.  相似文献   

12.
近20年辽宁省主要农业气象灾害时空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辽宁省24个气象站1992—2011年农业气象灾害统计资料,分析了辽宁省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干旱、暴雨、冰雹、大风、洪涝、冷害)发生频次的时间变化及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近20年辽宁省旱灾发生频次显著增加,气候倾向率达到10.7次/10a;冰雹和冷害的发生频次呈明显增加趋势;暴雨和风灾也表现为增加趋势,只有洪涝灾害明显减少。近20年旱灾在辽宁省作物生长季(5—9月)内的各个阶段均多有发生;暴雨和洪涝灾害的多发期集中在7月下旬和8月上、中旬;雹灾主要发生在6月;7—8月是辽宁省风灾的高发期,而低温冷害以4月下旬和6月最为常见。从空间分布来看,辽西北地区是干旱和冰雹灾害的多发区;暴雨灾害多发区主要位于辽宁东南部,但大部地区洪涝发生频次都较低;辽宁中东部是风灾的高发区,而中北部是低温冷害的高发区。  相似文献   

13.
通过搜集和整理延河流域明清时期(1371~1910年)大量的历史文献资料,对该流域旱涝灾害的时空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明清时期540年中,延河流域共发生旱灾108次、涝灾48次。其中,轻度和中度旱灾、重度涝灾发生频次较多;旱灾多发生在春季,而涝灾多发生在夏季;旱涝灾害在延河流域东南部发生比较多。另外,采用小波分析得出,延河流域明清时期旱涝灾害具有明显的周期变化,并与太阳活动周期有着密切的联系。而且延河流域明清时期旱涝灾害的发生与我国气候的冷暖变化、西北地区旱涝灾害的阶段性以及西部地区降水的年际变化特点表现出了良好的同步性与一致性。本研究结果对于认识延河流域旱涝灾害的时空变化规律、提高黄土高原北部地区防灾预警能力以及进一步完善黄河流域旱涝灾害数据统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针对郭庄水库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除险加固工程可通过大坝改造、现状泄洪排砂洞封堵、新建泄洪排砂洞、防汛抢险道路、水雨情自动测报、水土保持治理工程。使水库在防汛、供水、管理、生态可取得显著效益,为同类工程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正>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我国对于农业的支持力度在不断增加,在进行农业的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也有着较为宽泛的资金以及技术等方面的支持。作为农业生产生活中的一项重要的基础设施,小型水利工程的艰涩和也成为一项重点扶持对象。尽管小型水利工程规模比较小,但是在我国节水型农业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推进作用,尤其是在抵御水灾以及旱灾的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我国在发展农业小型水利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其主要表  相似文献   

16.
气象卫星遥感技术在现代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气象资料能够全面直观的反映气象变化情况。我国各类气象灾害频发,每年由自然灾害和人为原因带来的灾害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其中洪涝灾害对我国造成的威胁较为严重,因此,提高气象卫星遥感技术在暴雨预报中的质量和水平,对我国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农田水利工程是一项利国利民的重要民生项目,也是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农业种植是我国北方地区主要产业之一,由于地理位置、气候条件等因素影响,降雨量普遍较少,农业水灌溉的来源主要以河流水为主,水利工程可以产生充分蓄水、供水作用,满足农作物生长的水源需求。做好水利工程施工管理,落实施工技术要点和难点,加强质量控制,可以有效保证工程施工质量,减少施工问题产生,从而使水利工程作用正常发挥。  相似文献   

18.
水库工程是在流域、地区等基础上修建蓄水的水利工程,其作用是挡水、泄洪、发电、放水等。因此水库工程直接关系着区域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安全,一旦出现问题,所造成的损失也是不可估量的。本文主要是针对渗漏这一问题,探究水库工程坝肩防渗,明确设计要点。  相似文献   

19.
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水利工程的防汛抗旱作用是不可或缺的,尤其是对于我国而言,加强水利工程管理,确保其更好地发挥防汛抗旱功能已经成为相关部门管理工作的重点。本文从水利工程在防汛抗旱中的作用出发,结合问题探究其相关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20.
水利工程作为我国重要的防汛设施,能有效预防各种洪涝灾害。科学合理地利用水力资源,既是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也是保障我国居民生活正常进行的重要途径。在水利工程的建设施工过程中,总会存在各种质量问题。这些问题不仅会降低水利工程的结构强度,还会影响当地经济的正常发展。只有加强水利施工质量控制,才能使水利工程发挥其应有的价值。本文具体研究了水利工程质量管理措施,对我国水利工程的发展前景做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