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果园生草技术概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草栽培是指果园行间(株间)长期种植多年生豆科或禾本科草作为覆盖作物的土壤管理方法,其优点是能丰富土壤有机质,促进土壤结构的稳定。这种方法在国外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迅速得到发展;在我国从80年代开始才逐渐起步,在这以前我国曾一再号召和推广行间种植绿肥,但由于播种和翻压都耗费较多的财力和人力,因而始终未能形成一种稳定的果园土壤管理制度。 从我国苹果栽培来看,目前正向矮化密植方向发展,不论是矮化砧还是短枝型自根苗,其根系均较浅,对灾害性天气抵抗力较差,而采取行间生草苹果园,因果树根系与大气之间有生草层覆盖,抗旱、抗涝和…  相似文献   

2.
果园生草技术概述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果园生草技术概述郑金城,王淑媛(中国农科院果树研究所兴城125100)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生草法在国外迅速发展。1948年后,世界各国普遍推广了生草法。波兰通常在定植后第3年开始种草。日本苹果产区果园基本上采用生草栽培法。朝鲜也大力发展生草法。美国的果园普遍采用行间生草、株间和树冠下施用除草剂的管理方法。我国对果园生草法的研究和应用起步较晚,从80年代开始,借鉴国外经验,结合我国国情逐步开展起来。但我国传统的果园土壤管理制度主要是沿用大田作物的管理制度,多强调清耕除草,从而导至果园行间地面裸露。这样,不仅土壤有机质及各种养分含量低,坡度果园还形成程度不等的土壤浸蚀。在这种制度下,要施用较多量的氮肥,才能维持产量和树势。这不仅增加投资,而且果实色泽减退,糖分下降,味道变淡,质量显著变差。我国不少果园都在行间种过绿肥,这种做法有提高果品质量和增强树势的作用。但是,由于一年生绿肥每年都进行播种和翻压等作业,耗费较多的财力和人力,因而,虽经一再号召与推广,始终未能形成一种稳定的果园土壤管理制度。近年来,我国苹果栽培正向矮化密植方向发展,矮砧树根系均较浅,对灾害性天气抵抗力较差。而行间生草果园,因果树根系与大气之间有  相似文献   

3.
清耕制是我国果园传统的耕作方式。果农历来认为杂草与果树争水争肥,把杂草铲锄得越光越好。而果园生草、覆草技术就是果园实行免耕制,种植优良草种或覆草,以减少水土流失,培肥地力,提高果品产量和质量。1,果园清耕制及其缺点传统的栽培制度要求,每年初冬果树落叶后要深刻一农村企,冬季不刨的,春季果树发芽前补刨一遍。整个村体生长季节,要多次锄树盘,以铲锄树下杂草,甚至把这些措施作为一种规范要求,作为果园管理好坏的主要标准。事实上,深刨树盘,使地表下20cm土层内根全部破坏,每次铲锄杂草又把5-10cm土层内的根系全部破…  相似文献   

4.
果园生草技术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果园生草就是在果园内种植对果树生长有益的草.欧美、日本一些国家从五十年代起就将果园生草作为一项制度在果园内推行,提高了果品质量,改善了果园生态环境.为提高我市果品质量,由数量效益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1998年我们从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引进了白三叶草进行试验研究.现将研究内容及结果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1果园生草的方法果园生草可分为全园生草和行间生草两种模式。土层深厚、肥沃、根系分布深、灌溉条件较好的果园可采用全园生草;土壤浅薄的果园可采用行间生草。1.1生草品种的选择果园生草要求矮秆或匍匐生长,适应性强,耐踩踏,耗水量小,与果树没有共同的病虫害,能引诱天敌,生育期短的草种。具体种类有:禾本科的早熟禾,结缕草、燕麦草等;豆科类的白三叶、紫花苜蓿、田菁等。1.2播种时期春播一般在3月中下旬至4月份气温稳定在15℃以上时进行。秋季播种一般从8月中旬开始到9月中旬结束。1.3播种方法播种前翻地深20~25cm,整平,灌水补墒。条播时…  相似文献   

6.
白三叶草播种 以春秋播种最佳。春季可在3月中下旬、气温稳定在15℃以上时播种;秋季播种一般从8月中旬至9月中下旬。秋季墒情好,杂草生长势弱,有利于白三叶草生长成坪,因此较春播更适宜。播前宜将果树行间杂草及杂物清除,翻后整平,覆土1~2cm,一般把种子撒于地表后以钉齿耙耙过即可,每667m^2播种0.4~0.6kg,,苗期保持土壤湿润,补充少量氮肥,及时清除杂草,成坪后补充磷钾肥,长期干旱时适当浇水。  相似文献   

7.
果园生草技术概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果园生草即在果园行间或树下种植一年生或多年生豆科或禾本科草本植物。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各国普遍推广了生草法。波兰的果园通常在定植后第三年开始种草;日本苹果产区果园基本上采用生草栽培法;意大利有80%的果园采用生草法;美国的果园普遍采用行间生草、株间和树冠下施用除草剂的管理方法。 我国传统的果园土壤管理制度主要是沿用大田作物的管理制度,多强调清耕除草,从而导致果园行间地面裸露。这样,不仅使土壤有机质及各种养分含量降低,坡地果园还形成不同程度的土壤侵蚀。80年代开始,我国也开始对果  相似文献   

8.
果园生草科学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果园生草是近年来重点推广的技术措施之一。在生产实践中,有不少果园由于未能做到科学生草,效果不是很好,有的甚至影响了果品的产量与质量。1 生草覆盖耕作制主要作用 I)降低土壤侵蚀,避免水土流失。 2)减少果园灰尘,提高叶片光合效率。 3)在时间与空间上保持了土壤水分与养分的均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渭北旱塬地区果园大力推广种草技术.种植三叶草、黑麦草等实行果园行间生草。株间覆盖20~30厘米后.使旱塬地区果园保墒能力明显增强.果园有机质含量由0.8%提高到1.5%-2%。在去冬今春果园的干旱年份,生草大显神威。据调查,渭北地区的千阳县果园生草后.果园小气候明显改善,保墒蓄水能力增强,果实含水量增加。果个增大了25%-30%,  相似文献   

10.
11.
果园生草是现代苹果生产中普遍提倡的技术措施之一,也是目前最有争议的技术。为了掌握生草果园土壤水分的变化规律,我们通过不同时间对生草果园土壤不同土层水分含量进行测试,发现生草果园地表湿润是以消耗深层土壤水分为代价的。苹果树为深根性作物,深层土壤水分的减少势必影响树体正常生长结果。在降水量少、没有浇水条件的果园不适宜进行生草栽培,应以清耕栽培为主,以集中水分供给,保证树体健壮生长,促进产量提高,提升苹果生产效益。  相似文献   

12.
渭北旱塬苹果园的生草效应   总被引:25,自引:2,他引:25  
在无灌溉条件的渭北旱塬苹果园连续6年进行果园生草与清耕研究的结果表明:果园种三叶草,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33.8%,果实产量增加14.4%,单果重增加10.2%,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增加11.3%,硬度增加9.2%,着色指数增加35.0%,总收入增加26.59%,种草产投比为9.07。果园生草首选草品种为白三叶草。  相似文献   

13.
苜蓿和老芒麦生草对苹果园土壤氮素矿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龙  陈雪  王洲  吕德国  赵波 《园艺学报》2015,42(12):2469-2477
采用PVC管原位培养法,研究了苹果园行间生草,肇东苜蓿(Medicago sativa‘Zhaodong’)和老芒麦(Elymus sibiricus)对土壤氮素净矿化作用及物候期间的变化特征,并进一步分析净硝化作用和净氨化作用特征及其与土壤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土壤氮素矿化作用主要以硝化作用为主,氨化作用比重很小。测试期间,0 ~ 15 cm土层中,自然生草土壤的氮素净硝化速率为0.30 mg · kg-1 · d-1,老芒麦土壤为0.68 mg · kg-1 · d-1,苜蓿土壤最低,为0.28 mg · kg-1 · d-1。不同草种的氮素矿化主要在开花期完成,苜蓿土壤中开花期的土壤氮素净矿化速率分别为营养期和果实期的3.4倍和1.6倍,老芒麦则分别为1.8倍和3.0倍。老芒麦土壤中C/N比影响着氮素硝化能力,15 ~ 30 cm土层土壤的氮素矿化相对较弱。种植老芒麦后土壤氮素矿化能力明显提高,而苜蓿土壤中硝化速率降低。  相似文献   

14.
生草对鲁西北果园生态环境及苹果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红富士”苹果为试材,研究了果园生草对果园生态环境变化规律及“红富士”光合特性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果园生草后降低了“红富士”生长季节的冠层温度和果园土壤温度,提高了果树冠层湿度.对土壤湿度的影响表现为两面性,前期显著降低,后期高于清耕区.同时,覆草后“红富士”叶片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显著升高.且对生态环境及光合的调节程度与草种种类关系密切,白三叶草调控能力优于黑麦草.  相似文献   

15.
以"烟富3号"苹果园土壤为试材,采用人工播种生草栽培方法,研究多年生人工种植草类对黄淮地区苹果园常规养分和微生物数量的影响,以期为构建合理的土壤管理模式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在蛇莓、匍枝委陵菜、五皮风、三叶草和黑麦草5种生草处理中,种植三叶草的园区土壤养分含量和微生物数量有最高值,其表层土壤有机质含量23.70 g·kg-1,全氮0.66 g·kg-1,有效磷28.03 mg·kg-1,速效钾19.60 mg·kg-1;底层土壤有机质含量12.31 g·kg-1,全氮0.36 g·kg-1,有效磷4.76 mg·kg-1,速效钾104.05 mg·kg-1;表层土壤细菌数量10.75×106 cfu·g-1,真菌数量4.96×104 cfu·g-1,放线菌数量6.73×105 cfu·g-1。黄淮地区苹果园选择三叶草进行生草栽培更利于土壤的培肥和果树的生长。  相似文献   

16.
通过随机区组试验,研究了果园生草覆盖条件下不同施肥模式对红富士苹果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苹果园在生草覆盖条件下不同施肥模式处理均能提高叶片质量,促进新梢生长,其中以有机无机配施(NPKM)处理效果最为显著;同时各个施肥处理也能提高叶片矿质元素的含量,以NPKM处理最高;施肥能增加单株产量和单果重,改善果实品质,与CK对照比较,传统施肥(NP)、单施有机肥(M)、单施化肥(NPK)和有机无机配施(NPKM)处理分别增产15.40%、19.27%、30.15%和54.49%,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可滴定酸含量,果形指数、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可溶性糖含量和糖酸比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综合分析,从土壤可持续效用的角度,M处理和NPKM处理的效果最为明显,既能增强树势,又能提高产量和改善果实品质。  相似文献   

17.
比较了苹果园行间种植沙打旺与清耕2种耕作制度。结果表明:持续种植5 a沙打旺以后,苹果产量与含糖量明显增加;苹果树干周长、百叶重、叶绿素含量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及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明显提高;土壤孔隙度增加;土壤容重下降。  相似文献   

18.
果园生草的生态效应及在果树上的应用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从生草对果园土壤、果园微域环境、果树生长的影响综述了国内外近年来研究的新进展.结果表明:和传统的果园土壤清耕模式相比较,果园生草具有明显的水土保持作用,增加土壤全N、速效P及交换K含量,显著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改善土壤酶活性,使果园微域环境温度变化趋于平缓,果园天敌种类和数量增加,有利于害虫的生物防治,增加果实含糖量,改善果实着色;同时,生草降低果园土壤水分含量,降低果树加粗生长,减少果实产量,有利于病虫滋生.展望了果园生草在我国现阶段无公害果品生产、果园循环经济中的广阔应用前景.指出了我国推广果园生草需要注意及应当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沙荒地李树栽植前,采取大穴换土、穴底及四周铺膜、树盘铺草等保墒保肥措施,可有效提高其土壤含水量。其根系集中分布区(20~40cm土层)的土壤含水量在灌水2d、11d、16d后比直接挖穴栽植高7.15~8.89个百分点,萌茅率、成活率比对照高8.5和10.5个百分点,新梢长、总枝量、树高等生育指标均高于对照。且采取沟灌方式进行灌溉,可大大缩短重复灌溉的时间,灌1次水与漫灌相比每667m2可节省73.3m3的水。  相似文献   

20.
2006年,东港区被农业厅确定为首批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县之一。对全区农田、果园pH进行测定,756个果园数据显示,土壤pH〈5.5的土样占了65%,平均仅为5.5。土壤酸化已经成为制约高档优质苹果生产的一个重要的土壤障碍。针对土壤酸化严重的现状,东港区开展生石灰调节酸化土壤的技术研究,旨在对果园进行科学的管理,提高果树的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