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深秋的红叶,如霞似火,溢彩流丹,是秋天最美的一道风景线。观赏红叶的胜地也是遍布神州大地。 香山红叶美如画:香山位于北京西山东麓,因山上的峰顶状如香炉,故名香炉峰或象炉山,香山重峦叠嶂漫山皆茶木。十月的香山,如火如荼的黄栌树漫山红遍,具有独特的魅力。观赏香山红叶的最佳处,要数玉笏峰顶的小亭上,这里无遮无挡,极目远眺,红叶  相似文献   

2.
深秋赏红叶,何处最奇艳。深秋的红叶,如火似霞,溢彩流丹,是深秋初冬最美的一道风景线。在神州大地上,有以下几处最著名的观赏红叶胜地。香山红叶美如画香山位于北京市西北郊的西山东麓,主峰为香炉峰。10月的香山,黄栌树竞相换装,全山一片红艳,其气势之磅礴,早已蜚声海内外。每至此时,登上香山森玉笏峰顶的一座小亭,极目远眺,满山的红叶尽收眼底,如火如荼,美景令人叹为观止。方山红叶亦醉人北京市房山区境内的方山每年举办上方山红叶节。秋季的上方山,山谷中的枫树、柿树、橡树、横栌等色叶树种红得诱人,其景色之壮观,与香山红叶相比,毫不逊色。天柱峰南望,真是“一林秋叶染天工,夹绿编黄染血红;唯柏不随清露改,依然翠滴冷霜风”。枫叶似火,奇峰怪石,银杏翠柏,景色相映,使游人在凉爽的季节,登高观秋,大饱眼福。栖霞丹枫别样红栖霞山在江苏南京市东北郊的栖霞镇,分中、东、西三峰,山上枫树成林,郁郁葱葱。每到霜降时节,枫叶转丹,层林尽染,宛如红云万朵。东峰的太虚亭,正处枫林深处,是栖霞山观赏红叶的最佳处。游人至此,犹如置身于彩霞之中,顿生流连忘返之感。岳麓红枫诗意浓岳麓山在湖南长沙市的湘江西岸,每逢金秋季节,峡谷中红叶漫山,映天醉地。岳麓书院后的...  相似文献   

3.
秋来绿叶红何处最风流李咏"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深秋赏红叶,历来被视为韵事、雅事。观赏红叶的佳处我国极多,其中最著名的有北京香山、南京栖霞山、苏州太平山、长沙岳麓山和成都米亚罗。香山红叶美如画香山在北京城郊距市中心20余公里处的西山东麓。...  相似文献   

4.
深秋赏红叶,历来被视为韵事、雅事,“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观赏红叶的佳处我国极多,其中最著名的有北京香山、南京栖霞山、苏州天平山、长沙岳麓山、成都米亚罗、杭州灵隐西山、江西庐山和长江三峡等处。香山红叶美如画香山在北京城郊的西山东麓,距市中...  相似文献   

5.
视觉·感悟     
《中国林业产业》2009,(10):74-75
古语云,一叶知秋。一夜秋风掠过,除了落叶还有那些红霞似火的秋叶。秋天,也因此变得生动撩人,色彩的层次感更加丰富。每逢深秋都是观赏红叶的最佳时期。华夏大地有不少令人惊叹的著名红叶胜地,如北京的香山红叶、南京栖霞山的枫林、广州石门森林公园的枫树、四川的米亚罗和九寨沟等.而辽宁本溪多处景区也是层林尽染、万山红遍,有“中华枫叶之都”之美誉,令人流连忘返。  相似文献   

6.
正金秋十月,八达岭漫山红遍、层林尽染,在红叶的映衬下,长城更显古朴、壮观。八达岭又到了观赏红叶的最佳时节,也成为首都宣传发动市民和游客参与秋季林木抚育管护活动、履行植树义务、弘扬生态文明理念的大好时机。10月13日上午,首都绿化委员会办公室、北京绿化基金会等单位,联合在八达岭林场红叶岭景区周边开展了以"美丽风景共建共享"为主题的秋季林木抚育管护义务  相似文献   

7.
红叶黄栌系落叶灌木或小乔木,秋季叶片鲜红色霜降之后,叶片颜色更加鲜艳,是山区绿化和观赏的优良树种.  相似文献   

8.
香山公园黄栌养护和管理浅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香山红叶驰名海内外.是北京秋季的著名景观,以“香山红叶”为主题开展的红叶节每年都吸引了众多的中外游客。构成香山红叶景观的主体树种是黄栌(Cotinus coggygria).为漆树科小乔木.秋季叶色变红,鲜艳夺目。香山公园从生产实际入手.研究黄栌养护中存在的问题,总结多年来的实践经验,探讨黄栌栽植.黄栌养护,封山育林、水土保持等管理养护方面的措施。在生产实践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北京市海淀区四季青镇,地处西郊香山脚下,经过多年的绿化美化建设,基本形成了一路一景、一桥一景、一院一景、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的绿化格局,成为京西北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被誉为京郊的“绿谷氧吧”。四季青镇敬老院就坐落在这天然的“绿谷氧吧”中。  相似文献   

10.
黄栌(Cotinus coggria Scop),漆树科黄栌属,落叶小乔木或灌木。秋季叶包经霜后艳红,为美丽的观赏树种,北京香山的红叶即因此而扬名海内外,每年秋季游人云集。其树皮、叶可提取拷胶,叶并含芳香油;木材可提取黄色染料;枝叶可入药。是一个极具欣赏价值的红叶观赏树种和经济树种。为丰富本地红叶观赏和经济树种资源,我们于1996年春天在江苏省淮阴市开始进行引种试验工作,取得了初步试验结果,现将引种情况报告如下。1种苗来源及试验地情况(1)种苗来源:黄栌种子和苗木均来源于北京十三陵林场苗圃。(2…  相似文献   

11.
提起红叶树种,人们首先想起的是北京香山红叶———黄栌。秋叶变红,层林尽染,分外妖娆,给人以美的享受。其实,我国的红叶树种,除黄栌外,还有许多,如枫树、槭树、漆树等,遍布大江南北。漆树,便是其中的佼佼者。位于太行山脉河北省境内的井陉仙台山风景旅游区,就生长着许多漆树。到了秋天,漫山遍野,一片火红,如同火焰山一般,气势磅礴,同香山红叶一样壮观,成为太行山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漆树,与黄栌同科,为漆树科漆树属落叶乔木,高可达到20m。奇数羽状夏叶,互生,集生于枝顶,叶柄长7~14cm,具柔毛,小叶9~15,卵形或长圆状卵形,全缘,两…  相似文献   

12.
秋林华彩     
肆虐了整整一个夏天的热浪炎波终于退潮了,迎来了一个天蓝水碧风清的秋天。金秋十月,是一个旅游的好季节,又是一个收获的季节。宋代大诗人苏东坡曾有“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的千古绝唱。特别现代社会兴起生态旅游,越来越多的人奔向大自然。此时,郊野金风送爽,红叶缤纷,游人如鲫。由于唐代诗人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的诗句,而激起人们深秋赏红叶的乐趣,历来被视为韵事、雅事。过去,人们观赏红叶的地方,多数是城里人到近郊的地方,当天能够往返。比较著名的有北京香山、南京栖霞山…  相似文献   

13.
红叶石楠,为蔷薇科石楠属,常绿小乔木,春季幼叶鲜红色,初夏开白花,秋季桔红色果实,冬季叶片常绿,是一种园林观赏价值极高的绿化树种。红叶石楠的繁殖方法多采用无性繁殖,即扦插繁殖,以下主要介绍地畦扦插育苗技术。  相似文献   

14.
康雅文 《新疆林业》1997,(2):22-22,24
深秋赏红叶,历来被视为韵事、雅事.为了丰富乌鲁木齐秋季观赏树种色彩,为了让边城人民在深秋也欣赏到红叶,乌鲁木齐红山公园在这方面进行了大胆的尝试,红山公园是一座自然山体公园,山头最高处海拔910.6米,山势险峻,气势雄伟,被视为乌鲁木齐的象征,为了体现红山的雄伟高大.渲染红山的“红”字,给全市人民投供一个深秋赏红叶的好去处,1985年红山公日引进了大量秋天是红叶的树种。根据多年来引种、驯化、试验表明,用桃叶卫矛、小檗、火炬树、跃进李作秋季红叶树种,对乌市严寒、干旱的恶劣的气候条件适应性强,生长发育表现良好…  相似文献   

15.
正北京的秋天是迷人的,也是短暂的。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是那么的令人着迷。10月,又到了北京观赏红叶的最佳时节,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公布了今年的14处彩叶林推荐观赏点,百望山、西山、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等均榜上有名。据了解,截至目前,北京市彩叶林种植面积已超过40万亩,将从10月下旬陆续进入最佳观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观赏果树因其灿烂多姿而又美丽芬芳的花朵,极具诱惑力的果实,浓厚的田园情趣而颇受青睐,在城市园林绿化中逐步得到较多应用,景观效果令人震撼。文章阐述了观赏果树的树种在辽宁省建平县城市园林绿化中应用、配置方式及其观赏特性、养护管理措施、引种原则、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7.
何建勇 《绿化与生活》2011,(10):F0003-F0003
随着气温逐渐走低,京城的红叶也渐渐进入了最佳观赏期。几处比较著名的红叶观赏地点.陆续迎来了络绎不绝的游客。  相似文献   

18.
栾树又名灯笼树,黑色叶树,属无患子科栾树属,其树形高大而端正,枝叶茂密而秀丽,春季红叶似醉,夏季黄花满树,秋叶鲜黄,秋季红色硕果累累,形似灯笼,挂满枝头,扶以绿叶,奇丽多姿。宜作行道观赏树种,也可用作防护林、水土保持及荒山绿化树种。其木材较脆,易加工,可作板料、器具等。叶可提取栲胶,花可作黄色染料,种子可榨油,供制肥皂及润滑油。栾树适应性强,较易栽培。  相似文献   

19.
读了不少关于香山的散文,说这里最好看的是秋天的红枫。名家孟超的《枫叶礼赞》是这样写的:“重阳节后,在北京来说,到香山看枫叶,正是很好的时节。”那么,枫叶红则是香山最大的特色了;秋季去香山观光,枫叶满山红遍,胜过“霜叶红于二月花”了。怪不得秋天到北京,人们都吆喝“到香山看红枫去”。  相似文献   

20.
红枫的繁殖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枫是著名的园林色叶树种,其树姿优美,枝叶繁茂,叶形纤秀,叶色秀丽,秋天变色最早,主色鲜红,副色橘黄,色艳如花,主要用于园林观赏和庭院绿化,也是珍贵的家庭盆栽树种。在园林绿化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1生物学特性红枫又名红叶鸡爪槭,是鸡爪槭(青枫)的变种。为槭树科槭树属落叶小乔木,树冠近圆形或伞形,单叶对生,嫩叶呈鲜红色或紫红色,叶5~9掌状深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