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光肩星天牛对损伤后复叶槭植株的行为反应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该文利用Y型玻璃嗅觉测定仪对光肩星天牛的趋性行为进行了研究 .诱源为受不同机械损伤和天牛咬食损伤处理后不同时间内整体复叶槭植株释放的挥发物 .结果表明 ,正常条件下生长的复叶槭对光肩星天牛具有明显的引诱作用 ,但经机械刻伤复叶槭木质部及损伤叶片、或天牛咬食复叶槭后 ,随着处理时间的增加 ,复叶槭对光肩星天牛的引诱作用逐渐减弱 ,驱避作用逐渐增强 .在咬食创伤 2 4h后复叶槭挥发物对天牛的驱避作用达到了差异显著的程度 ,48h后达到最大值 ,72h后驱避作用明显降低 .而叶片损伤处理 4h时 ,复叶槭就表现出较强的驱避作用 ;木质部刻伤引起的驱避作用则要于 4h后才出现 .  相似文献   

2.
光肩星天牛取食后复叶槭挥发物的释放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阔叶植物叶片通常释放少量的挥发物,但是当受到害虫取食后植物会释放大量的物质,并且其挥发物的指纹图谱与未被损伤的植株相比大不相同.这些挥发物在植物-害虫-害虫天敌之间的关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了进一步了解昆虫取食植物后挥发物的释放机制,作者选用复叶槭(Acer negundo)和光肩星天牛(Anoplophora glabripennis (Motsch.))为试验材料,利用气相色谱和质谱联用(GC-MS)检测挥发物.在天牛取食后大多数物质在9h的释放率达到第一个峰值(β-蒎烯、六氢法尼烯基丙酮、乙酸苯乙酯、苯甲酸甲酯、水杨酸甲酯、syn-2-甲基丁醛肟除外).在经过短时间下降后又逐渐上升,至天牛取食后48h达到最大值.只有β-蒎烯、3-蒈烯、桉树脑、D-柠檬烯、trans-香叶基丙酮、苯甲酸甲酯、苯乙酮、苯并噻唑等物质在72h达到最大,而syn-丁醛肟、1,3,3-三甲基-2-甲烯二氢吲哚在咬食1h后就达到峰值.天牛咬食诱导出的复叶槭挥发物(即在正常植株中未被检测到的物质)种类随时间的变化逐渐增加,在48h达到17种.  相似文献   

3.
光肩星天牛取食后复叶槭挥发物的释放机制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11  
阔叶植物叶片通常释放少量的挥发物,但是当受到害虫取食后植物会释放大量的物质,并且其挥发物的指纹图谱与未被损伤的植株相比大不相同.这些挥发物在植物-害虫-害虫天敌之间的关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了进一步了解昆虫取食植物后挥发物的释放机制,作者选用复叶槭(Acer negundo)和光肩星天牛(Anoplophora glabripennis (Motsch.))为试验材料,利用气相色谱和质谱联用(GC-MS)检测挥发物.在天牛取食后大多数物质在9h的释放率达到第一个峰值(β-蒎烯、六氢法尼烯基丙酮、乙酸苯乙酯、苯甲酸甲酯、水杨酸甲酯、syn-2-甲基丁醛肟除外).在经过短时间下降后又逐渐上升,至天牛取食后48h达到最大值.只有β-蒎烯、3-蒈烯、桉树脑、D-柠檬烯、trans-香叶基丙酮、苯甲酸甲酯、苯乙酮、苯并噻唑等物质在72h达到最大,而syn-丁醛肟、1,3,3-三甲基-2-甲烯二氢吲哚在咬食1h后就达到峰值.天牛咬食诱导出的复叶槭挥发物(即在正常植株中未被检测到的物质)种类随时间的变化逐渐增加,在48h达到17种.  相似文献   

4.
光肩星天牛Anoplophora glabripennis的寄主植物范围广泛,既危害衰弱寄主也危害健康寄主。为了寻找影响光肩星天牛产卵的植物源信息物质,并为研制绿色无公害的光肩星天牛引诱剂奠定基础,通过室内有选择和无选择产卵试验,测定了光肩星天牛对青皮垂柳Salix ohsidare,苦楝Melia azedarach和复叶槭Acer negundo等3种寄主植物的产卵偏好行为,并采用动态顶空吸附法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分析了3种寄主植物树干挥发物成分。有选择产卵试验和无选择产卵试验结果都表明:光肩星天牛最喜欢在青皮垂柳上产卵,其次是苦楝,最后是复叶槭,其中,有选择产卵试验中,光肩星天牛在青皮垂柳上的产卵成功率达69.4%,在复叶槭上的产卵成功率为0。寄主植物挥发物成分分析结果显示:青皮垂柳和苦楝分别测到16种化合物,复叶槭检测到11种化合物,其中3-蒈烯和2-乙基己醛只在青皮垂柳中检测到。另外,壬醛、苯乙烯和苯乙酮在青皮垂柳中的质量浓度显著高于苦楝和复叶槭(P0.05)。在以上5种化合物中,有文献报道3-蒈烯和壬醛显示出对光肩星天牛吸引作用,因此推测,3-蒈烯和壬醛可能是对光肩星天牛具有产卵引诱作用的植物源成分。  相似文献   

5.
【目的】损伤挥发物信号能够诱导植物增强对害虫防御的反应,探究3种损伤挥发物信号(绿叶挥发物GLVs、茉莉酸甲酯诱导挥发物MeJA-VOCs和虫害植物挥发物HIPVs)是否对邻近枣树具有激发作用。【方法】在田间条件下,研究3种损伤挥发物信号(GLVs、MeJA-VOCs和HIPVs)对枣树蛋白酶抑制剂(PI)、多酚氧化酶(PPO)和脂氧合酶(LOX)活性的影响,并用GC-MS分析健康枣树、剪叶枣树和虫害枣树挥发物的差异。【结果】3种损伤信号处理均可显著提高(同株)邻近枝或邻近株PI、PPO和LOX活性,表明损伤信号激起了临近枣树的防御反应,启动了枣树的十八烷信号途径。GLVs处理枣树的防御反应可持续48h,而MeJA-VOCs和HIPVs处理可持续5d以上。对枣树挥发物的研究发现,剪叶损伤和虫害枣树挥发物组分和含量明显增加,其中枞油烯、乙酸-4-己烯醇酯和3,6,6-三甲基双环[3,1,1]庚-2-烯是枣树损伤后的特异组分,乙酸-4-己烯醇酯是虫害枣树的特异挥发物。【结论】枣树能够识别邻近枣树通过空中传递的损伤信号,提高枣树自身的防御水平。  相似文献   

6.
低温胁迫及CaCl_2处理对青竹复叶槭抗寒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青竹复叶槭叶片为材料,测定了不同低温处理下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及叶片相对电导率的变化。结果显示:随温度的降低,CaCl2处理的青竹复叶槭SOD,POD活性先升高后降低,且高于同期对照;MDA含量和相对电导率呈上升趋势,上升比率逐渐增大。胁迫解除后,两种酶活性有所回升,MDA含量和相对电导率下降至植物正常生长水平。表明青竹复叶槭在经历短暂的-24℃低温后还可以维持生长,具有较好的抗寒能力;外施CaCl2还可帮助青竹复叶槭抵御低温逆境。  相似文献   

7.
受损复叶槭中酯氧合酶的生化特征及其活性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被机械损伤或天牛咬食后,复叶槭叶片中酯氧合酶的生化特征及其活性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温度和pH值条件下,受损植株中酯氧合酶的活性均高于对照,并且酯氧合酶的最适温度为25℃,最适pH值为7.0。在植株受损后的72h内,酯氧合酶米氏常数最低,活性最高。这表明,复叶槭通过激活酯氧合酶途径,对不同形式的损伤作出了反应。  相似文献   

8.
NaCl胁迫下青竹复叶槭的生理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青竹复叶槭在不同浓度NaCl胁迫下的生理反应。结果显示:随着NaCl胁迫浓度的升高和时间的延长,青竹复叶槭保护酶活性变化明显,均呈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MDA含量增幅平稳,可溶性蛋白含量先升后降。表明青竹复叶槭在NaCl胁迫下有较强的自我保护系统,具有较强的耐盐潜力。  相似文献   

9.
对被机械损伤或天牛咬食后,复叶槭叶片中酯氧合酶的生化特征及其活性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温度和pH值备件下,受损植株中酯氧合酶的活性均高于对照,并且酯氧合酶的最适温度为25℃,最适pH值为7.0。在植株受损后的72h内,酯氧合酶米氏常数最低,活性最高。这表明,复叶槭通过激活酯氧合酶途径,对不同形式的损伤作出了反应。  相似文献   

10.
红叶复叶槭是树姿优美、高大的观赏乔木。通过银川地区引种栽培试验,观测了红叶复叶槭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研究了银川地区红叶复叶槭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1.
损伤与邻近健康复叶槭植株内脱落酸和茉莉酸含量变化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该研究以复叶槭 (Acernegundo)为材料 ,用GC MS检测了人为机械损伤 2、3、5、9、2 4、4 8h后损伤叶片、同株未受损伤叶片、邻近健康植株上的叶片中脱落酸 (ABA)及茉莉酸 (JA)的含量变化情况 .结果表明 ,损伤均可引起 3种叶片中ABA、JA含量增加 ,证明植物体受伤后 ,在损伤部位产生的某种原初信号分子启动了体内的防御系统 .这种防御反应不仅在受损伤的植株体内发挥作用 ,而且可通过空气中的某种物质传递到邻近的健康植株 ,引起邻近植物产生抗性 .  相似文献   

12.
光肩星天牛咬食复叶槭后植物体内诱导的信号传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与分析表明光肩星天牛咬食复叶槭后,植物体内茉莉酸(JA)含量和脱落酸(ABA)含量在短时间内增加,而水杨酸含量则减少,JA和ABA是抵抗伤害反应的信号传递物质,因此JA和ABA的增加表明该植物存在防御信号传导.  相似文献   

13.
干旱胁迫对3种槭树科植物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鸡爪槭Acer palmatum,复叶槭Acer negundo和羽毛槭Acer palmatumDissectum 2年生实生苗为试材,采用聚乙二醇6000(PEG 6000)模拟干旱胁迫方法,研究干旱胁迫对鸡爪槭、复叶槭、羽毛槭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干旱胁迫程度的增强,3种槭树科Aceraceae植物幼苗总生物量、地上生物量、根生物量呈降低趋势;根冠比、丙二醛(MDA)质量摩尔浓度、脯氨酸(Pro)质量分数逐渐增加;鸡爪槭和羽毛槭叶片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先升高后降低,复叶槭过氧化物酶活性持续升高;羽毛槭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其他2 种则持续升高。3种槭树科植物幼苗均可通过调节自身生物量、MDA质量摩尔浓度、游离脯氨酸质量分数以及提高保护酶活性来适应轻度和中度干旱胁迫环境;通过隶属函数综合评价分析,3种槭树科植物幼苗耐旱性由强到弱为复叶槭>鸡爪槭>羽毛槭。图4表2参11  相似文献   

14.
复叶槭落叶乔木,生长迅速,树形美观,羽状复叶,抗病虫害能力强,很适合青海省庭院及城镇绿化栽植,可作行道树和庭园树种,在大通植物园进行大棚和露天育苗试验,结果表明,复叶槭的播种育苗可行。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究典型黑土区主要水土保持树种的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NSC)在器官水平的分配规律及其种间差异,以期为水土保持植物的科学选择与培育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选取典型黑土区5种水土保持树种(小叶锦鸡儿、榆叶梅、白桦、糖槭和红皮云杉)作为研究对象,采集植物叶片、枝条、干材、树皮及树根,测定并比较各器官可溶性糖、淀粉及总NSC的含量。  结果  (1)NSC含量在树种和器官之间均差异显著(P < 0.05)。5种树种中叶和根的NSC含量较高,树干中可溶性糖含量最低,根中淀粉含量最高,叶片中含量最低。红皮云杉叶和枝的可溶性糖含量显著高于其他树种,糖槭干和根淀粉含量和NSC显著高于其他树种。(2)不同生活型树种的NSC及其组分的含量和分配也有明显差异,乔木叶片的可溶性糖和NSC含量高于灌木,乔木淀粉含量均表现为落叶树种大于常绿树种。(3)红皮云杉将更多的NSC分配到地上部分,榆叶梅将更多的NSC分配到地下部分。(4)落叶灌木将大多数的NSC分配到细根和中根上,乔木(红皮云杉)选择将细根作为根系储存NSC的主要组织。  结论  可溶性糖和淀粉在各器官中分配不同,叶和根分别是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的合成与储存结构,乔木树的NSC分配利于叶片碳同化和光合作用。在5种树种中,红皮云杉、榆叶梅和糖槭均具有抗旱性,此外,红皮云杉还具有良好的耐寒性,可以更好地适应低温干旱的生长环境,因此红皮云杉、榆叶梅和糖槭是研究区域适应能力相对较强的水土保持树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