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试验在分布于秦岭山区的五个产区进行东方百合种球繁育的比较.通过增大倍数、子球率、采收率、贮藏物含量等方面进行综合比较,认为百合繁育基地的确定必须经过严格的筛选,并得出秦岭及毗邻山区有希望找到适合东方百合种球繁育的生产基地.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百合的种球生产提供指导。[方法]以2个东方百合品种和2个亚洲百合品种为材料,设栽植深度51、01、5 cm,研究栽植深度对百合子球繁育的影响。[结果]栽植深度对亚洲百合直径膨大倍数和重量膨大倍数的影响差异不显著,对2个东方百合品种子球膨大的影响差异较大。东方百合分生小子球的能力一般都比较弱,亚洲百合仅"白天使"分生子球的能力比较弱,但子球系数均随栽植深度的增加而增加。栽植深度对百合子球地上部分生长的影响比较大,5 cm栽植深度的子球的地上部分起始时间显著高于其他栽植深度,但后期高度基本一致。[结论]10 cm的栽植深度比较适宜于东方百合。相对较深的栽培深度,可以大大提高百合子球的生成率。  相似文献   

3.
沈阳农业大学和凌源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联合在旱田地进行了亚洲百合间种玉米混种芸豆高效益模式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双行百合间单行单株玉米混芸豆的百合种球周径8厘米比例低于其他组合模式;周径10厘米、12厘米种球数高于其他组合模式.百合间玉米混芸豆种植形式实现了百合种球周径12厘米、14厘米比例在80%以上.此模式特点是促进亚洲百合种球增大的速度;地上部分植株生长健壮,表现抗病;单位面积经济效益高.建议在亚洲百合进行种球繁育的地方选用上述模式,实现效益最大化,需抓住以下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4.
摘要:本试验以福建省不同高山地区自繁的东方百合‘索邦’与进口商品球为试材,比较不同种球的质量及生产上切花品质,结果表明:在福建高山地区,东方百合可以利用籽球来繁育优质的商品球,这有利于解决东方百合生产上普遍存在着种性退化、进口种球成本高的问题,加速百合国产化。  相似文献   

5.
东方百合鳞片籽球繁殖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东方百合品种西伯利亚(Siberia)为试验材料,对东方百合鳞片籽球繁殖过程中的鳞片和基质的处理及催芽室温度、湿度的控制进行了研究,通过对7种不同基质对东方百合鳞片繁殖的影响和不同温度、湿度处理对东方百合鳞片繁殖影响的研究,形成了适合我国生态条件的利用鳞片进行东方百合种球繁育的生产流程并改进了利用东方百合种球鳞片快速繁育鳞片籽球的核心温度参数。结果表明:使用东北草炭对东方百合萌发小鳞茎的数量与根数与荷兰草炭无明显差异,东北草炭完全可以代替荷兰草炭;通过4年的批量百合种球生产实践证明23℃10周,第二次变温15℃6周,鳞片在空气湿度80%的条件下,鳞片催芽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6.
病毒是阻碍百合健康繁育、生长的主要制约因素,同时也是当前百合种植产业发展的一大"瓶颈"。研究百合无毒化种球繁育技术,对降低病毒对百合植株及其产业发展的影响,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文章围绕百合无毒化种球繁育技术,从百合种植过程中常见病毒种类及其特点分析入手,提出几种脱毒的方法,来推进百合种球繁育实现有效脱毒目的。  相似文献   

7.
比较了东方型切花百合索尔邦(cv. Sorbonne)、西伯利亚(cv. Siberia)、元帅(cv. Acapulco)、太保(cv. Tiber)、木门(Conca d’or)、曼丽莎(Manissa)和罗宾娜(Robina)等7个品种的二代球在东莞地区生产切花的栽培性状。结果表明,带有亚洲型百合基因的东方型百合(OR系列)的二代球切花品质优良;一代球周径越大进行切花生产后收获的二代球越好,生产切花的品质越高。  相似文献   

8.
为探究大百合属(Cardiocrinum)野生植物在秦岭北麓的存在及分布情况,项目组用5 a多的时间,对秦岭北麓24条峪进行了多季节、多次的实地考察,初步探明2种大百合属野生植物在秦岭北麓有居群分布,它们分别是云南大百合(Cardiocrinum giganteum var.Yunnanense(Elwes) Steara)和荞麦叶大百合(Cardiocrinum cathayanum.),其中荞麦叶大百合为首次在秦岭地区被发现,且仅在西安市鄠邑区的太平峪有分布,而云南大百合在秦岭北麓大多峪口有分布。文章对2种大百合的形态特征及应用前景进行了较为详细地描述及探索,以期为大百合属野生植物资源的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2012年8月14日,从龙山县农业局获悉,该县农业局在百合产业上积极进行科技创新,着重从百合的品质、产量入手,多措并举推进百合产业健康发展。良种繁育抓源头。在海拔600米以上的乡镇,创建了33公顷百合良种繁育基地,带动周边乡(镇)种植百合1000公顷,为高海拔地区进行百合良种繁育和百合脱毒提供了科学依据。水旱轮作提品质。实施了"水旱轮作对百合主要病虫害防控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创办了百合病虫绿  相似文献   

10.
利用珠芽繁育百合种球,既可避免种球直接繁育带病,成本又低于百合组织培养脱毒。本试验的目的是在进一步研究珠芽繁育利用价值的基础上,加快百合的品种改良。  相似文献   

11.
水杨酸对亚洲百合鳞茎碳水化合物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亚洲百合“精粹”和“普瑞头”为试材,研究水杨酸浸球处理对百合鳞茎碳水化合物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5mmol·L^-1水杨酸处理,可以促进百合鳞茎内淀粉、可溶性糖及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积累。鳞茎内碳水化合物的积累为鳞茎发育提供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2.
低温处理对观赏百合种球碳水化合物及蛋白质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东方百合和亚洲百合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冷藏处理(2~5℃)打破种球休眠以及冻藏处理(-1℃)抑制种球发芽过程中碳水化合物及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127d的种球冷藏处理中,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淀粉含量呈现下降-升高-下降的变化规律,可溶性糖含量呈现升高-下降-升高的变化规律;之后在151d的冻藏处理中,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淀粉含量出现降低-增加-降低的变化规律,可溶性糖含量出现增加-降低-增加的变化规律.东方百合种球冷藏73~84d,冻藏78~99d,亚洲百合种球冷藏58~68d,冻藏78~99d,碳水化合物变化最为活跃.冷藏处理期同一品种小球径种球淀粉含量最低值及可溶性糖含量最高值出现时间均早于大球径种球.随着种球冷藏时间的延长,东方百合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呈现下降-升高-下降的变化规律,亚洲百合种球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呈现下降-升高的变化规律.东方百合种球冷藏58~68d后,亚洲百合种球冷藏94~103d后,可溶性蛋白质含量迅速增加,但在冻藏处理期不同品种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变化比较复杂,呈波动变化.  相似文献   

13.
为进一步优化百合离体培养条件,以亚洲百合鳞片为外植体,研究不同鳞片部位、不同激素配比对亚洲百合试管鳞茎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鳞茎内层下部分化率最高,鳞茎中层下部鳞片污染率低,是亚洲百合适宜选取的外植体材料。6-BA 0.5mg·L~(-1)+NAA 0.1mg·L~(-1)鳞片分化率最高为75.00%,鳞片分化数最高的激素配比为6-BA 2.0mg·L~(-1)+NAA 0.1mg·L~(-1),分化数为3.05。在6-BA和NAA配合使用的情况下,6-BA 2.0mg·L~(-1)+NAA 0.1mg·L~(-1)增殖效果最好,增殖数为13.4个。百合试管鳞茎膨大的理想激素浓度配比为MS+6-BA 2.0mg·L~(-1)+NAA 0.1mg·L~(-1)+PP_(333)4.0mg·L~(-1)。  相似文献   

14.
以亚洲百合“精粹”和“普瑞头”为试材研究SA浸球对百合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浓度SA处理可提高“精粹”和“普瑞头”鳞茎的萌发率,5mmol·L^-1SA处理效果最佳,百合鳞茎萌发率随着SA浸球时间的增长而升高,SA处理6h的鳞茎萌发率较高,5mmol·L^-1SA浸球处理也可提高百合鳞茎的周径和鲜重,表明SA处理可以促进百合鳞茎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不同消毒剂对百合埋片繁殖的影响。[方法]以福美双700倍液、百菌清900倍液、嘧酶胺4000倍液+代森锰锌800倍液3种消毒剂和“耀眼”、“布鲁塞尔”2个百合品种鳞片为试材,研究3种消毒剂对百合鳞片生成籽球数量和体积大小的影响。[结果]嘧酶胺1000倍液+代森锰锌800倍液和福美双700倍液有利于百合鳞片生成较多籽球,福美双700倍液有利于百合鳞片产生较大籽球。[结论]为防止百合理片繁殖中鳞片感染病害以及进行百合种球规模化繁育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针对近几年百合切花品种单一老化、抗逆抗病性差、种球国产化进展缓慢的现状,引进OT系列百合新品种进行栽培鉴定,对优选品种进行鳞片包埋和茎尖切片组培快繁技术研发,筛选出适于辽宁地区保护地栽培的百合新品种。结果表明,帝森、麦轮各项指标表现优良,为优良品种;瑞程、维德指标不明确,需要进一步鉴定。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寻找荷兰百合索尔邦最佳离体培养途径,大幅度提高其繁殖速度。[方法]利用荷兰百合索尔邦的不同组织作外植体进行离体培养,进行不同分化培养基对不同外植体分化效果的影响,不同激素浓度对索尔邦百合鳞片诱导出芽效果的影响,不同部位的百合鳞片对诱导出芽效果的影响,不同激素浓度对百合丛生芽增殖的影响和生根与移栽等研究。[结果]结果表明:组培荷兰百合索尔邦以鳞茎为最佳外植体,以MS+6-BA 2.0mg/L+IAA 1.0mg/L的培养基诱导丛生芽效果最好,其诱导率为96.7%;鳞片诱导中鳞茎中部表现出较大的器官发生潜力;百合继代增殖培养以MS+6-BA 1.0mg/L+IAA 0.4mg/L培养基为宜,组培苗在MS+IAA 0.5mg/L的培养基中较易生根,生根时间约25d。[结论]该研究为百合的辐射育种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承德北部高海拔冷凉地区百合种球繁育技术,包括整地、施肥及土壤消毒,鳞片球消毒、定植,鳞片球的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和籽球采收与保存等。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为西宁地区百合鳞茎繁育及切花生产提供合理的配方依据。[方法]以从荷兰进口的东方百合杂种系Sorbonne为材料,研究在4种不同来源的营养配方下东方百合生长期间鳞茎的氮磷钾积累及变化规律。[结果]在现蕾之前的12周里,各配方下鳞茎中氮、磷、钾含量都急剧下降,鳞茎周径及单球重呈现下降趋势,基质中的养分保持相对稳定状态;在第12周以后,鳞茎的膨大主要靠从基质中吸收的养分,盛花期后,鳞茎除从基质中吸收一部分养分外,地上部养分的回流也促使鳞茎膨大,各配方下鳞茎的氮、磷、钾含量均出现不同程度增加,钾的增长量最大,氮的增长量次之,磷的增长量最小。[结论]在现蕾期前,鳞茎主要是养分的源,进入枯萎期后,鳞茎逐渐转变成养分的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