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产几丁质酶内生细菌的筛选及对烟草赤星病菌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健康烟草叶片中筛选出1株产几丁质酶活性较高的内生细菌FEC-1。FEC-1菌及其代谢产物对烟草赤星病菌菌丝生长均有明显抑制作用,在PDA平板上27℃培养5 d后抑菌带宽为12.6 mm,被抑制的赤星病菌菌落边缘菌丝生长畸形、膨大呈结节状。FEC-1菌代谢产物对病菌孢子萌发呈明显的抑制作用,随代谢产物浓度提高,抑菌能力显著增强,随培养时间延长,抑菌能力降低。但试验中没有观察到菌丝细胞壁溃解、细胞质浓缩、菌丝细胞质凝聚成颗粒状并外渗等显著的几丁质酶作用病原真菌的特征。因此,该菌抑制烟草赤星病菌的机理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枯草芽孢杆菌B68对香蕉果实潜伏炭疽菌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枯草芽孢杆菌B68作用于香蕉果实潜伏炭疽菌,测定其抑菌效果和抑菌机制,结果表明,对峙培养7 d后在平板上产生明显的抑菌带,其宽度为0.5~1cm,培养10 d后仍然保持稳定的抑菌效果;B68无菌滤液对病菌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都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且浓度越高,抑制能力越强.无菌滤液对病菌菌丝的作用机制表现为对菌丝的消融、菌丝细胞的泡囊化;抑制病菌分生孢子的萌发,使芽管扭曲.  相似文献   

3.
采用平板对峙法,从湖南水稻根际土壤样品中筛选对水稻稻瘟病具有抑菌活性的拮抗放线菌,通过菌落和菌株形态、16S rDNA和gyrB基因序列对拮抗放线菌进行鉴定,并分析了其发酵滤液对稻瘟病病原菌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影响。结果显示:分离纯化得到了1株对稻瘟病具有显著抑菌活性的拮抗放线菌CZ133,其对稻瘟病病原菌的平均抑制率为59.47%,经鉴定属于链霉菌属;该菌株发酵滤液能显著抑制稻瘟病病原菌菌丝的生长,最高抑制率达100%,2.5%的发酵滤液能明显导致稻瘟病病原菌菌丝膨大或异常扭曲、甚至自溶,5%~50%的发酵滤液能明显抑制孢子的萌发,最高孢子萌发抑制率达74.27%。  相似文献   

4.
木霉菌T115D发酵滤液对马铃薯晚疫病菌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了木霉T115D发酵滤液对马铃薯晚疫病菌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发酵滤液对晚疫病菌孢子囊萌发,游动孢子释放,游动孢子萌发有抑制作用,发酵滤液对菌丝生长也有一定抑制作用但不明显。发酵滤液原液对晚疫病菌孢子囊萌发的相对抑制率为57.60%。孢子囊释放游动孢子的相对抑制率为75%,对游动孢子萌发的相对抑制率为60.02%。  相似文献   

5.
在山核桃干腐病病原菌的培养过程中,发现1株具有抑菌活性的生防细菌BS111,通过划线培养、形态学及分子生物学的方法进行了山核桃干腐病病原菌拮抗菌的分离纯化及鉴定,并采用平板对峙培养法研究了拮抗菌对山核桃干腐病病原菌的抑菌活性,分别测定了拮抗菌的生长曲线以及无菌滤液不同培养时间不同浓度的抑菌活性,同时对拮抗菌无菌滤液的抑菌活性稳定性进行了研究,并通过光学显微镜研究了其抑菌机理。鉴定结果表明,BS111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对峙培养结果显示,该拮抗菌菌体对山核桃干腐病病原菌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抑菌圈直径为18 mm。对拮抗菌生长曲线以及抑菌活性随时间的变化的测定结果显示,拮抗菌BS111在12~24 h为对数期,24 h后进入稳定期,36 h后进入衰亡期,无菌滤液在前12 h抑菌率几乎为0,在24 h时抑菌率迅速增长至70.65%,在60~72 h,抑菌效果有明显提高,最高抑菌率为83.26%。对不同浓度无菌滤液抑菌活性的测定结果表明,抑菌活性随体积分数的降低而下降,EC50值为4.16%。抑菌活性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无菌滤液对温度不敏感,随p H的升高抑菌活性上升,经紫外光照射后抑菌活性有部分提高。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无菌滤液能使菌丝变粗,弯曲,有褶皱,部分原生质体消失,菌丝顶端膨大变粗等。  相似文献   

6.
5株拮抗细菌对香蕉枯萎病菌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从香蕉园或者其他果园的土壤中分离获得5株对香蕉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 f.sp.Cubense)具有抑制作用的拮抗菌,并对其抑菌效果和和机制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测试的5株拮抗菌d4、d5、d6、B3和P与香蕉枯萎病菌对峙培养5d后,在平板上产生明显的抑菌带,抑菌带宽度为16.5~20.5mm:培养10d后,仍然保持稳定的抑菌效果;5株拮抗菌发酵原液对孢子萌发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抑制率为90.49%~97.18%;拮抗菌对病菌的作用机制表现为对菌丝的消融、菌丝细胞的泡囊化、抑制病菌分生孢子的萌发、孢子芽管的扭曲。  相似文献   

7.
【目的】明确K4菌剂对马铃薯晚疫病菌的抑制作用和增产机制,为该菌剂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制备K4菌液、无菌滤液,应用四线法、抑制率测定法和盆栽试验,研究K4菌株发酵液的产酸过程,以及K4菌液和无菌滤液对马铃薯晚疫病菌菌丝生长、游动孢子释放、孢子囊萌发产生芽管的抑制作用及在马铃薯上的防病促生效果。【结果】K4菌株在发酵过程中产生酸性物质使发酵液的pH不断降低,到达生长稳定期时发酵液的pH在5.45~5.49。K4菌液对马铃薯晚疫病菌的菌丝生长、游动孢子释放和孢子囊萌发产生芽管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抑制率分别为71.17%,93.01%,71.28%,而K4无菌滤液对马铃薯晚疫病菌的游动孢子释放和孢子囊萌发的抑制率分别为65.48%,49.42%。在离体叶片上,K4菌液和无菌滤液对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效相当,在45.37%~45.87%。在盆栽试验中,接病前喷施K4菌液及无菌滤液对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效达到了38.50%和20.66%,使马铃薯茎叶干质量较对照分别增加6.98%和2.77%,块茎干质量较对照分别增加126.42%和67.64%。【结论】K4菌液对马铃薯晚疫病菌的抑制效果好于K4无菌滤液,表明K4菌液对马铃薯晚疫病的抑制机理为竞争抑制和菌体代谢产物抑制双重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8.
为获得具有拮抗棉花枯、黄萎病菌的棉杆促腐菌剂,进行棉杆纤维素分解菌分离及拮抗菌株的筛选,采用平板对峙法测定菌株对棉花枯、黄萎病菌菌丝生长的影响,通过生长速率法和孢子萌发法测定菌株发酵液对2种病原菌菌丝生长以及孢子萌发的影响,并对筛选得到的菌株进行鉴定。结果获得1株具有抑菌效果的棉杆纤维素分解菌SJ-3,其羧甲基纤维素酶活(CMCase)达到69.1 U/mL,滤纸酶活(FPase)达到48.5U/mL。该菌对棉花枯、黄萎病菌菌丝生长均有显著抑制,抑制率分别达到24.7%、23.1%。其发酵液具有抑菌活性,较高的发酵液浓度能增强对病原菌的抑制作用,发酵液对枯萎病菌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较强,最高抑制率为21.6%,而对该病原菌菌丝生长的抑制较弱,最高抑制率仅为6.2%;发酵液对黄萎病菌的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最高分别达到32.2%、21.4%。经鉴定,菌株SJ-3为普通青霉(Penicillium commune)。  相似文献   

9.
从杨凌大寨乡采来的土壤中分离到142株芽孢杆菌,经过皿内对峙初筛和无菌发酵滤液复筛得到一株对稻瘟病菌,小麦赤霉病菌,黄瓜枯萎病菌,梨黑星病菌,烟草赤星病菌,番茄灰霉病菌均具有强颉颃作用的芽孢杆菌B-Q2.单孢颉颃性筛选表明B-Q2-7的抑菌活性最强,对稻瘟病菌和番茄灰霉病菌的抑制率分别达到87.4%和90.6%.盆栽实验结果显示B-Q2-7无菌发酵滤液对番茄灰霉病具有良好的预防和治疗作用,10倍液的预防效果和治疗效果分别为89.6%和80.4%.抑菌机理研究表明,B-Q2-7代谢产物对梨黑星和番茄灰霉病菌的孢子萌发具有极强的抑制作用,在稀释10倍时的抑制萌发率分别达到95.9%和100%;显微观察到被B-Q2-7抑制的病原真菌菌丝大部分扭曲、肿大、畸形,出现膨大的泡囊.  相似文献   

10.
用平板稀释分离法和透明圈法筛选到一株高产几丁质酶的革兰氏阳性菌NKZ-E,其单位透明圈的大小为2.11。液体培养测定结果表明,该菌株的无菌培养滤液稀释50倍时,对玉米弯孢叶斑病菌具有较好的抑菌活性,其抑制率达69.86%;抑菌谱的测定结果也表明菌株NKZ-E对5种供试真菌也具有较好的抑菌活性,菌丝生长抑制率均高于50%。光镜观察发现,处理后的玉米弯孢叶斑病菌菌丝表现不同程度的畸形,细胞彭大呈球形,说明该细菌菌株产生的胞外几丁质酶可能与病菌菌丝生长受抑制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用阿米西达对黑龙江省稻瘟病菌的毒力作用进行了测定,其中阿米西达的嘧菌酯含量为25%,供试水稻稻瘟病菌93个.实验结果表明:阿米西达对水稻稻瘟病菌的菌丝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93个供试稻瘟病菌菌株EC50值2.18 ~11.3μg·mL-1,抗药性监测的敏感基线值为4.64μg·mL-1.在药剂浓度为...  相似文献   

12.
三环唑抑制稻瘟病菌MIC的测定及菌株产黑色素能力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测定了三环唑抑制黑龙江省116个稻瘟病菌菌株黑色素化的MIC值、黑色素合成量及三环唑抑制菌丝黑色素生物合成的有效中浓度(EC50-H),测定结果表明,黑龙江省稻瘟病菌菌株产黑色素的能力差异较大,产黑色素能力最强的菌株与产黑色素能力最弱的菌株的黑色素产值相差7.26倍。从三环唑抑制稻瘟病菌黑色素合成来看,绝大多数供试菌株对三环唑表现为较敏感。  相似文献   

13.
采用人工紫外灯照射方法,研究了在UV-B辐射增强条件下和UV-B不同剂量作用下,水稻稻瘟病菌(Mag-naporthe grisea)菌丝的生长速率、菌落直径、菌落形态、菌丝形态及产孢量。结果表明,UV-B辐射增强可延缓稻瘟病菌的生长,导致菌丝生长速率和产孢量均显著下降(P<0.05)。同一UV-B辐射强度下,不同的辐射时间对稻瘟病菌菌丝生长速率和菌落直径的影响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2.5和5.0 kJ.m-2强度下,不同的辐射剂量对病菌产孢量的影响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UV-B辐射增强条件下,病菌采取与植物类似的形态学变化来抵御UV-B辐射增强的伤害,经UV-B辐射处理后的病菌菌落颜色加深,菌丝分布更加致密。  相似文献   

14.
采用培养皿菌落直径法室内测定采自辽宁省6个市的6个稻瘟菌株对咪鲜胺杀菌剂的敏感性。结果表明:咪鲜胺对稻瘟菌菌丝生长抑制率较高。  相似文献   

15.
稻瘟病菌产孢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比较稻瘟病菌在6种产孢培养基上的生长速度和产孢量,发现米糠培养基是最适宜的稻瘟病菌产孢培养基;在确定米糠培养基为产孢培养基的基础上进行了初步的产孢条件的研究,在每天光照16~24 h,并连续培养5~7 d的条件下产孢量最大。  相似文献   

16.
稻瘟菌粗毒素对冈优725离体叶片生理生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弄清水稻在不同稻瘟菌毒素处理下的生理反应,探索快速、简便地检测水稻材料稻瘟病抗性的方法,利用不同浓度稻瘟菌的粗毒素对冈优725离体水稻叶片进行处理,分析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可溶性蛋白(SP)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的毒素浓度对水稻离体叶片的防御酶系有明显的影响,SOD和POD在毒素处理下均表...  相似文献   

17.
嘧菌酯及SHAM对4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活性和作用方式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明确嘧菌酯对4种病原真菌的活性及旁路氧化酶抑制剂水杨肟酸(SHAM)的协同增效作用,探讨嘧菌酯抑制菌丝呼吸的作用机理及旁路氧化的作用。【方法】测定嘧菌酯单独使用或和SHAM协同使用对病原真菌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抑制及对其它生物学性状的影响。利用氧电极溶氧仪测定嘧菌酯及SHAM对4种病原真菌菌丝呼吸耗氧的影响。【结果】嘧菌酯对辣椒炭疽病菌(辣椒炭疽)、黄瓜灰霉病菌、水稻纹枯病菌、稻瘟病菌的菌丝生长,对辣椒炭疽病菌、黄瓜灰霉病菌和稻瘟病菌的孢子萌发、孢子产生,对水稻纹枯病菌的菌核生成有抑制作用以及对辣椒炭疽病菌和稻瘟病菌的黑色素形成稍有延缓作用。SHAM对嘧菌酯毒力有显著的增效作用。菌丝耗氧率测定表明嘧菌酯在作用的初始阶段对4种病原真菌的菌丝呼吸均有抑制,抑制作用随药剂浓度提高而增强。随处理时间延长,菌丝恢复呼吸且呼吸作用的恢复不受SHAM抑制。【结论】延长处理时间情况下嘧菌酯丧失对菌丝呼吸耗氧的抑制作用,不是旁路氧化作用引起的,而是存在其它机制。  相似文献   

18.
利用8个代表性菌株从153对引物组合中筛选出多态性高且稳定性好的10对引物组合,对来自黑龙江省各水稻主要产区的214个稻瘟病菌菌株进行RSAP(Restriction site amplified polymorphism)分析,得到134条多态性条带,经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得到196个不同单元型(带型)的代表性菌株的指纹图谱。用UPGMA进行聚类分析,以相似系数0.83为界,将214个菌株196个单元型划分为10个遗传宗谱,10个遗传宗谱在黑龙江省的分布存在明显地域差异。  相似文献   

19.
从不同水稻根际土壤样品中分离纯化了486株细菌。采用平板测定法和微培养离体测定试验获得12株对稻瘟菌有不同程度抑制作用的拮抗细菌。结果表明:B4,B8,B18,B31,B34,B73和B74等菌株对稻瘟菌菌丝生长抑制率均在80%以上,其培养液100%抑制稻瘟菌孢子萌发;同时对水稻纹枯病菌、油菜菌核病菌、小麦赤霉病菌、草莓炭疽病菌和黄瓜枯萎病菌等多种病原真菌有较好抑制作用,经鉴定该组拮抗细菌为枯草芽孢杆菌。B1,B43和B44菌株对稻瘟菌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有较好抑制作用,对水稻纹枯病菌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经鉴定为短小芽孢杆菌。B48和B59为链霉菌,对稻瘟菌的抑菌带明显,但对稻瘟菌孢子萌发和附着胞的形成抑制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20.
采用rep-PCR分子指纹技术对2006-2007年重庆地区的稻瘟病菌进行了遗传结构分析。结果表明,供试菌株分别扩增到2~17条DNA带。经UPGMA聚类分析,在0.80遗传相似水平下,73个供试菌株划分为12个遗传谱系。结合传统的植病学方法,测定了分布于各个遗传谱系中的66个稻瘟病菌菌株的致病型。66个菌株分属为ZA、ZB、ZC、ZF、ZG共5群22个致病型,其中ZA、ZB群占优势,ZA11、ZB11为优势致病型。与2002年重庆稻瘟病菌70个菌株的遗传谱系和致病型进行对比发现,不同年度间重庆稻瘟病菌的谱系和致病型存在一定的动态变化,近年来呈现出更为复杂多变的遗传多样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