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日光温室土壤次生盐渍化状况及有机肥腐熟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0~80 cm日光温室土壤次生盐渍化状况及施用腐熟和不腐熟度有机肥对土壤盐分的影响。主要结果为:0~20 cm菜地EC比相邻粮田增加了2.3倍,K+和NO3-分别增加了10.8倍和8.3倍,Ca2+、Mg2+、SO42-、Cl-增加了0.9~1.3倍,HCO3-无显著变化。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菜地EC及各盐分离子含量逐渐降低。增施化肥使土壤EC及K+、NO3-、Ca2+、Mg2+、SO42-含量等均显著增加,HCO3-含量明显降低;施用腐熟有机肥显著增加土壤EC;低量化肥与腐熟有机肥配施显著增加土壤NO3-;中量和高量化肥与腐熟有机肥配施显著降低土壤NO3-;化肥与不腐熟有机肥配施显著降低土壤EC和NO3-。  相似文献   

2.
以上海市长期种植设施蔬菜造成的盐渍化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使用微酸性有机肥,研究了微酸性有机肥对盐渍化土壤上的改良效果.研究表明,微酸性有机肥可降低土壤pH达0.19,与对照间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土壤有机质提升7.21 g/kg,土壤全盐量降低0.23 ms/cm;同时明显提升黄瓜产量,微酸性有机肥组的产量比对照组提高26.8%.说明微酸性有机肥不仅在盐渍化土壤改良上优势突出,同样能确保作物增产增收.  相似文献   

3.
有机肥及秸秆对设施菜田次生盐渍化土壤修复效果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盆栽试验,系统研究了不同有机肥用量及秸秆用量对设施栽培次生盐渍化土壤的修复效果及对油菜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土壤相比,有机肥和秸秆的5个处理均能显著降低土壤可溶性盐分;不同有机肥处理后土壤盐分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而不同秸秆处理后土壤盐分随秸秆用量的增加而降低;不同有机肥与秸秆处理均能显著增加油菜的生物量,油菜的生物量随有机肥及秸秆用量的增加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油菜增产方面,有机肥明显优于秸秆。有机肥及秸秆能有效改良次生盐渍化土壤,是延长设施土壤使用年限,促进设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耕作多年的老菜田,尤其是具有保护设施的棚室菜田,易呈现出次生盐渍化现象.本文详细介绍了次生盐渍化土壤状况表现、危害,土壤盐渍化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综合改良措施.  相似文献   

5.
耕作多年的老菜田,尤其是具有保护设施的棚室菜田,易呈现出次生盐渍化现象。本文详细介绍了次生盐渍化土壤状况表现、危害,土壤盐渍化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综合改良措施。  相似文献   

6.
为加强日光温室土壤次生盐渍化的防治,促进设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从积盐和返盐两个方面概述并分析了引起日光温室土壤次生盐渍化的原因和防治措施,进一步探讨了当前研究的不足,提出今后的研究重点应放在对日光温室土壤的水盐动态监测、次生盐渍化机理及微灌下土壤水、热、盐迁移规律,建立以节水微灌技术为主的综合防治体系.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设施农业集约化的快速发展,设施土壤次生盐渍化日益严重,致使土壤养分失衡,从而导致设施农作物产量和品质下降的问题日益突显。介绍了填闲作物的选择及其对土壤氮素的淋洗和消减作用,以及残体还田对土壤功能的影响,并提出了今后填闲作物改良土壤盐渍化的研究与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耕作多年的老菜田,尤其是具有保护设施的棚室菜田,由于多年连续栽植高产蔬菜作物,多数棚室一年四季都种植不同种类的蔬菜作物,耕地得不到休闲养护,养分的输出量大于补偿量。为了获得当季作物的高产高收入,过量施用  相似文献   

9.
本文研究了景泰灌不同含盐量土壤次生盐渍化的形成和灌水前后土壤盐分的变化,总结出灌区土壤返盐和脱盐过程与灌水周期、作物种类、耕作管理等条件的关系,初步提出封闭型氯化物—硫酸盐盐土的水利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0.
在长期定位定点试验条件下,设置5个处理研究易涝地稻田水盐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时期各水处理水盐运动有比较一致的变化趋势。由于地表积水的变化,泡田后井灌区、渠灌区、井渠结合区的土壤含盐量均比泡田前分别降低了0.008%、0.007%和0.021%。井灌条件下,老稻区土壤全盐量及各离子含量均高于新稻区。渠灌条件下,老稻区土壤全盐量及各离子含量也均高于新稻区,全盐量分别高了0.025%和0.008%。这说明随着种稻年限的增加有发生次生盐渍化的可能。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纯培养条件和土壤Cd污染条件下3种秸秆原位降解菌剂ZZMZ1、ZZMZ2、ZZMZ3对秸秆的降解效果。结果表明,3种秸秆原位降解菌剂对重金属离子Cd^2+、Zn^2+、Ni^2+和Cu^2+抗性不同,ZZMZ3菌剂中的菌株J-1211和J-1212对Cd2+抗性最大,均为45 mg/L;ZZMZ3菌剂对其它重金属离子抗性也高于ZZMZ1和ZZMZ2。在纯培养试验中,ZZMZ1、ZZMZ2、ZZMZ3秸秆原位降解菌剂腐解稻草秸秆的能力相似,培养90 d对稻秸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的降解率均在70%以上。而在Cd污染的土壤中,ZZMZ3秸秆原位降解菌剂对稻秸的降解效果好于菌剂ZZMZ2和ZZMZ1;ZZMZ3菌剂降解稻秸60 d时,稻秸颜色变黑,植物组织明显腐烂,纤维素降解率高达87.57%。  相似文献   

12.
两种覆盖对公路路肩土壤含盐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滨海盐地区公路绿化中,表层覆盖是降低路肩土壤含盐量的重要途径。该试验历时2年,在2004年3月末,分别在国道庄林线大水塘~二道沟段选取35个点。5个点为无覆盖的CK,15个点用10 cm厚的稻草覆盖,另15个点覆盖10 cm厚的秸秆。利用电导法,测定在树木生长季节内(春、夏和秋),路肩表层0~20 cm和覆盖下0~20 cm土壤的含盐量,并监测了秸秆覆盖和稻草覆盖对营口国道庄林线路肩土壤含盐量变化。结果表明:两种覆盖对降低土壤盐分是有效的;稻草和秸秆的物质成分不同,导致两种覆盖的有效期不同。  相似文献   

13.
日光温室应用秸秆反应堆对地温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日光温室应用秸秆反应堆技术,具有改善作物生长环境、提高地温、培肥土壤、降低连作障碍、增强植物抗病能力的作用,能从根本上解决因大量施用化肥和农药导致的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是推动秸秆和畜禽粪便综合利用,提高农产品产量和质量的一项有效措施.试验表明,在每栋温室用秸秆4000kg左右,温室内CO2浓度明显增加,在最冷的12月和1月可使耕层平均地温提高0.5~1.0℃,土壤温差缩小,减少有机肥、化肥和农药用量50%以上.  相似文献   

14.
连续多年秸秆还田对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研究传统耕作方式下连续秸秆全量还田对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通过对8 年田间定位试验的大田土壤研究常规施肥和秸秆全量还田2 种处理对土壤密度、孔隙度和土壤有机质、有效磷、速效钾的影响。结果表明,秸秆全量还田不仅能改善土壤物理性状,还能显著提高土壤的养分状况,相比对照土壤有机质、有效磷、速效钾分别提高了6.7g/kg、2.6 mg/kg、33.1 mg/kg,对耕地质量管理和提升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增加牧草产量、促进牧草及饲料作物生产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对饲料作物种子与牧草种子萌发阶段对盐分反应的观察和鉴定,研究牧草与饲料作物的耐盐力。[结果]随着土壤盐分的增加,种子发芽率和种子活力指数逐渐下降,饲料作物种子对土壤盐分的耐受性低于牧草种子。[结论]在盐碱土中种植牧草及饲料作物,必须先测定盐浓度,如果大于2.0%则需进行改良后方能种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设计不同处理试验,探索秸秆直接还田对土壤肥力、产量所产生的效应,为秸秆直接还田、科学利用提供技术依据。[方法]连续3年利用小区定位进行秸秆还田试验。[结果]处理间产量差异不显著,生育期没有差异;各处理前期灌浆速率较低,以后逐渐上升,至末期籽粒饱满后灌浆逐渐停止。处理②~⑥灌浆速率至28 d基本达到高峰,随后逐渐下降。处理①(单施化肥)灌浆速率的高峰早于其他处理,后期灌浆速率较低,致使最终千粒重最低。[结论]前茬玉米全部秸秆直接还田对当季小麦产量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7.
为探究秸秆覆盖对猕猴桃园土壤水分的影响,2020-2021年在杨凌猕猴桃园以不覆盖为对照(CK),分别以长度为5 cm,厚度为5、10、15 cm的玉米秸秆(YJ)和小麦秸秆(MJ)为覆盖处理,对猕猴桃生育期10~90 cm 土层土壤含水量进行动态测定,分析不同处理的土壤含水量、耗水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结果表明:猕猴桃园...  相似文献   

18.
免耕秸秆覆盖对大豆田土壤含水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试验采用微区定位方法,研究免耕栽培条件下不同秸秆覆盖量对大豆田土壤含水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秸秆覆盖量的增加,不同生育时期各处理不同土层的土壤含水量变化均呈增加趋势,0%、30%、60%、100%秸秆覆盖免耕处理平均土壤含水量均显著高于常规垄作处理,平均增幅0.99%-3.77%,其中以100%秸秆覆盖处理保水效果最佳;秸秆覆盖后,免耕大豆在前期表层土壤水分富集现象显著,不同秸秆覆盖处理5cm土层土壤含水量在播种至出苗期分别较常规垄作处理增加4.81%-9.43%。  相似文献   

19.
主要研究了松嫩平原地区的灌溉方式、土壤水盐运动状况、环境条件以及人为因素等,对土壤次生盐渍化的形成,提出预防与防治具有重要的意义。为了防止土壤次生盐渍化,良好的排水系统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降低地下水位和排出土壤盐分,做到灌排配套。  相似文献   

20.
秸秆还田室内培养对土壤微团聚体的影响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秸秆还田室内培养试验,向土壤中添加4%不同形态玉米秸秆和根系进行室内培养腐解转化,探讨不同土壤圈对微团聚体的作用。结果表明:相同处理,不同圈数,从内层(0)到外层(7),粒径为0.05~0.02mm和0.02~0.002mm依次增加,而<0.002mm及>0.25mm则表现为依次降低。可知:添加有机物降低了粒径0.05~0.02mm和0.02~0.002mm微团聚体含量,增加了<0.002mm及>0.25mm团聚体含量;相同圈土壤,不同处理间,团聚体变化最为明显的为N2处理,故各处理间比较,添加秸秆粉末对土壤微团聚体含量影响最为明显。由此可知,添加秸秆对土壤微团聚体的形成具有明显作用,为秸秆还田培肥土壤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