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探讨应用PLGA泡沫支架材料,在体外建造组织工程化心肌组织的可行性。【方法】采用顺序消化及差速贴壁法分离纯化乳鼠心肌细胞,将分离所得的心肌细胞接种于PLGA多孔支架材料上,观测复合体内心肌细胞的生长状况、超微结构、细胞代谢率及细胞组分的变化,并将其与正常心肌和二维培养的心肌细胞进行比较。【结果】复合体内的细胞具有心肌细胞的特殊超微结构,免疫组化显示其中的α-横纹肌肌动蛋白染色呈强阳性,与二维培养的细胞相比,细胞代谢更加旺盛。【结论】采用组织工程技术有可能在体外培育出组织工程化心肌组织。  相似文献   

2.
蛋白药物的重要生产途径之一是通过各种生物反应器来实现。生物反应器可以使用不同生物体,其中以微生物居多,但植物与动物反应器正在成为研究的热点,三种生物反应器各有特点。  相似文献   

3.
长春花细胞大型生物反应器培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 70 L环形通气搅拌生物反应器对长春花细胞的大规模悬浮培养进行了初步的研究 ,2次培养取得成功 ,培养周期 15 d,最大 PCV值达 5 2 % ,生物量鲜重 2 0 5 .6 g/ L。研究结果表明 ,“种子”细胞的接种时期和培养基中的蔗糖质量浓度对培养细胞在 70 L反应器中的生长影响很大。从所做的 2次成功培养分析 ,将培养基的蔗糖质量浓度由 2 0 g/ L提高到 2 5 g/ L ,按 15 %的接种量接种正处于生长指数初期的细胞 ,在 70 L反应器中培养的长春花细胞长势最好 ,最大 PCV值为 5 2 % ,最终生物鲜重 2 0 5 .6 g/ L。  相似文献   

4.
在水温恒定19.0℃的情况下,对于采用软性纤维和PS这2种生物膜填料在序批式生物反应器上对水中污染物的去除效果进行研究,包括高锰酸钾指数、总氮和总磷等,比较其对微污染河水中这几种主要污染物的净化效果,以期为实践中的水污染治理提供相应的借鉴和思考。  相似文献   

5.
胡涛  吕春茂  王新现  王博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4):1702-1703,1758
介绍了当前植物细胞培养生物反应器的新类型及各自特点,工业化成功的实例及今后的发展趋势,并对植物细胞培养反应器的选择和设计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动物乳腺生物反应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动物乳腺生物反应器的概念,综述了动物乳腺生物反应器及其载体的发展现状,以为动物乳腺生物反应器进一步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工程使用的一体式膜生物反应器是针对微污染污水进行深度处理,实现废水资源化的高效工艺。应用表明,经膜生物反应器处理,系统运行稳定,出水水质优于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标准(GB/T18920-2002),可直接用于城市绿化、冲厕、扫除及洗车。具有良好的环境、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8.
微载体培养技术是一种新兴的细胞大规模培养技术,是目前贴壁依赖型细胞大规模培养的重要方法,其兼具贴壁培养和悬浮培养的优势,温度、溶氧浓度和pH等培养条件易控制,培养过程自动化、系统化,不易被污染。现就微载体培养技术的发展及其在疫苗生产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并提出了动物细胞微载体大规模培养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文磊  施泓  徐虹  章军 《福建农业学报》2007,22(2):126-129
以本实验室构建的转胸腺素基因螺旋藻为藻种,利用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研制的PhR-L20C光生物反应器,根据该反应器的各项性能指标和参数条件,采用本实验室优化过的培养条件,对转化藻进行高密度培养,初始pH值约为9.0,光照强度平均约为10 000 Lx,培养温度28~30℃,一个培养收获周期为10 d,平均生长速率为0.3 OD560.d-1,10 d后藻细胞OD560达3.0,最终藻细胞密度可达到1.3 g.L-1(干重);高密度培养后的转化藻经PCR鉴定,目的基因能够稳定地整合在螺旋藻染色体上,经Western-blot证明外源基因在螺旋藻中获得高效表达,且在光生物反应器中经过30 d的无抗生素G418的高密度培养后,外源基因能够稳定的遗传表达。  相似文献   

10.
动物细胞大规模培养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动物细胞大规模培养技术可生产多种生物制品,为提高细胞活力和细胞生长密度,采用有多种添加成分的无血清培养基培养细胞,选择既有利于细胞生长又可提高培养细胞密度的微载体和条件温和、易操作、气体交换速度快的生物反应器,在线监控细胞生存环境和生理活动,减少培养过程中培养基的抑制因素,从而给细胞提供更好的生存环境;另外通过向细胞中导入抗凋亡基因,可减缓细胞凋亡的发生,提高细胞活性和蛋白产量;此外,在动物细胞大规模培养过程中,利用多孔微载体能高效、大量地增殖细胞,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各种类型的心脏疾病一直是困扰人类的一个难题,目前临床上采用的各种治疗方法虽然能够缓解心脏病的症状,但均无法根治。心肌组织工程的研究有望使这一难题获得解决。心肌组织工程研究主要包括种子细胞获取、支架材料研制以及工程化心肌组织构建等方面内容。在此,从心肌组织工程研究的基本途径、工程化心肌组织的特点、移植存在的问题及可能的解决办法等几方面,对近年来心肌组织工程的研究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12.
 【目的】以茶碱为参照,观察中药成分牛蒡子苷对原代骨骼肌细胞磷酸二酯酶(Phosphodiesterase,PDE)活性及蛋白质合成的影响,探讨中药通过抑制PDE促进肌肉生长的作用及机理。【方法】分离1~3日龄ICR小鼠四肢肌肉用于骨骼肌原代细胞培养,在培养至第5~6天时向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的牛蒡子苷和茶碱,以不含牛蒡子苷和茶碱的培养基为阴性对照,继续培养24 h,采用HPLC、ELISA以及考马斯亮蓝法分别测定骨骼肌细胞cAMP PDE的活性、细胞内cAMP水平以及细胞总蛋白质合成。【结果】牛蒡子苷终浓度达到2.5 μg•ml-1、茶碱终浓度为20 μg•ml-1时均能极显著抑制原代培养骨骼肌细胞cAMP PDE的活性(P<0.01),显著提高细胞内cAMP水平(P<0.05),极显著促进肌细胞总蛋白质的合成(P<0.01)。【结论】中药成分牛蒡子苷具有通过调节骨骼肌细胞内PDE的活性和cAMP水平,增加肌细胞蛋白质合成,促进骨骼肌细胞生长的作用。结果提示对PDE有抑制作用的中药有望成为促进动物生长的新型饲料添加剂。  相似文献   

13.
高建伟  鲁承  贾文影  刘晓虹 《安徽农业科学》2012,(19):10139-10141,10162
为了优化一种适合Vero细胞体外快速生长,且生长状态良好的培养条件,笔者对比了2种不同培养条件下的细胞生物学观察结果,Vero细胞经台盼兰活体染色,改进培养条件后细胞活体率为97.8%,比原始培养条件下活体率明显增高,且该方法具有简便、易行、成本低等优点,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动物细胞培养物中支原体污染的检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建立检测细胞培养物中支原体快速有效的方法。[方法]从6种常见污染细胞的支原体16sRNA中选择2段高度保守的核酸序列作为引物,用PCR和DNA荧光染色法来检测实验室中25种动物细胞株。[结果]用DNA荧光染色法检测实验室中25种动物细胞株阳性率为24%,可疑阳性为16%;而用PCR法检测阳性率为36%。[结论]PCR法较DNA荧光染色法灵敏度更高、特异性更强,将2种方法结合应用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5.
当前,植物组织培养研究工作从组培苗种类到研究成果日益增加和提高,为增强其研究成果的生产力转换效率,增加农业企业信息需求,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笔者采用计算机网络编程技术,应用ASP语言,设计完成了包含组培苗全套培养信息的培养技术数据库,编写了技术数据库检索查询系统,该系统实现了植物组培苗技术的集中与网上资源共享,为植物组培科研工作者提供了丰富的研究信息,也为企业增加了农业生产创新途径,同时更有效地加强了高水平组培技术和优良组培苗的推广及应用于农业生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鲤鱼上皮细胞在不同培养条件下的生长状况。[方法]对不同培养基、温度、胰蛋白酶浓度、CO2培养条件下鲤鱼上皮细胞(EPC)的生长状况进行观察并进行指标测定。[结果]EPC细胞在培养基M199、温度20~25℃、胰蛋白酶浓度0.05%~0.10%条件下生长较好,对CO2的需求不大。[结论]该研究结果可为鲤鱼上皮细胞最优培养条件的筛选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小鼠子宫内膜上皮细胞体外培养方法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适用于小鼠子宫内膜上皮细胞的培养方法,对胰蛋白酶消化法、胰蛋白酶消化+刮取法、Ⅰ型胶原酶消化法、Ⅰ型胶原酶消化法+刮取法、子宫翻转组织块培养法5种方法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胰蛋白酶消化法获得的上皮细胞数量稀少,活力低,生长速度缓慢;刮取法+胰蛋白酶消化法、胶原酶消化法、刮取法+Ⅰ型胶原酶消化法获得的细胞数量较单纯胰蛋白酶消化法多,但达不到研究所需的要求;子宫翻转组织块培养法获得的上皮细胞活力强,生长速度快,纯度高,比较适宜小鼠子宫内膜上皮细胞的原代培养.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无土栽培学"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探讨,总结出"无土栽培学"教学中教学体系建设的方式和方法,并提出了加强实践教学的具体措施,为今后"无土栽培学"和其他学科的教学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探讨藏羊心脏传导系(Cardiac conduction system,CCS)的结构特点,采用Davies法对传导系各个组织进行常规石蜡切片,经HE、PTAH和Masson染色后观察研究发现,藏羊窦房结(SAN)肉眼可辩,位于右心耳与前腔静脉交界处,乳白色,呈头部略宽、尾部略细的长索状,长、宽、厚分别为(8.82±1.85)mm、(2.50±1.24)mm和(0.82±0.09) mm;窦房结主要含有起搏细胞(P细胞)和过渡细胞(T细胞);P细胞体积小,着色浅;此外有大量胶原纤维分布,窦房结组织中有一微动脉和微静脉贯穿。房室结(AVN)呈卵圆形,外周有较厚的胶原纤维层覆盖,组织中央有大量P细胞分布。房室束(HB)位于室间隔深处,组织结构疏松,有数量不等的P细胞和T细胞分布,房室束延续后分为左支束和右支束,左支束直径显著大于右支束。浦肯野纤维(Purkinje)经复合碘反应短暂显影,左右心室内膜都有浦肯野纤维分布,均分为3个群:前群较细,位于前乳头肌附近;中间群于室间隔附近;后群较粗,位于后乳头肌附近。浦肯野纤维常由3~5个浦肯野细胞合成,内含神经胶质,边缘为弹性纤维,外周包裹有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