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 毫秒
1.
1只人工饲养朱鹮死亡的病理学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 1只死亡的人工饲养朱 四哀鸟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病理学检查 ,除发现肝细胞变性 ,肺淤血、出血 ,肾小管上皮细胞变性、出血 ,肾炎 ,肠炎外 ,还可见肝脏和肺脏有多量结核结节。病理学诊断为朱四哀鸟结核病 ,表明朱四哀鸟结核病可能是影响朱四哀鸟种群扩大的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对2只死亡朱鹮进行了病理学检查。发现病例1,肝细胞变性,肺淤血,肾小管上皮细胞变性、坏死,间质出血,心肌纤维变性,间质出血,大脑出血,“卫星化”与“噬神经”现象,小脑浦肯野氏细胞坏死,还可见腺胃有大量的结核结节。病理学诊断为结核杆菌引起腹膜炎。病例2,肝细胞变性,肺淤血,肾小管上皮细胞变性、坏死,间质出血,心肌纤维变性,间质出血,肾、心、胰脏均可见到散在分布的球菌。病理学诊断为细菌感染引起败血症。  相似文献   

3.
幼龄朱鹮新城疫病的病理学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 2例朱 感染新城疫病毒死亡病例进行了系统的病理学观察。结果表明 ,朱 与禽类感染新城疫的病理变化基本一致。眼观所见最显著的病变是腺胃、肌胃粘膜水肿、出血 ,肠道粘膜广泛出血 ,肝肾肿大、出血 ,脑膜充血、出血 ;病理组织学变化为胃、肠道粘膜上皮细胞坏死、脱落 ,固有层毛细血管充血、炎性细胞浸润 ,脑部可见“噬神经”、“卫星化”现象 ,间质毛细血管充血、出血 ;电镜观察发现 ,肝、肾、脑等组织以空泡变性为主 ,细胞中线粒体肿胀 ,内质网扩张 ,核染色质凝集、边移 ,并在肾脏上皮细胞内看到病毒样颗粒。  相似文献   

4.
朱鹮胃瘤线虫病的病理学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 2例朱鹮死亡病例进行了系统的病理学观察。主要肉眼变化为肝、肾、脾肿大 ,腺胃表面有血红色瘤状突起 ,主要组织变化为肝变性、淤血 ,肾变性、坏死、出血 ,腺胃浆膜下有大量虫卵、虫体 ,粘膜上皮细胞坏死 ,间质出血 ,嗜酸性白细胞浸润。同时对雏鸟寄生虫病的危害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为了给猪沙门氏菌病的诊断提供依据,通过剖取经微生物学检查确诊为急性副伤寒病猪的心脏、肺脏、胃肠、肝脏、淋巴结、脾脏、肾脏等组织材料,冰冻切片,H.E染色,对各器官组织进行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表明,急性副伤寒病猪各内脏器官均表现为败血症和急性卡他性胃肠炎,亚急性和慢性副伤寒特征性病变为大肠的坏死性肠炎和肝脏的副伤寒结节.  相似文献   

6.
朱鹮人工饲养群体扩增DNA指纹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利用 2 0个 10碱基的随机引物对陕西朱保护站人工饲养的 10只朱 (N ipponia nippon)进行了DNA扩增。结果表明 ,其中 16个引物对所测个体产生了一致的扩增 DNA带纹 ,4个引物产生的 DNA带纹具有多态性。据此计算了扩增 DNA指纹条带的平均带纹相似率为 0 .85 ,平均杂合度为 0 .5 4;在此基础上 ,分析了 10只朱的亲缘关系关系并绘制了相关关系聚类图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陕西省珍稀野生动物抢救饲养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2006年人工繁殖的1只亚成体雄性朱鹮进行了3d放飞试验表明,人工饲养条件下,朱鹮人工繁殖后代放飞后,有自我觅食的能力;首次飞翔能力较差,但随着飞翔训练的进行,它们的飞翔能力提高较快;亚成体可成为今后朱鹮野外放生的主要群体;人工饲养条件下,朱鹮野外放飞的主要研究任务是训练飞翔能力和觅食能力。  相似文献   

8.
成鸡白痢沙门氏菌病的病理学诊断与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成鸡白痢沙门氏菌病是由鸡白痢沙门氏菌感染引起的一种常发性传染病。该病多为慢性病程或隐性带菌,病菌分布仅限于卵巢,以引起卵巢的慢性炎症为主要特征。现就其病理学诊断与防治措施报告如下。1病理学诊断该病临床上以产蛋率下降为主要特征,种蛋的孵化率降低,出雏后死雏增多。  相似文献   

9.
2008~2010年,对通过人工繁殖的45只朱鹮雏鸟进行了形态行为学观察和测量,结果表明:其外部器官发育状况均达到了较好的水平,1~41日龄各个器官发育一直呈上升增长趋势,但雏鸟在各日龄段外部器官发育快慢有所不同。测得雏鸟在41日龄时体重平均达到1391g,体长630mm、翅长330mm、嘴峰96mm、跗趾115mm、中爪99mm、尾长137mm,说明董寨迁地雏鸟生长发育均达到或超过原产地雏鸟生长发育指标。  相似文献   

10.
朱鹮羽毛的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朱鹮(Nipponia nippon)不同部位羽毛进行了超微结构观察。结果表明:起飞翔作用的飞羽和尾羽主要由有钩羽小枝和无钩羽小枝构成;有钩羽小枝和无钩羽小枝相互啮合形成坚实的羽面来减少飞行阻力。组成羽冠的颈羽有着特殊的特点,先端羽小枝两侧全部为无钩羽小枝,而后沿着羽轴向根部逐渐变化,出现有钩羽小枝。尾羽的有钩羽小枝中的小钩数绝大多数为4个,纤毛为6对;飞羽的有钩羽小枝中的小钩数绝大多数为5个,少部分为6个,纤毛为6对;颈羽的有钩羽小枝小钩数绝大多数为4个,纤毛为5对。朱鹮的各羽小枝的腹齿数变化较大。羽轴及羽枝轴无明显特征,髓质层由多孔的髓腔构成。  相似文献   

11.
魏巍  吴铁雄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4):1077-1078
在陕西洋县朱鹮保护区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朱鹮保护的历史和现状.针对目前朱鹮保护中出现的新问题,分析了朱鹮保护、周边社区经济发展的关系以及现行保护措施,并且提出了加强朱鹮保护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在分析国内植物园建设现状的基础上,根据陕西朱鹮景区总体规划方案,提出了珍稀植物园规划设计的思路,将其划分为南坡三季花木观光区、秦巴珍稀植物展示区、农家茶苑饮食娱乐区、筼筜谷竹文化游览区和北坡梨园常绿背景区五个部分,按照科学性、观赏性、教育性与艺术性相统一的原则,构建了景色优美、物种丰富的林木花卉群落。  相似文献   

13.
1987~1995年对58只20~25日龄的环志朱进行了生物学特性观察,其中捕回进行人工饲养3对,繁殖一代朱13只;人为杀害2只,天敌致死2只,因病死亡6只,失踪13只,野外存活28只,繁殖一代朱17只;朱在自然配对时有近亲繁殖的回避性,最早繁殖年龄为2岁,配偶与营巢地点有相对稳定性;疾病、天敌和林区破坏是朱濒临灭绝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对一只意外死亡朱的消化系统各器官进行组织学观察,结果发现:消化管均具有一般的四层结构,但食管粘膜内有密集的泡状腺,分泌物丰富;腺胃和肌胃均未见粘膜肌,但肌层很发达;小肠绒毛较长,未见中央乳糜管构造,固有膜及绒毛内有丰富的平滑肌束;盲肠亦有短的绒毛,且淋巴组织发达,可形成淋巴小结。肝小叶间结缔组织少,小叶界线不清。  相似文献   

15.
对某鸡场进行的以心肌结节为特征的鸡沙门氏菌病的研究表明,497只随机受检鸡中167只(占33.6%)具有明显的心肌结节,结节中主要浸润和增生的细胞成分是上皮样细胞、伪嗜酸性粒细胞、活化的网状细胞和淋巴细胞。  相似文献   

16.
猪副猪嗜血杆菌感染的病理学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大体剖检、常规石蜡切片、H.E染色法研究猪副猪嗜血杆菌感染的病理变化。剖检可见肝脏、脾脏、肺脏表面和心包的壁层、脏层有大量浆液纤维素性、化脓纤维素性渗出物。各脏器有不同程度的出血、淤血和坏死。镜检渗出物中有大量纤维蛋白、嗜中性白细胞、淋巴细胞、浆细胞和单核细胞。实质细胞呈现不同程度的颗粒变性、水泡变性和坏死,实质和间质可见充血、出血、炎性细胞浸润、纤维素渗出和水肿液蓄积。  相似文献   

17.
人工饲养条件下朱鹮自然繁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用人工饲养的6对成年健康朱 为试验亲鸟,于2000~2002年在陕西洋县和周至进行了人工饲养条件下朱 自然繁殖情况的研究。结果表明,试验期朱 的营巢、交尾、产卵、孵化及哺育等繁殖行为正常,繁殖成绩较高;2002年平均每对亲鸟产卵3枚,受精率88.9%,受精卵孵化率100%,雏鸟成活率87.5%,每对亲鸟年均繁殖雏鸟2.3只。表明在人工饲养条件下,朱 可以自然繁殖,并已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18.
采用病理解剖学和病理组织学技术对1例疑似大叶性肺炎而死亡的红色荧光转基因五指山猪进行病理诊断。结果表明,病猪主要病变体现在肺脏,肺充满整个胸腔,表面附有絮状渗出物,呈灰红色,局部可见暗红色的出血斑,质硬如肝,切面干燥,投入水中完全下沉;显微镜下主要呈现大叶性肺炎的红色肝变期和灰色肝变期的病变特点,心、肝、肾、脾、胰腺等其他器官充血,可见轻微的细胞变性,结合其临床症状,确诊为大叶性肺炎。此外,死亡红色荧光转基因五指山猪的各组织器官呈红色,颜色深浅因不同器官而有差异。这将为进一步探讨红色荧光转基因猪的研究提供病理学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