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意义】改革是推动农业农村发展的不竭动力,深化农业农村改革,创新农业农村发展机制,有利于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方法/过程】通过总结分析改革开放40年来福建农业农村改革的主要成就和基本经验,研判新时代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提出新一轮农业农村改革开放的新思路新举措。【结果/结论】进一步深化福建省农业农村改革,一要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立健全制度体系;二要围绕建设特色现代农业,持续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三要围绕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持续推进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四要围绕构建"三农"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健全农业支持保护制度;五要围绕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创新扶贫工作机制;六要围绕扩大农业对外开放,加快建立开放型农村经济新机制。  相似文献   

2.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农"思想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做好农业农村工作的行动指南。总结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六个实施要点:一是以历史耐心和战略眼光,谋定而后动。比如城镇化,要立足国情,遵循经济社会发展规律。二是继续深化农业农村制度改革,重点则是处理好农民与土地的关系。三是推动小农户和现代农业有机衔接,包括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构建小农与现代农业的利益分享机制等。四是以市场为导向,优化农业支持保护政策。农产品价格政策的演变即是典型案例。五是整合涉农项目资金,推动专项转移支付制度改革。六是坚持农业农村绿色发展理念,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2001~2010年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农业产业化作为我国农村和农业经济中深层次问题,确保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和产业组织形式,是我国农村改革的又一次制度创新,也是经济结构转型期农业发展的战略选择.内蒙古作为一个农牧业大区,面对经济全球化和WTO市场规则的要求,要正确认识和分析我区农业产业化的现状、优势和挑战,充分发挥科技的驱动作用,促进我区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一、充分认识农经工作面临的新形势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现有土地承包关系要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推进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加快农业经营方式转变,要靠发展农户联合与合作,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快发展,发展集体经济,增强集体组织服务功能,创新农业经营体制:继续做好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工作,完善村民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办法,健全农村公益事业建设机制;把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作为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基本方向,这些决定是新形势下党在农村的重大方针政策.  相似文献   

5.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农业也由传统的农业向现代农业进行转变;农村集体土地流转制度的创新与改革已经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必要之路。另外农村集体土地流转制度改革和创新更需要国家和政府的宣传和推动。改革农村集体土地流转制度能够增加农民的收益并且对保护国家粮食安全和完善土地制度等起到一定的作用。虽然农村集体土地制度改革已经有了一定的进步,但是农村集体土地流转制度还不够成熟,需要我们更多的努力。  相似文献   

6.
土地制度是农村的基本制度。在农村新一轮土地制度改革中,须准确把握方向,科学严谨推进,充分发挥其在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乔允 《安徽农学通报》2021,27(14):17-19
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是事关农村发展问题的重要制度之一.伴随着农业农村发展步入新的阶段,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存在的问题也日益凸显,如土地产权不明晰、土地流转市场失灵、统分结合失调、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困难等问题制约着农村产业结构升级,阻碍了社会化服务的进程.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必须以土地制度改革为主线,牢牢把握改革方向,加快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  相似文献   

8.
乡村振兴战略要求乡村治理体制不断变革和创新,特别是在实现农村经济发展的同时,提高治理的有效性、科学性和规范性。当前,农村经济发展与农业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密不可分,农业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已成为巩固、发展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和创新治理体系的重要内容。创新应以新公共服务为视角和切入点,在坚持利益平衡原则、一体一权原则、公示公信原则和产权法定原则的基础上,实现我国农业知识产权主体制度的创新和客体制度的创新,无疑是较为理想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9.
农业农村问题一向是关系到我国民生的大事,也是新时代富民强国的头等大事。近年,我国乡村振兴战略持续推进,党的十九大更是将"三农"问题提升为全党工作的核心,而土地制度改革则关乎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否能持续深化。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其中就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提出了原则性意见。随后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乡村振兴战(2018-2022年)》再次对强化乡村振兴用地保障做出了战略部署。农村土地资源既是我国的战略资源,也是重要的生产要素,其同时具备着生活、生产、生态等核心功能,因而对于农村土地制度的改革更需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贴合新时代发展新要求。  相似文献   

10.
《新农村》2016,(1)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对保护耕地工作的重要指示中指出,土地流转和多种形式规模经营,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也是农村改革的基本方向。新常态下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是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的必然举措。多年来,浙江省在坚持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基础上创新农业经营体制,农业适度规模  相似文献   

11.
SA8000是经济全球化下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约束传递机制,是用“无形的眼睛”对企业行为进行监督,但企业社会责任的约束传递机制是有条件的。企业间应改变博弈,寻求有效的协作竞争机制,使企业主动履行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外源水杨酸(SA)对李花抗坏血酸-谷胱甘肽循环以及对李花抗寒性的影响,以‘大石早生李’‘安哥诺李’2个品种为试材,以喷水处理为对照,研究了喷施适宜浓度的外源水杨酸(SA)对-2℃低温处理4h后2个品种的李花H_2O_2质量摩尔浓度以及对抗坏血酸-谷胱甘肽循环中酶及抗氧化物质的影响。结果表明:0.20、0.15 mmol·L~(-1)SA可以分别降低‘大石早生李’‘安哥诺李’的H_2O_2质量摩尔浓度,显著增强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谷胱甘肽还原酶(GR)、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DHAR)活性,提高抗坏血酸(AsA)、谷胱甘肽(GSH)、氧化型谷胱甘肽(GSSG)、总抗坏血酸、总谷胱甘肽质量摩尔浓度和AsA/DHA、GSH/GSSG。低温胁迫下,AsA-GSH循环受到破坏,但喷施适宜浓度的外源SA可以显著增强李花的抗氧化酶活性,提高抗氧化物质质量摩尔浓度,降低李花的膜质过氧化作用,降低低温对细胞膜的破坏,维持AsA-GSH循环系统的稳定性,从而一定程度上提高李花的抗寒性。  相似文献   

13.
利用人工接种SRBSDV(Southern rice black-streaked dwarf virus)和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测定内源激素的研究方法,对SRBSDV胁迫下高抗SRBSDV水稻光温敏不育系1S和高感SRBSDV水稻光温敏不育系10S两个不同抗性不育系水稻幼苗植株内源激素赤霉素(GA3)、生长素(IAA)、水杨酸(SA)和脱落酸(ABA)的动态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人工接种SRBSDV后,促进生长类的激素GA3、IAA在10S处理植株中含量平均值显著低于其对照植株,在第5和第6天感病症状开始出现时达到最低值;在1S处理植株中IAA含量平均值显著低于其对照植株,GA3含量平均值也低于对照植株,但未达到5%显著水平.2)抗御信号分子SA在处理植株中含量平均值显著高于对照植株,在感病症状开始出现时,其含量都达到最高值,但10S在最高值后开始较快下降,而1S的SA含量则保持显著高于对照植株的水平.3)与衰老、死亡有关的内源激素ABA在处理植株中含量高于对照植株,10S的ABA含量显著高于1S,与其对照植株差异显著;1S与其对照差异不显著.4)SRBSDV胁迫改变了植株体内IAA/ABA和GA3/ABA的平衡.结论:SRBSDV胁迫改变了不育系内源激素含量,但这种变化究竟是由病毒侵染直接造成的,还是病毒诱导了细胞损伤或影响了水稻光温敏不育系同化作用后所造成的,还有待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4.
周丽霞  曹红星  肖勇 《南方农业学报》2017,48(11):2039-2045
[目的]研究外源水杨酸(SA)对低温胁迫下不同品种椰子幼苗抗寒生理指标的影响,为提高椰子幼苗抗寒能力及选育抗寒椰子新品种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1年生文椰78F1、文椰2号、文椰3号和文椰4号幼苗为研究材料,分别喷施100.0、150.0、200.0和250.0 mg/L外源SA,测定分析其4℃低温胁迫1~5 d叶片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及丙二醛(MDA)和脯氨酸(Pro)含量.[结果]4个外源SA处理的椰子幼苗在4℃低温胁迫5 d内,叶片的SOD、CAT和POD活性及Pro含量均高于相应的清水对照(CK),且总体上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MDA含量均低于CK,且呈先下降后上升的变化趋势;4℃胁迫第2 d,喷施150.0 mg/L SA的文椰78F1、文椰2号、文椰3号和文椰4号幼苗叶片SOD、CAT和POD活性及Pro含量最高,均显著高于相应的CK和其他浓度处理(P<0.05,下同),MDA含量最低,均显著低于相应的CK和其他浓度处理,其中以文椰78F1幼苗的SOD、CAT和POD活性及Pro含量更高,MDA含量更低.同一低温胁迫时间不同浓度SA处理中,总体上也以150.0 mg/L SA处理各椰子品种幼苗的SOD、CAT和POD活性及Pro含量最高,MDA含量最低,在4个椰子品种中,以文椰78F1幼苗的SOD、CAT和POD活性及Pro含量更高,MDA含量更低,其次为200.0和250.0 mg/L SA处理,100.0 mg/L SA处理的5个抗寒指标变化不明显.[结论]喷施150.0 mg/L外源SA能提高椰子幼苗的抗寒性,尤其对文椰78F1幼苗的抗寒效果更佳,可在椰子抗寒育苗及抗寒椰子新品种选育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小麦突变体返白系返白阶段叶绿体超微结构变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别采取返白系返白前期(全绿苗)、返白中期(全白苗)和复绿苗5个不同叶龄叶片,通过电镜系统观察了各叶龄叶片的叶绿体超微结构,结果表明,返白过程中,返白系幼叶中的幼龄质体发育停滞于前质体阶段,随着叶龄增加,已发育的质体体积虽有一定程度增大,但质体内部结构不能形成甚至退化;复绿过程中,幼叶中的质体恢复发育,叶龄较大的叶片中(如全卷叶)存在着发育程度不同的质体,小的质体可能恢复发育,最终导致叶片复绿,而较大的质体则空化。说明返白过程中幼龄质体发育停滞,或已发育的部分质体内部结构退化是叶片白化的原因,停滞发育的前质体恢复发育是复绿的主要细胞学特征。  相似文献   

16.
有效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必须重视的一个重要任务。当前,大学生对创新创业相关政策不够了解、学校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不够重视、政府政策支持力度不足等制约了大学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因此,大学生要正确认识创新创业的重要性,提高自身创新创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高校要通过深入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全面发展的创新创业人才;政府要进一步加强相关政策支持,强化政策落实,优化环境,切实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  相似文献   

17.
选择商品成熟期的桃(PrunuspersicaL.cv.Beijing24),采摘后分别用0、0.35、0.7、1.0mmol/L水杨酸(Salicylicacid,SA)溶液浸泡5min,在0℃的低温下贮藏28d,然后转到20℃下3d(模拟货架期)。货架期结束时,观察果实冷害和腐烂发生状况并计算果实冷害指数和腐烂指数,测定果实的硬度和丙二醛含量。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1mmol/LSA处理对维持果实硬度具有显著的效果,同时显著降低了冷害指数、腐烂指数和丙二醛含量,其他两种浓度的SA处理与对照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说明1mmol/LSA能够减轻桃果的冷害。进一步研究发现,在冷藏中期(14d)、冷藏结束时(28d)和货架期结束时,1mmol/LSA预处理的桃果肉的还原性抗坏血酸与氧化性抗坏血酸含量之比(AsA/DHAsA)分别比对照高39%,61%和55%。在冷藏中期(14d),还原性谷胱甘肽与氧化性谷胱甘肽含量之比(GSH/GSSG)比对照高68%。在贮藏和货架期结束时,抗坏血酸氧化酶和谷胱甘肽还原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上述结果说明,水杨酸能减轻桃果由于冷贮发生的冷害与诱导提高抗氧化系统抗抗坏血酸—谷胱甘肽循环的活性有关,适宜浓度的水杨酸处理可能是提高桃果实冷藏性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8.
To investigate the inductive effect of salicylic acid (SA) on the resistance of Pyrus bretschneider cv Yali to black spot disease (Alternaria kikuchiana Tanaka), the physiological and bi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detached pear leaves at the age of 5 to 10 days were measured after application of SA.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exogenous SA significantly improved the resistance of Yali pear (Pyrus bretschneider cv Yali) leaves to black spot disease. For the SA treatment at 0.02 mmol·L−1 SA concentration, the disease index was the lowest, and the induced resistance reached up to 63.9%. Furthermore, SA induced local and systemic resistance of Yali pear against the black spot disease. Expression of systemic resistance in leaves was detectable 3 d after SA treatments and lasted for 10 d. POD, PPO, and PAL activities of Yali pear leaves increased by SA treatment. It is suggested that exogenous SA solution as a chemical activator could induce the resistance of Yali pear to black spot disease.  相似文献   

19.
水杨酸预处理木槿种子对其幼苗抗寒性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低温胁迫下水杨酸(SA)时木槿幼苗抗寒性的影响。用0.1 mg·L~(-1)、1 mg·L~(-1)、10 mg·L~(-1)、100 mg·L~(-1)和1 000 mg·L~(-1)五种不同浓度的SA预处理木槿种子,研究SA对木槿幼苗抗寒性的影响。结果表明,SA处理木槿种子使其幼苗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脯氨酸含量提高,相对电导率降低,说明SA处理可增强木槿幼苗的抗寒性,且以100 mg·L~(-1)的处理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0.
硅介导稻瘟病抗性的生理机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稻瘟病是水稻生产主要的病害之一,每年造成严重的产量损失。研究表明,施用硅肥作为一种环境友好型病害防治措施,在增强植物抗病性中起重要作用,但其作用机理还不完全清楚。本文旨在探讨硅处理对水稻稻瘟病的抗性效应及生理作用机理,为稻瘟病的有效防治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方法】选用稻瘟病广谱感病品系CO39(不含已知抗稻瘟病基因)及其近等基因系C101LAC(Pi-1)(抗病品系)为试验材料,设置(1)不加硅不接种(Si-M-)、(2)加硅不接种(Si+M-)、(3)不加硅接种(Si-M+)和(4)加硅接种(Si+M+)等4个处理,通过光照培养箱控制生长条件,用Hoagland营养液进行水培试验,研究施硅对稻瘟病的控制效果,以及对水稻根系和叶片中硅、酚类物质、水杨酸、乙烯及H2O2含量的影响。【结果】施硅显著降低两个水稻品系的稻瘟病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抗病品系C101LAC(Pi-1)的稻瘟病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明显低于感病品系CO39。施硅后,两个水稻品系的根、茎、叶中的硅含量都显著增加,地上部的硅含量明显高于根部。稻瘟病菌侵染条件下,加硅显著降低两个材料叶片中的总酚含量,对根系中的总酚含量没有显著影响。不接种稻瘟病菌情况下,加硅对第3天叶片中总酚含量没有显著影响,而显著降低了第7天叶片中的总酚含量,两个水稻品系表现一致。对两个品系水稻品种来说,根系中的总酚含量明显低于叶片中的总酚含量。稻瘟病菌侵染条件下,加硅显著降低两个材料叶片中的木质素含量,对根系中的木质素含量没有显著影响。不接种稻瘟病菌情况下,加硅显著增高了CO39叶片中的水杨酸含量,而对于C101LAC(Pi-1),加硅只在第3天显著增高了叶片中的水杨酸含量。接种稻瘟病菌后,施硅使CO39在第3天叶片中的水杨酸含量显著增高,而对C101LAC(Pi-1)没有显著影响。在两个品系的根系中都没有检测到水杨酸。接种稻瘟病菌后,施硅显著降低了两个水稻材料叶片和根系中的乙烯含量。不接种稻瘟病菌情况下,叶片中乙烯含量极低,加硅显著降低了CO39第3天根系中乙烯含量,而对于C101LAC(Pi-1),加硅后,第3天和第7天根系中乙烯含量都显著降低。加硅显著降低两个材料叶片中H2O2的含量,而显著增加了根系中H2O2含量。对两个品系水稻品种来说,根系中的H2O2含量明显低于叶片中的。【结论】施硅能显著增加水稻对稻瘟病的抗性,改变植株体内的生理代谢状况,调节植物体内酚类物质的含量,并通过诱导信号物质如水杨酸、乙烯、H2O2等的变化来提高水稻植株对稻瘟病的抗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