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防治蛞蝓为害郑惜卿(福建云霄县植保站,363300)蛞蝓俗称鼻涕虫,属软体动物门,腹足纲,蛞蝓科。60年代初期蛞蝓在我县零星发生。80年代以来蛞蝓的为害日趋严重,10个乡镇都有发生,成为危害我县农业生产,尤其是蔬菜生产的一种主要杂食性小动物。鉴于此,...  相似文献   

2.
烟田野蛞蝓的防治方法谭荫初(湖南省农科院植保所410125)野蛞蝓是烟田的重要有害生物,烟被害株率一般为30%~50%,严重的100%,烟苗常成片被吃光或枯死,对烟草生产影响很大。其防治方法如下:1农业防治1)清洁田园,铲除杂草,减少孳生地。2)翻土...  相似文献   

3.
野蛞蝓发生动态及生活习性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多年观察研究,基本明确了野蛞蝓的发生消长和活动、为害规律,提出了可行的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4.
密达控制蛞蝓和蜗牛的理想药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密达控制蛞蝓和蜗牛的理想药剂罗怀海(四川省农业厅植保站成都610041蛞蝓和蜗牛属于软体动物,食性极杂,可为害多种农作物,尤其是棉花、蔬菜、烟草、柑桔等经济作物上。近年来在我省发生普遍,二者常混生为害,不同程度地影响作物的品质和产量。瑞士龙沙公司与广...  相似文献   

5.
谭荫初 《植物医生》1996,9(2):13-14
旱作蜗牛和蛞蝓的危害与防治谭荫初(湖南省农科院,长沙410125)蜗牛和蛞蝓是几乎所有旱土作物的两大敌害。两者同属软体动物门、腹足纲、柄眼目。其中蜗牛属前鳃亚纲、巴蜗牛科;蛞蝓属肺螺亚纲、蛞蝓科。蜗牛俗称天螺狮、小田缧.水牛等。蛞蝓俗称软蜗牛、奶虫、...  相似文献   

6.
乐安县位于抚州地区西南部,与稻瘿蚊常发区赣州地区宁都县相邻,以前从未发生过稻瘿蚊。1998年7月3O日在紧邻宁都县的坪溪乡沪元村苦竹和合溪村小组一季晚稻上首次发现稻谋蚊为害,7月31日至8月5日又在坪溪乡徐庄村及金竹乡坪车、流舍村一季晚稻上见稻瘿蚊葱管,标葱率低的O.5%~1%,一般41%~26%,高的45%。~90%。9月初、坪溪乡的引水、严坑、坪溪村和招携镇茶园村上堡村小组一季晚稻以及谷岗乡登仙桥村二季晚稻上也出现稻梁蚊为害状,使全县稻瘿蚊发生面积从8月上旬的21hm2扩大到78hm2,全县有4个乡(镇),9个村发现该虫为害。…  相似文献   

7.
笔者等于去年在本刊第六期介绍了“几种危害农作物的蜗牛和蛞蝓的识别”,现就野蛞蝓的发生、为害,报道如下: 野蛞蝓(Agriolimax agrestis L.)系一种陆生软体动物,热带、亚热带、温带均有分布,是农业上的间歇性大害虫。近年来由于气候反常、气温偏高、多雨、潮湿,适于野蛞蝓的生长和繁殖,加之滥施农药和化肥,导致野蛞蝓的天敌数量和种类逐年减少,失去生态平衡,在长江流域,尤其江浙  相似文献   

8.
蜗牛属软体动物.近几年来,在较大面积的蔬菜发生危害,尤以渡秋淡的小白菜等叶菜类幼苗受害较重,严重影响蔬菜生产.为了掌握危害蔬菜的蜗牛种类及其发生规律,以指导防治.作者于1982年起,在市郊各菜区开展了调查,发现为害蔬菜的蜗牛,以细钻螺分布广,为害蔬菜的种类多而重,其次还有同型巴蜗牛、灰巴蜗牛、双色胡氏螺、椭园萝卜螺、褐云玛瑙螺.此外还有锈花嗜粘液蛞蝓、野蛞蝓、高突足襞蝓等.细钻螺以成、幼贝在菜地浅土层中或土、石块下,枯枝落叶下,农田附近的杂草丛中越冬,于次年3—4月天气回暖后开始活动,4~10月间均见发生为害,但以7~9月高温多雨季节为害最烈,1982—1983年调查上尧等12个乡村均普遍发生为害,7月下旬~9月上旬严重为害渡秋淡的小白菜幼苗,还为害芥菜、香芹、小口白、京白、蕹菜、韭菜的幼苗,从种子萌发至三片真叶期前均波严重危害.它以齿舌将生长点或叶、茎舐磨成孔洞或吃断,引起缺苗甚至导致重播2—3次.1982年据安吉、上尧、津头三个乡的不完全统计.播种小白菜11028亩,细钻螺发生面积3025亩,占播种面积的27.4%,失收679亩,减产135.8万斤,损失种子543斤以上.该螺的低畦、潮湿、阴蔽、腐植质较多的,以及没有翻过的菜地发生为害较重,早晨太阳出之前或下午日落之后,特别此时,当菜农淋水土湿  相似文献   

9.
洪海林 《植物医生》1997,10(1):24-24
咸宁市花生青枯病的发生为害及防治对策洪海林(湖北省咸宁地区植保站437100)咸宁市地处鄂南地区,近几年来,花生青枯病的发生为害十分严重,发病高峰期发病率一般在30~50%,严重的整片绝收。一、花生青枯病的发生特点此病为一种细菌性病害,从苗期至收获期...  相似文献   

10.
玉米铁甲虫是崇左市玉米最主要的害虫,全市每年7个县(市)52个乡(镇)有不同程度发生,主要为害春玉米,为害轻的年份,一般产量损失5%~10%,为害重的年份产量损失可达20%以上。为总结经验,笔者对本市1999~2005年的发生为害特点、发生变化原因和防治应对策略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1.
陈德牛 《植物检疫》1995,9(1):30-34
美国重要检疫性螺类和蛞蝓早在1960年以前,美国农业部植物检疫部门将48种蜗牛,10种蛞蝓及16种淡水螺类列入重要检疫性有害生物,现将其种类、分布译于后,以供参考。陆生软体动物一、前鳃亚纲Prosobranchia(1)树螺科Helicinidae1...  相似文献   

12.
塑料大棚野蛞蝓的发生与防治蔡利柱,王彦红(青海民和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810800)野蛞蝓俗称鼻涕虫,属软体动物门、蛞蝓科,是我县近年塑料大棚内蔬菜生产上的重要有害生物。我们于1994~1995年对其在我县塑料棚内的发生及防治进行了观察和试验,结果报告...  相似文献   

13.
蛞蝓是一种常见的软体动物,属腹足纲,柄眼目,俗称"鼻涕虫".蛞蝓分布广,食性杂,除危害各种农作物外,可危害多种盆栽花卉.近年来随着设施园艺的发展,蛞蝓发生为害也日趋严重,给花卉生产带来一定影响.因此,我们于2004-2005年在绵阳市绿化工程队花卉种植基地,对蛞蝓危害盆栽花卉的情况进行了系统调查,并进行了一些药剂防治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宁夏地区温室蛞蝓的发生规律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蛞蝓[Agriolimax agrestis(Linnaeus)]属软体动物门(Mollusca),蛞蝓科(Limacidae),俗称鼻涕虫,危害多种农作物幼苗和蔬菜,以及各种花卉[1].近年来,北方地区保护地发展较快,面积很大,温室蛞蝓发生严重.为探索蛞蝓在宁夏地区的发生规律,笔者于2003年对蛞蝓的危害、生物学特性、种群消长规律等作了调查,其目的在于探索防治蛞蝓的途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15.
芋苗有驱蛞蝓的良好作用居室附近和田野里的蛞蝓,白天躲藏于潮湿的墙脚、阴沟、石缝、作物残茬、根部土块等处栖身,冬季以成虫或幼虫在这些地方越冬。气温在12~15℃时适宜其活动繁殖,故为害时间达春、夏、秋3个多季节,尤以春、夏季为害重。常为害棉、麻、烟草、...  相似文献   

16.
二化螟是全省水稻上的一个主要害虫,每年无论是早稻、中稻(一季晚)还是二晚,都是主要防治对象,特别是对第1代二化螟的防治,更为重要。1第1代二化螟发生特点1.1发生和为各时期长据我县1967~1987年测报灯下统计,第1代二化螟从见蛾至终蛾时间长达25~60d,平均32.8d。盛蛾期长达10~24d平均为14.5d,因此造成为害时期相就增长。1.2发生面积很大我县历年早稻面积约3000hm’,而第1代二化螟历年发生面积均达1666hm’以上,占早稻面积55%左右,占历年早稻害虫发生面积的35~90%,平均为60%左右。1.3防治使用高由于第1代二亿螟发生…  相似文献   

17.
1992~ 1 997年平远县菜田蛞蝓发生为害逐年上升 ,年发生面积累计 64 0hm2 ,每 667m2 有蛞蝓 50 69头 ,产量损失 679.7万kg,产值损失 81 5.9万余元。1 998~ 1 999年笔者进行了烟末防治蛞蝓试验 ,结果如下 :试验分室内、外进行。室内试验处理为 667m2 用烟末 2 .5、5、7.5kg、6%密达颗粒剂 0 .5kg、1 %食盐水、茶麸 5kg及空白对照共 7个 ,重复 3次 ,用玻璃瓶装菜田土及菜苗 ,每瓶放入 1 0头蛞蝓 ,用尼龙网扣紧 ,施药后每隔 1、3、5、7d检查 1次蛞蝓死亡数 ,计算防治效果。田间为对比试验 ,处理 7个同室内 ,不设重复 ,每处理为 …  相似文献   

18.
为探明斜纹夜蛾、甜菜夜蛾、小菜蛾田间种群消长规律,提高预测预报的及时性和准确性,采用性诱剂诱集的方法,于2007~2008年连续2a对斜纹夜蛾、甜菜夜蛾、小菜蛾成虫进行了系统监测,结果表明:在贺州,4~11月是斜纹夜蛾发生为害的主要时期,发生高峰期在6~7月和10~11月;4~12月是甜菜夜蛾发生为害的主要时期,发生高峰期在5~6月和12月;1~3月和11~12月是小菜蛾发生为害的主要时期,3月和12月是其发生为害高峰期.  相似文献   

19.
灭旱螺(含2%灭梭威),对蜗牛、蛞蝓有良好的诱杀和直接的毒杀能力。其防效不受温度、湿度影响,一旦被蜗牛、蛞蝓取食、即可获得理想的防治效果。灭旱螺可用于旱地、温室的各种农作物。一般亩用饵剂330~600克,均匀撒施于裸地表面或作物根标周围,当蜗牛,蛞蝓...  相似文献   

20.
江水明  潘战胜  刘火祥 《江西植保》2004,27(2):84-84,83
1发生概况 2003年余干县第4代二化螟大发生,为害程度是20世纪60年代有资料记载以来最重的一年,主要为害二季晚稻和部分较迟熟的一季晚稻,为害高峰期9月25日~10月15日,由于虫口密度大,虫伤株多,从9月底开始晚稻成片枯稿倒伏,损失巨大。晚稻二化螟发生面积约23000hm^2,约占晚稻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