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几种杀菌剂抑制辣椒疫霉孢子囊形成的室内测定结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室内测定了甲霜灵等10种杀菌剂对辣椒疫霉(Phytophthoracapsici)孢子囊形成的抑制作用,测定结果表明,甲霜灵,甲霜锰锌,磷酸乙酯,乙磷铝对辣椒疫霉孢子囊的形成具有很强的抑制作用,但该菌对这几种杀菌剂的适应浓度范围较宽,硫酸铜,霜疫必克,克抗灵,冠菌铜在较高浓度下对才能在辣椒疫霉孢子囊的形成有抑制效果,该菌以壕几种杀菌的适应浓度范围要对较窄。  相似文献   

2.
用Phytophthora capsici菌接种花生,发现花生的根际分泌物对P.capsici菌没有拮抗作用。花生幼苗接种此菌同样感病。花生不能作为辣椒防治疫病的间作保护物。  相似文献   

3.
安克对辣椒疫霉菌的毒性测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安克(Dimethomorph)是肉桂酸衍生物类杀菌剂,经测定,其对辣椒疫霉菌(Phytophthoa capsici)的抑制作用显著高于甲霜灵。安克抑制P.capsici菌丝生长的EC95为0.6085ug/ml,比甲霜灵低10.62倍。安克对P.capsici孢子囊形成具极强抑制作用,抑制率回归方程为y=7.4109+1.3143x,EC95为0.2613ug/ml,比甲霜灵低362.11倍。安克对游动孢子萌发的EC95为9.526ug/ml,而游动孢子萌发对甲霜灵的敏感性则较差,EC95大于800ug/ml。  相似文献   

4.
辣椒疫霉菌在山西省土壤中的季节性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山西省主要菜地中辣椒疫霉菌种群数量的季节性变化、垂直分布及在土壤中的残存。结果表明 ,辣椒疫霉菌种群数量的季节性变化与温度的关系最密切 ,夏、秋季菌量最多 ,最适温度为 2 5~ 2 8℃。辣椒疫霉菌主要分布在 0~ 10cm土层内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青椒疫病病原菌(Phytophthoracapsici)的生物学特性的研究,得出:P.capsici在改良的PDA培养基上生长状况优于在普通PDA培养基上的生长状况;菌丝生长最适温度范围是25~30℃,致死温度为45℃(10mim)或48℃(10min).光照是促进P.capsici游动孢子囊产生的必要条件。游动孢子囊萌发的最适温度范围在25~30℃之间,25℃下,24h时,萌发率达到最高,最适pH范围为6~8。  相似文献   

6.
从呼和浩特市郊区各乡分别采集青椒疫病株,经分离培养和鉴定,确定了呼市地区引起青椒疫病的病原菌为辣椒疫霉菌(Phytophthoracapsici).通过接种试验,确认该菌为致病菌。  相似文献   

7.
辣椒疫霉产孢方法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辣椒疫霉产孢方法初探张子君刘晓舟张宏志张春萍(辽宁省农业科学院)(沈阳市林产公司)(齐齐哈尔铁路分局)收稿日期:1996-5-11本文经王疏、田春晖修改辣椒疫病(Phytophthoracapsici)是辣椒生产较重要的病害之一。近几年有逐年加...  相似文献   

8.
本文记述了寄生疫霉PhytophthoraparasiticaDastur,柑桔褐腐疫霉P.citrophthora(Sm&Sm)Loonian,棕榈疫霉P.palmivora(Butler)Butler,德氏腐霉PythiumdebaryanumHesse,齿孢腐霉PytiunhydnosporumSchroterEngler&Prantl,逸见腐霉PythiunhemmianumTakahas  相似文献   

9.
温湿度对辣椒疫霉菌生长及侵入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试验表明,辣椒疫霉菌(Phytophthoracapsici)菌丝生长及孢子形成的最适温度为25℃;病原菌在燕麦、玉米粉培养基上生长最好,孢子囊形成多;病原菌入侵的最佳湿度大于90%;温度对该菌潜育期影响较大,潜育期最适温度25~35℃。室内药效测定表明,复配农药抑菌作用明显,单剂中代森锰锌,硫酸铜在较高浓度时抑菌作用显著。  相似文献   

10.
菌株存放6~24个月、菌丝损伤、土壤浸出液和绿色木霉(Trichodermaviride)可诱导槐生疫霉(Phylophthorarobinicola)、掘氏疫霉(P.drechsleri)和烟草疫霉(P.nicolianae)部分A_2交配型菌株产生卵孢子,表现同宗配合特性,而A_1交配型菌株一般较稳定。樟疫霉(P.cinnamomi)仅在土壤浸出液和绿色木霉的刺激下,部分A_2交配型菌株才形成卵孢子。但是,根据Zentmyer方法制备的刺槐和雪松的根浸液对上述4种疫霉的卵孢子产生均无诱导作用。  相似文献   

11.
电泳鉴定表明,从新疆各地采集分离到的具代表性7个辣椒疫霉病病原菌,其谱带与美国的phytophythoracapsici标准菌株基本相同,证明它们为同一个种。  相似文献   

12.
黑龙江省南瓜死秧烂瓜病原菌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者研究了近几年来导致黑龙江省南瓜大面积烂秧烂瓜的病原菌的形态、生理及致病性。该病原菌在CA上菌落呈非绒毛状,边缘清晰。菌丝柔韧,平均宽5.50μm。CA培养基上和水中均不产生厚壁孢子。孢囊梗单轴分枝或不规则分枝。诱发形成椭圆形、近球形、卵形或不规则形孢子囊。孢子囊乳突明显,呈半球形,多数1个,少数2个,平均高度4.80μm。孢子囊平均长57μm,宽39μm,长宽比为1.5。孢子囊脱落后具长柄,平均柄长45μm,偶尔侧面着生。孢子囊萌发一般产生游动孢子,排孢孔平均宽7.10μm,有时也产生静孢子球。异宗配合,藏卵器球形,平均直径32μm,雄器围生,高15.60μm,宽13.60μm。菌丝生长最适温度22℃~32℃,最高生长温度37℃。能利用淀粉作为唯一碳源,淀粉水解指数74%。在含有1mg·kg-1孔雀石绿的培养基上能正常生长。能侵染多种葫芦科植物和辣椒、豌豆等植物,致病力较强,寄主范围较广。接种马铃薯块茎和苹果果实只造成轻微腐烂。根据Ho(1981)和Newhook(1978)的检索表,将该病原菌鉴定为辣椒疫霉Phytophthoracapsici。  相似文献   

13.
樟疫霉在自然发病土壤中的季节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诱饵分离技术对上海地区两个自然发病土壤中樟疫霉的密度进行了为期25个月的测定,结果表明,樟疫霉在两个不同寄主土壤中呈季节性规律变化,夏、秋季最高,其带菌土样率和回收菌株数分别高达44%和83株;冬季最低,在土壤中检测不到,春季开始回升。该菌密度与某些生态因子的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它主要与土壤温度呈显著相关(P〈0.05),最适土温25℃左右,小于10℃时检测不到。该菌密度在土壤中的季节变化与寄主  相似文献   

14.
为了了解中国辣椒主产区重茬土壤病原真菌的种类及分布,从山西、河北、山东、广西、四川和海南6省11块辣椒重茬土壤中分离获得了393株真菌,经菌丝形态观察和分子生物学鉴定,将其归为19属38种,其中镰刀菌(33.3%)、被孢霉(27.5%)和疫霉(18.7%)为中国辣椒重茬土壤的优势病原真菌,但其分布存在一定的地域差异,山西、河北地区以镰刀菌、疫霉、被孢霉为主,而山东则以镰刀菌和疫霉为主,广西为镰刀菌和长蠕孢,四川和海南则为疫霉和轮枝菌。这些结果为有针对性地防治辣椒重茬病害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云南辣椒地方品种的变种类型与分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70年代末至80年代,共收集云南省辣椒地方品种资源358份,鉴定整理得主要地方品种62个,对其变种类型,变种特征,特点及其分布进行了研究,这些品种属一年生辣椒(CapsicumannuumLinn)种的6个变种和灌木状辣椒(CapsicumfrutescensLinn)种的1号野生种,一个新变种及2个新变型,其中,新变种辣和新变型大树辣为云南特有珍稀资源,一年生长角椒,指形椒较多,短锥椒及灯笼椒次  相似文献   

16.
油菜土壤中与核盘菌菌核存活有关的真菌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用菌核埋植法研究油菜田土壤中与核盘菌(Sclerotiniasclerotiorum)菌核存活有关的真菌区系。从四川省内江、简阳和雅安三地土壤中共分离到菌核重寄生真菌117株,分布于10个属内:曲霉(Aspergilusspp.)、交链饱属(Alter-nariaspp.)、小盾壳霉(Coniothyriumminitans)、镰刀菌(Fusariumspp.)、粘帚霉(Gliocladiumspp.)、毛霉(Mucorspp.)、青霉(Peniciliumspp.)、根霉(Rhizopusspp.)、木霉(Trichodermaspp.)和轮枝菌(Verticili-umspp.)。其中以镰刀菌和木霉为主要种类,分别占全部重寄生真菌的51.4%和30%。从菌核表面分离到12个属的真菌,镰刀菌、木霉和根霉占优势,分别为48%、18.5%和14.3%。不同地区油菜土中与菌核有关的真菌区系不尽相同。然而,三个地区能侵入菌核内部的真菌均以镰刀菌(Fusarium)和木霉(Tricho-derma)占多数。它们在菌核存活、子囊盘萌发等方面的作用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7.
瓜栗病原真菌的鉴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鉴定了广州地区瓜栗「Pachira macrocarpa(Cham.et.Schlecht.)Walp.」上8种病原真菌,即大果拟茎点霉(Phomopsis macrocarpae P.G.Xi.Z.D.Jiang et P.K.Chi sp.nov.),榴莲拟茎点霉(Phomopsis durionis H.Syd)、可可球二孢(Botryodiplodia theobromae Pat.)、胶  相似文献   

18.
综合国内已发表的文献和安徽农业大学经济昆虫菌物研究所采集的标本,报道了14种中国虫疠霉,它分别是:菜叶蜂虫疠霉(Padora athaliae)、毛蚋虫疠霉 (P.bibionis)、布氏虫疠霉(P.blunckii)、北虫疠霉(P.borea)、金龟子虫疠霉(P.brahminae)、丽蝇虫疠霉(P.calliphorae)、叶蝉虫疠霉(P.cicadellis)、习虱虫疠霉(P.delphac  相似文献   

19.
吉林省参地中的10种VA菌根真菌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从吉林省主要人参产区的5个参场人参根际土壤中分离得到10种VA菌根真菌:1.穴状无梗囊霉Acaulospora cavernata Blaszkowski;2.刺状无梗孢囊毒Acaulospora spinosa Walker & Trapple;3.束球囊霉Glomus fasciculatum (Thaxter)Gerd。& Trappe;4.地球囊霉Glomus geosporum (Nic  相似文献   

20.
研究表明,苎麻生长发迹了5~20cm土层的温度状况,缩小了不同季节的最高与最低温度值的变幅。苎麻地在9月至次年3月的早晨8:00,5~20cm土层均具有升温效应,10月升温最高1.10℃;7~8月则有较强的降温效应,8月10cm土层隆温最多,为1.61℃。在下午14:00,4~9月苎麻地小区5~20cm土层表现显著的降温效应,高温的8月10cm土层的降温值平均高达3.19℃。苎麻地具有减少一年中土壤高于30℃和低于5℃温度的天数和累积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