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佐贺清香1991年日本佐贺县农业试验研究中心选育,果实大,级序果平均单果重35克,最大单果重达59克.果实圆锥形,果面鲜红色,有光泽,美观漂亮,畸形果和沟棱果少.温室栽培连续结果能力强,采收时间集中.第一级序果和第二级序果形状及大小相差较小,整齐度好.果实甜酸适口,香味较浓,质优.株高20~25厘米,叶片大,叶色浓绿.花芽分化期和开花期均比丰香早5~7天,休眠期极短,冬季温室栽培矮化程度轻.抗草莓白粉病能力明显强于丰香,抗草莓疫苗、草莓炭疽病能力与丰香相当,抗矮化能力优于丰香.平均每667平方米产量2300千克,比丰香高11%.  相似文献   

2.
“农大早红”是以早粉2号作母本,沈农2号作父本,通过有性杂交、基因重组,优良性状互补,育成的高产、优质番茄早熟新品种。该品种植株长势中等,第1花序着生第6至第7位,花序间隔1~2片叶,三穗果封顶,属矮自封顶类型.耐寒力较强,座果率高,物候期早,果实发育快,定植后52d始收,比双亲提早4~6d,前期产量超标22.8%,总产量超标26.9%果实近园形,红色,平均单果重119.2g,果实酸甜适度,风味好,果皮略厚,不裂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4.5%~5%.适于日光温室,大、中、小棚覆盖和露地早熟栽培,单干整枝,9株/m ̄2以上,常年产量为5.2~6.0kg/m ̄2.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早播棉(提早播种10~15d)与正播棉(正常播期播种)全生育期的对比考察,探讨早播育苗的效应。结果表明,在同等密度、同等栽培条件下,早播棉比正播棉单株铃数高8%~10%、衣分高1%~1.5%、产量增15%~20%;同时由于早播,棉花生育进行同步提高,各项栽培措施也须相应提前到位。  相似文献   

4.
芦笋新品系97~2是从“潍坊芦笋”中选择优良变异雌株、优良雄株经采用无性和有性技术相结合而选育的杂交一代。该品系植株生长旺盛,叶色深绿,年生育期203d左右。定植第四年鲜笋平均茎粗1.4cm、长29cm,第一分枝高度45.7cm,笋条直,粗细均匀,质地细嫩,头部包裹紧,营养丰富,比其他芦笋早采收4~6d,在临夏地区栽培定植第四年亩产量可达800kg,比“潍坊芦笋”增产45%以上.比UC800增产30%以上.  相似文献   

5.
港丰(暂定名)也称丰香变异,是东港一农户从丰香栽培品种中发现的变异单株,经无性繁殖后,于1998年开始进行温室试栽表现良好,其综合性状优于丰香。1999年继续试栽,优良性状稳定,667平方米(亩)产量达2500~3000公斤,比丰香增产30%~50%,至2000年秋东港市已栽培20公顷。最近,东港市果树技术推广站在东港市果树新品种展示区的4个日光温室内搞了正规的生产对比试验和多品种的品比试验,  相似文献   

6.
冀东地区乐亭县有“草莓之乡”之称的中堡王庄乡多年栽培试验表明,草莓幼苗健壮与否,是决定产量高低的关键因素。在土质、密度和水肥管理等相同条件下,定植壮苗的温室,产量是一般的150%~167%.  相似文献   

7.
申旭2号 由上海市农科院园艺研究所与日本国际农林水产业研究中心合作育成的特早熟性草莓新品种,1997年定名为"申旭2号".该品种生长势中等,株型直立,匍匐茎抽生量多;休眠性浅,较高温度下花芽容易形成,花芽分化期与"丰香"相近,但花器发育速度快,开花期早,同等栽培条件下果实成熟期较"丰香"提早10天以上;果实圆锥形,果表橙红,着色一致;果面平整,光泽强;果肉粉红,质地细密,无中空现象;甜酸适中,香味浓,风味优;着果率为66.7%,商品果率达92.51%,单株平均产量400克左右,产量高且稳定,促成栽培年内产量明显高于"丰香";果实硬度中等;植株对炭疽病的抗性强于"丰香",但弱于"宝交早生".  相似文献   

8.
播期和越冬定植对洋葱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江苏境内三个黄皮洋葱品种在南京进行了播期和越冬定植对洋葱生长发育及鳞茎商品性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秋季播种越冬前定植的植株,越冬时生长速率随播期延迟递减;对鳞茎生长期无影响,但与品种特性有关,与越冬前植株大小无关;对洋葱抽薹率、小区产量和平均鳞茎重均有明显影响。据此认为:在长江中下游地区高产栽培条件下,早熟品种“阳春黄”适宜于9月10日前后播种;中晚熟品种“84.5”和“9866”适宜于9月20日前后播种。9月20日、9月30日播种的“84.5”和“9866”,冬后定植比冬前定植的抽薹率明显升高,小区产量和平均鳞茎重则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9.
提高大棚草莓大果产量及品质的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提高大棚草莓大果产量,从品种、密度和疏花蕾三个方面开展研究,结果表明:(1)丰香、女峰、明宝三个品种≥10g果产量都超过50%,其中≥15g果产量占30%~35%,丰香大果产量最高,明宝次之,女峰稍低;(2)不同育苗方式的定植密度以营养钵壮苗6000株/亩,露地壮苗8000株/亩,亩产量、大果产量最高,品质也好;(3)每花序留8~10个果,大果产量高,品质也好。  相似文献   

10.
油菜秋发栽培是提高油菜产量的重大技术改革,比冬发栽培增产35%以上。实践证明,油菜争秋发,夺高产,必顽强化“三早”和“四防”的栽培管理措施。一、“三早”是油菜秋发栽培的核心秋发栽培的指标为:11月底发棵,主茎绿叶9~10片。叶面积系数1.5以上,越冬前(12月底)主茎绿叶12~13片,叶面  相似文献   

11.
<正> 油菜秋发栽培是提高油菜产量的重大技术改革,比冬发栽培增产35%以上。油菜争秋发,夺高产,在栽培上必须突出“三早”。“三早”是油菜秋发栽培的核心。秋发栽培的指标为:11月底发棵,主茎绿叶9~10片,叶面积系数1.5以上;到越冬前(12 月底)主茎绿叶12~13片,叶面积系数2.5以上。要达到上述指标要求,必须突出三早。 1.适早播育壮苗。9月上旬是长  相似文献   

12.
一、培育壮苗1.选好良种大棚栽培草莓品种应具有休眠期短,花芽分化时早,收获期早,采收期长和品质优、丰产性、耐运性好等特点。实践证明,丰香具有上述特点,是目前最适宜的早熟栽培品种,其次为春香、女峰、宝交早生等。2.培育壮苗定植时壮苗应达到叶大而绿,叶柄...  相似文献   

13.
番茄无土栽培与土培对比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番茄进行无土栽培(水培和基质培)与土壤栽培对比试验。结果显示:定植后60d,水培和基质培的番茄株高、开展度、根颈粗均优于土壤栽培,产量分别比增60.4%和51.5%,单果重增加,早疫病、晚疫病、叶霉病、病毒病发病率降低10.3~21.1个百分点,并能避免土传病害青枯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三种生物有机肥对茶树生长影响试验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在茶园使用3种生物有机肥料对比试验,观测早生茶树白毫早物候期、产量等指标,结果表明:生物菌种沤肥对春茶营养物候期提早效果比较显著,较其它肥料提早2~3天;从对萌芽密度的影响分析,生物菌种沤肥与长得快微生物有机肥的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从茶青产量比较来看,生物菌种沤肥茶叶产量比其它肥料处理高11.9%~13.4%,并且,生物菌种沤肥处理的经济效益达到1100元/667m2,综合使用成本和各项指标,生物菌种沤肥适合茶树大田栽培生产。  相似文献   

15.
油菜秋发栽培是提高油菜产量的重大技术改革,比冬发栽培增产35%以上。实践证明,油菜争秋发,夺高产,必须强化“三早”和“四防”的栽培管理措施。一、“三早”是油菜秋发栽培的核心秋发栽培的指标为:11月底发棵,主茎绿叶9-10片,叶面积系数1.5以上;到越冬前(12月底)主茎绿叶12-13片,叶面积系数2.5以上。要达到上述指标要求,必须突出三早。1.适期早播。9月10日是长江流域秋发油菜播种的适宜时期。可选用华杂3号、华杂4号、中双4号、华双3号和中油杂1号等品种或组合。各地可选用适宜当地种植的优良…  相似文献   

16.
油菜秋发栽培是提高油菜产量的重大技术改革,比冬发栽培增产35%以上。实践证明,油菜争秋发,夺高产,必须强化“三早”和“四防”的栽培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7.
《农家致富》2010,(6):23-23
“衢丝1号”是中早熟丝瓜新品种.具有产量高、熟期早、品质优、适应性广等特点.2007年2月通过认定。该品种中早熟设施栽培从播种至始收85~90天.采收期长。植株生长旺盛.分枝力强,掌状裂叶,第1雌花着生于主蔓8~11节.以后每节均着生雌花.侧蔓雌花着生率在80%以上.主侧蔓连续结瓜力强.前期产量高。  相似文献   

18.
以棉籽壳、稻草为原料,分别进行床式栽培和砖块式栽培的对比试验,并相应进行人工调控环境因子,试验结果表明,用棉籽壳砖块式栽培草菇的产量高;砖块式栽培比床式栽培出菇快1~2天;每百公斤原料的产量:砖块式栽培比床式栽培的高5.87%~20.25%,用棉籽壳栽培的比用稻草的高59.67%~81.36%。  相似文献   

19.
<正> 甜椒喜温怕冷、怕热、怕淹,栽培上比辣椒要求严格。根据调查分析,郑州栽培甜椒的两个不利的气候因素是春季寒冷和夏季高温。春季低温使甜椒不能早定植,定植后生长缓慢,而在温度适宜时又很快进入夏季高温时期。高温使甜椒停止生长并易得病毒病,故适生期短,产量较低。我们经过甜  相似文献   

20.
大棚草莓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选用良种 目前本地大面积推广种植的草莓品种主要是日本"丰香",主要特点是植株长势强,株形较紧凑,叶片圆而大,厚而绿,匍匐茎发生多;果形大,短圆锥形,鲜红色,富有光泽,平均单果重20~30g,酸甜适口,风味浓,品质佳;休眠程度浅(打破休眠只需5℃以下低温50~70小时);成熟早,产量高.作促成栽培8月下旬至9月上旬定植,于当年11月中、下旬开始采果上市,采果期可延续到次年5月下旬至6月上旬,亩产鲜果2000kg左右,高产田块亩产可达2500kg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