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贾东 《北方水稻》2011,41(2):73-74
简要回顾了水稻超高产育种的历史进程,指出了提高单产是增加粮食产量的根本。结合我国水稻超高产育种经典理论内容与实践,分析了水稻超高产育种的现状,提出了通过籼粳稻杂交、光敏核不育和广亲和基因等途径实现水稻超高产育种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在综述了当前国内外水稻超高产育种现状的基础之上,对水稻超高产育种理论、方法以及所面临的问题进行了讨论,笔者还结合自身育种实践对水稻超高产育种理论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水稻超高产育种理论与方法的辩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综述了水稻超高产育种的研究现状,并对水稻超高产育种的理论和方法进行了辩证的分析,阐述了超高产新株型创制、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等水稻超高产育种的实践探索,提出未来水稻超高产育种研究的方向。冠层结构、光合作用、物质积累、分配与调运的综合作用是作物产量形成的基础,充分利用遗传资源和高光效育种以及传统育种和生物技术相结合,协调生物产量与收获指数的关系,协调穗数、穗粒数与粒重的关系,建立合理的产量结构,理想株型与杂种优势利用相结合,实现超高产育种。生态设计育种和分子育种是未来超高产育种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4.
简要回顾了水稻超高产育种的背景及水稻育种发展的概况,对水稻超高产育种理论研究与育种实践的发展历史、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了综合评述,并对目前各种水稻超高产育种理论的提出依据、育种手段方法和所需要达到的目标等方面进行了总结和分析,认为种质资源的创新是水稻超高产育种的物质基础,解决广适性是当前超级稻育种应重点解决的问题,并对超级稻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水稻超高产育种研究概况及若干问题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水稻超高产育种现阶段的概况,并对存在的若干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水稻超高产育种实践中应掌握的主要指标。  相似文献   

6.
水稻超高产育种的可能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回顾水稻超高产育种的背景和现状,对超高产育种的基础、目标、途径、进展及存在问题等进行了综述。展望超高产育种未来发展方向,必须大力加强高新技术的发展和多学科之间的合作,共同攻克难关,以实现我国水稻育种的第三次突破。  相似文献   

7.
水稻超高产育种研究概况及问题讨论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综述了水稻超高产育种的理论与技术研究概况,并对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水稻超高产育种实践中应掌握的主要指标。  相似文献   

8.
水稻超高产育种研究概况及若干问题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水稻超高产育种现阶段的概况,并对存在的若干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水稻超高产育种实践中应掌握的主要指标。  相似文献   

9.
水稻超高产育种的可能途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回顾水稻超高产育种的背景和现状,对超高产育种的基础、目标、途径、进展及存在问题等进行了综述。展望超高产育种未来发展方向,必须大力加强高新技术的发展和多学科之间的合作,共同攻克难关,以实现我国水稻育种的第三次突破。  相似文献   

10.
杂交水稻超高产育种   总被引:394,自引:46,他引:394  
杂交水稻超高产育种袁隆平(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10125)1超高产水稻的概念什么叫水稻超高产育种,迄今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和严格的定义,因此各家各派提出的产量指标并不相同。1980年日本制定的水稻超高产育种计划,要求在15a内育成比原有品种...  相似文献   

11.
阐述了我国水稻常规育种的发展历程。从水稻矮化育种产生的影响,水稻杂种优势利用对水稻育种产生革命性变化,水稻超高产育种是“矮化育种”、“理想株形育种”、“杂优育种”的必然产物等几方面分析了我国水稻常规育种革命化进程。并对未来我国水稻育种工作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水稻超高产育种途径及问题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回顾了国内外水稻超高产育种背景与概况,认为种质资源的收集与创新、籼粳亚种间杂交及理想株型的塑造是水稻超高产育种的主要途径。对高产优质结合的方法、亲本材料的利用、加强组合选配及提高选择水平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根据吉林省寒地稻作的特点,从水稻超高产育种指标分析入手,进一步明确超高产品种的选育目标及对策,初步提出今后吉林省水稻超高产品种的株形模式,采取的技术路线和方法。  相似文献   

14.
水稻超高产育种途径及问题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回顾了国内外水稻超高产育种背景与概况,认为种质资源的收集与创新、籼粳亚种间杂交及理想株型的塑造是水稻超高产育种的主要途径。对高产优质结合的方法、亲本材料的利用、加强组合选配及提高选择水平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根据吉林省寒地稻作的特点,从水稻超高产育种指标分析入手,进一步明确超高产品种的选育目标及对策,初步提出今后吉林省水稻超高产品种的株形模式,采取的技术路线和方法。  相似文献   

16.
中国在步入21世纪的进程中.面临着资源和人口的巨大压力,是世界各国进一步发展所面临问题的典型缩影。因此,粮食的安全供给受利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在解决粮食的诸多措施中,从育种角度入手,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切实可行。辽宁省近10年水稻单产增加了10%,其中育种与栽培的贡献各约占50%。我国水稻育种工作者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形成了与国情相适应的超高产育种体系,并在实践中不断地完善和发展,为水稻的进一步高产,进而实现超高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豆水稻超高产育种的概念1981年,日本农林水产省组织全国主要国立育种机构.率先拟定…  相似文献   

17.
粳型亲籼系的选育及其在杂交水稻超高产育种上的利用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张桂权  卢永根 《杂交水稻》1999,14(6):3-5,11
杂交水稻超高产育种的关键是籼粳亚种间杂种优势的利用。粳型亲籼系的选育和利用是籼粳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的重要途径,作为超高产杂交水稻的强优恢复系,粳型亲灿系的育种目标是:1)对籼稻具有很高的亲和性;2)基因组属于粳型或偏粳型;3)与籼稻具有遗传协调性;4)具有良好的农艺性状;5)带有一些重要基因,对通过利用粳型亲灿系建立超高产要交水稻的育种体系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8.
水稻超高产育种问题初探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我国的水稻育种,已有两次突破,第一次是60年代初矮化育种的成功,把水稻产量提高了20%~30%;第二次是70年代中期杂交水稻的研究成功,水稻产量又在矮秆良种的基础上增长了20%左右[1],水稻是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依靠科技进步,大幅度提高水稻单产,是人多地少的我国面临严峻挑战的必然选择。一、水稻高产潜力与超高产目标80年代以来,国内外兴起了水稻超高产育种热潮。国内杨守仁教授提出理想株型和优势利用相结合的理论[’]。黄耀祥先生提出“半矮秆丛生快长超高产株型模式[’j,周开达提出“重穗型”模式…  相似文献   

19.
野生稻种质资源在水稻育种中的利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目前中国水稻育种面临的遗传资源利用范围狭窄这一主要问题,从重要基因资源的发掘角度,综述了野生稻种质资源的利用现状,探讨了其在水稻超高产育种、抗病虫育种、抗逆性育种、品质育种等方面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20.
日本1981年制定一个超高产育种攻关计划,提出15年内育出超高产品种比现有推广品种增产50%的育种目标,现已育出“晨星”、“中国96”、“比陆130”、“关东138”等超高产品种。在我国,新近育成的籼粳杂交组合“赣化6号”等、在米质、抗性以及产量潜力等综合性状上都有明显的提高。本文概述了国内外水稻超高产育种的研究进展及提出我省超高产育种的设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