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中华鳖日本品系是浙江省选育的第1个国家级水产新品种,2007年经国家水产原良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已在全国推广。中华鳖日本品系具有外型优美、生长速度快、繁殖能力强、抗病力强等优点,并且营养丰富,为推动浙江省中华鳖产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优质苗种,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
通过测量中华鳖黄沙鳖品系、鄱阳湖鳖品系及其杂交后代的体质量、背甲长、腹甲长、体高等10项性状参数,得到各性状间的相关系数。同时,采用通径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方法,算出不同品系以表型形态性状为自变量,对体质量作依变量的通径系数、决定系数和复相关系数,定量剖析各性状对体质量的影响,查明影响各品系中华鳖体质量的外部形态性,为中华鳖的选育提供理论依据和理想测度指标。结果表明,杂交后代表现出杂种优势,除鄱阳湖鳖的两侧裙边与其他表型间相关性不显著外,其他品系的各性状两两间相关性均达显著(P<0.05)。通径分析显示,黄沙鳖对体质量影响显著的性状分别为背甲长、腹甲长和两侧裙边,鄱阳湖鳖、杂交鳖对体质量直接作用显著的性状均为腹甲长、体高和背甲宽。决定系数分析结果与通径分析所表现的结果一致,所选择的外部性状与体质量的复相关指数(R2)分别为0.971、0.899、0.928,说明所选性状正是影响体质量的主要性状。利用逐步回归分析法建立的3品系回归方程分别为黄沙鳖:Y=51.457X1+84.748X3+87.937X7  相似文献   

3.
[目的]筛选出影响香港牡蛎(Crassostrea hongkongensis)重量性状的主要因素,建立壳形态性状对全重的最优线性回归方程,为香港牡蛎的选择育种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在不同规格(小规格1~15 g/只,中规格90~110 g/只,大规格165~270 g/只)香港牡蛎群体中随机取样,对其壳形态性状(壳长、壳高和壳宽)及重量性状(全重)进行测量,并采用变异系数、相关性分析、通径分析、决定系数和多元回归分析等方法分析壳形态性状对重量性状的影响.[结果]不同规格香港牡蛎的壳长、壳高和壳宽3个壳形态性状与全重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且均以壳高与全重的相关系数最大,分别是0.841、0.318和0.327.对香港牡蛎全重直接作用最大的壳形态性状是壳高,对应的直接通径系数分别为0.516、0.379和0.613;对全重决定系数最大的壳形态性状也是壳高,对应的决定系数分别为0.266、0.144和0.376.以壳长(x1)、壳高(x2)和壳宽(x3)为自变量,全重(y)为因变量,使用多元回归分析构建不同规格香港牡蛎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分别为:y小规格=0.175x1+0.243x2+0.250x3-10.259,R2=0.864;y中规格=0.252x1+0.219x2+0.244x3+56.667,R2=0.232;y大规格=1.262x1+1.129x2+1.807x3-118.236,R2=0.383.[结论]选育高产香港牡蛎时应以壳高作为主要参考指标,小规格和大规格香港牡蛎宜加强壳长的协同选择,而中规格香港牡蛎需加强对壳宽的协同选择.  相似文献   

4.
建立了中华鳖日本品系组织中氟甲喹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方法,研究了氟甲喹药饵多次给药后在 中华鳖日本品系体内的残留代谢规律.在(25.0±1.5)℃下,采用纯度不小于98%的氟甲喹和规格为(250±50)g 的中华鳖日本品系180尾,混饲投喂12mg/kg体重药饵,给药7d.在停药后的第1,2,4,8,16,28,48,72,96,120, 144,168,240,360h分别取其血液、肌肉、肝脏和肾脏样品进行残留代谢规律的研究.结果表明氟甲喹在中华鳖日 本品系的血液、肝脏、肌肉和肾脏组织中均有残留,最高峰值均出现在停药后2h,质量分数分别为2715.0, 2000.0,1095.3,281.0μg/kg;其t1/2α 分别为1.015,0.629,0.719h,0.212h,t1/2β 分别为49.636,52.234, 42.817,46.657h,动力学方程分别为:C血液=2674.136×e-0.683t 1410.516×e-0.0140t,C肝胰腺=2429.647× e-1.103t 1280.742×e-0.0133t,C肌肉=946.592×e-0.964t 770.039×e-0.0162t,C肾脏=0.487×e-3.275t 224.740× e-0.0149t.说明氟甲喹在中华鳖日本品系体内吸收迅速,在各组织中残留量及消除速度差别较大,建议休药期为 10d以上.  相似文献   

5.
以124枚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橙色品系为研究对象,测量其壳长(X1)、壳高(X2)、壳宽(X3)、活体质量(WL)和软体质量(WM),采用通径及多元回归方法对橙色品系的壳形态性状(X1、X2、X3)对质量性状(WL、WM)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菲律宾蛤仔橙色品系蛤仔壳形态性状与活体质量及软体质量的相关性极显著(P<0.01);壳宽、壳高分别是影响活体质量的主要和次要因素,壳长、壳宽分别是影响软体质量的主要和次要因素;运用逐步回归法,将自变量的通径系数不显著项去除,以壳形态性状为自变量,活体质量为因变量,建立活体质量的最优回归方程为WL=-6.917+0.142X1+0.15X2+0.351X3。  相似文献   

6.
对稻田和池塘养殖的2组中华鳖日本品系的形体指数以及肌肉和裙边的水分、粗蛋白、粗脂肪、灰分、氨基酸组成和质构特性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显示:(1)稻田鳖与池塘鳖的肝体指数、裙体比和体脂率差异不显著(P0.05)。(2)稻田鳖与池塘鳖的肌肉、裙边水分、粗蛋白、粗脂肪、灰分和氨基酸组成无显著差异(P0.05),进一步分析显示,池塘鳖肌肉氨基酸总量、必需氨基酸和呈味氨基酸含量高于稻田鳖,稻田鳖裙边氨基酸总量、必需氨基酸和呈味氨基酸含量高于池塘鳖,两者均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3)池塘鳖肌肉的硬度、粘性和胶黏性显著高于稻田鳖(P0.05),裙边的硬度、胶黏性和咀嚼性显著高于稻田鳖(P0.05),稻田鳖肌肉和裙边的口感优于池塘鳖。  相似文献   

7.
试验对比研究了无菌蝇蛆蛋白粉替代中华鳖日本品系(Pelodiscus sinensis Japanese strain)(初始均重3.5g左右)常规饲料中50%的鱼粉后,对其生长、肌肉和裙边质构参数、血清免疫和抗氧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9个月的温室养殖,50%蝇蛆蛋白粉替代组饲喂的幼鳖特定生长率相比于常规饲料组显著下降(P<0.05),而存活率有所提高(P>0.05);肌肉质构参数方面,蝇蛆蛋白粉替代组硬度降低(P<0.05),但粘性提高(P<0.05),裙边的内聚性参数显著下降(P<0.05).蝇蛆蛋白粉饲料投喂能显著增强试验鳖血清中酸性磷酸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P<0.05),但对抗氧化指标和溶菌酶活性没有显著影响(P>0.05).试验认为,蝇蛆蛋白粉可以替代中华鳖日本品系中部分饲料,但替代的适宜比例需进一步研究确定.  相似文献   

8.
长江下游日本沼虾形态特征及主要性状对体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长江下游安庆和常熟江段随机采集 2234尾日本沼虾 (Macrobrachiumnipponensis)样本,测量了全长、体长、额剑长、头胸甲长、头胸甲宽、腹部长、腹部宽、尾扇长、第二步足长、额剑上刺数及额剑下刺数等 22项形态性状。采用通径分析方法计算了雌雄群体主要形态性状对体重的通径系数和决定系数,并对各性状影响体重的效应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额剑上刺数和额剑下刺数与体重的相关性不显著 (P>0.05),而其余性状与体重相关性极显著 (P<0.01),雌雄群体对体重影响最大的 3个性状均为全长、体长和第二步足长。经通径分析及回归显著性检验,建立雌雄群体多元回归方程分别为 W♀=-2.383+0.021X1+0.027X2+0.029X3+0.032X4+0.027X5和 W♂=-3.321+0.011X1+0.053X2+0.024X3+ 0.051X4+0.021X5+0.032X6,两方程的多元回归系数 (r2)分别为 0.9102和 0.8920,回归关系均达到极显著水平 (P<0.01)。  相似文献   

9.
随机选取莱州湾日本蟳Charybdis japonica野生个体96只,分别测量了其额宽(X1)、甲长(X2)、甲宽(X3)、体高(X4)、全甲宽(X5)、大螯不动指高(X6)、大螯长节长(X7)、大螯不动指宽(X8)、大螯不动指长(X9)、第一步足长节高(X10)、第一步足长节长(X11)、第一侧齿间距(X12)、第二侧齿间距(X13)、体重(Y)共14个形态学指标。采用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的方法,计算了以形态性状为自变量对体重作因变量的相关系数、通径系数、决定系数及相关指数,定量分析了形态性状对体重的影响效果。结果表明:日本蟳的14个形态性状与体重的相关系数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通径分析揭示了多元分析中多个自变量与因变量的真实关系,甲长、甲宽、第二侧齿间距对体重的通径系数达到显著水平,是直接影响体重的重要指标,其中甲长对体重的直接影响(1.060**)最大,是影响体重的最主要因素,而第二侧齿间距对体重的直接影响是反向的;决定分析的结果与通径分析结果的变化趋势一致。所选形态性状与体重的复相关指数为R2=0.886,说明影响体重的主要自变量指标已经找到;通过多元回归分析,建立了甲长、甲宽、第二侧齿间距对体重的回归方程Y=10.028X2+1.962X3-3.662X13-330.271,为日本蟳的育种提供了理想的测度指标。  相似文献   

10.
随机选取莱州湾日本蟳Charybdis japonica野生个体96只,分别测量了其额宽(X1)、甲长(X2)、甲宽(X3)、体高(X4)、全甲宽(X5)、大螯不动指高(X6)、大螯长节长(X7)、大螯不动指宽(X8)、大螯不动指长(X9)、第一步足长节高(X10)、第一步足长节长(X11)、第一侧齿间距(X12)、第二侧齿间距(X13)、体重(Y)共14个形态学指标。采用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的方法,计算了以形态性状为自变量对体重作因变量的相关系数、通径系数、决定系数及相关指数,定量分析了形态性状对体重的影响效果。结果表明:日本蟳的14个形态性状与体重的相关系数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通径分析揭示了多元分析中多个自变量与因变量的真实关系,甲长、甲宽、第二侧齿间距对体重的通径系数达到显著水平,是直接影响体重的重要指标,其中甲长对体重的直接影响(1.060**)最大,是影响体重的最主要因素,而第二侧齿间距对体重的直接影响是反向的;决定分析的结果与通径分析结果的变化趋势一致。所选形态性状与体重的复相关指数为R2=0.886,说明影响体重的主要自变量指标已经找到;通过多元回归分析,建立了甲长、甲宽、第二侧齿间距对体重的回归方程Y=10.028X2+1.962X3-3.662X13-330.271,为日本蟳的育种提供了理想的测度指标。  相似文献   

11.
MYB转录因子是一类类黄酮代谢途径的重要调控因子,但是茶树中相关研究依然很少。克隆1条第7亚族R2R3-MYB基因,其开放阅读框为994 bp,编码328个氨基酸。荧光定量分析表明,Cs MYB7-1在茶树各个组织中均有表达,其中在花中表达最高而在根中表达最低;Cs MYB7-1的表达受到甘露醇处理的诱导。过表达Cs MYB7-1的烟草花色和花的形态并没有表现出特殊的症状,但是LC-3Q/MS分析表明过表达Cs MYB7-1基因的烟草花中咖啡奎宁酸和芸香苷含量升高,而山奈酚-3-O-芸香苷的含量降低;荧光定量分析表明,转基因烟草中类黄酮代谢途径中的一些关键基因相对表达发生了变化。  相似文献   

12.
通过测量国内收集的35个薄壳山核桃优良单株的果实鲜重、果皮厚等形态指标和粗脂肪等质量指标,计算出仁率、果形指数和出籽率等,分析优良单株间果实与质量性状的差异。结果表明,单株间单籽重最大的是ZL57(14.55g),最轻的是ZL13(3.53g);出仁率最高的是为ZL58(58.726%),其次是ZL21(56.661%)和ZL11(56.350%),ZL56出仁率最低为26.208%;粗脂肪含量最高的是ZL11(75.95%);总蛋白和总糖含量最高的是ZL57(9.43%)和ZL12(15.30%)。6项指标综合评价90分以上为18个,得分最高的是ZL57,其次是ZL11和ZL61,是下一步重点考查对象,这些优良单株的果实性状与质量指标的测定与分析为选育当地适生的品种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香椿Toona sinensis种源间种子性状地理变异及其规律.【方法】对11省35县(市、区)的香椿种子8个表型性状进行了分析.【结果和结论】种子全长、种翅长、种子长、种子宽、种子厚、种子长宽比、种子宽厚比、百粒质量8个性状在种源间存在极显著差异.其中,种子长宽比变异系数最大,种子宽厚比变异系数最小,分别为11.16%和5.60%.各性状的重复力以百粒质量最高,种子宽厚比最低,分别为98.1%和75.5%.种子长与采种点经度呈极显著负相关,种子长、种子长宽比与纬度呈显著负相关,种子大小有从西南往东北方向减小的趋势.种子厚与海拔呈显著负相关,种子长宽比与海拔呈显著正相关.种子厚、百粒质量与年均温呈显著负相关,而与年均降水量呈显著正相关,种子长、种子长宽比与年均日照时间呈显著正相关,而种子厚与年均日照时间呈极显著负相关.百粒质量与种子宽厚比呈极显著负相关,而与种子长宽比相关不显著.种子宽与种子厚呈极显著正相关,而与种子全长、种翅长、种子长相关不显著.根据8个性状的聚类分析,可以把35个种源分为5类.  相似文献   

14.
为探明瓦氏黄颡鱼(Pelteobagrus vachelli)形态性状与体重的关系,以同一批次繁殖的 60 日龄瓦氏黄颡鱼幼鱼为研究对象,测定了体长(X1)、全长(X2)、最大体高(X3)、肛门处体高(X4)、尾柄高(X5)、吻-背鳍前端(X6)、背鳍基长(X7)、背鳍后端-脂鳍前端(X8)、脂鳍基长(X9)、脂鳍末端-尾鳍基(X10)、胸鳍前长(X11)、背鳍前长(X12)、腹鳍前长(X13)、臀鳍前长(X14)、尾柄长(X15)、头高(X16)头宽(X17)和体重(Y)共 18 个生物学性状,运用表型值统计、相关分析、通径分析、回归分析,以及生长曲线拟合等方法,研究了形态性状与体重的关系。结果表明:18 个生物学...  相似文献   

15.
随机测定了70尾池养克氏原螯虾全长(X1)、头胸甲长(X2)、头胸甲宽(X3)、头胸甲高(X4)、第1~6腹节长(X5~X10)、尾节长(X11)及体质量(Y)共12个指标,采用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方法,计算了以形态性状为自变量对体质量为依变量的相关系数、通径系数和决定系数。结果表明,克氏原螯虾11个形态性状与体质量的相关系数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头胸甲宽对体质量的直接影响(0.522 0)最大,其次为尾节长(0.452 4),均达极显著水平(P<0.01);头胸甲长对体质量的直接影响(0.164 1)仅次于头胸甲宽和尾节长,虽未达显著水平(P>0.05),但显著高于其他性状对体质量的直接作用,是克氏原螯虾选择育种中值得关注的另一性状;最后建立的以体质量为依变量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为Y=-16.841 5+8.996 9 X3+13.510 8 X11。  相似文献   

16.
【目的】黄野螟Heortia vitessoides是珍贵树种土沉香Aquilaria sinensis的重要食叶害虫,通过大面积林间调查土沉香受害情况,筛选可能存在的抗虫植株,为黄野螟的科学预防和土沉香抗虫品种的选育奠定基础。【方法】在黄野螟危害盛期,对野外土沉香林定期进行大面积调查,在严重受害的土沉香林中,观察不同受害水平土沉香的外观形态和叶片物理结构,同时采集具有不同抗虫性植株的叶片饲养黄野螟幼虫,观察初孵幼虫对不同抗性植株叶片的选择和拒食情况,取食不同抗性土沉香叶片后,测定黄野螟幼虫存活率、生长发育、化蛹和羽化的差异。【结果】在土沉香严重受害的林分中发现了2株未受害的土沉香植株,其表现出较好的抗虫性(抗1和抗2)。抗性植株(抗1和抗2)与感虫植株在叶片长度和厚度上差异显著(P0.05),而叶片长宽比无显著差异。在叶片物理结构上,抗2土沉香叶片的上表皮角质层厚度显著高于感虫叶片。抗2土沉香植株对幼虫取食抑制率高于抗1土沉香植株,两者均达44.81%以上。强迫取食抗性土沉香试验的幼虫存活率、成虫羽化率、蛹质量、成虫寿命均显著低于取食感虫土沉香叶片幼虫的相应指标,而取食抗性土沉香的幼虫、蛹发育历期均显著长于取食感虫土沉香叶片的害虫。【结论】叶片嫩绿的土沉香植株较易受黄野螟的为害,而叶片厚的或叶片颜色偏黄、墨绿的土沉香植株对黄野螟具有较强的抗性。抗性土沉香植株对黄野螟幼虫取食活性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对幼虫的发育有阻碍作用。  相似文献   

17.
林隙大小对土沉香人工更新幼树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林隙大小对土沉香人工更新幼树生长发育的影响,为我国南亚热带地区马尾松林下人工更新提供参考。【方法】以广西凭祥市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实验中心人工马尾松大(83~109 m~2)、中(52~76 m~2)、小(18~43 m~2)林隙以及林冠下栽植的4年生和12年生土沉香幼树为研究对象,采取典型抽样法,对土沉香幼树生长、叶片形态和一级枝条特征进行系统调查,并测定2种年龄幼树的生物量及其分配特征。【结果】随林隙面积的增大,2种年龄土沉香幼树的胸径、树高、冠幅和树冠长度均有一定程度的增长;叶片长度、宽度、平均单叶面积和比叶面积随林隙增大而减小,叶片长宽比则逐渐增加,且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一级分枝的枝条基径、枝条长度和枝条数量均随林隙面积的增大而增加,分枝角度则逐渐减小;叶片、枝条、根、树干以及全株生物量均随林隙面积增大而增加,表明大林隙有利于促进幼树生长发育,林冠下的光照严重不足,抑制幼树生长而影响生物量积累。【结论】林隙对人工更新苗木的影响长期存在,大林隙有利于土沉香幼树生长和生物量积累,小林隙及林冠下其生长受到严重抑制。  相似文献   

18.
匙吻鲟稚鱼形态性状对体重的影响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机选取30日龄和41日龄匙吻鲟(Polyodon spathuln)稚鱼各120尾,分别测定其体重、全长、头长、吻长、体宽、头宽、眼间距、体高和头高共9个性状指标。采用相关分析、通径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分别计算了匙吻鲟以形态性状为自变量对体重(Y)的相关系数、通径系数和决定系数,定量地分析了形态性状对体重的影响效果。结果表明,除41日龄匙吻鲟头长与体重的表型相关系数未达到显著水平外,其余各性状与体重的表型相关系数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通径分析显示,全长、体宽、头宽和头高对30日龄匙吻鲟体重的通径系数达到显著水平(P0.01),全长、体高、头宽、眼间距、体宽对41日龄匙吻鲟体重的通径系数达到显著水平(P0.01)。可见,不同日龄的匙吻鲟各形态性状对体重的影响有差异,但全长、体宽和头宽对体重的影响均达到显著水平,其中全长对体重的直接影响均最大。通径分析结果与决定系数分析结果的变化趋势一致。应用逐步多元回归分析,将偏回归系数显著的变量对体重建立多元回归方程,30日龄和41日龄匙吻鲟形态学指标对体重的回归方程分别为:LgY=-3.808+1.759 Lg X1+0.235 Lg X5+0.336 Lg X7+0.308 Lg X4和LgY=-3.374+1.328 Lg X1+0.591 Lg X8+0.253 Lg X4+0.231 Lg X6+0.198 Lg X5。两个方程的回归关系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P0.01)。  相似文献   

19.
接种丛枝菌根真菌对土沉香幼苗耐旱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接种不同地区的幼套近明球囊霉(Claroideoglomusetunicatu,CE1、CE2)和摩西斗管囊霉(Funneliformismosseae,FM1、FM2)于珍贵树种土沉香(Aquilaria sinensis)幼苗,采用模拟土壤干旱胁迫,研究接种菌根真菌对土沉香的耐旱性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土壤干旱胁迫的加剧,未接菌组的叶绿素a和叶绿素总含量呈显著下降趋势,接菌组叶绿素含量高于未接菌组;在干旱胁迫下,接菌组的可溶性蛋白含量上升,中度干旱胁迫以上,接菌FM1和FM2组可溶性蛋白含量显著高于CK组。随着干旱胁迫程度的增大,接菌组幼苗SOD酶和POD酶活性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但接菌组SOD酶和POD酶活性高于CK组。土壤干旱使植物体内MDA含量上升;在中度干旱时接菌组MDA含量高于CK组;当土壤水分达到重度干旱胁迫时,接种FM2、CE1和CE2处理组MDA含量显著高于CK组。研究表明,在干旱胁迫下,土沉香菌根化苗能提高植物体内渗透调节物质和抗氧化酶活性,维持较高的叶绿素含量,从而提高植物耐旱性。模糊隶属函数值分析结果表明,无论是轻度干旱还是重度干旱,接种菌根真菌幼苗的耐旱能力强于未接菌组,接种摩西斗管囊霉菌种强于接种幼套近明球囊霉菌种,其耐旱能力从大到小依次为菌株FM1FM2CE2CE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