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基于地理信息系统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数据库系统设计的思考,对地理信息系统在实现土地利用规划成果的妥善处理以及提高土地的利用率两个方面起到的作用展开研究。方法以某县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问题为研究对象,从系统设计的原则、主要目标、模块设置、系统硬件设计和系统模块设计几个方面入手,对基于GIS下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数据库系统的设计展开分析。结果通过对系统的实际应用进行讨论,对系统关键技术的实现过程做出研究。结论基于GIS下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数据库系统的理论、方法与技术,在土地适宜性评价、土地人口承载力系统以及土地利用优化配置系统中应用均取得了不错的成效。  相似文献   

2.
龙腾  王小沙  黄小芳  黄婷婷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0):6166-6167,6182
以上海市镇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为例,在ArcGIS平台上,改进了以往的规划工作思想和技术路线,具体分析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的方法和技巧,并提出以GIS为核心的规划辅助编制系统的系统需求和系统功能,取得较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价的需求,开发一套基于GIS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价决策支持系统(简称CLUPIEDSS)。根据系统目标,将GIS与DSS技术结合,进行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设计,以MAPGIS 6.7为二次开发平台,以Visual C 6.0为开发工具进行系统开发。研究结果表明,开发的系统包括数据库、模型库、方法库、知识库、用户界面5个部分,实现了数据管理、辅助评价、空间数据处理等功能;该系统既有规划实施评价模型,又有GIS空间数据处理能力;将其应用于贵州省黔西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价工作中,评价结果符合实际,对该县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价提供了一套基于GIS的科学化、程序化、定量化的手段和方法。  相似文献   

4.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涉及大量的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通过利用GIS技术在空间分析和数据存储方面的优势,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进行了优化,有效提高了数据存储和空间分析的效率,并进一步探讨了基于GIS技术的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的技术和方法,以推进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的科学化。  相似文献   

5.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是针对土地利用的宏观结构调整与布局对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做出的预测性评估.以江苏省镇江市为例,分别从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和重点建设项目2个方面进行了环境影响评估,其中对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的环境影响评估中从生态服务价值,生态绿当量两个方面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实施是有利于镇江市社会经济的发展及生态环境的改善  相似文献   

6.
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及其管理工作业务为主线,采用面向对象的模块化设计方法,设计了一套基于组件GIS技术的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管理信息系统。  相似文献   

7.
罗志华  乐晶  郭熙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4):3478-3480
根据南昌市人口实际数量实际,探讨了南昌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人口预测的方法,并对2010、2020年南昌市的人口数量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理论为基础,分别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土地利用类型动态度和生态价值敏感度对本次安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进行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结果表明,在安县新一轮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其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增加了3400万元;土地利用类型动态度最大的为园地、其他农用地和自然保留地;生态价值敏感性指数从高到低依次是林地>耕地>园地>水域>滩涂沼泽>自然保留地>牧草地>其他农用地>城镇用地。  相似文献   

9.
现阶段,“多规合一”、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建设势在必行,现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也已接近尾声,科学评估规划实施情况,发现并解决问题,夯实自然资源监管基础尤为必要。本文以河北省辛集市为例,通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确定指标权重,采用多因素综合评判模型对规划实施总体情况进行评价,结合多指标综合评价法分析规划各指标执行情况,最后根据评价结果提出规划实施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开展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价,有利于推进规划管理体系的完善,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合理性。该研究运用层次分析法、专家咨询法等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通过构建多因素综合评判模型对指标体系进行量化计算,并以勐罕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年)为例,对该总体规划的实施效果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多因素综合评判模型可行,能够为土地利用规划决策提供重要支撑。  相似文献   

11.
论中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作用及其实施基础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简要回顾了我国制订和实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工作,从理论上分析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在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与地位,讨论了制订和实施我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存在的主要困难,提出制订和执行我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前提、基础、关键和3个保证为主要内容的实施基础,从宏观上为我国制订和修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土地利用数据库在县级土地开发整理规划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土地利用数据库在县级土地开发整理规划中对规划基础数据处理、专题研究、规划过程及规划成果图件编绘等不同阶段的应用,为土地开发整理规划提供了可靠手段和依据.  相似文献   

13.
本文在简要介绍土地利用规划发展历程基础上,提出上一轮土地利用规划存在的问题,并由此引出对新时期土地利用规划修编的新思考。研究表明,作者提出的规划修编新思考对促进地方社会、经济、生态的全面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管理的各个环节中,规划的实施评价是极其重要的一环。文章针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价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评价指标体系,指出影响规划实施评价的因素包括对社会影响度、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完成性指标等8个方面;建立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综合评价模型,其中因素权重的确定采用特尔菲(Delph i)法。在对新疆阿克苏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价过程中,采用了多种数据标准化方法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将规划实施评价的结果分为5个质量等级,分别表示好、较好、一般、差和较差。利用上述原理与方法对阿克苏市1996—2006年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实施情况进行评价,其最终得分为77.66分,表明现行规划执行情况较好,但社会影响度指标、限制性上限指标和限制性下限指标得分较低。最后总结了阿克苏市在上一轮规划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修编和实施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对兰州市1996~2005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的各项评价指标运用对数模型的效用函数进行量化,并利用主观赋权法对各指标权重进行了测算,最后使用几何平均法形成总评价值.结果表明,兰州市1996~2005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的单项指标评价值在60.18~98.49之间,总评价值为82.83,虽然单项指标实施情况不均衡,但是规划实施的整体效果良好.这说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各项指标的执行与其所产生的社会、经济和生态各方面效益的协调程度较高,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执行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李琼  于礼  高峰  李利 《农业网络信息》2007,(1):24-25,28
本文提出了基于GIS的土地利用规划实施评价信息系统的构想,并对系统的设计及各个功能模块和数据库的实现方法进行了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17.
县级土地利用管理决策支持系统的研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我国县级土地管理部门的实际需求,进行了县级土地利用管理决策支持系统的研制。本系统是由空间数据库、属性数据库、数学模型库、辅助决策服务子系统和人机交互界面等部分组成,系统设计时充分考虑了国家的规范和用户要求。该系统通过浙江省瑞安市的试运行,证明能够满足县级土地管理部门的实际需求,具有在全国各县推广应用的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18.
根据2000年和2009年的两期遥感图像,通过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方法,研究了延吉市、龙井市和图们市的土地利用动态变化情况,并与延龙图整个区域的土地利用类型动态变化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延吉市的农用地年变化量最大,水域变化最显著;龙井市和图们市农用地和绿地年变化量较大,龙井市的水域变化最显著,而图们市的农用地变化最显著。延龙图整个区域的土地利用类型中,唯有绿地的面积在减少,分别转化为其它3种土地利用类型,尤其转化为农用地的面积最多。  相似文献   

19.
县级土地利用更新调查技术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县级土地利用更新调查的主要技术方法的特点、适用范围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总结出土地利用更新调查的几种方法的适宜条件,并提出了县级土地利用更新调查工作中的值得注意的几个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20.
根据1990、2005和2015年共3期Landsat卫星影像资料及其他辅助资料,运用遥感(RS)人机交互目视解译方法进行监督分类,并应用地理信息系统(GIS)的空间分析和统计功能,分别制作3期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及1990—2015年的土地利用类型动态变化图,分析西藏林芝地区土地利用的动态变化特征,以及各类型之间的转化情况。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地利用类型主要以林地、未利用土地、草地和水域为主,其中林地面积最大,占林芝地区总面积的52.5%;其次为未利用地,占25.9%。1990—2015年,林芝地区林地面积减少118.4 km~2,变化面积最大,主要转化为草地和未利用地;水域和未利用地次之,面积分别增加32.65和32.06 km~2,水域主要由未利用地和草地转化而来,未利用地的增加主要由草地和林地转化而来;耕地面积增加26.89 km~2,主要由林地转化而来;城乡、工矿、居民用地和草地面积分别增加16.96和9.84 km~2,变化幅度相对最小。土地利用变化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林芝地区北部变化明显强于南部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