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30%多菌灵·三唑酮(粉霉净)可湿性粉剂1 200、1 500、1 800 g/hm2防治小麦条锈病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以30%多菌灵·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 800 g/hm^2处理防效最好,第2次药后7 d的防效为85.2%,较对比药剂高3.8百分点;其次30%多菌灵·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 500 g/hm2处理防效为84.2%,较对比药剂高2.8百分点。生产中以30%多菌灵·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500 g/hm^2对水600 L/hm^2喷施为宜。  相似文献   

2.
目的 优化生产上常用的杀菌剂、诱抗剂和助剂的组方,综合评估助剂激健对大丽轮枝菌V991防治显著增效的杀菌剂及施用方法,为棉花黄萎病防治中化学农药的减施增效提供技术支持。方法 用药/激健,生药/激健组合对V991菌丝进行菌丝生长速率实验,筛选出激健对V991菌丝显著增效的杀菌剂,通过盆栽黄萎病防治实验,分析诱抗剂、药/激健的施用措施和方法。结果 激健可作为增效剂,可增加多菌灵、乙蒜素对V991菌丝生长的抑菌率,添加激健后,50 mg/kg多菌灵与5 mg/kg乙蒜素的菌丝生长抑菌率也分别由19.68%提高至35.49%和14.83%提高至26.29%,并且添加激健后,多菌灵与乙蒜素的EC50也分别由1.707 mg/kg降低至0.104 mg/kg和1.249 mg/kg降低至0.824 mg/kg,其药剂施用量也相应地降低了16.41和1.52倍,接菌前或接菌后施用诱抗剂,配合多菌灵/激健-乙蒜素/激健组合顺序施药的方式防治效果最好,其28 d后的防治效果仍可高达69.27%和62.70%。结论 激健可作为棉花黄萎病防治中的多菌灵、乙蒜素的增效剂,明显降低对大丽轮枝菌菌丝抑制的药剂施用量,盆栽黄萎病防病时,无论在接菌前或接菌后施用氨基寡糖素,并采用多菌灵/激健-乙蒜素/激健顺序施药组合均对棉花黄萎病防治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3.
进行了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20%三唑酮乳油和25%丙环唑(科惠)乳油混用激健农药减量增效助剂减少用量后对小麦条锈病的防治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在春季小麦条锈病发生期间(由于春旱不利于条锈病快速扩散蔓延),用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20%三唑酮乳油和25%丙环唑(科惠)乳油混用激健农药减量增效助剂后分别减少30%和50%的用量,药后9、27 d对条锈病的相对防效分别在96%、95%和95%、94%以上。若发病较轻,各种药剂使用激健减量增效助剂均可减少用量50%,若发病较重,最好只减少用量30%,以确保防治效果。由此表明,激健减量增效助剂对三唑酮2种剂型和25%丙环唑乳油有明显的增效作用,能够显著减少农药用量30%~50%。  相似文献   

4.
为进一步验证农药减量助剂"激健"与农药混用对于水稻病虫害的防治效果,2016在池州市贵池区进行了农药减量助剂"激健"在水稻上的验证性试验示范。结果表明:农药减量50%加激健,对稻飞虱、二化螟、纹枯病均有较好的控制效果,防效分别为88.72%、86.75%、78.64%,且对水稻安全,可以在沿江单季稻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三唑酮缓释剂对小麦全蚀病的防效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按100kg干小麦种子拌三唑酮单剂有效成分600g;拌三唑酮与聚乙烯醇配成的缓释剂有效成分300g;拌三唑酮@多菌灵与聚乙烯醇复配成的缓释剂有效成分800g;用不拌药的小麦种子作对照,分别播于花盆和田间小区试验地内,定期调查其对小麦全蚀病的防效.试验结果表明,盆栽试验的防效三唑酮单剂对小麦全蚀病的防效为46.9%;三唑酮缓释剂的防效为60.9%;三唑酮@多菌灵缓释剂的防效为59.3%;田间小区试验结果三唑酮缓释剂对小麦全蚀病的防效为52.7%,保产效果为28.6%;三唑酮@多菌灵缓释剂的防效为51.1%,保产效果为26.4%,均高于单剂三唑酮41.7%的防效和15.3%的保产效果.  相似文献   

6.
为实现农药减量增效,进行了"激健+农药"减量防治小麦白粉病田间试验。试验结果表明,63%激健农药减量增效助剂可减少农药用量30%,在同等条件下,48%氰烯·戊唑醇35 g+63%激健15 mL对小麦白粉病、叶锈病都具有较好防治效果,对小麦生长安全。  相似文献   

7.
40%多菌灵.三唑酮可湿性粉剂是防治小麦白粉病、赤霉病的理想药剂。使用剂量1 500g/hm2,对白粉病的防效可达86.52%,对赤霉病的防效可达84.01%;与三唑酮、多菌灵的防效相当。  相似文献   

8.
该研究于2016年8—9月进行了农药助剂"激健"+杀菌剂防治水稻纹枯病效果试验,其目的是探索"激健"对农药的减量应用技术以及农药减量的最佳配比。结果表明,"激健"225m L/hm2+80%杀菌剂处理的病株率最低,病指防效最高,为最佳配比。  相似文献   

9.
崔晓萌 《安徽农学通报》2012,18(15):105-105,127
进行了25%咪鲜胺乳油、33%多菌灵·三唑酮可湿性粉剂的药效试验,结果表明:用25%咪鲜胺乳油40mL/667m2防治小麦赤霉病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0.
进行了不同药剂防治小麦白粉病的筛选试验,结果表明:80%多菌灵WP600g+15%三唑酮WP1125g/hm2、15%三唑酮WP1500g/hm2、30%戊·福WP1500g/hm2可有效防治小麦白粉病,防治效果明显高于戊唑醇、多菌灵、甲基硫菌灵、咪鲜胺。在小麦白粉病防治中,应掌握在发病初期施药,并做好多菌灵+三唑酮、三唑酮、戊·福的交替轮换使用。  相似文献   

11.
研究3%双氟·唑草酮悬乳剂减量与激健混用对麦田杂草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3%双氟·唑草酮悬乳剂减量与激健混用对小麦安全,且对于双氟·唑草酮有明显的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12.
小麦赤霉病防治药剂筛选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结果表明,30%戊.福WP1 500g/hm2、80%多菌灵WP1 200g/hm2、80%多菌灵WP600g+15%三唑酮WP1 125g/hm2可有效地防治小麦赤霉病,防治效果明显高于戊唑醇、咪鲜胺、三唑酮。在小麦赤霉病发生较重年份,防治感病品种小麦,应于小麦初花期(扬花株率10%)施第1次药,7d后再施第2次药,并做好戊.福、多菌灵、多菌灵+三唑酮的交替轮换使用。  相似文献   

13.
为明确农药桶混助剂在小麦赤霉病农药减量防控中的应用效果,开展了2种桶混助剂分别与多菌灵和氰烯菌酯组合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效果试验。结果显示,激健的应用可实现40%多菌灵悬浮剂减量20%~30%,也可显著增加生物药剂0.3%四霉素水剂的防治效果;新高脂膜的应用可实现40%多菌灵悬浮剂和25%氰烯菌酯悬浮剂减量20%~30%。  相似文献   

14.
农药增效剂激健与吡蚜酮混用,进行田间褐飞虱防治效果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用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180 g·hm~(-2),加入63%激健27 g·hm~(-2),药后2、5 d对褐飞虱的防治效果分别为53.5%、66.5%,加入63%激健40 g·hm~(-2),药后2、5 d对褐飞虱的防治效果分别为53.9%、67.3%,而使用单剂25%吡蚜酮300 g·hm~(-2)处理药后2、5 d的防治效果为54.0%、68.0%。吡蚜酮减量后加入激健的防治效果与没有减量的防治效果相当。  相似文献   

15.
农药减量助剂“激健”在水稻上的试验示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进一步验证增产助剂"激健"与减量农药混用对于水稻病虫草害的防治效果,于2013在凤台县进行了农药减量助剂"激健"在水稻上的试验示范。结果表明:除草剂减量40%,使用激健除草效果达到91.3%;杀菌剂减量50%,使用激健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达到78.6%,且对水稻安全,可以在沿淮单季稻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激健防治玉米杂草减量增效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农药减量增效助剂激健与玉米田常规除草剂30%烟嘧·莠去津常量减量30%、40%混配的小区试验及24%烟·硝·莠去津常量减量30%的大田示范,验证激健与玉米田除草剂减量后混配对杂草的防效。小区试验结果表明,玉米田除草剂常量减量30%与激健混配后15~30 d防效最好,株防效、鲜重防效均接近常规用药量的防效;大田示范结果表明,玉米田杂草草龄大时,玉米田除草剂常量减量30%与激健混配后,前期仅抑制杂草生长,15~30 d防效达到最好,株防效、鲜重防效均接近常规用药量的防效。由此说明,激健与玉米除草剂混配能有效减少除草剂用量,并且能保证防效,对作物无影响,是一种安全、简便、提质增效、环保的农药减量增效助剂,可以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17.
激健与化学杀虫剂配合使用对稻飞虱的田间防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激健与化学杀虫剂配合使用对稻飞虱的田间防治效果,结果表明:激健与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42%噻嗪·毒死蜱乳油用量减半配合使用效果较好,对水稻安全,药后14 d,防效均达96%以上。  相似文献   

18.
随着玉米生产集约化程度的提高,玉米田间除草技术在玉米生产中尤显重要。该试验研究选用71%乙·莠·滴辛酯悬乳剂、96%精异丙甲草胺乳油(金都尔)、33%二甲戊灵乳油和"激健"农药减量助剂共3种农药和一种助剂,比较3种除草剂及各自常规用量基础上减量30%+"激健"农药减量助剂组合情况下的苗前封闭施药除草效果。试验结果显示,71%乙·莠·滴辛酯悬乳剂对玉米田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和阔叶杂草均有很好的防效;96%精异丙甲草胺乳油对玉米田一年生禾本科杂草有很好的防效,对阔叶杂草防效一般;33%二甲戊灵乳油对玉米田禾本科杂草和阔叶杂草防效较差;苗前封闭试验的3个农药减量处理与常规用量处理之间的上防效差距明显,未能体现出激健助剂的减量增效功能。  相似文献   

19.
"激健"减量降残农药助剂,与吡虫啉混合使用防治番茄烟粉虱,施药后7天,4个处理的防治效果分别为90.21%、89.32%、88.58%和87.69%。试验表明:"激健"与杀虫剂混合使用,能够在不影响防治效果的前提下,减少农药使用量50%。  相似文献   

20.
为开发防治小麦赤霉病的新型复配菌剂,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分别测定了多菌灵、三唑酮、咪鲜胺、丙硫菌唑以及咪鲜胺和丙硫菌唑的5种配比混剂对抗多菌灵玉蜀黍赤霉菌R-10的室内毒力,并进行了小麦赤霉病田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多菌灵、三唑酮、咪鲜胺、丙硫菌唑以及咪鲜胺和丙硫菌唑配比为1∶6、1∶3、1∶1、3∶1、6∶1的混剂,对R-10的EC50值分别为1.480 0、13.881 9、0.024 6、0.078 7、0.039 7、0.020 7、0.012 7、0.015 3、0.014 1μg/m L,5种混剂的增效系数分别为1.508 8、2.454 1、2.952 8、1.941 2、1.936 2,且配比差异与增效作用间有量效负相关性。在1年2地的田间药效试验中,40%咪鲜胺·丙硫菌唑可湿性粉剂750 g/hm2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效均显著优于咪鲜胺、丙硫菌唑单剂及25%多菌灵·三唑酮可湿性粉剂2250 g/hm2的防效,并且对小麦安全,开发前景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