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几年,随着茶文化的兴盛发展,作为茶文化重要的物质与精神载体之一的茶艺馆亦得以兴盛发展。北京、上海、成都、广州、武汉等大都市所拥有的各类茶馆、茶楼、茶园、茶社都是以数百家为计。笔者所在的南昌市这样一座中等城市,近一、二年也新开有禧龙茶馆、苏圃茶馆、红太阳茶艺馆、有空来坐坐、艺品楼、桃源茶艺轩等不下几十家大小不等的茶馆。茶馆之多大有忽如一夜春风来,千馆万馆皆茶馆之势。茶艺馆的大量涌现,为茶文化的弘扬发展涂抹了绚丽的色彩、同时,我们也注意到,在市场经济日益发展的今天,尚有不少茶艺馆经营者却远没有迎来…  相似文献   

2.
自从1989年在北京举办《茶与文化展示周》以来,仅仅十年期间,在祖国大陆已出现热浪滚滚的茶文化高潮。作为茶文化高潮的标志,除了各地纷纷举办的茶文化节和国际茶会、专家学者们撰写了大量的茶文化论著和出版茶文化刊物之外,雨后春笋般涌现的茶艺馆尤其引人注目。特别是九十年代后期,各地掀起了茶艺馆热潮,仅是首都北京,目前就有一百多家,形势非常喜人。茶艺馆不同于传统的老茶馆,不仅在于它的装潢华美、新潮或者古典高雅,还在于它具有更高的文化品位。更重要的是现代茶艺馆的经营者具有自觉、主动的文化意识,把向群众传授品…  相似文献   

3.
(本刊讯 )北京市的“五福茶艺馆”创办于 1994年 ,是首都第一家茶艺馆 ,现已经发展到 12家连锁店 ,对北京茶艺馆事业发挥了积极的带头作用。“五福”历来重视普及茶文化知识 ,经常举办茶艺、茶道讲座 ,积极参与举办国际茶叶博览会 ,进行国际茶艺交流 ,协助组织华侨茶叶发展研究基金会茶人之家 ,支持茶文化书籍的出版和发行 ,充分发挥了茶艺馆在茶文化活动中的重要作用 ,在社会上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最近 ,“五福”茶艺馆又开展了“‘五福’让您把中国茶文化带回家”的活动 ,凡是“五福”的会员或是在茶艺馆消费满 2 0 0员的顾客 ,就可以获得…  相似文献   

4.
逸人 《农业考古》2001,(4):130-131
西子湖畔近年消然崛起一种新兴行业———茶艺馆。而让人倍感欣慰的是 ,多达四、五十家竞争剧烈的这种文化休闲场所 ,没有一家搞“三陪”。近日在广州举办的第六届国际茶文化研讨会上 ,专家学者们把各地茶艺馆依据现状划分为三个类别 :清茶馆、荤茶馆和花茶馆。顾名思义 ,花茶馆就是充斥“三陪”的 ,也有变相聚赌的 ,惟清茶馆最能体现中华茶文化的境界 ,成为人们消闲遣兴、交友联谊、洽谈商务、品茗论道的好去处 ,对弘扬茶文化、开拓茶旅游、发展茶经济、繁荣茶科学起到了积极作用。当与会者了解到惠州的茶艺馆全是清一色的清茶馆 ,无不为之…  相似文献   

5.
(本刊讯)由华侨茶业发展研究基金会“茶人之家”召开的北京“茶道茶艺馆迎新年座谈会”于1998年12月24日在北京崇文区龙潭湖公园内京华食苑举行,有力多家茶艺馆负责人参加。据1998年底不完全统计,北京已有茶馆94家。与会者认为,国家昌盛,茶文化空前繁荣,全国茶馆业蓬勃发展。茶是东方文明的象征,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出类拔革的组成部分。茶既是健康饮料,又是富有文化色彩的产品,是人们进行社交的媒介。喝茶是一种修身养性、陶冶情操的美的享受。应当在茶馆中进一步宣传和普及茶文化知识,可建立不同类型的茶艺馆…  相似文献   

6.
论当前茶艺表演中的一些问题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一 .茶艺溯源自从 2 0世纪七十年代台湾的茶人们提出“茶艺”这个概念以后 ,2 0多年来已被海峡两岸的广大茶文化界人士所接受 ,在大陆各地的街头巷尾到处都可看到“茶艺馆”的招牌 ,在各种大小茶文化盛会及茶艺馆中 ,“茶艺表演”也往往成为重要节目。在各种视听媒体中 ,“茶艺”也是一个出现率较高的名词 ,并已逐渐成为人们的日常用语。应该说 ,“茶艺”一词的创造和“茶艺馆”业的形成 ,是台湾茶艺界对祖国茶文化事业的重要贡献之一。依我之见 ,从中华茶文化发展史的角度来考察 ,“茶艺”一词的出现 ,则具有更高的学术意义。众所周知 ,早…  相似文献   

7.
红豆生南国 ,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 ,此物最相思。南国的茶艺馆 ,就像晶莹剔透的红豆一样 ,在新世纪的春天里生机勃发 ,闪烁光辉 ,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而广东南海市的敦煌茶艺馆 ,则是这道风景线上的一串闪亮的明珠。敦煌茶艺馆创办于 1 994年 ,在岭南茶艺馆中是较早的一家 ,也是较为成功的一家 ,并且一开始就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 :熔饮食文化、茶文化和绘画艺术于一炉。如今 ,敦煌茶艺馆已经发展到六家 ,虽然大小不同 ,但格局却是一致的 :中间是具有浓厚大唐风韵的装饰风格、将茶艺与餐饮相结合的茶艺馆 ,一边是茶叶和茶具门市部 ,一…  相似文献   

8.
台湾茶艺家范增平被汪怡记茶艺馆特聘为顾问,日前来沪参加茶艺馆开馆仪式,他向沪上茶友介绍了海峡彼岸茶艺的兴起和现状。范先生说,台湾重视茶文化并不早,是从70年代开始的,当年是洋饮料风行,咖啡馆林立,台湾的茶叶业势必十分萧条。1977年,在台北市仁爱路上开出了全省第一家茶艺馆,老板是留法学艺术的管寿龄小姐,里面陈设富有艺术气息,与旧式茶馆不一样。这种“茶艺馆”既发扬传统精神,又结合现代潮流,于是被一批思索“文化寻根”的知识界朋友所重视。他们想推动复兴中华茶文化,得有个“名”才能“言”顺。用“茶道”吧,  相似文献   

9.
茶文化在中国古已有之,而且早已波及异国,在日本名为“茶道”、韩国名曰“茶礼”以及英国遐迩闻名的“下午茶”文化都源于此。而且时至今日,诸如日本、英伦诸岛的饮茶之风愈演愈烈,其如火如荼之景观甚至远远超过了茶在其本土的风光。当然中国终究还是饮茶国,而且近年老祖宗历几千年传承下来的一线危危的茶文化也仿佛有了薪尽火传的迹象。拿郑州而言,两年之前,茶馆还是稀罕物吧!但现在,走在街头冷不丁冒出几个古雅的门头,仔细辨识下来就发现那不是别的,是──茶艺馆。据业内人士称,郑州市目前的茶馆至少有30家,短短两年冒出这么…  相似文献   

10.
中国茶文化历史悠久 ,今年夏季茶饮时尚在萍乡市渐成气候 ,精明的商家纷纷开办起了以品茶为主的茶馆、茶楼 ,或休闲吧。漫步夏日的萍城 ,你会发现 ,萍城似乎在一夜之间就时冒出了许多以品茶为主的茶馆、茶楼或休闲吧来 ,为朋友聚会、情侣相约、商家洽谈提供了一个雅致、清静的休闲场所 ,成为这个城市的一道靓丽风景。八一中路的金海岸茶艺馆是萍城第一家传授茶艺茶道的茶馆 ,得到了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陈文华先生的高度评价 ,被陈先生赞誉为“融中国传统茶文化的现代茶艺馆。”走进金海岸茶艺馆 ,器皿陈列架上 ,自制的古陶器皿与现…  相似文献   

11.
塞北的茶艺馆 ,就像晶莹剔透的北国红豆 (枸杞 )一样 ,在新世纪的春天里生机勃发 ,光辉闪烁 ,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而宁夏银川的茗秀园茶艺馆 ,则是这道风景线上的一颗闪亮的明珠。塞北的茶文化活动起步较晚 ,直到 1 996年才有一位学建筑设计的女大学生开办了一家茶艺馆 ,这就是茗秀园茶艺馆 ,在她的带动下 ,如今银川市已有 1 0 0多家茶艺馆 ,真是一花引来百花香 ,茗秀园成为塞北茶艺界的第一朵报春花。茗秀园的风格是熔饮食文化和茶文化于一炉。她虽然也供应餐饮 ,但她与一般的酒楼菜馆有区别。区别之处就在于她突出了茶艺的地位。一般的…  相似文献   

12.
茶人如是说     
张建国 (沁园春茶楼经理 )我原来是卖茶叶的 ,去年开了家茶楼 ,对茶来说了解一些 ,对省会的茶叶消费也有所了解。50年代以前 ,石家庄的茶叶量是中等水平 ,花园街、湾里庙一带也散落着几家茶馆 ,后来就绝迹了。现在 ,石家庄市作为一个省会城市 ,茶叶的消费与全国同类城市相比为倒数第三名 ,一年人均饮茶 2两。消费者对茶叶的知识是个空白。眼下 ,省会的茶艺馆、茶楼遍地开花 ,是个很可喜的事情 ,这对于普及茶文化 ,推广茶知识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但是 ,如果不把握好方向 ,保持茶业经营的纯洁性 ,就极有可能走入歧途。相反 ,只有接近平民 ,走入…  相似文献   

13.
己巳年新春元宵日(1990年2月10日),我国第一家以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茶文化为宗旨,以促进文化、旅游和经贸事业为目的的福建茶艺馆,在风光宜人的福州西湖之滨隆重开放了。福建茶艺馆的建筑格局参考了我国明清时期江南园林的营造法式,在400平方米的有限空间布置了“亭、台、楼、廊、水池、假山”等不同景观,由此产生相互关联对比的艺术效果。北苑楼、闽南厅,是馆内主要的演示茶艺和品茗的场所。北苑楼取名于北宋建州名茶产地建瓯凤山之北苑茶  相似文献   

14.
自从茶文化复兴热潮在大陆两岸兴起之后,至今已有30来年,硕果累累,成绩辉煌.其中最为辉煌的成就之一,应该就是茶艺馆的出现.自1977年在台北出现的第一家茶艺馆到现在全国范围内发展到10万家左右,从业人员以百万计,这成绩确实是喜人,也是惊人的.如今茶艺馆已经成为一个新兴的产业,并且形成一支专业队伍--茶艺师,国家为此专门制定职业标准,正式颁布执行,这在世界上是独有的现象,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应该给以足够的评价.  相似文献   

15.
陈铭华 《农业考古》2002,(2):151-151
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开始 ,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百花园中一朵奇葩的茶文化 ,得到社会的重新认识和推崇 ,由此兴起了上海茶文化热潮。 1 991年 7月 ,上海首家集茶文化、茶经济于一体的茶艺馆———宋园茶艺馆的建立 ,为茶文化活动的开展增添了新的内涵。 1 992年 8月 ,“宋园”建立了上海第一支以小学生表演茶艺为主体的苗苗茶艺队 ,也是当时全国第一支少儿茶艺队。以后逐渐形成了以上海黄浦、闸北和浦东为基础 ,以上海市黄浦区青少年活动中心为培训基地的少儿茶艺活动中心。上海市教委还专门组建了上海市中小学茶艺教研组 ,在上海的中小学中开…  相似文献   

16.
今天,在充满情致与个性的地方小坐一会,喝上一杯清茶,品上一口乌龙,已经成为我们这座省会城市里的人生活中最美好轻松的时光。我们将此喻之为“茶文化”的都市情调。                 —题记 点缀本文的茶文化背景 又到了周末,又到了茶艺馆爆棚的日子,又到了茶叶飘香的美好夜晚。在石家庄夜色灯光辉映的茶艺馆之中,不由让人想起《采茶舞曲》的飘逸、清新,江南茶女那鹂莺般的歌喉给我们带来的是清鲜,还有那浓郁的茶香。茶艺、茶道已经被越来越多的石家庄人所接受。在我们北方这座省会城市里,茶艺与茶道的闯入绝不是…  相似文献   

17.
进茶艺馆被时尚中人视为是风雅之事,不惯于风雅的人士于是当它是附庸风雅,因为有幸进茶艺馆附庸过那么几次,我忍不住想说,一样的附庸风雅也着实是有高下之分的,这点是在“泰和茶艺社”领略到的。去“泰和”是出于闻名不如见面的心理,想折腾出一篇茶文化的稿子,问了很多人关于这方面的情况,众人在一问三不知之余倒大有让贤之风:你真想了解茶文化那就去“泰和”坐坐。“泰和”二字就这样印在心底了,因为是朋友中的三六九等竟然都能脱口而出的一家茶艺社。“泰和”不是只吃下午茶的地方,但我久读董桥的《下午茶》,总以喝茶是最宜…  相似文献   

18.
侯军 《农业考古》2001,(4):20-24
谢谢大会主席余悦教授给我这样一个机会 ,向在座的诸位专家学者请教。在座的都是茶文化研究的专家 ,或者是茶艺表演的专家 ,也有一些是茶艺馆经营方面的专家 ,如果说在这里还有一个是外行的话 ,那就是我了。如此重要的一个大会 ,让我这个外行站在前台来讲话 ,是对我的抬爱 ,我对这一点很有自知之明。所以 ,我也要感谢在座的各位茶友给我一个发表一己之见的机会。(一 )我今天想结合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观念 ,也就是“道器之辩”的观念 ,来谈谈有关茶文化的问题。关于中国传统文化与茶文化的关系 ,我前不久在一篇文章中曾经做过简要的论…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以来,大庆作为著名的石油产地,在我国经济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城市建设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然而,快速城市化也为这个有着"百湖之城"之称的城市带来了许多新的问题。针对城市快速发展之下,大庆城市湖泊现状进行分析,提出大庆城市湖泊保护与利用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说起茶艺、茶道,北京人早已不再陌生。也许是厌倦了歌舞厅中的嘈杂,现在很多人尤其是生意人,特别喜欢相约茶艺馆坐坐。聊天,喝茶,下棋,高雅健康又休闲安逸。最近,闻名京城的五福茶艺馆在西坝河光熙门北里甲31号楼又开新店。上下三层,装饰精美的西坝河五福分店营业面积近700平方米,是目前北京茶艺馆中规模最大的一家。这里布置精细,一楼专门展示茶文化,茶具;二楼设有风格泅异的5间茶室,特别适合商务会谈。其中有充满佛教气氛的禅茶室,铺着榻榻米的日式茶室,洋溢壁炉温暖的现代欧式茶室以及中西合壁的商务会晤茶室和宫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