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尚义县小杂粮生产基本情况尚义县小杂粮以荞麦、黍子、谷子、高粱、莜麦、绿豆、红小豆、豌豆、蚕豆、芸豆、黑豆等为主,是当地的特色农产品。全县种植小杂粮面积达2万hm2,小杂粮占全县粮食播种面积的40%。生产的“天津红小豆”和“大粒蚕豆”、“美国红芸豆”等一直是出口  相似文献   

2.
正小杂粮指的是各种小宗粮豆作物,其生育期短、种植面积小、种植地域广泛,而且有多种用途。例如荞麦、、谷子、扁豆、红小豆、黑豆等作物,都属于小杂粮。米脂县位于陕西省榆林市中东部,无定河中游。"以其地有米脂水,沃壤宜粟,米汁淅之如脂"而得名。榆林地区种植杂粮的历史十分悠久,米脂县小杂粮产业发展具有一定的地理、气候等优势,在发展过程中要加强对米脂县小杂粮产业全面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设计和规划,以提高当地杂粮产业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3.
随着人们饮食结构的不断调整,以谷子为首的小杂粮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虽然受杂粮价格上涨的影响,谷子种植面积及效益有所提高,但提高幅度不大,谷子生产仍然存在着产量不高、效益不明显和种植规模不大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结合当地实际,可采取选用优质高产品种、科学施肥、合理栽培的方式以及病虫害综合防治等有效措施,大幅度提高谷子的产量、品质和效益。  相似文献   

4.
赤峰市小杂粮生产现状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杂粮泛指生育期短、种植面积小、地域分布和种植方法特殊、有特种用途的多种小宗粮豆。内蒙古是我国小杂粮集中产区,赤峰市又是内蒙古小杂粮最集中的产区,生产面积居全区之首.本文将立足于赤峰市小杂粮的资源优势、生产优势和品质优势,分析小杂粮生产现状。提出小杂粮发展对策,展望赤峰市小杂粮的发展前景 。  相似文献   

5.
随着人们饮食结构的不断调整,以谷子为首的小杂粮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虽然受杂粮价格上涨的影响,谷子种植面积及效益有所提高,但提高幅度不大,谷子生产仍然存在着产量不高、效益不明显和种植规模不大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结合当地实际,可采取选用优质高产品种、科学施肥、合理栽培的方式以及病虫害综合防治等有效措施,大幅度提高谷子的产量、品质和效益。  相似文献   

6.
小杂粮大体分4类:一类是杂粮类,如荞麦、糜子、高粱、谷子、青稞等;二类是杂豆类,如芸豆、绿豆、红小豆、扁豆、豌豆、蚕豆等;三类是小薯类,主要指红薯、马铃薯等;四类是小油科类,如紫苏、芸芥等。  相似文献   

7.
刘文霞 《河南农业》2016,(25):57-57
正小杂粮是小宗粮豆作物的俗称,泛指生育期较短,种植面积小,种植地域分散,种植方式特殊,有特种用途的禾谷类和豆类作物。豫北地区种植的小杂粮主要有谷子、高粱、绿豆、红小豆、豇豆等。一、豫北地区小杂粮生产情况据调查,豫北地区近年来小杂粮种植面积呈逐年下降趋势,以安阳县为例,安阳县是河南省产粮大县,粮食种植面积在11.33万hm~2,  相似文献   

8.
浅析平山县绿色小杂粮资源优势及产业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平山县地处华北平原与山西台地的过度地带,辖23个乡镇,717个行政村,土地面积2648km^2,其中耕地面积30131hm^2。在耕地中,旱作农田13331hm^2,占44.2%。绿色小杂粮是平山县旱作农田的主要栽培作物,主要包括谷子、黍子、高粱、荞麦、绿豆、红小豆、豇豆、扁豆及黑豆、甘薯等。2007年绿色小杂粮播种面积3684hm^2,其中谷子1165hm^2,高粱68hm^2,其它谷物46hm^2,杂豆85hm^2,  相似文献   

9.
《中国农村科技》2021,(2):10-11
明确科技扶贫方向 矢志不移发展杂粮 杂粮是践行人类健康命运共同体和抗灾减灾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和膳食结构多元化的保障.建平县耕地总面积276万亩左右,而小杂粮在100万亩左右,谷子年均种植面积50万亩,总产量3.75亿斤左右,高粱种植27万亩,其他杂粮18万亩.这里是全国最大的优质杂粮生产基地之一,...  相似文献   

10.
正谷子是山西省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调整种植产业结构、大力发展优势杂粮的重点作物之一~([1]),也是我国原产的粮饲兼用作物和营养保健作物,在保持作物多样性、稳定粮食生产和膳食结构改善等方面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谷子具有抗旱、耐瘠、生育期短的特点,非常适合在丘陵山区和干旱贫瘠地区种植~([2])。近年来,山西省委省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努力振兴小杂粮产业,极大地调动了农户种植小杂粮的积极性。目前,山西省谷子种植面积稳定在300万亩以上,有效带动了贫困山区小杂粮产业的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但经过多年的种植,谷子单位面积产量相对稳定,寻找可以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和产量的技术方法成为当前的研究方向。噻苯隆是一种新型高效植物生长调节剂,具有很强的生物活性,它可以诱导植物细胞分裂、愈伤组织,能延缓植物衰老,增强其抗逆性,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还能提高作物产量,改善产品品质~([3])。通过田间试验,验证0.5%噻苯隆可溶性液剂对谷子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以及对谷子的安全性,为大面积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浅谈赤峰市小杂粮生产优势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赤峰市现有耕地中旱地占74%,适宜小杂粮的生产发展,赤峰市小杂粮的生产具有自然生态条件优势、悠久的历史种植优势、丰富的品种资源优势、市场优势、结构调整与粮食生产兼顾的优势。要发展好小杂粮生产必须做好加强小杂粮品种管理、加强小杂粮高产栽培技术和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及以科技项目带动、发展规模种植等项目工作。  相似文献   

12.
小杂粮是小宗粮豆作物的统称,一般是指我们主要种植的农作物以外的小作物,主要包括绿豆、红豆、谷子、莜麦、荞麦等作物,它们共同的特点就是生长期短、产量低、面积小、耐旱耐瘠薄而且营养价值高,特别是近几年,由于人们的饮食结构不健康引起了各种疾病,所以人健康、营养价值高而且又具有保健作用的杂粮开始走进人们的视线,伴随着小杂粮日益增长的需求,进而引发了一起小杂粮种植的高潮。所以我们根据当下小杂粮的现状对小杂粮产业化发展进行了一系列的探讨。  相似文献   

13.
建平县小杂粮实现规模产业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凡恩 《现代农业》2011,(11):55-55
建平县位于辽宁省西北部,属于低山丘陵区的农业县,地处内蒙古高原向东南延伸的过渡性地带,属典型的寒冷半干旱地区,该区土地资源极其丰富,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10℃的有效积温较高,雨热同季,是开发谷子、糜黍、养麦、绿豆、红小豆、芸豆、芝麻等小杂粮的优势区域,随着世人对农产品需求的多样化。小杂粮已摆上大农业产业的席位。为此,建平县以把小杂粮产业介入今后大力开发的产业之一,建平县小杂粮的种植面积均在50万亩以上,占全县种植总面积219万亩的27.4%,人均种植杂粮面积达到1.2亩。  相似文献   

14.
山西省作为我国谷子种植的重要产地,谷子产业的发展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谷子年均种植面积保持在300-350万亩。而长治作为谷子这种优势杂粮作物的主产区,在市场需求量不断增大的背景下,种植面积逐年扩大。伴随着农业部提出的杂粮绿色高产高效创建项目的实施,长治市的谷子种植产业更是集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谷子生产技术,在推进谷子规模化种植以及标准化生产等方面都有着显著的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泾源县小杂粮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泾源县是宁夏小杂粮的重要生产基地之一,随着种植业结构调整推进,种植面积逐年下降,产量和品质呈下滑态势.对此科技工作者从生产现状、种植优势方面进行了调研,提出了树立品牌意识,发展名牌小杂粮产品;扶持重点龙头企业,提高质量.扩大规模;加强市场及信息网络服务体系建设;积极开展技术开发和服务;建立优质小杂粮生产基地,提高规模效益;统一规划,因地制宜建立健全种子基地;加大对小杂粮生产的投入等7个方面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荞麦、大麦、蚕豆、豌豆、大豆等小杂粮是保山市常年种植的主要杂粮种类,他们具有生育期短、抗旱、耐瘠薄、适应性强、易栽培等特点,特别是大麦、蚕豆近年来种植面积不断增加,在保山具有发展潜力,本文作者通过调研2016年保山市小杂粮生产情况,分析保山市小杂粮生产存在的问题,并根据生产实际情况提出保山市小杂粮发展的设想和措施。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市场对小杂粮需求增加,抗旱耐瘠作物谷子的种植面积日益增加。全县谷子常年种植面积在2000hm^2左右,2010年猛增到4666.7hm^2。为增加谷子种植科技含量,提高谷子产量和品质,洛宁县农业局在小界乡、河底镇建设两个谷子万亩高产示范方,引进高产品种,推广无公害优质高产标准化生产技术。  相似文献   

18.
忻州市小杂粮生产发展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忻州市种植杂粮历史悠久,全市小杂粮种植面积占全市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一半以上.今后发展小杂粮生产需强化"六大效应".  相似文献   

19.
<正>前言:佳县是陕西省主要的优质小杂粮生产基地及外销基地。近年来,佳县持续推进优质小杂粮生产及其产业化发展,促进了农民增收和小杂粮生产加工农业产业化企业的发展壮大,但在生产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影响和制约了优质小杂粮生产效益的提升和产业化的进一步发展。1优质小杂粮生产现状小杂粮是佳县传统种植的粮食作物,栽培历史十分悠久,全县范围均有分布。常年种植面积在35万亩左右,主要有谷子、糜  相似文献   

20.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小杂粮以其特有的营养价值和保健功能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谷子作为一种抗旱、耐瘠、适应性强的杂粮作物,在晋北早熟区种植面积不断扩大,成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的一条重要途径。然而该区降雨量少,气候干燥,谷子主要种植在旱坡地上。经过多年的实践,总结出了晋北早熟区谷子旱地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