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山西农业科学》2016,(9):1276-1278
为了保证春播谷子培育全苗、壮苗,进而增产,设5个小区进行了春季不同时间(3月19日、3月29日、4月8日、4月18日、4月28日)的耙耱试验,从而为谷田保墒提供理论技术支持。结果表明,3月19日至5月7日耙耱增加了谷田0~40 cm深度的土壤水分,而减少了40~100 cm深度的土壤水分,说明耙耱可以提高耕作层含水量,提升地下水;4月18日为春季降雨高峰,耙耱后土壤水分增加最多,保墒效果最好。说明春天雨季高峰期耙耱更有助于土壤保墒。  相似文献   

2.
为探究高产油茶成林地适宜保墒措施,调查观测不同保墒措施下油茶林地的土壤含水量。结果表明:夏季林地0~20 cm层与20~40 cm层的土壤含水量分别只有春季的75.2%与83.3%,夏、秋季土壤0~20 cm层的含水量波动幅度最大;4种保墒措施中各季节均以茶壳覆盖的土壤水分含量高,比对照增加12.24%;覆盖稻草可明显提高夏季、冬季土壤0~20 cm土层水分含量,春、秋季滴灌能显著改善林地20~40 cm的土壤水分,比对照分别提高25.03%与19.12%;秋、冬季生态膜覆盖的林地20~40 cm土壤水分较高;稻草覆盖可显著提高0~20 cm层土壤水分。油茶试验区上半年降雨量占到全年的68.29%,春季降雨占近一半,降雨量季节分布不均与林地土壤含水量变化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基于13 a的田间应用研究,论述了微生物改良盐渍土及燕麦长时间覆盖土壤,抗风蚀、保墒情,减少秋季和春季2次土壤水分蒸发高峰期水分蒸发的效果。结果显示,土壤添加外来微生物木霉菌剂,提高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同时建立了更多的微生物菌体贮水器,利于燕麦等作物的根系生长发育;燕麦通过蒸腾作用代替土壤水分蒸发,改变了水运移通道和储水位置,土壤保墒效果好。通过地上、地下生物的共同作用,丰富土壤微生物,降低水分蒸发,调控了土壤墒情,提高土壤有机质,减少水土流失,改善土壤性状,促进了土壤从无生命土壤向有生命土壤转变,向健康土壤转变。  相似文献   

4.
一、中耕保墒早春时分土壤刚刚解冻,应及时对麦田进行中耕,疏松表土,防止土壤中水分的耗散,达到冬雪春用、抗御春季干旱、提高土壤水分利用率的目的。早春中耕,宜早不宜迟,宜浅不宜深。中耕顺序可根据土壤宜耕期确定,一般先旱地,再水浇地,最后进行保浇地。二、因苗追肥春季是麦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究不同地表覆盖模式对冻融期土壤水盐分布的影响,本文设置裸地(LD)、地膜覆盖(DM)和玉米秸秆覆盖(JG)3种覆盖处理,基于冻融期实际监测数据,对比分析3种地表覆盖处理下土壤水盐动态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地表覆盖减少冻融期土壤浅层水分蒸发,起到蓄水保墒、抑制盐分表聚的作用,不同冻融阶段不同地表覆盖处理的土壤水盐含量有所差异。与裸地相比,在冻结阶段,玉米秸秆覆盖(JG)和地膜覆盖(DM)显著减少土壤表层水分散失,增加了浅层10-50 cm土壤水分,且DM覆盖比JG覆盖保墒效果好。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土壤含水率的变幅逐渐减小。至融化期,春季蒸发强烈,地表覆盖抑制了表层土壤水分蒸发,具有较好的保墒作用。整个冻融期,各处理浅层10-40 cm土壤电导率均比初始状态有所增加,LD表层电导率较JG覆盖和DM覆盖增加显著,且波动幅度较大。LD土壤电导率变化波动最大,JG覆盖次之,DM覆盖最稳定。从保墒抑盐角度考虑,冻融期进行地表覆盖对于春季棉田土壤保墒及防止土壤次生盐渍化有很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渗水膜覆盖保墒效应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试验采用新型覆盖材料——渗水地膜,对其保墒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渗水膜周年覆盖实现了小雨量资源有效化,增加了土壤含水量,尤其是冬春季节的降水由于渗水膜的单向渗水特性而得以膜下保存。②渗水膜中后期的保墒、提墒效果明显,春季干旱时,土壤水分供给的缓冲性能较好,0~60cm土层渗水地膜覆盖土壤含水量比普通地膜覆盖增加8%左右。  相似文献   

7.
<正>早春常因降雨降雪或地温较低,造成部分麦田返青较晚,小麦生长发育进程迟缓。为促进小麦尽快恢复正常生长发育,可采取以下春季管理措施。1.保墒增温。当麦田表土露白、土壤开始解冻时,及早开展中耕划锄耙耱,破除板结,疏松表土,增温保墒,提高土壤水分的利用效率,以防出现春旱危害。对部分耕层土壤过于虚松、降雨(雪)后仍难以沉实的麦田,可以先浅中耕保墒,随后择机再进行镇压。中耕划锄还能灭除草害,减轻杂  相似文献   

8.
提高山旱地造林成活率的综合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提前整地 北疆地区一般都是春季造林,整地放在前一年入冬前,在已规划的造林地,机械全面深耕30~35厘米,挖好植树沟和坑,待来年春季造林。此法同时解决了春季劳动力紧张和植树时间紧的难题,又利于冬季沟坑内积雪,增加土壤水分,松化植树坑内的底土,降低土壤盐分含量。经过光照,可以改变土壤理化性质,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有利于春季造林后,造林地的全面保墒。  相似文献   

9.
<正>小麦春季管理应以"抗旱保苗,控旺保壮,促弱转壮为中心",因地因苗制宜,分类指导,科学管理。具体措施:1搂麦锄划镇压提墒保墒增温对于出现土壤裂缝的地块,建议用光滑的镇压器进行镇压,以弥合土壤,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对于枯叶多的地块,要搂清麦垄,并进行土壤锄划,提墒保墒。2及早行动浇水抗旱保苗石家庄市冬小麦从播种到现在降水量  相似文献   

10.
<正>小麦春季管理应以"抗旱保苗,控旺保壮,促弱转壮为中心",因地因苗制宜,分类指导,科学管理。具体措施:1搂麦锄划镇压提墒保墒增温对于出现土壤裂缝的地块,建议用光滑的镇压器进行镇压,以弥合土壤,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对于枯叶多的地块,要搂清麦垄,并进行土壤锄划,提墒保墒。2及早行动浇水抗旱保苗石家庄市冬小麦从播种到现在降水量  相似文献   

11.
免耕和秸秆覆盖对小麦、油菜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4,他引:9  
通过田间定位试验和土壤水分的测定,探讨了免耕和秸秆覆盖还田对小麦、油菜土壤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研究表明,稻草覆盖还田对土壤有明显的抑蒸保墒作用,其效果主要发生在土壤表层(0~10 cm),稻草覆盖对小麦的保墒效果大于油菜的保墒效果.小春阶段与对照相比,免耕和秸秆覆盖还田土壤储水量增加13 560~33 360 m3·hm-2,麦油的水分生产效率提高了5.9 %~26.9 %.  相似文献   

12.
<正>阜新地区春季降水量少、蒸发量大,是制约该地区玉米生产的主要限制因素之一[1]。采取有效的覆盖保墒措施,提高土壤水分的可利用率,从而提高作物的抗旱性及产量,是当地旱作农业研究的重点内容[2]。地膜覆盖栽培措施具有明显的增温保墒、防治水土流失等优势,对我国玉米的稳产、高产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3]。但由于地膜的一次性使用,每年都会有大量的残膜留在土壤里。塑料地膜在自然界中很难降解。这些地膜碎片可在土壤中形成阻隔层,使土壤中的  相似文献   

13.
秋翻地的好处是:翻耕过的土壤经过冬春干湿冻融交替,结构得到改善,便于接纳秋冬雨水,利于春季保墒。应在秋收后结冻前土壤水分适宜时进行秋翻秋耙。平播的地块保持耙地后状态,垄作的地块则在耙地后打垄。秋耙比春耙土壤水分多3%-5%,使秋雨冬雪春用,利于抵抗春旱。  相似文献   

14.
1.秋翻秋整地秋翻地的好处是:翻耕过的土壤经过冬春干湿冻融交替,结构得到改善,便于接纳秋冬雨水,利于春季保墒。应在秋收后结冻前土壤水分适宜时进行秋翻秋耙。平播的地块保持耙地后状态,垄作的地块则在耙地后打垄。秋耙比春耙土壤水分多3%~5%,使秋雨冬雪春用,利于抵抗春旱。  相似文献   

15.
覆膜方式对辽西旱地农田土壤水热及玉米出苗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辽宁省阜新县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不同时期覆膜以及不同地膜覆盖率对旱地农田土壤水温变化规律和玉米出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秋季覆膜和春季覆膜能够显著提高玉米春播时土壤0~15cm土层温度,且地膜覆盖率越高增温效果越明显,但在相同土层,相同覆盖率情况下,春覆膜与秋覆膜处理之间地温无明显差异.秋季覆膜和春季覆膜对玉米春播时土壤均具有一定的保墒效果,特别是对表层土壤,但秋季覆膜对土壤的保墒效果要明显好于春季覆膜的保墒效果.而同一时期覆膜、地膜覆盖率越高玉米出苗率越高,但差异较小.秋季全覆盖处理的出苗率最高,较露地处理高出23.44%.  相似文献   

16.
土壤保水剂对旱地果园土壤保水作用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对土壤保水剂(本中心实验室合成)在果园土壤的保水保墒作用及其持续作用的研究结果表明,施用土壤保水剂后,土壤水分含量第一年可提高9%以上,第二年可提高6%以上,第三年可提高4%以上;在约45cm土层附近存在一个防止土壤水分下渗的防水层,该处土壤水分含量最高。土壤保水剂的保水作用是通过最大限度利用自然降雨和防止水分下渗及减少土壤水分蒸发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7.
棉花是深根作物,需要有深厚疏松的土壤耕作层.棉花又是双子叶植物,种子粒大皮厚,外面有1层蜡质,发芽出苗时,对播种层的水分、空气、温度等条件要求比较严格.再加上临猗县冬春雨雪稀少,春季干旱多风,土壤水分蒸发量很大,搞好棉田耕翻,特别是精细整地,耙耢保墒,为棉花播种保全苗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基于MODIS数据反演辽西地区土壤水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土壤水分的遥感监测是目前遥感技术应用研究的前沿领域。MODIS数据可快速、动态地获取大区域尺度的信息,从而为土壤水分的实时动态监测提供技术支持和精度保证。利用表观热惯量模型研究辽宁西部地区春季的土壤含水状况,通过处理2006—2009年4、5月的MODIS数据,采用经验线性模型,拟合表观热惯量与土壤含水量的关系模型,结合实测数据,得出辽西地区春季土壤含水状况分布图。由此,找到一种较适合辽西地区春季土壤水分实时监测的方法,为今后反演辽西地区春季土壤水分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正冬小麦是唐山市丰南区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常年播种面积15万亩,加强冬小麦的春季管理对冬小麦稳产高产意义重大。现将冬小麦春季管理技术介绍如下,仅供参考。一、早春管理要突出因地制宜在春节后至3月10日前后小麦返青期间的管理,坚持以增温保墒为重点,协调温度与水分的关系,促进小麦早发快长的原则,分以下5种情况进行分类管理。1、土壤水分充足的麦田:由于水的热容量大,土壤升温慢,影响返青,应以增温为重点。采  相似文献   

20.
李婷 《现代农业科技》2009,(12):201-201,203
介绍了半耕覆盖的增产效果,分析了半耕覆盖对土壤肥力的影响,指出半耕覆盖可抑制土壤水分蒸发,减少地表径流,增加土壤蓄水保墒能力,同时,还能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增加土壤有机质和养分含量,提高土壤肥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