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对杨梅果汁低温冷藏保鲜、物理化学保鲜、真空浓缩保鲜、真空薄膜浓缩保鲜等几种方法的研究,确定保鲜效果最好、成本较低的杨梅果汁保鲜方法。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杨梅果实在减压条件下的贮藏效果,以“安海变”杨梅为试材,对其进行减压(0.05 MPa)处理,并于2~4℃下贮藏,定期观察杨梅果实采后品质的变化,同时对果实呼吸强度、可溶性固形物(TSS)、总糖、可滴定酸、pH、失重率、好果率进行分析对比。结果表明:减压处理能有效抑制杨梅果实冷藏期间的呼吸强度,延缓其TSS、总糖、可滴定酸含量的下降和失重率的上升,提高采后杨梅贮藏效果,使其在贮藏第16天时好果率仍保持在90%以上。这说明减压贮藏能较好地保持杨梅果实采后品质,延长其贮藏期、供应期。  相似文献   

3.
杨梅采后商品化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从杨梅的采前技术措施、采收、挑选分级、预冷、贮藏保鲜、包装运输六个环节综述了目前杨梅采后商品化处理技术的应用现状及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塑料箱式气调和真空充气包装法贮藏杨梅的新技术,提出了今后杨梅采后商品化处理技术的重点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4.
杨梅采后保鲜研究进展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简要综述了杨梅果实结构、生理特性、生产及保鲜现状,并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浙江省象山县泗洲头镇是杨梅产业大镇。在杨梅产业发展中,面临着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品种单一,上市集中;管理粗放,产品档次低;保鲜时间短,不耐贮运和产后加工跟不上等。针对上述问题,具体分析了杨梅产业的经济价值、生态效益、产业政策优势等,并从市场定位、科技培训、品种布局和培育杨梅加工企业等方面,提出了加快发展杨梅产业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6.
以杨梅为原料开发即食食品——冰杨梅,介绍获取食品生产许可证所必须的软硬件条件。该产品的加工工艺可行,所需设备简单,是杨梅产地短时间消化杨梅的一个出路。  相似文献   

7.
以云南东魁鲜杨梅为试验材料,以未进行冷等离子体处理和气调包装处理的杨梅果实为对照,分别采用单独冷等离子体、单独气调包装及冷等离子体结合气调对杨梅进行处理,探究冷等离子体结合气调包装处理对杨梅贮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冷等离子体结合气调包装处理可显著降低杨梅果实初始菌落数,贮藏期间能较好地抑制菌落总数的增长,对杨梅色泽无明显影响,能显著延缓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下降,保持较高的好果率;其还可抑制杨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下降,延缓果实的氧化损伤和品质劣变;冷等离子体结合气调包装处理时,冷等离子体处理时间越长,保鲜效果越好。该研究可为杨梅的贮藏保鲜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8.
杨梅属杨梅科(myric.spp),为温带、亚热带常绿果树,在我国云南滇东北与滇西南地区野生种类较多.为充分开发利用野生杨梅资源,笔者对杨梅初加工进行了多次试验,总结出一套简单可行的加工技术,供大家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汇川区2011年以来杨梅产业发展情况、取得成效、以及杨梅产业存在问题等进行了细致分析,并对汇川去杨梅产业发展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仙居是中国杨梅之乡,2009年杨梅总产量达到4.9×104t。介绍了仙居市场上杨梅鲜果低温贮藏保鲜技术及目前仙居杨梅产品的开发情况,同时建议加大杨梅产品的开发力度,提取多种生物活性成分,以提高杨梅产品的附加值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杨梅的营养保健和保鲜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杨梅是我国南方特有的水果,富含人体需要的多种营养成分,杨梅的果实、叶、仁、树皮等具有较高的医疗价值。综述了杨梅的营养保健作用和保鲜技术,为杨梅的综合利用开辟了一条途径。  相似文献   

12.
杨梅是我国南方特有的佳果,其营养成分丰富,但由于杨梅果实无外皮包裹,且成熟期正值梅雨季节,因此杨梅保鲜技术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对杨梅的物理、化学保鲜方法及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提出杨梅保鲜技术的发展方向,旨在为杨梅保鲜技术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杨梅分布于我国浙江、湖南、江西、福建、广东、云南、海南等地,因其果色鲜艳,汁液丰富、酸甜适度,深受消费者的青睐。杨梅一般鲜销或作为加工原料,如果速冻保鲜,可延长鲜卖和加工期。在-20~-18℃条件下储藏6个月后,仍能较好地保持新鲜杨梅原有的色、香、味、形。现将杨梅速冻保鲜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广西野生杨梅种质资源初步调查与开发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新华  李峰  潘鸿  潘介春  黄桂香 《种子》2007,26(2):64-66
通过对广西13个县野生杨梅资源的调查与研究,发现广西杨梅有3个种1个变型:杨梅、毛杨梅和青杨梅,其中青杨梅有1个变型——大叶青杨梅。分析和研究75份野生杨梅种的果实特性和经济价值,从中选出可在生产上应用的6个优良单株,并提出了开发利用广西杨梅资源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5.
杨梅是南方地区常见的一种果树,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并且在实际种植中也兼有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做好杨梅的科学化种植管理工作,实现杨梅生长全过程的精细化管理,全面把握种植技术要点,可以有效确保杨梅产量和品质。褐斑病作为杨梅生长过程中危害较严重的病害类型,会对杨梅产量和质量造成不利影响,必须要将其作为重点管控内容,加强病害预防管理,为杨梅健康生长创造良好条件。本文结合杨梅种植实际,对其具体种植技术应用进行了分析,并对褐斑病的发生及其防治措施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分子植物育种》2021,19(19):6557-6563
本研究通过GC-MS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和感官评价,对2个白杨梅和2个紫红色杨梅的果实挥发性成分进行检测及与松树的亲缘关系进行分析。GC-MS检测结果表明,4个杨梅品种中共检测到醛类、酸类、酮类、醇类、酯类、酚类、烯烃、烷烃8大类60种挥发性有机物,其中荸荠含32种、永嘉白杨梅含25种、上虞白杨梅、野乌均为18种。该4种杨梅的3种主要挥发性成分种类不同,其中永嘉白杨梅主要为松油烯-4-醇、1-甲基-4-(1-甲基亚乙基)环己烯、松油烯,占53.30%;野乌为石竹烯、L-松油醇和D-柠檬烯,占53.77%。上虞白杨梅为松油烯-4-醇、松油烯、1,3,8-对-薄荷三烯,占61.37%;荸荠为石竹烯、乙酸乙酯、邻异丙基甲苯,占73.22%。对马尾松脂进行定性检测,主要成分为α-蒎烯、莰烯、β-蒎烯,与杨梅无对应成分。与此同时,对杨梅叶片和松针叶的ISSR分子标记分析结果表明,荸荠与野乌、上虞白杨梅与永嘉白杨梅的亲缘关系密切,与马尾松无亲缘关系。因此,研究认为杨梅果实的松香味可能是杨梅在进化过程中的特征表现形式,与杨梅的遗传演化和选育结果有关,与马尾松树无关。  相似文献   

17.
概述了目前浙江杨梅主产区快递包装产业发展现状,介绍了不同规格快递包装应用现状,指出杨梅快递包装产业快速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快递包装规范化操作及其应用推广的滞后。基于生产实际情况,提出了适合于3 kg果篮装的杨梅快递包装操作指引,以期为杨梅快递包装生产实际提供切实可行的操作参考。  相似文献   

18.
杨梅果实代谢旺盛、含水率高且无外果皮保护,在采收、运输和销售过程中易遭受机械损伤及霉菌侵染,进而导致其品质劣变,严重制约杨梅产业的发展.本文概述了产地保鲜技术(保鲜剂、预冷、短波照射以及静电场等)和贮运包装(减震包装、气调包装和蓄冷包装)对杨梅鲜果采后品质的影响,通过分析引起杨梅品质劣变的主要因素,提出"低温环境"+"缓震处理"+"气调技术"三维一体的栅栏保鲜技术将成为杨梅鲜果的保鲜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19.
杨梅自发气调保鲜研究初报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对3种气调保鲜箱贮藏环境的气体成分变化及对杨梅保鲜效果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0℃冷藏条件下,使用气调保鲜箱杨梅适宜贮藏时间为20天,保鲜效果明显好于对照;气调箱-2效果最好。气调箱-2在贮藏6天时O2、CO2含量达到平衡;在贮藏12~15天时CO2含量达到峰值20.65%,O2含量接近2%,该环境条件有利于杨梅贮藏保鲜。  相似文献   

20.
为探究云贵高原上植物的亲缘关系及地理分布格局,本研究通过对其18个居群个体材料的ITS、psbA-trnH和trnD-psbM序列进行了扩增以及测序,并结合杨梅属的杨梅和毛杨梅进行系统发育分析,探究云贵高原矮杨梅的亲缘关系及地理分布格局。结果显示:云贵高原矮杨梅ITS序列平均长度为657 bp,psbA-trnH序列平均长度为460 bp,trnD-psbM序列平均长度为603 bp,ITS+psbA-trnH+trnD-psbM联合序列总长度为1 720 bp,G+C平均含量为40.6%,共有58个变异位点和31个简约信息位点。基于ITS+psbA-trnH+trnD-psbM联合序列构建的系统发育树可看出,矮杨梅18个居群的单个序列与毛杨梅和杨梅区分开,单独聚为一支,支持矮杨梅为一单系类群。同时,系统发育树基本划分Ⅰ支系和Ⅱ支系,Ⅰ支系主要包含乌蒙山脉以东和南面的居群,而Ⅱ支系主要包含乌蒙山脉以西的居群,包括来自大理地区,云南高原中部和攀枝花地区的矮杨梅。亲缘关系较近的居群,其实际地理分布位置也较近,表明ITS+psbA-trnH+trnD-psbM联合序列可用于矮杨梅的亲缘关系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