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以培矮64S作母本,配制两系杂交稻制神,常常因低遥影响,造成母本育性转换,产生自交结实,对F1代种子埋下不可估量的质量隐患。笔者通过镜检花粉、金栽试验、套袋测试等综合因素分析,可及早测得杂交稻种子的质量结果,为后代种子利用价值评估、减少不必要的经济损失,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培矮64S育性对温度与光周期的反应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徐孟亮  周广洽 《作物学报》1999,25(6):772-776
在自然条件、自然温度控制光长条件及控制温度与光长条件下,研究了培矮640.0育性对温度与光周期的反应,结果表明:培矮64S在育性转换敏感期感受人工日均温21.8~24.0℃(光期23.9~24.0℃/暗期19.5~24.0℃)或自然平均日均温31.3℃(平均日最高温36.1℃,平均日最低温27.5℃)的温度,无论长日还是短日处理均表现不育,花粉可染率  相似文献   

3.
对光温敏核不育水稻培矮64S进行了割茬再生处理,比较了再生稻与同期抽穗的头季稻的育性差异,结果表明:无论是长日高温下还是短日低温下,割茬再生处理均可明显提高培矮64S花粉可育度;短日低温下,割茬再生处理对培矮64S套袋自交结实率的提高有一定的效果,但幅度远小于花粉可育度而长日高温下割茬再生处理对培矮64S套袋自交结实率基本无影响.  相似文献   

4.
培矮64S的育性特征及其安全使用技术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7  
本文用培矮64S在南京、武汉、贵阳、三亚4地1991~1998年共552项套袋自交结实率资料和381项花粉可育度资料结合各地的逐日平均气温和日长资料分析了培矮64S的育性转换指标及其育性变化规律. 指出培矮64S具有育性转换温度指标较低、短日互补作用显著的基本特点. 据此, 结合我国各地的温度和日长特点以及目前两系杂交稻种子生产  相似文献   

5.
为了分析同一的超级杂交稻在不同气候区域的育性表现,以不育系‘培矮64S’为材料,研究其在海南、湖南、江西3个气候区域的育性表现.结果表明,同一不育系在不同的气候区域其敏感期存在很大差异,‘培矮64S’在湖南长沙敏感期在开花前的0~8天之内,既第Ⅶ期和Ⅷ期;在海南海口的敏感期处在开花前的13~19天之内.既第Ⅲ期和Ⅳ期;在江西南昌的敏感期处在开花前的15~20天之内,既第Ⅲ期和Ⅳ期.自然条件下,不育系‘培矮64S’在长沙,从2010年7月17日至10月7日不育度都在>98.0%以上,其他时段波动很大;在海口,从2010年5月11日至10月18日不育度均>99.5%,自交结实率均<0.5%,偶有波动;在南昌,从2010年7月12日至10月11日不育度都在>97.0%以上,自交结实在0.00%~0.85%之间波动.由此可见,在海南海口制种最安全,而且育性稳定时间最长,长达5个月.  相似文献   

6.
陈利群  全庆丰 《种子》2000,(2):78-79
培矮64S是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育成的温敏型两用核不育系。1996~1998年我们在怀化市对培矮64S系列组合进行制种高产技术研究,为该品种在生产上的推广应用提供一套高产优质制种技术。1 花期的选择两系制种在基地选择和花期安排上应注意两个安全期的选择:一是育性转换安全期,二是扬花授粉安全期。根据培矮64S的育性转换规律及黑粉病率较高的特点,花期安排在7月底至8月初较为适宜。其中培杂马七因父本不耐高温,花期安排在8月中下旬较为适宜。2 健根多蘖壮秧的培育具体操作围绕“空、肥、时、干”四个字进行。“空”是指秧苗个体有足够的…  相似文献   

7.
20 0 0年我公司在郴州市北湖区同和乡的同和村、茅坪村、年西冲村三个村共配制培矮 6 4S系列组合 2 3hm2 ,其中夏制 2 1hm2 ,秋制 2 hm2 ,平均亩产 15 0 kg。现将主要制种技术总结如下 :1 亲本特征特性1.1 培矮 6 4S的特征特性 :该不育系是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罗孝和研究员育成的中籼类型不育系。叶片较窄而直立 ,剑叶短小 ,叶色较浓绿 ,分蘖力强 ,成穗率低 ,株形紧凑 ,功能叶光合期长 ,株高 6 1.5~ 70 .2cm。每穗总粒数 10 6~ 16 5粒 ,千粒重 18.34~ 2 2 .32g ,谷粒呈月牙形或镰刀形。花期长 10~ 12 d ,见穗后2 d始花 ,第 4~ 5天…  相似文献   

8.
培矮64S花器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建成  莫志军  张卫 《种子》2003,(4):40-41
本文研究了培矮64S与93ll的抽穗、开花动态,培矮64S的柱头外露率与开花日序、温度的关系,柱头外露状态与受粉量的关系,柱头活力与气候、遗传的关系。为杂交稻制种高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培矮64S是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选育研究成功的水稻低温敏型两用核不育系,具有育性转换起点温度较低,转换彻底,在湖南夏季不育时间长,不育性能稳定等特点。1991年通过省级技术鉴定。利用其配组选育出两系杂交稻培两优特青、培杂山青、培两优288、培...  相似文献   

10.
培矮 6 4S是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培育的低温敏两用核不育系。连续几年的制种实践证明 ,与珍汕97A、协青早 A、龙特浦 A等三系组合相比 ,培矮 6 4S系列组合表现出非常明显的抽穗扬花期高温干燥天气影响产量的现象 ,俗称“高温影响产量”。因此 ,生产上如何在抽穗扬花期避开高温干燥的天气以及提高植株本身的抗高温、干燥天气的能力 ,就成了培矮 6 4S系列组合提高制种产量的关键。1 合理安排抽穗扬花期实践证明 ,单纯从高产制种角度看 ,最佳抽穗扬花天气为阴而不雨的低温天气 ,但考虑到其育性转换敏感期日均温度不能低于 2 4℃ ,因此必须…  相似文献   

11.
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改良培矮64S的稻瘟病抗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培矮64S是广泛应用于我国两系杂交水稻的光温敏核不育系,但稻瘟病抗性较差,高感叶瘟和穗颈瘟。本研究通过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的方法将稻瘟病抗性基因Pi-1、Pi-2从供体BL6中回交聚合到培矮64S中,并筛选得到的10株改良株系。改良株系对稻瘟病叶瘟和穗颈瘟的抗性明显增强。其中1752S-1,1752S-2,1783S和1789S花粉育性整体表现良好,在长日低温条件下的花粉不育率均达到99.5%以上,且与对照培矮64S在0.05水平没有显著差异。另外,1752S在各农艺性状的综合考察上呈现出明显优势,尤其是产量相关性状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12.
培矮64S制种田稻粒黑粉病药剂防治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灭黑1号,克黑净、粉锈宁等药物不同的防治次数对培矮64S制种稻粒黑粉病防除效果及对异交结实的影响,提出了采用灭黑1号或克黑净等三次用药处理是防除病害,提高结实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利用超薄等电聚焦技术对两系杂交水稻培矮64S/培辐F1种子及其亲本种子蛋白进行了分析,并应用父本特征蛋白质谱带对该杂交稻种子样品进行了纯度鉴定。鉴定结果与田间小区种植鉴定的结果完全一致,而超薄等电聚焦技术成本更低,速度更快,表明这一技术在杂交稻种子纯度鉴定上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培矮64s-05的育性鉴定及其南繁的气候决策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姚克敏  李继明 《作物学报》1997,23(2):208-213
本文用培矮64s-05在三亚南繁时的逐日自交结实率资料和逐日均温和日长资料,根据育性量化模型,鉴定该不育系在三亚的育性指标,并对培矮64s-05的光温反应特性分析,结合三亚30年(1959 ̄1988年)逐日气象资料和生育期预测模型对培矮64s-05南繁的最佳抽穗期和最佳播种期进行气候决策。  相似文献   

15.
不育临界温度值不同的培矮64S近等基因系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汉来  张端品 《作物学报》2001,27(3):351-355
采用人工控制的系列温度条件,对光温敏核不育水稻培矮64S-5株系的高世代自交(近交)群体进行单株雄性育性鉴定与系统选择,再经10代自交纯化,获得一套不育临界温度分别为23℃、24℃、26℃和28℃的培矮64S近等基因系。这套材料对研究水稻两用核不育系不育临界温度高低的遗传规律和花粉的育性温度控制机理有重要意义,其中不育  相似文献   

16.
不育临界温度值不同的增矮64S近等基因系选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曾汉来  张端品 《作物学报》2001,27(3):351-355
采用人工控制的系列温度条件,对光温敏核不育水稻培矮64S-5株系的高世代自交(近交)群体进行单株雄性育性鉴定与系统选择,再经10代自交纯化,获得一套不育临界温度分别为23℃、24℃、26℃和28℃的培矮64S近等基因系。这套材料对研究水稻两用核不育系不育临界温度高低的遗传规律和花粉的育性温度控制机理有重要意义,其中不育临界温度为23℃的培矮64S具有较好的不育稳定性和遗传纯合性,可直接应用于两系杂交水稻生产。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超高产杂交水稻培矮64S/E32及其亲本的光合生理特性。结果表明,该杂种有较强的光能吸收、转化和碳固定的光合特性,其生育后期的最大光合速率(Pmax)、PSⅡ原初光化学效率(Fv/Fm)、PSⅡ电子传递的量子效率(ΦPSⅡ)、叶绿素荧光光化学猝灭系数(qP)的下降速率都比亲本慢,不易早衰,具明显超亲优势。杂种也有明显的光合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