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天然林保护工程。这是我国投资最大的生态工程。包括三个层次:全国停止长江上游、黄河上中游地区天然林采伐;大幅度调减东北内蒙古等重点国有林区木材产量;由地方负责保护好其他地区的天然林。工程计划调减木材产量1991万m3,造林1.9亿亩,管护森林14.15亿亩。“三北”和长江中下游地区等重点防护林建设工程。工程涉及28个省(区、市)的1696个县,计划造林3.4亿亩,管护森林10.78亿亩。退耕还林还草工程。这是一项全国性的生态建设工程。目前在17个省(区、市)试点。计划到2010年控制水土流失面积3…  相似文献   

2.
笔根据亚布力林业局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在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的新形势下,林业企业走出困境的几点构想:⑴用材林地划小核算单位;⑵公益林分户管理;⑶按国家指导,规划造林。  相似文献   

3.
浅谈大兴安岭林区更新造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大兴安岭人工更新造林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提出如下建议:实施分类经营,由天然林采伐向天然林保护培育为主转变,进行人工造林和人工促进天然林更新;在更新方式上,坚持以人工更新为主,促进更新和天然更新相结合的方针;严把质量关,做好人工更新造林的设计;坚持合理的采伐,采伐要为更新创造条件,做到更新跟上采伐,要因地制宜确定采伐方式;更新要注重生态系统的保护;适应新形势,加速林区经济转型。  相似文献   

4.
《四川林业科技》2009,30(4):I0002-I0002
自2000年以来,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和退耕还林工程相继在船山区实施,截止2008年底,全区累计完成退耕还林9.62万亩,其中退耕地造林3.7万亩,配套荒山造林5.92万亩;完成天保人工造林1.93万亩,  相似文献   

5.
天然林保护工程植被恢复工程(以下简称植被恢复工程造林)是有效遏制山西省吕梁市天然林资源破坏所造成的植被稀疏、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恶化的有效措施和方法。黄土高原干旱半干旱地区造林成活率,由于受到自然干旱、沙尘暴、干热风、冰雹早霜等自然因素的影响,因此只有根据当地实际,因地制宜,探索干旱半干旱地区造林技术和方法,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偏低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台湾把发展复层林列为当前造林的重要内容台湾国有林区伐木迹地、可造林的裸露地、草生地,多已完成造林。1992年以来,天然林已全面禁止采伐,木材年采伐量限制在20万m3以下。现在林区造林的主要对象为立木度较稀疏的天然林散生地(林地树冠投影面积未达30%的...  相似文献   

7.
10月20日至21日,自治区林业厅厅长高锡林带领林业厅造林处、计财处、野生动植物保护中心、天然林保护办公室、多种经营站的负责同志,深入实地考察了杭锦旗大白柠条物种保护区建设情况。 高锡林厅长在听取了盟旗两级领导和部门的情况汇报后,充分肯定了杭锦旗以“穿沙精神”积极建设大白柠条物种保护区所取得的成绩,并指出:一要紧紧抓住实施黄河中上游天然林保护工程的机遇,抓好柠条种子采集,促进飞播造林;切实做好人员分流及重点地区移民工作。二要进一步搞好物种保护区基础建设,注重灌草比例搭配,努力提高经济效益;积极防…  相似文献   

8.
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继续全面停止长江上游、黄河上中游工程区天然林商品性采伐;根据东北、内蒙古等重点国有林区资源承受能力,进一步调减木材产量,使全国重点地区天然林资源真正得到休养生息。对工程区内的9418万公顷天然林和其他森林实行全面有效管护,加快宜林荒山荒地造林种草,“十一五”期间,公益林建设任务579.3万公顷,其中,人工造林88.1万公顷,封山育林390.9万公顷,飞播造林100.3万公顷。退耕还林工程按照“巩固成果,确保质量,完善政策,稳步推进”的总体要求,积极稳妥地推进工程建设,进一步突出长江上游、黄河上中游、京津风沙源区、南…  相似文献   

9.
四川省将在未来5年全力推动社会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并确立了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强生态保护和建设,初步建成西部经济强省和基本建成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发展目标。七届党代会以来,四川省生态环境建设取得了突破。实施天然林保护和退耕还林还草507万亩,荒山造林301万亩。今后5年,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是基本建成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天然林保护工程成果进一步巩固,退耕还林还草和荒山造林规划任务基本完成,森林覆盖率不断提高;环境恶化趋势得到有效遏制,空气质量和出川水质明显改善;生物多样性保护取得进展,资源综合利用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今后,四川省要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和生态建设,夯实基础。把生态保护和建设作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切入点,巩固“天保”工程成果,依法管护好天然林资源;把退耕还林还草任务和政策切实落到实处,抓紧发展替代产业;加速绿化荒山、荒坡、荒地;搞好长江上游水土保持重点防治和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处理好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开发利用与节约保护资源的关系,实现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四川省未来五年将基本建成长江上游生态屏障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北宁市山地刺槐人工林立地条件、生长规律及生态效益等调查,结果表明,在类似北宁生态条件的半干旱地区的山地,适宜于培养小径级刺槐人工林;造林地要选择在阳坡、半阳坡、山中下腹土层较厚的地块;造林前需要整地;这些地区营造刺槐人工林,有助于保持水土,改良土壤,促进造林地植被变化,恢复和改善生态环境,减少病虫危害。  相似文献   

11.
当前,我省的造林绿化工作面临着新的形势和机遇。一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对生态环境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国家加大了对生态环境建设与治理的力度,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相继全面启动,以珠江流域为重点的防护林工程列项实施,造林绿化投资逐年加大,为加快云南生态环境建设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二是省委、省政府明确在今后云南经济发展中要“突出重点抓生态,坚定不移地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的思路,把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宜林荒山荒地绿化、低产用材林改造、高原湖泊生态保护与治理、整治污染等6个方面作为生态…  相似文献   

12.
三、造林政策的目标和内容的改变 由于犹太国家基金会(KKL)、英国托管林业部门及其后来的管理部门造林目;的的不同,其造林政策也不同。因对人工林和天然林所起的作用有显著不同的认识,直至20世纪90年代初这种官方的划分才取消,开始重视所有的森林类型,并把森林看作是一种可更新的资源。20世纪末以前,在KKL造林政策中对以色列北部分布广泛、代表着过去景观特点的常绿乔一灌丛林地一直没有给予重视。这些资源在地位、预算或管理方面根本不能与营造的人工林相比,常绿乔一灌丛林地区从没有像人工林那样绘制过系统的地图。20世纪末,造林政策从扩大森林面积向关心现有森林和将森林用于游憩目的的方向改变。游憩需求的增长促进了其基础设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在我国红松天然林主要分布在小兴安岭、长白山地区。从红松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等方面,分析了红松引进到乌兰浩特地区造林后的生长状况,从而得出初步结论为红松不适宜在该地区大范围引进造林。  相似文献   

14.
提高云南松在阳坡造林成活率的主要技术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高云南松在阳坡造林成活率的主要技术措施赵盛军云南松的阳坡造林历来是个难题,尤其是阳坡直接营造云南松林,成活率仅达5%~15%。为了弄清云南松阳坡造林失败的主要原因和成活所需的必要条件,笔者曾对本县亚热带地区不同立地条件下,云南松天然林和人工林的成活...  相似文献   

15.
介绍川西云杉生态、生物学特性.根据保存的人工川西云杉林成活及生长情况,认为迪庆州寒温带地区是川西云杉适生区,川西云杉是高寒山区天然林采伐后理想的迹地更新树种.藉此,对其种子采集、圃地选择、播种育苗、苗期管理、造林地选择、整地、造林方法、抚育管理、病虫害防治等一系列苗木培育及造林技术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6.
洪江市林业局为广泛筹资造林,鼓励广大干部职工投资造林,日前作出规定:凡个人造林在6.7公顷以上的,局里按750元/公顷予以补助;凡列入规划范围内的速生丰产林除享受国家的优惠政策外,还优先保证造林林地清理的林木采伐计划指标;优先安排造林地道路维修资金,并免收林地勘测费等。这一规定出台后,全局干部职工兴奋不已,造林积极性空前高涨,原计划到2006年春季以前全市造林2667公顷的任务将提前1年完成,如果加上退耕还林和企业造林,洪江市2004年至2005年春季以前造林面积将达到6.7万公顷。  相似文献   

17.
呼盟红花尔基林业局自1999年启动实施“天保”工程以来,紧紧围绕培育保护樟子松森林资源、改善呼伦贝尔草原生态环境这一主题,举全局之力,扎扎实实地开展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各项工作,促进了樟子松森林资源的发展。1999年,完成人工造林1906.6公顷,为计划的102%;封山育林3575公顷,达到全封状态;完成人工促进天然更新1200公顷;完成森林抚育2308公顷。在公益林建设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 红花尔基林业局在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中,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一是组织落实。成立了由局长、主管局长任正副组长的“天…  相似文献   

18.
2009年内蒙古重点工程飞播造林100万亩,其中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飞播造林50万亩。为拉动内需,加强生态建设,加强重点防护林和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建设,2008年底新增中央投资内蒙古黄河上中游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飞播造林50万亩。  相似文献   

19.
走进关山,荒山泛新绿、田路松常青。随着“天保”工程、退耕还林工程项目的实施,关山林业的发展蒸蒸日上。5年来,77万亩天然林得到有效保护;人工造林11.9万亩,封山育林1.5万亩,飞播造林5.7万亩,创历史之最。产业开发,多业并举,创办企业(实体)4户,2004年多种经营收入291万元。关山林管局被省林业厅评为“全省林业行业改革先进单位”、  相似文献   

20.
天保工程区实现天然林休养生息据国家林业局有关部门负责人介绍,我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实施7年来,累计完成荒山造林432.82万公顷,新封山育林884.96万公顷。工程区森林资源得到切实管护,林区经济、社会发展呈现新的生机和活力。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主要通过全面禁止长江上游、黄河上中游地区天然林的商品性采伐和大力调减东北、内蒙古等重点国有林区的木材产量,解决天然林资源的休养生息和恢复发展问题,实现林区生态建设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实施7年来,累计完成荒山造林432.82万公顷,新封山育林884.96万公顷;森林管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