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蜂窝、蝴蝶与人造卫星宋克义在人造卫星的研制过程中,航天专家们曾遇到过许多难题,而在解决这些难题的过程中,受到过不少生物以及与生物有关的物体的启示,其中“贡献”最大的当属蜂窝与蝴蝶。我们知道,要使卫星飞往茫茫宇宙空间,卫星就必须有很高的速度,因此,就心...  相似文献   

2.
我省在去年开始的“高等教育林业生态环境管理专业”自学考试中,有不少报考缺考。细追其因,除了工学矛盾或临时有急事脱不开身外,不少缺考则因经济贫困,拿不起学费、路费或惟恐考试不及格“浪费”钱而“临阵逃脱”。  相似文献   

3.
据说,如今不少企业的职工,有的为没有事干发愁,有的为柴米油盐叫苦。于是到处“钻山打洞”,打短工者有之,“提篮子”者有之,跑江湖者有之,一些有本事的则成了东南西北飞的“孔雀”,并且是一飞而不复返。然而,在湖南人造板厂,2000多名职工却执著的“爱厂兴业,报国为民”,就象钉子打进了砧板一样,很少有类似情况出现。其中奥妙何在?厂长、党委书记刘柏青道出了真谛:“工人是企业的主体,是物质财富的直接创造者,办厂要靠他们,要尽量让他们先富起来。”这是一个来之不易的认识。80年代中期,在湘江北大桥东侧,曾经发生过一件…  相似文献   

4.
“翠冠”梨(代号梨8-2)适应性广,抗逆性强,果肉白色,肉质细,嫩,脆,味甜,汁多,可溶性固形物11%-12%,是砂梨系统中品质极优的品种,其缺点是果面易形成锈斑,目前,市场上出售的“翠冠”梨仍有不少表皮存在的“云斑”梨仍有不少表皮存在“云斑”的现象,怎样套袋才能使“翠冠”梨果面不生“云斑”,这是一个令果农非常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有不少作者撰文对“知识爆炸”(“情报爆炸”)、“知识老化”等问题提出了异议,本文分析和考察了有关概念的实质,指出意见分歧的原因所在,并从不同的方面回答了“异军”文章提出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秦月 《中国林业产业》2006,(4):59-59,61
在我国木材市场流通环节中,市场规范化存在不少问题,比如有关木材的几项“标准”,既有“标准”不完善的问题,又有“标准”执法不力的问题。“标准”的不完善主要体现在对木材树种的商品命名上,这当然有客观的原因。近年来,我国进口木材不仅数量大幅上升,而且品种越来越多,已达数百种。不少品种以前从来没有进口过,后续新的品种又在不断开发。这些新品种进入市场,商品名称的规范化确实是一个大问题。不少经营商为了促销和“吸引眼球”,随心所欲地给木材商品乱起名:什么“金不换”、“黄金木”、“象牙木”、“柚木王”等等,将一般品质的木材尽景向高档品种“靠”,找好听的名称“叫”,误导了消费者。也搞乱了市场。国家为此曾出台过木材商品名称的‘钎准”,但‘钎准”中的名称过于学术化,市场效果不佳,造成现在市场上木材商品的标识既标上“标名”,还要在括号中标上“俗名”,很不规范。  相似文献   

7.
周末怎么办?黄金周怎么办?这是很多忙碌的都市人还没有“休息”的时候就思考的问题。原本就是休息放松、与家人相处的时间,可不少人却用来大吃大喝,大唱大跳,放纵消费……好像这样才是休息。不少人由于惯性,常常从“工作”的快车道一下子又驶入“生活”的快车道,陷入另一个忙碌的轮回。  相似文献   

8.
大力发展城市森林.努力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走生态城市发展之路,是落实科学发展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终实现城市经济建设和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最佳途径。娄底作为全国“森林城”示范城市,经过几年的努力。迈出了坚实的步伐。成为湘中一颗耀眼的绿色明珠。而作为这座城市的“森林主管”。肖正光付出了不少心血。  相似文献   

9.
《林产工业》创刊一直面向广大生产第一线。我的工作有机会深入林区工厂、县、地区林业管理部门,不少同志反映《林产工业》为他们提供了不少知识并解决了实际生产问题,特别是它贴近生产,贴近实际,这是《林产工业》的特色!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企业目标发生了改变,因此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稿件,也是读者最愿意读的,但是拿来可用的稿件难以组稿,这给你们增加了不少困难。为了突出贵刊特色,建议最大努力加强“生产与应用”栏目,“综述”、“研究与分析”“国外技术”都要针对当前林产工业遇到的热点、难点、关键问题来组稿,用以反…  相似文献   

10.
肖明 《国际木业》2013,(10):4-5
今年以来,受中央“八项规定”和反对“四风”要求影响,不少展会、节庆活动都在精简“瘦身”,林业展会如何边“瘦身”边“补钙”?9月24日-26日,在山东省烟台市举办的“2013第十一届威力中国室内展”给出了答案。  相似文献   

11.
卢森堡大公国位于欧洲西北部,东邻德国,南毗法国,西部和北部与比利时接壤,是法、比、荷进人中欧和德、奥、意到西欧的重要走廊;有“钢铁之国”、“千堡之国”、“红土国”、“袖珍国”等美称。因为地理位置重要,历史上有不少欧洲势力曾经占领此地,形成多种文化交融的局面,也留下不少历史遗迹。因为国土面积太小,且受多元文化渗透,所以卢森堡人大多会讲法、德、英等语言。  相似文献   

12.
民谚有云“冬吃萝卜夏天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吃姜被不少注重养生保健的人士所重视。市场上姜的品种不少.民间流传的关于夏天吃姜的说法也各种各样,这让人产生不少疑惑。  相似文献   

13.
低能耗、低污染的“低碳旅游”概念已被不少景区和游客所接受,它虽然略显艰苦却点滴中透着环保,虽然“小众”却十分时尚。  相似文献   

14.
王敏 《新疆林业》2005,(1):39-39
春秋战国时期,群雄崛起,各家争修王室,尽情享受。当时身为齐国宰相的管仲,他在看到各地修建工程,王室砍了不少山树和占了不少山地后,大胆上书齐王:“为人君而不能谨守山林草泽,不可以为天下王。”主张少建宫室,少砍山树,少占山地和耕地,限制葬地等等。齐王诏示,君臣上下,均为管仲“奏折”叫好。  相似文献   

15.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有先生对学生说,这首诗太肥,要减肥,第一句,下雨并非在清明;第二句,行人不在路上在哪里 ?第三句,后五个字都是问的口气;第四句,山下野外,雨中只有牧童,不说也知道;因此,他改为:“时节雨纷纷,行人欲断魂;酒家何处有 ?遥指杏花村。”   “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挂名时。”此诗被喻为人生四大快事。但有人认为此诗太瘦。第一句“久旱”,究竟旱多久呢 ?一个月,一年……加“十年”则世之罕见;第二句,“他乡”究竟有多远,…  相似文献   

16.
有人爱菊,有人爱莲,也有不少人垂青于唐菖蒲。在花卉很少开放的夏秋之间,唐菖蒲舒芳吐蕊,美化着园林、街道、庭院等景点。 唐菖蒲花色繁多,有雪白、黄、鹅黄、深红、粉红、胭脂红、深紫、浅紫、天蓝、橙及红黄相间、紫黄互染等十余种颜色,且深浅不一,或具复色、或掺杂异样斑点、条纹;花型变化多姿,故有不少别名。“如十样锦”、“菖兰”、“大菖兰”、“剑百合”、“十三太保”、“扁竹莲”、“剑兰”等。不看其花,光听其名,也足以使人如痴如醉了。郭沫若曾这样描述唐菖蒲“剑叶似菖蒲,长茎抽出结满骨朵;各色的花逐渐开放,锦…  相似文献   

17.
浅析“算、管、干”和“严、细、实”刘荣智“算、管、干”和“严、细、实”是内蒙古绰尔林业局局长杨敬民提出的工作原则和作风,这一原则和作风蕴意深刻,给人以启迪。“算”,即预算、核算、结算,有预测、计划、目标、控制、分析、评价之含义。可理解为事前做好预算,...  相似文献   

18.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成就很大,但深化改革需要破解的难题仍然不少。”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常委、著名经济学家、北京大学教授厉以宁在接受本刊记者专访时说,应进一步完善林权流转、金融扶持等配套措施,建立规范有序的森林资源流转市场,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盘活农民森林资产,形成现代林业经营体系。  相似文献   

19.
杨洋 《湖南林业》2014,(9):44-44
近日,笔者走进桂东县增口乡增口村,在村部“农家书屋”发现不少农民正在阅览《林业与生态》等涉农书刊。桂东县在建设“一村一书屋”的过程中,把林业书、刊列为了重要的书种,目前,正是桂东农村一年中最“清闲”的时段,“农家书屋”威为了当地村民学习林业知识的“充电站”。  相似文献   

20.
我国有句成语叫“对牛弹琴”,意思是说对动物弹琴是白费劲,因为动物不懂音乐。笔者看来,这话并不全对。有报道称,故意对奶牛播放音乐,奶牛产奶特别多。这说明牛还是“懂”音乐的。其实,不少动物并非“乐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