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徐凯 《新疆林业》2002,(3):31-32
瓶景(BottleGarden),又称瓶园或瓶栽。是在一个玻璃瓶或透明塑料闭合容器内栽植有生命植物,具有较高观赏价值的室内装饰品,故人称微型花园。目前瓶景是欧美及世界各国的艺术品。瓶景由于栽培在特定的玻璃容器内,所以它具备一个温暖、湿润的小环境,可大大减少浇水的次数。若精心管理,一年内仅需浇水二十几次,因花叶和土壤蒸发的水分可凝集在花瓶壁后形成水滴返回土壤。同时,瓶景还不受外界气候及空气污染的影响,晚上吸收氧气放出二氧化碳,到白天又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循环往复,所以说,瓶景是一个平衡的整体。1.瓶景的制作…  相似文献   

2.
所谓瓶景,就是许多习性相近的花卉植物,按照自己的创意构思植入在一个透明玻璃容器中,形成一个既有高度观赏性,又适合花卉生长的微型景观世界。根据实践,家庭瓶景有以下优点。1.将许多植物在一个玻璃容器内(容器口加盖  相似文献   

3.
刘俊 《湖南林业》2004,(3):30-30
所谓瓶景,就是将许多习性相近的花卉植物.按照自己的创意构思混植在一个透明玻璃容器中,形成一个既有高度观赏性,又适合花卉生长的微型植物景观世界。  相似文献   

4.
在自行研制的人工气候室内,以微型盆栽月季微粉(Rosa hybrida‘M in iature P ink’为试验材料,研究栽培密度和生长温度对其生长与产后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与较适宜温度(昼温25℃,夜温21℃)相比,在高温(昼温32℃,夜温26℃)条件下,花枝变短,节间数变少,开花提前,花径变小,瓶插时间变短,花质量下降,叶面积变小;单株鲜重及干重均明显减少;在不同栽培密度条件下,密度3(每盆栽3株)花枝最长,单株叶面积最大,而密度1(每盆栽1株)的枝叶鲜重及干重最大。  相似文献   

5.
土壤微生物、植食性昆虫、土壤动物等通过植物形成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体,但目前研究多针对单个生物群体,对这些生物体的累积作用和相互作用的认识并不完善,同时微型土壤动物在根际中重要地位往往被忽视。文中结合根际微型土壤动物与植物及微生物相互作用的相关研究,阐述微型土壤动物在植物生长过程中是如何发展和相互作用的。植物与根际微型动物间的相互作用显然不仅局限于微型动物的矿化活动,对植物造成的影响并不单一。相反,植物、共生菌群、土壤动物和土壤营养状况与微动物群间存在复杂的相互作用,微型土壤动物影响植物并受植物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家有插花     
插花是一门高雅的植物装饰艺术,起源于中国佛教的供花。插花有插景、插画、插形等种类。插景是在盆中把植物与假山石、微型园林建筑小品、人物、动物适当配置,表现园林景色或大自然风光。插画是在盆瓶中插出立体画面,就如中国的花鸟画,插形是以花  相似文献   

7.
壶瓶枣日光温室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改善壶瓶枣生长的生态环境,提高壶瓶枣的产量和品质,使壶瓶枣提早成熟、避免其雨季裂果,提高其经济效益,现从栽植时间、栽植方法、栽后管理,树体管理和肥水管理等方面进行了探索总结,为壶瓶枣生产地区进行温室栽培提供指导,为枣农增收提供新的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8.
植物生长延缓剂对花卉植物矮化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植物生长延缓剂在花卉生产上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综述了十多年来各种植物生长延缓剂在花卉生产上的应用及其机理研究的概况。植物生长延缓剂是矮化植物,培育壮苗,防止倒伏,培育微型盆花和矮型花坛植物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9.
S-诱抗素,是一种可以促进植物根系生长,诱导植物产生抗旱性、抗寒性、抗病性、耐盐碱性、抗低温等的植物“抗逆诱导物质”和植物生长调节剂。为探索在果树上的使用效果,2007年在吐鲁番新栽红枣上进行了试验。  相似文献   

10.
微型树木盆景是盆景中一个特别小的类型 ,植株标准高度一般限制在 10cm以内 ,又称掌上盆景或袖珍盆景。微型树木盆景小、精、绿、雅和短时间成形的特点 ,搏得了人们的喜爱。1 制作微型树木盆景所用的植株一是较强的生命力。由于它的盆很小 ,提供的条件刻薄 ,所用的植物材料必须对环境适应性强。二是叶小、枝干易弯曲造型。微型盆景以微为贵 ,必须选用叶小的植物 ,叶表面光泽 ,具革质则更好 ,枝干容易整形。三是节间距离短萌芽力强。便于修剪和造型 ,达到矮化、枝条回缩 ,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造型的目的。2 微型盆景中植株的获得2 .1 扦插…  相似文献   

11.
闲话苏铁     
吴裕 《云南林业》2001,22(1):22-22
在热带及亚热带地区的园林中,常见栽有苏铁。苏铁,还有凤尾蕉、避火蕉、金代、铁树等名称。在民间,“铁树”这个名称用得较多。一说,因其木质密度大,入水即沉,重如铁而得名;一说,因其生长需要大量铁元素,即使是衰败的苏铁,用铁钉钉入主干内,便可起死回生,故名之铁树。 苏铁不只是一个种,而是一个大类群,我们常称苏铁科植物或苏铁类植物。苏铁科植物属于种子植物门、裸子植物亚门、苏铁纲、苏铁目植物。据化石记录,苏铁科植物起源于古生代的二叠纪(距今2.8亿年),于中生代的三叠纪(距今2.25亿年)开始繁盛,侏罗纪…  相似文献   

12.
我们在用棉子壳作培养基质栽培凤尾菇对,对改点播、多层撒播为面播,已试栽有120多户次,每户两瓶菌种10斤料或4瓶菌种20斤料,收获率均在100%以上,最高可达200%左右。面播法是根据凤尾菇好氧这一特性提出的。面播能造成风尾菇生长优势、逐步分解养分,从而持续地、较多地收获鲜菇。 1.造成凤尾菇生长优势:面播法是采取  相似文献   

13.
杂草对林业危害非常严重,它与果树、苗木、花卉、树木等栽培植物在生长期内对阳光、土壤中的水分和养分争夺十分激烈,有的传播病虫害,严重影响种植物的生长,特别是寄生攀附类恶性杂草能够直接危害种植物的生命,造成种植物的减产或绝收。更为严重的是林木内树下茂密的杂草在秋冬季干枯后是冬季森林火灾的直接隐患。所以,生长季节除草工作既能保障栽培植物的正常生长又能直接预防冬季火灾的发生,意义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14.
我国第一台多功能组装式植物微型立体培育室由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研制成功,荣获国家发明协会铜质奖。 多功能组装式植物微型立体培育室是专门为植物扦插育苗而设计的一种先进设备。具有控制地温、气温、土壤湿度、空气湿度、光照、换气等六种自控装置,可自动调节温度、光照、自动喷雾、自动灌水、自动换气,为植物长年生长创造适宜的温湿条件。培育室由育苗  相似文献   

15.
蝴蝶兰组织培养工厂化育苗的成本预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年产100万株蝴蝶兰组培苗的工厂化育苗其成本预算、成本构成进行了分析和计算,结果表明:从组培苗培育成容器苗的总成本为0.878394元/株,组培苗出瓶移栽前成本〉出瓶移栽及栽后管理成本;在成本构成中,人工费〉材料费〉移栽及栽后管理费〉基建及设备折旧费。  相似文献   

16.
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分析总结近年来国内对植物内生真菌生防作用的最新研究进展。结果显示,内生真菌广泛分布在健康植物各个组织、器官内,在与植物经历协同进化后,可形成与宿主植物相同或类似的活性产物,其种类丰富多样,具有抑制病原菌生长、杀死植食性昆虫以及促进宿主植物生长等生防作用。基于现阶段研究中存在的不足,提出未来的研究趋势,以期为新型生防菌剂的开发和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为筛选野牡丹属在不同栽培基质上生长的差异,促进野牡丹属植物在城市园林中的推广应用 , 以 3 种野牡丹属植物(白花印度野牡丹 Melastoma candidum var. albiflorum、野牡丹 M. candidum 和毛稔 M. sanguineum)为试验材料,设置了 4 种不同比例泥炭土、蛭石和椰糠混合物 / 料和黄泥栽培基质处理, 比较 3 种植物的净生长量和生物量。研究结果表明,3 种野牡丹属植物苗高、冠幅、叶面积净生长量均以 黄泥栽培基质处理组较高,生长促进效应优于泥炭土、蛭石和椰糠的混合比例处理组;其地上部、地下 部生物量积累也均以黄泥栽培基质组最高。隶属函数分析结果表明,促进 3 种野牡丹植物生长效应的栽 培基质均为黄泥。  相似文献   

18.
以紫叶稠李组培瓶苗为实验材料,研究了不同苗高、基部茎粗和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以及不同基质对组培苗生根、移栽成活的影响,结果表明,组培瓶苗的苗高、基部茎粗和植物生长调节剂以及不同基质对组培苗生根、移栽成活有显著影响,选用瓶苗高为2.5~3.0cm,基茎粗0.06~0.1cm的苗接种到添加生长素IBA0.2mg/L和NAA0.5mg/L的基本培养基中生根,生根率可达86.13%,将生长健壮的生根苗移栽在细河沙、熟表土和草炭土基质上炼苗,成活率达93.3%。  相似文献   

19.
采用盆栽方法,对白桦(Betula platyph ylla)、落叶松(Larix olgensis)苗木分别进行纯栽和二者混栽,通过研究混栽对白桦、落叶松苗木生长、生物量、叶片养分、土壤养分的影响,探讨混交林种间互作机制.结果表明:混栽能促进两树种苗木的生长,一个生长季内混栽的白桦苗木苗高、地径、生物量分别较纯栽提高7%、20%和97%(P>0.05),落叶松分别提高6%、15%和185%(P<0.05).两树种养分吸收动态存在明显差异,混栽时,白桦对氮素吸收集中在7-8月,对磷、钾吸收集中在6-7月;落叶松对氮素吸收集中在6-7月,磷集中在8-9月,钾集中在7-8月.混栽时两树种苗木对营养元素的吸收存在时间差异,白桦对土壤氮的改善作用及落叶松对磷营养的改善可能是导致混栽增产的原因.  相似文献   

20.
新发现的治毒蛇咬伤植物○熊宗厚,熊宏伟前不久,在河南省内乡宝天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山林里,首次发现了专治毒蛇咬伤的蕨类植物──心叶瓶尔小草,并呈群落保持原始状态生长,实属罕见。心叶瓶尔小草群落,生长在宝天曼的红椿树凹西沟潮湿山林里,海拔达1300米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