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正>前不久,枣庄市峄城区举办了第二届石榴大会,突出"互联网+石榴"主题,宣传推广石榴产业发展的先进理念、高端技术和科研成果,推动产、学、研交流与合作,打造集石榴种植、加工、流通于一体的产业创新发展平台,为促进世界石榴产业品牌的建设发挥积极作用。本届石榴大会分别举办了中国石榴产业发展圆桌峰会、"互联网+石榴"战略研讨会、"互联网+石榴"产业商务洽谈暨石榴产品贸易签约仪  相似文献   

2.
<正>1峄城区石榴生产现状近几年来,峄城区石榴生产面临的形势非常严峻,挑战性越来越强。目前总的产业情况是:"面积在扩大、品质在下降、价格在下滑、市场在萎缩。"  相似文献   

3.
枣庄市峄城区是“中国石榴之乡”,石榴种植面积已发展到13万亩。2001年,经上海吉尼斯大世界总部审核,枣庄市峄城区万亩榴园——冠世榴园被确认为世界上最大的石榴园林。石榴树干千姿百态,春萌新芽,花期长、色艳丽,果大美观,子粒晶莹、汁多味佳、营养丰富,深受城乡人民的喜爱。  相似文献   

4.
枣庄市峄城区种植石榴历史悠久,至今已有2000余年的历史。发展石榴产业已经是当地经济发展,农民增收的重要手段。然而石榴受到多种病虫害影响,容易产生病果烂果,导致其食用品质下降,农民的收益减少,不利于当地经济的发展。本文针对石榴主要病虫害,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采用植物检疫、农业、物理、生物和化学等综合防治技术为石榴病害防治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5.
峄城区是“中国石榴之乡”,面积已发展到13万亩。石榴抗旱,耐瘠薄,管理简便,效益高,是当前我区果树种植结构调整中的主要树种。但由于缺乏科学管理.特别是在施肥时期、施肥种类、施肥用量等环节上把握不准,致使果品产量低、质量差。  相似文献   

6.
根据2005—2020年枣庄石榴主产区(峄城区)品质资料和同时期气象监测资料,利用多元回归和加权之和等方法,分析石榴气候品质和发育期气象影响因子的相关性,建立石榴气候品质定量评价体系。用2021年石榴生长期间气温、日照和降水等实测值,对石榴气候品质定性评价体系进行检验。结果表明,气候品质评价体系所得结果与化验实测数据结果及枣庄市果树科学研究所相关技术人员确定、消费者的客观反映基本一致,即得到2021年枣庄石榴果实气候品质均为优级,说明所建立的定性和定量石榴气候品质评价体系适用于开展石榴气候品质评价,客观反映石榴品质,为石榴品质提高和科学管理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根据贾汪镇石榴的种植情况,结合石榴全园套袋项目的实施,阐述了石榴套袋的意义,并从果袋选择、套袋、套袋后管理等方面介绍了其套袋技术。  相似文献   

8.
<正> 枣庄石榴个头大、产量高、品种多、品质好,属山东名产果品之一.多年来产区集中在峄县(今峄城区、市中区和薛城区部分乡镇)一带,故以峄县石榴著称于世.据可查资料记载,枣庄石榴栽培已有400多年的历史.目前栽培面积已达2万余亩(包括新建园),1987年产量为75万公斤.  相似文献   

9.
通过调研会理石榴产业发展现状,发现生产中存在的问题,结合石榴产业发展趋势,对会理石榴产业的出路进行深入探讨,提出会理石榴产业可以通过"引进优良品种、更新种植方式、发展石榴加工以及开展石榴旅游业"等方面进行改进,以推动会理石榴产业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0.
地理标志为打造区域特色农业、整合区域优质资源、发扬区域传统文化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蒙自市是中国石榴之乡,同时也是云南省种植石榴最早、种植面积最大、市场持续效益最好的石榴种植区,通过研究蒙自地区石榴产业的发展现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围绕提升品质、完善基础设施、提高产业经营化程度、加强品牌建设、拓宽销售渠道等一系列措施,提高蒙自石榴的核心竞争力,让"蒙自石榴"这一地理标志农产品实现价值最大化,促使整个石榴产业持续、高效发展,带动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11.
综述了烈山石榴产业资源概况,从种植规模、种植技术、贮藏技术、品种特色分析了烈山区石榴产业发展现状,并针对其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落实政策,加快石榴产业发展步伐;创新机制,增强石榴产业化经营活力;培育市场,加快石榴产品流通效率;科教兴果,加速石榴生产力转化等方面对策,以期为进一步促进烈山石榴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油气储运》2004,(11):56
2004年9月7~8日,山东省农业厅组织省内有关花生、果树专家,分别在平度市、峄城区,对山东省农业技术推广开发站、山东秸秆生物技术研究中心实施的“花生应用生物反应堆和植物疫苗技术“、“石榴应用生物反应堆技术“推广项目,进行了现场测产验收,测产验收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3.
2002年春,峄城区榴园镇北刘村孙丛银老人开始在承包的2/15公顷(2亩)石榴园中应用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连续3年的应用表明:该技术不仅改变了石榴的品质,而且提高了石榴产量.   ……  相似文献   

14.
1984年西昌在安宁河畔的河滩地开始种植石榴,首先从巧家、会理等地引种、试种,经过试验、示范取得成功,1987年在全市范围内大面积推广.广大果农认识到种植石榴是一项投资小的项目,3年即可试花,5年进入盛果期,亩(1亩=1/15公顷,下同)产石榴1500公斤以上,产值超过3000元.由于经济效益好,农民种植石榴的积极性很高.经过17年的努力,全市石榴面积达1.6万余亩,2001年投产面积达1万亩左右,产量达500万公斤以上,产品销往浙江、上海、湖南、重庆和贵州等地.  相似文献   

15.
<正>1986年以来,会理县在石榴种植规模上得到了迅猛发展,种植面积已达1万hm2,现已形成中国石榴种植第一大县、世界石榴最适宜种植中心。  相似文献   

16.
石榴是枣庄市峄城区当地农民的支柱产业,但连年出现轻重不同的石榴裂果现象严重困扰着果农.石榴裂果后,有的在树上经雨后烂掉,有的成熟采收后也只能以好果价格的1/5~1/10处理掉,贮藏价值更是完全丧失.经过几年的研究,摸索出防止裂果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加入WTO后,随着我国农产品出口量的不断增加,种植花生的经济效益不断提高,花生种植面积也呈逐年扩大的趋势。为了进一步提高花生单产、增加效益,枣庄市农业局与峄城区农业局于2001~2002年联合实施了山东省农业厅下达的丰收计划项目:优质花生品种及配套栽培技术项目,项目实施两年来通  相似文献   

18.
石榴绿色种植符合国家种植业结构战略部署,有助于促进农民增收,带动区域经济发展。从石榴绿色种植的园地选择、苗木培育、土肥水管理、合理整形修剪、病虫害综合防治等方面阐述石榴绿色种植管理技术措施,以期为建设石榴绿色种植基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山东峄城区古邵镇武寺村(邮码:277100)张志国,在大棚采用"忆甜思苦"种植法种植西瓜、苦瓜,每667平方米收入达6000元。武寺村有多年大棚西瓜的种植经验,为提高复种指数,村两委带领群众到外地学习先进种植经验。在苍山,他们相中了"懒  相似文献   

20.
去年,峄城区先后被命名为“中国石榴之乡”和“中国芸豆之乡”,使这里的石榴和以芸豆为拳头产品的无公害蔬菜更加名扬四海、驰骋国内外市场。 这个区靠名牌农业闯市场的秘诀在哪里? ——运用“物以优为贵”和“物以稀为贵”的两个市场规律,大力培植名牌农业。峄城蔬菜,尤其是他们培植的“半架”、“大八粒”芸豆等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