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基于数据包络分析的灌区农业生产综合效率评价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评价中国灌区农业生产综合效率的空间差异性,采用数据包络分析(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DEA)方法对全国440个灌区2010年的农业生产综合相对效率进行评估,并基于不同区域灌区农业生产投入及其冗余状况对生产效率提升途径进行探索。结果表明,8个灌区的相对效率为1.000,达到DEA有效;灌区间农业生产效率差异显著,绝大部分(327个)不足0.300,省区尺度生产效率无明显空间分布规律;各投入指标对应存在冗余灌区个数分别为319(有效灌溉面积)、369(绿水)、155(蓝水)、298(化肥)及207(农业机械);非DEA有效灌区5个投入指标的可减少量占所有评价单元投入总量的比例分别为23.8%、39.2%、18.1%、29.0%以及19.9%。综上可知,各非DEA有效灌区应根据自身投入指标冗余状况优化配置和管理资源以提高区域综合农业生产效率,其中绿水资源高效利用是全国范围内广泛面临的问题;东北和西北地区需注重水土资源配置效率提升,而南方粮食主产区应注重水肥高效利用机制的研究与实践。  相似文献   

2.
基于数据包络分析的灌区绩效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邱林  单淑贞  王志良 《节水灌溉》2006,(6):39-41,44
运用DEA的C^2R模型和C^2GS^2模型同时对灌区绩效进行评价,不仅分析了各灌区规模效益,而且探讨了纯技术效益情况,找出了DEA无效的灌区存在的问题以及问题的原因,为灌区的管理提供有一定理论基础且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传统的配电网评估缺乏对配电网运行效率的整体性把握。采用基于数据包络分析(DEA)模型的方法对蒙东地区配电网供电效率进行综合评价,以提高配电网管理水平,充分挖掘配电网运行潜力,为配电网规划与建设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从水土资源协同投入和“经济-社会-生态”效益产出的全局角度分析宏观区域的农业水土资源利用效率,对于农业生产可持续性具有重要价值。本文结合广义水资源概念及农业生产中的“多投入-多产出”特征,阐明了农业水土资源利用效率的内涵,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法构建了超效率-基于松弛变量(Super-SBM)模型和超效率-考虑非期望产出-基于松弛变量(Super-Undesirable-SBM)模型用于测算生产配置效率概念的农业水土资源利用效率,并以山东省引黄灌溉区为例,测算了研究区51个县域的不考虑生态效益的农业水土资源利用效率(WLUE)、考虑生态效益的农业水土资源利用效率(WLUEE)、水资源利用效率损失(WUEL)和耕地资源利用效率损失(LUEL)。结果表明:所有县域中,只有东明县和桓台县WLUE和WLUEE均大于1,实现了DEA有效,河口区的WLUE最小,历城区的WLUEE最小。各县域分为绿色高效型、普通高效型、绿色低效型和普通低效型4种类型,且绿色高效型和普通高效型县域水资源利用水平更高,绿色低效型和普通低效型县域耕地利用水平更高。提出了不同类型县域农业水土资源利用效率的针对性改善措施,为农业水土资源利用效率研究提供新的视角,研究成果有利于促进研究区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为了最大力度地发挥滇中受水区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选取滇中受水区主要农作物产量为产出指标,农业用水量、综合灌溉定额、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农业人口为投入指标.以2008年、2018年为截面数据进行静态数据包络计算分析,以2008-2018年数据为序列进行Malmquist动态分析.静态分析结果表明,滇中受...  相似文献   

6.
曾尉峰 《南方农机》2022,(6):39-42,53
笔者利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选取湖南省邵阳市2005—2018年共14个决策单元,采用DEA-BCC模型对邵阳市14年内的投入产出有效性进行分析,结果发现13个决策单元未达到DEA有效.基于此,笔者根据分析结果估计了无效率决策单元各要素的径向、横向调整值,找出DEA无效原因,并提出了相关改进措施,为邵阳市节能增...  相似文献   

7.
基于超效率DEA模型的中国粮食生产用水效率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全面评价中国粮食生产用水效率,发现粮食生产用水过程中投入要素存在的问题,构建了中国粮食生产用水效率评价指标体系,基于超效率DEA模型,分析了2009—2014年中国31个省级行政区的粮食生产用水效率的时空变化特征,阐明了中国粮食生产用水投入要素的调整方向和调整程度。结果表明:中国4个经济区的粮食生产用水效率差异显著,东北地区粮食生产用水效率最高,且波动较小;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粮食生产用水效率较低,且波动较大;东部地区粮食生产用水效率最低,且处于下降趋势。不同省级行政区之间的粮食生产用水效率差异较大,粮食生产用水投入要素配置不合理;粮食生产灌溉用水和粮食生产有效降水均存在投入冗余和投入不足现象,说明两者未能实现相互促进和相互调节。  相似文献   

8.
灌区用水效率与效益评价——以天津市里自沽灌区为例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以天津市宝坻区里自沽大型灌区的基本资料为基础.选取灌溉水利用系数、渠系水利用系数、田间水利用系数、灌溉水生产效率、耕地有效灌溉率、节水灌溉工程面积率6个指标,构建了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影响灌区用水综合效益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04-2008年,里自沽大型灌区综合评价指数分别为3.299、3.423、3.624、3.679、3.687整体上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其用水效率状况处于较好阶段.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灌区用水效率与效益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工程状况与管理水平对于灌区用水系数的影响较显著.必须加大灌区节水改造以及灌区管理体制改革力度,进一步提高农业灌溉水的利用效率和效益,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采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对我国柑橘生产效率分品种(柑、橘)、分地区测算和分析。研究表明:导致我国柑橘生产效率低下的主要因素是农药费和其他物质费用的过度投入,化肥、劳动力出现细微冗余;另外,不同省份间柑橘生产效率差异较大。最后就无效率省(区、市)柑橘生产效率低下的原因以及调整方案进行着重探讨并提出合理性建议。  相似文献   

10.
基于DEA模型的山西玉米生产效率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玉米是山西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其产量和生产效率直接影响到山西整体粮食生产发展。稳定玉米生产,关键要提高玉米的生产效率。为此,运用DEA的方法,实证分析了1978-2011年山西玉米生产的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以及投入产出的松弛量。研究结果显示,1978年以来山西玉米生产综合效率总体水平低下,尤其是1997年以来呈下降趋势;纯技术效率相对较低,除个别年份外均未达到最佳水平;规模效率未达到最优,1997年以来规模效率呈减少趋势;规模报酬经历了递增—递减的转变,2005年以来一直保持规模报酬递减状态;从投入角度来看,山西玉米生产存在劳动投入过剩的现象,需要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从产出角度来看,2005年以来,山西玉米生产净产值和收益率未处于最优水平,仍有一定的增长空间。  相似文献   

11.
为了精准指导农田灌溉,合理优化渠系输配水,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灌区的管理水平和总效益,对灌区用水计划的编制方法展开了理论研究.将用水计划的编制过程概括为实时灌溉预报和渠系配水两部分,分别进行归纳整理和分析.在对国内灌区用水计划的编制方式进行了解的基础上,着重介绍了利用土壤水分平衡方程进行实时灌溉预报的方法,总结各参数预测值和计算修正值的获取方法,分析对比各方法的适用范围,提炼普遍灌区实时灌溉预报中适用的方法.为了优化田间渠系配水次序和配水量,以保证作物得到及时有效灌溉,归纳总结了国内灌区常用的渠系配水模型,论述了常见的目标函数及相关约束的选取原则,并指出其局限性和可能的发展趋势.研究结果可为各灌区进行实时灌溉预报和建立优化配水模型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2.
基于西北地区农业灌溉特点,以新疆乌苏市为例,分析当前的节水灌溉措施和效益,指出了其中的不足之处,并通过对该地农业节水途径的分析,定量计算了未来10年该地和新疆以及西北地区的节水潜力,同时提出几点有针对性的建议和改进措施,以求为广大西北地区农业可持续提供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3.
基于DEA的农业机械上市公司经营绩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的C2R模型对2003~2005年农机上市公司的综合效率进行分析、对比、研究,发现我国农业机械上市公司平均效率较低,且公司间效率值差距显著;不同年份之间,部分公司效率值波动较大;效率值与各子行业经营方向有关,零部件制造企业的经营效率明显优于整装设备制造企业。  相似文献   

14.
基于DEA的区域农业机械化投资效率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分析目前各区域农业机械化投资效率的异质性变化规律,研究了基于2012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并运用超效率DEA针对构建的农业机械化投资效率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空间差异分析。结果表明:全国各地区农业机械化投资效率总体形势不太乐观,且东、西、中部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广西、青海、福建、宁夏和海南为非相对有效的最后5位;且这5个省份在机收率、机耕率、机电排灌面积皆存在投入冗余。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阶段水分亏缺(亏水+不亏水WLWH、不亏水+亏水WHWL、亏水+亏水WLWL、不亏水+不亏水WHWH)和不同施氮量(NZ:0,NL:0.2 g/kg,NH:0.4 g/kg)对小桐子生长、生理指标和灌溉水利用效率的影响,通过盆栽试验,发现WLWH的生长和灌溉水利用效率均显著高于WHWL;作物的灌溉水利用效率随施氮量的增大而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在NL水平下达到最大值;与高水高氮的处理NHWHWH相比,中水低氮处理NLWLWH节约灌溉水27%,节约氮肥使用量50%,小桐子株高减少31%、总干物质量减少35%,灌溉水利用效率减少13%,但茎粗增加13%,根冠比增加20%.可见小桐子在第一阶段处理(40~90 d)幼树期对水分的需求量较小,适度的亏缺灌溉可提高灌溉水利用效率;小桐子在第二阶段处理(90~140 d)处于旺长期,对水分的需求量较大,增大灌水量可大幅度促进小桐子生长及其干物质量的积累.全生育期实施亏缺灌溉,可提高小桐子自身适应外界环境能力,抗干旱胁迫能力也逐渐增强,但WLWL水平下的小桐子生长缓慢.经综合分析,认为处理NLWLWH可作为干旱地区条件下的小桐子灌溉和施氮制度.  相似文献   

16.
The subject of this project is to estimate the growth and productivity of sweet sorghum [Sorghum bicolor (L.)] var. Keller, under two different irrigation methods – the conventional surface drip method (two treatments) and the subsurface drip method – in a dry year in Central Greece, as an energy crop for the production of bio-ethanol. A field experiment was carried out on the experimental farm of the University of Thessaly during 2005, comprising of a completely randomized block design with four treatments in four blocks, including control (non-irrigated). In the treatments of surface drip method the evapotranspiration needs were satisfied by using full (100% ETm) and supplement (80% ETm) irrigation doses, while in the treatments of subsurface drip method only supplement irrigation water was used (80% ETm) with the aim of more efficient water conservation. Irrigation was fully automated, and application depths were determined, using a class A open evaporation pan for matching the evapotranspiration needs. The growth of the crop was measured by means of plant height and leaf area index, which were determined periodically throughout the growing period. Fresh and dry biomass productions were measured over six harvests covering the entire growth and production process of cultivation. The results of the first year demonstrated a clear superiority of the subsurface drip method on plant heights, leaf area index and total fresh and dry biomass production compared with the surface drip method for equal values of irrigation water. Maximum yield was attained by mid-September, before crop maturation, something which should be taken into consideration when choosing the best harvesting time of the crop. After late September, large negative growth rates were recorded, resulting in an appreciable drop in the final fresh and dry matter yiel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