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饥饿对日本囊对虾补偿生长及生化组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日本囊对虾Marsupenaeus japonicus进行了不同时间的饥饿和再投喂的试验。结果表明:在饥饿1-6 d的过程中,日本囊对虾体重、脂肪含量均有所下降,而水分、灰分含量却有所增加,蛋白质含量无明显变化;试验结束时各饥饿处理组体重与对照组没有显著差异(P>0.05),虾体的生化组成均接近或达到了对照组的水平。在恢复生长过程中,各饥饿处理组虾的生长率呈波动变化,无明显规律;各饥饿处理组虾的摄食率在6 d内有明显的上升趋势,而后逐渐下降,接近对照组水平;而食物转化率总体上呈逐渐增加的趋势。日本囊对虾继饥饿后再恢复饱食出现完全补偿生长效应,且这种效应主要是通过恢复生长阶段摄食率的提高实现的。  相似文献   

2.
不同饥饿方式对鱼类补偿生长影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盘文静 《安徽农业科学》2014,(29):10162-10164
鱼类在自然生长或人工养殖过程中均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饥饿或营养不良,在恢复正常的摄食或投喂后能出现补偿生长现象。综述了多种鱼类在不同饥饿处理后产生的补偿生长效果,可为实际生产中制定节约有效的投喂方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刘瑜 《安徽农业科学》2014,(14):4376-4379
综述了有关饥饿对甲壳动物生化组成的影响,并从脂类、蛋白质、碳水化合物以及核酸等方面进行总结与分析.  相似文献   

4.
在水温为17~19℃条件下,分别以鲜杂鱼(x)和配合饲料(p)为饵料,采用一直投喂(对照组)和周期性饥饿1 d再投喂6 d(S1F6)、饥饿2 d再投喂5 d(S2F5)3种投喂方式,研究投喂不同饵料时周期性饥饿再投喂对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幼鱼(体质量为7.80 g±0.01 g)生长、生化组成和能量收支的影响,试验共进行42 d。结果表明:投喂配合饲料时,S1F6p和S2F5p组均具有完全补偿生长现象;投喂鲜杂鱼时,S1F6x组具完全补偿生长现象,S2F5x具部分补偿生长现象;投喂配合饲料和鲜杂鱼时,周期性饥饿再投喂处理的大菱鲆幼鱼均通过饲料转化效率和摄食率共同提高来实现其补偿生长,且各试验组的鱼体成分和对照组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处理组幼鱼的生长能比例均有所增加,而代谢能比例均有所减少;无论是处理组还是对照组,鲜杂鱼的投喂效果均优于配合饲料。  相似文献   

5.
在水温为17~19℃条件下,分别以鲜杂鱼(x)和配合饲料(p)为饵料,采用一直投喂(对照组)和周期性饥饿1 d再投喂6 d(S1F6)、饥饿2 d再投喂5 d(S2F5)3种投喂方式,研究投喂不同饵料时周期性饥饿再投喂对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幼鱼(体质量为7.80 g±0.01 g)生长、生化组成和能量收支的影响,试验共进行42 d。结果表明:投喂配合饲料时,S1F6p和S2F5p组均具有完全补偿生长现象;投喂鲜杂鱼时,S1F6x组具完全补偿生长现象,S2F5x具部分补偿生长现象;投喂配合饲料和鲜杂鱼时,周期性饥饿再投喂处理的大菱鲆幼鱼均通过饲料转化效率和摄食率共同提高来实现其补偿生长,且各试验组的鱼体成分和对照组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处理组幼鱼的生长能比例均有所增加,而代谢能比例均有所减少;无论是处理组还是对照组,鲜杂鱼的投喂效果均优于配合饲料。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在25.5-30.0℃条件下分别饥饿0、5、10、15d后,再恢复投喂15d对吉富罗非鱼(GIFT,Oreochromis niloticus)摄食、生长及体成分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饥饿时间的延长,吉富罗非鱼体重损失率显著增大,水分和灰分的质量分数逐渐升高;粗脂肪的质量分数在饥饿前期下降较快,随着饥饿时间的延长下降速率逐渐减慢,3个饥饿组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粗蛋白的质量分数在饥饿前期下降不明显,饥饿5d组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而饥饿后期下降较明显,饥饿10、15d组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鱼体能量不断下降,除饥饿5d组外,各饥饿组与对照组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恢复投喂后,各饥饿组体成分和鱼体能量均恢复至对照组水平,各饥饿处理组恢复投喂期间的摄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饥饿5d组吉富罗非鱼具有完全补偿生长能力,饥饿10、15d幼鱼仅有部分补偿生长能力,这种补偿生长效应可能主要是通过饥饿后食欲增强,摄食量增加实现的.  相似文献   

7.
为探究黄河鲤新品系幼鱼在饥饿-饱食循环状态下的生长补偿特点,选用初始均质量(23.44±3.21)g的黄河鲤幼鱼360尾,随机分成4个实验组,每个实验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鱼,分别按处理组A组:饥饿5 d(S5)饱食20 d(F20);B组:S7-F28;C组:S15-F60;对照组Con:F75的投喂方案饲养,养殖实验为75 d。研究表明:(1)经过不同时长的饥饿,在恢复饱食投喂阶段,A组的特定生长率(SGR)为1.70%,显著高于B组的1.08%、C组的0.87%以及对照组Con的0.60%;(2)在饥饿阶段,3个处理组A、B、C的体长特定生长率(SGR_L)显著低于对照组Con;当恢复投喂后,A组、B组的SGR_L则显著高于C组和对照组Con;(3)在饥饿阶段,A组的肥满度特定生长率(SGR_K)显著低于B组、C组和对照组Con,但在恢复投喂阶段,却显著高于B组、C组和对照组Con。(4)处理组A节省饲料率为8.7%,较另外两个处理组高。由试验结果可以看出,饥饿5 d饱食20 d循环3次的投喂方式能激发幼鱼产生部分补偿生长效应,且饲料投喂量最少。  相似文献   

8.
虎鲨饥饿后的补偿生长及淀粉酶活性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在28℃左右的条件下,对虎鲨分别进行了饥饿Od(对照组)、饥饿4d、饥饿6d、饥饿8d、饥饿4d-摄食4d-饥饿4d、饥饿4d-摄食8d-饥饿4d 6个处理,并将每个组饥饿过程中的身体组分与淀粉酶变化作了测定,结果表明:虎鲨的恢复生长属于部分补偿生长;饥饿过程中蛋白质含量、脂肪含量、能值下降,含水量增加,灰份变化规律不明显;淀粉酶活力在饥饿时间较短时呈现下降趋势,持续饥饿时间增加后则开始上升,恢复生长后酶活力均上升。  相似文献   

9.
10.
试验设饥饿0、3、6、9、12 d(记为S0(对照)、S3、S6、S9、S12组),然后各恢复投喂20 d,分析了饥饿和再投喂对西伯利亚鲟Acipenser baeri生化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饥饿结束时,S6和S9组蛋白质含量略高于S0组,S3、S12组略低于S0组,但差异均不显著;除S3组外,各饥饿组脂肪含量均低于对照组,且S6组有显著差异(P<0.05);各组鱼体水分含量有所上升,其中S12组与S0组差异显著(P<0.05)。恢复投喂后,S3、S12组蛋白质含量低于S0组,S6、S9组蛋白质含量高于S0组,但差异均不显著;各组鱼的脂肪含量均升高,但各饥饿组的脂肪含量均低于对照组,且S9组达到显著水平(P<0.05);各组水分含量下降,其中S12组变化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1.
试验设饥饿0、3、6、9、12 d(记为S0(对照)、S3、S6、S9、S12组),然后各恢复投喂20 d,分析了饥饿和再投喂对西伯利亚鲟Acipenser baeri生化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饥饿结束时,S6和S9组蛋白质含量略高于S0组,S3、S12组略低于S0组,但差异均不显著;除S3组外,各饥饿组脂肪含量均低于对照组,且S6组有显著差异(P<0.05);各组鱼体水分含量有所上升,其中S12组与S0组差异显著(P<0.05)。恢复投喂后,S3、S12组蛋白质含量低于S0组,S6、S9组蛋白质含量高于S0组,但差异均不显著;各组鱼的脂肪含量均升高,但各饥饿组的脂肪含量均低于对照组,且S9组达到显著水平(P<0.05);各组水分含量下降,其中S12组变化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2.
饥饿对日本沼虾生长和部分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25.0±1℃范围条件下,对日本沼虾进行了不同时间的饥饿处理后再投饵的恢复生长实验。对照组连续饱食投喂18d,处理组分别饥饿2,4、8d,再分别饱食投喂16,14,10d。实验结果如下:在恢复生长时期,处理组的特殊生长率、摄食率、食物转化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超氧阴离子是随着饥饿时间的延长而增加,而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氧酶的酶活力则是随着饥饿实验先稍微增加,后又下降。在恢复投饵后,超氧阴离子、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又恢复至对照组水平。实验结果表明,日本沼虾继饥饿后再恢复喂食出现完全或部分补偿生长效应不仅由于增加食欲,提高摄食水平,同时改善了食物转化率。因此,补偿生长是这两种生理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在25.0±1℃范围条件下,对日本沼虾进行了不同时间的饥饿处理后再投饵的恢复生长实验。对照组连续饱食投喂18d,处理组分别饥饿2,4、8d,再分别饱食投喂16,14,10d。实验结果如下:在恢复生长时期,处理组的特殊生长率、摄食率、食物转化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超氧阴离子是随着饥饿时间的延长而增加,而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氧酶的酶活力则是随着饥饿实验先稍微增加,后又下降。在恢复投饵后,超氧阴离子、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又恢复至对照组水平。实验结果表明,日本沼虾继饥饿后再恢复喂食出现完全或部分补偿生长效应不仅由于增加食欲,提高摄食水平,同时改善了食物转化率。因此,补偿生长是这两种生理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中国林蛙的繁殖生态及其资源恢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中国林蛙(Rana chensinensis)是栖息在温带森林中的主要两栖动物,其体内的“哈士蟆”油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为了明确影响中国林蛙成活率的主要因素,采用野外生态观察、室内定量分析和人工养殖等方法,研究了其繁殖生态特性。结果表明,蝌蚪期成活率低的主要原因是寒冻、水体干涸和食物贫乏;而成蛙种群数量锐减的主要原因是人们对其的狂捕滥杀。采用人工养殖与自然增殖相结合的方式,可促进中国林蛙种群数量的快速增长。  相似文献   

15.
季节会影响到大鲵肌肉的脂肪及钙的含量,肝脏的脂肪、钙及游离氨基酸的含量,饥饿对肌肉的酸化成分不产生影响,但饥饿程度的增加,会对肝脏脂肪无氮浸出物及游离氨基酸产生影响;繁殖前雌性大鲵的肌肉肝脏的肪肪含量均高于雄性的。  相似文献   

16.
试验研究了光照强度对中国林蛙幼蛙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从光照强度对中国林蛙幼蛙存活数量、幼蛙生长量、幼蛙的体长、幼蛙的活动能力几个方面来看,光照强度为27.42~48.67 lx有利于中国林蛙幼蛙的生长以及存活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17.
以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幼蟹为研究对象,研究短期饥饿对其生化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饥饿时间的延长,三疣梭子蟹幼蟹粗蛋白、粗脂肪、糖类的含量和能值均逐渐减少,而水分的含量逐渐增加.试验初期粗蛋白、粗脂肪和糖类的相对损失率最大的为粗脂肪,粗蛋白和糖类次之,且粗脂肪降幅高峰的出现时段早于粗蛋白和糖类,饥饿期间三疣梭子蟹幼蟹首先主要利用粗脂肪提供能量,然后才是粗蛋白和糖类.试验期间粗蛋白、粗脂肪、糖类的质量分数和能值的变化与饥饿时间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0.01);粗蛋白、粗脂肪和糖类的质量分数变化与能值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表明蛋白质是影响饥饿期间三疣梭子蟹幼蟹肌肉能值变化的主要物质.  相似文献   

18.
选用225尾体质量为54g左右的‘甘肃金鳟’幼体为研究对象,设置饥饿7、14、21、28d组和正常投喂对照组5个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5尾,各处理饥饿后均恢复饱食投喂至56d试验结束,分别于试验开始、饥饿结束和试验结束时测定‘甘肃金鳟’幼体体质量、摄食率、食物转化率和特定生长率等生长性能指标和肌肉脂肪、粗蛋白、水分等组分,研究了饥饿和再投喂对‘甘肃金鳟’幼体生长性能和肌肉组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饥饿时间的延长,各处理组体质量损失率和脂肪含量不断下降,饥饿28d组脂肪损失率达到最高为28.6%,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水分含量显著升高(P<0.05),粗蛋白和灰分含量基本不变(P>0.05);在恢复投喂结束后,饥饿7d和14d组‘甘肃金鳟’体质量与对照组水平相当(P>0.05),其他各饥饿处理组体质量未达到对照组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但各处理组的摄食率、食物转化率和特定生长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水平(P<0.05).  相似文献   

19.
对中国林蛙黄皮病、烂皮病、红腿病、胃肠炎、脑膜炎、气泡病、水霉病、难产、寄生虫病等常见疾病的病因、症状及防治措施进行总结,以为中国林蛙的养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对漠斑牙鲆Paralichthys lethostigma分别饥饿5、10、15 d(记为S5、S10、S15组)后再恢复投喂20 d,分析了饥饿和再恢复投喂后全鱼的生化组成.结果表明:饥饿结束时,S5、S10、S15组鱼的体重损失率分别为1.18%、8.36%、11.76%,其中S15组的体重和饥饿前有显著差异(P<0.05).在饥饿状态下,S5、S10组漠斑牙鲆全鱼蛋白质含量变化不显著,S15组则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各饥饿组脂肪含量逐渐下降,并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各饥饿组水分含量升高,且S15组达到显著水平(P<0.05);各饥饿组灰分含量高于对照组水平,且S10、S15组达到显著水平(P<0.05).再投喂过程中,S15组蛋白质含量逐渐升高,各饥饿组脂肪含量逐渐升高,水分和灰分含量逐渐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