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福建省水土保持科技工作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福建省的水土保持科技工作取得了可喜成绩:一是开展了水土流失遥感调查、山地开发水土流失现状调查、水土保持重点县小流域普查等基础工作;二是建立了水土流失预测模型和小流域数据库;三是筛选出水土保持先锋植物,研究出多项水土流失治理技术;四是推广了治理新模式,加强了交流与合作。近期研究的重点是: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技术研究,侵蚀劣地植被快速覆盖技术研究,面源污染水土保持控制技术研究,水土保持优良植物的筛选、引进及推广,水土流失监测和水土保持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与推广,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研究与推广和水土保持治理示范区的建立。  相似文献   

2.
本文分析了沧州市气候特点;阐述了主要雨养生态技术及其增产潜力;着重论述了发展雨养生态农业的有效途径;一是搞好种植业调整,发展一年两熟制种植制度。二是培肥地力,推广有机、无机相结合的施肥技术。三是推广秸秆直接还田技术。四是扩大抗旱作物及抗旱品种的种植。五是把枣粮间作纳入种植制度。  相似文献   

3.
保护性耕作是相对于传统翻耕的一种新型耕作方式和技术,是现阶段保障和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文章浅述了保护性耕作的基本概念与内涵,并通过其在全球和中国发展状况的概述与比较,指出:思想观念陈旧、技术研究滞后、配套农机具缺乏、推广力度不足等是当前障碍和制约中国保护性耕作技术发展的主要因素;同时提出:强化宣传,更新观念;加强科研,完善技术;抓好示范,力促推广;注重实效,持续实施;加大投入,确保发展等,大力推广保护性耕作,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植物蛋白高水分挤压组织化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植物蛋白高水分挤压组织化技术是近年来发展的一项食品质构重组技术,在食品和饲料加工中有广泛用途。该文通过分析相关文献资料,介绍了植物蛋白高水分挤压组织化技术的定义和技术难点;论述了挤压参数之间的关系、操作参数的优化和产品特性的评价方法;讨论了产品组织化结构的形成机理等问题。分析结果认为,“高水分”的界定还需要科学依据;完善组织化产品评价指标体系有助于提高产品质量和开发新产品;多种植物蛋白复合挤压有助于改善产品的营养价值,丰富产品的种类。  相似文献   

5.
该文对生态农业试点是建设的技术程序,从时间顺序上进行了划分;对生态农业建设的技术提出了三个方面的原则;在各种不同类型区中,建设生态农业的技术途径,从经济、生态、环境各方面提出了四种途径。  相似文献   

6.
Stanley P.Burg于20世纪60年代创立了减压贮藏保鲜理论并发明了该技术。21世纪起,中国介绍、论述减压贮藏保鲜技术及理论的高等学校教材以及述评逐渐增多,代表了关于减压贮藏的主流观点。而主流观点中对Burg发明的该技术及其理论的论述有一定的偏颇和误解。此文仅就其具有代表性的、由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等教育两部"十一五"和"十二五"规划教材中关于减压贮藏的主要技术与理论的一些主流观点进行商榷。如减压贮藏是一种特殊气调贮藏;减压贮藏产品极易失水萎蔫、很容易失去原有的香气和风味以及后熟不好;减压的逆境条件可能引起新的生理障碍或病害;减压贮藏技术还停留在实验室研究阶段;耐压和造价是阻碍减压贮藏技术发展的关键因素等。而笔者通过综述Burg等人文献的论述,自己的研究实践证明减压贮藏的原理与气调贮藏不同,是一种有别于气调贮藏的贮藏技术;在减压贮藏技术得当的情况下,减压贮藏产品不会萎蔫失水,而且能很好保持原有香气和风味,不会引起新的生理障碍和病害;减压贮藏技术已在生产中规模应用;对减压贮藏技术的误解和不当条件下的减压贮藏试验结果才是阻碍减压贮藏技术发展的关键因素等。此文目的在于厘清减压贮藏的一些概念、澄清某些误解,还望能对学子以及从事研究和应用的人员有所帮助,促进减压冷藏与气调冷藏两类不同保鲜技术各自的研究、应用与发展。  相似文献   

7.
随着水土保持设施验收工作的大力开展,技术评估工作的重要地位日渐突出。针对云南省水土保持设施技术评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结合工作实际提出了如下建议:一是提高认识、准确定位,树立正确的服务观念;二是加强沟通,主动联系,积极争取各方面的支持与协作;三是真抓实干,扎实工作,为行政验收把好技术关。  相似文献   

8.
紫色丘陵区坡耕地是长江中上游地区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土地利用类型,它是三峡库区最主要的农业面源污染来源。基于农村面源污染治理的"4R"理论,系统总结了紫色丘陵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的技术体系。"4R"技术包括源头减量、过程阻断、养分再利用及生态修复。源头减量技术是农业面源防治最优对策,包括平衡施肥、氮肥运筹优化等减少肥料用量技术与节水灌溉、保水抗旱保护性耕作等减少排水量技术;过程阻断技术包括坡地农林复合经营系统、生物篱技术等农田内部的拦截技术和人工湿地塘、生态拦截沟渠等面源污染物离开农田后拦截技术;循环利用技术主要包括秸秆直接或间接还田技术,畜禽粪便农肥化技术,基于稻田湿地生活污水工程尾水净化技术等;生态修复技术包括水体修复的生态浮床技术及水生植物恢复技术等,河岸带修复的生态护坡技术及生物隔离技术等。该研究可为紫色丘陵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9.
规模化水产养殖技术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水产养殖园区是推动水产养殖业规模化生产的一种重要形式,对于促进中国水产养殖业生产方式转变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具有重要意义。该文以浙江省为例,采用随机前沿方法分析了水产养殖产业园区的技术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规模化水产养殖园区提高了养殖生产效率园区技术效率,技术效率从建成前的0.673上升到建成后的0.712;2)水产养殖园区标准化水平提升了养殖业技术效率,对技术无效率的回归系数为-0.0003;3)疾病控制设备对技术无效率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回归对系数为0.0033),这意味着过度的基础设施投资将导致设备闲置,阻碍了提高技术效率;4)品牌建设对提高养殖技术效率起到积极作,回归对系数为0.0033;5)龙头企业对提高技术效率有最大的积极作用,渔业合作组织次之,养殖大户促进作用最小,三者对技术无效率的回归系数分别是-0.0017、-0.0015和-0.0008;而普通养殖户的回归系数则为0.0012,不利于提高养殖技术的效率。上述结果至少具有如下政策启示:应加大对水产养殖园区生产要素的投入,基础设施投入应遵循规模适度原则,注重品牌建设和创新渔业组织模式。  相似文献   

10.
<正> 种子包衣技术是播前对种子进行处理的一种高新技术,我国种子包衣剂以药型、肥型和药肥型居多.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气象研究所主持研制的抗旱型种子复合包衣剂独具特点,针对我国干旱缺水的现状、农作物保苗困难及田间农事操作繁琐等问题,研制成功了抗旱型种子复合包衣剂.它集多种技术于一体、多种功能于一身:①抗旱防旱技术;②植物生长调节技术;③微量元素技术;④稀土微肥技术;⑤微肥技术;⑥农药技术.它具有抗旱节水、防病灭虫、补充营养、促进生长和优质增产的功能.其关键作用是保苗,可提前2~3d出苗,提高出苗率15%~20%,且苗齐苗壮,增产率8%~15%.被农民誉为“庄稼人的救命神”.  相似文献   

11.
综合国内外农业遥感领域对地抽样调查技术,详细说明目前世界上主要采用3S技术(RS、GIS、GPS)的面积框抽样技术,以及主要代表国家的应用效果。描述了分层抽样统计学原理和主要采用的抽样方法。归纳了国内农业对地抽样技术的发展水平和存在的三个主要问题:一是侧重于农业遥感监测技术方法的研究,遥感抽样调查研究偏弱;二是遥感抽样调查研究科学性不足,多采用随意抽样或典型抽样,偏离了抽样调查的随机性特点;三是遥感技术与传统统计抽样方法结合不够。  相似文献   

12.
针对浙江台州发电厂五期扩建工程水土保持设施验收技术评估工作中,遇到影响水土保持设施验收工作的政策处理问题与工程现场实体建设、技术落实等方面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剖析,阐明了解决的途径和方式。通过此项目水土保持设施评估验收工作的开展,得出了几点经验:1)评估验收部门应熟知现行水土保持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和规范性文件是顺利开展工作的基础保障;2)规程规范是评估工作的技术保障;3)做好桥梁纽带作用是促进验收工作的重要工作方式;4)注重总结、加强评估单位之间的相互沟通。  相似文献   

13.
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56,自引:32,他引:24  
在中国农业现代化建设中,影响农业资源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是土、种、肥、药、水。精准耕整技术、精准播种技术、精准施肥技术、精准施药技术和精准灌溉技术是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的几项关键技术。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是促进农业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该文介绍了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的机械化精准作业关键技术与机具。为了进一步发挥农业机械化在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该文建议:进一步加强农机农艺融合,加强相关基础理论研究;进一步加强相关关键技术的研究;进一步加强相关机械与装备制造的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加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绿色防控具有使用安全、环境友好、提高农产品质量等优点,符合农产品安全生产要求,是生产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的最佳选择。本文从"稻田养鸭技术;性诱剂防治害虫;实蝇食物诱剂应用示范;杀虫灯诱杀害虫;生物防治;替代高毒农药后的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防治病虫害;水稻病虫减量用药防治技术探讨;新型喷雾器推广"几个方面介绍了秀山县在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开展的探索实践。同时,指出绿色防控技术开展的难点,提出一些有益建议。  相似文献   

15.
我国微滴灌面积已达13.3万hm2,并且目前的发展势头非常迅猛,而对工程建设后的灌溉管理重视不够,灌溉系统运行管理研究相对滞后,尤其是灌溉制度的实时制定技术。该文研究了一种面向用户的果树微灌实时灌溉制度制定的技术体系,通过“看天、看地、看作物”三要素来实时制定灌溉制度,并详细论述了实施步骤。该技术可为果树灌溉管理提供切实可行的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16.
<正>尊敬的读者:您好!2011年期刊征订工作已经开始了,《水土保持应用技术》编辑部向您致敬!2011年《水土保持应用技术》邮政发行,邮发代号:8-174。《水土保持应用技术》是水利部主管的全国性水土保持技术类期刊,现已创刊30周年。本刊紧密围绕全国水土保持中心工作,以国内外水土保持应用技术为侧重点,以国内外最新水  相似文献   

17.
蔬菜残体堆肥化技术是一项重要的清洁生产技术,由于技术应用成本较高且耗时、费力,导致技术推广存在障碍。通过补贴政策激励农户采纳技术行为,是弥补因"政策失灵"造成生态效益外溢的有效手段。本研究运用意愿价值评估方法引导获取农户对于堆沤池建设费用的支付意愿,运用Logistic二元选择模型,基于河北省藁城区142份农户调查数据,探明支付意愿影响因素的方向和强度。研究结果表明:生产经营的显性成本是影响技术补贴支付意愿的重要因素;个别劳动时间与信息来源是影响支付意愿的内部制约因素;以技术补贴为主的政策手段是影响支付意愿重要激励因素;对于土壤污染的认知因素与支付意愿呈反向关系。基于此,提出引导农户应用堆肥化技术的政策建议包括:推进蔬菜生产安全优质高效技术创新;充分发挥蔬菜专业合作组织服务作用;完善蔬菜清洁生产技术补贴政策机制,提高农业生态补贴政策效能。  相似文献   

18.
征订启事     
<正>2014年期刊征订工作已经开始了,《水土保持应用技术》编辑部向您致敬!2014年《水土保持应用技术》邮政发行。邮发代号:8-174。《水土保持应用技术》是水利部主管的国家级水土保持技术类期刊,创刊至今已发行  相似文献   

19.
针对朝阳市大枣产量低的现象,以朝阳县、龙城区、凌源市等处作为试验区,进行了丰产栽培技术研究。总结出了一套提高朝阳市枣树早产丰产新技术和相关的配套措施。此项研究关键技术包括:打破枣树传统结实方式,利用新枝结实技术;新式修剪技术;新枝摘心技术;适时"环割"技术;水肥管理。  相似文献   

20.
重金属污染农田安全利用:目标、可选技术与可推广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土壤重金属污染研究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形成安全利用可推广技术方案。那么,当前科学界是否有能力提供这样一个方案?本文在分析土壤污染防控基本概念和决策树的基础上,系统解析了如下问题:污染农田安全利用的目标、技术选项、可推广技术标准和形态。我们认为污染农田安全利用有狭义和广义之分,以主粮区籽粒安全生产为目标的狭义安全利用技术研发是当务之急;安全利用技术的标准是农作物可食用部位的重金属含量达标,而不是土壤重金属钝化效果;重金属从根部到地上部的转运能力是作物筛选和改造的关注重点;低镉作物品种选育与推广有可能零成本地实现轻微镉污染农田安全利用,而钝化剂/土壤调理剂在优选以后将逐渐提高适合安全利用的农田镉污染上限;成本、效果和土壤生态效应是可推广安全利用技术的重要评价标准,可推广安全利用技术的形态受限于农业生产过程,需要以种子、肥料和农艺等形式交付使用者。这些系统分析,有利于安全利用技术研究从"百花齐放"向可推广技术转变,并最终服务于《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污染农田安全利用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