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探索粉垄耕作技术的应用效益,采用文献和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对农耕文明发展的探索、对粉垄耕作技术的介绍以及带来的效益分析,提出粉垄耕作技术是农耕方式的革命,是农耕文明的发展,更是绿色发展的有效载体。建议大力推广粉垄耕作技术,促进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并提出了推广措施。  相似文献   

2.
粉垄耕作技术是近代研发的新型耕作技术,通过利用垂直螺旋型钻头进行深旋耕整地,目前粉垄耕作在甘蔗、玉米、水稻等作物生产上起到了增产的作用。从作物农艺性状、产量品质与土壤结构性状、养分效应等方面对粉垄耕作技术进行分析总结。结果表明,粉垄耕作降低了耕层土壤容重,提高了总孔隙度,土壤渗透性得到了改善,提高了耕层土壤的含水量;粉垄耕作下耕层土壤0.5~0.25 mm和1~0.5 mm粒径机械性团聚体含量增加,水稳性团聚体稳定性增强,提高了土壤抗侵蚀能力;粉垄耕作疏松了土壤,加速了土壤与外界的气体交换,增加了CO2、CH4等温室气体的排放;粉垄耕作提高了耕层土壤养分含量,提高了作物根系对养分的吸收利用率;在甘蔗、玉米、小麦、水稻等作物生产上,粉垄耕作均能提高作物产量及品质。粉垄耕作可能导致土壤优先流发生活跃,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水肥向深层土壤流失,存在地下水污染风险。粉垄耕作改善了耕层土壤理化性状,提高作物对水分养分的吸收利用率,在提高作物产量的同时提高了作物的抗旱能力,粉垄耕作可作为解决农田问题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3.
通过从土壤理化性状、根际微生态系统和作物生理生长、产量品质两方面,综述了粉垄耕作技术的优势及作用机理,探究了粉垄耕作对盐碱地土壤环境和作物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粉垄耕作有效改善了盐碱地耕层结构,营造了良好的根际土壤微生态环境,增强了蓄水保肥能力,利于作物生长发育.综合考虑,粉垄耕作可显著改善盐碱地土壤理化性质,促进农作...  相似文献   

4.
粉垄耕作对农田砂姜黑土土壤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揭示粉垄耕作对砂姜黑土土壤结构的影响,探明其变化机理,为粉垄耕作技术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团粒分析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物理表征手段研究砂姜黑土团聚体分布及微形态等物理性质,比较分析了粉垄(FL)、深松(DP)、深翻(DT)3种耕作方式下砂姜黑土的物理变化差异。[结果]结果表明:与其他耕作方式相比,粉垄耕作显著增加了粒径小于2 mm的机械稳定性团聚体及0.5~1 mm和0.25~0.5 mm粒径的水稳性团聚体,使大团聚体向小团聚体转变明显;同时,粉垄耕作下土壤微形态表现为表面骨骼颗粒粗糙、疏松和孔隙丰富等特点。[结论]粉垄耕作改变了砂姜黑土结构,为砂姜黑土地区推广应用粉垄耕作技术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针对连年旋耕而引起犁底层上移、耕层变浅、土壤质量退化导致作物产量低下等问题,研究粉垄耕作技术对土壤性状的改良效应。本试验设置粉垄耕作(F30:耕作深度0~30 cm)、粉垄耕作(F45:耕作深度0~45 cm),以传统旋耕(C15:耕作深度0~15 cm)为对照,探究粉垄耕作对马铃薯产量、土壤物理性质及微生物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15处理相比,粉垄耕作后可有效降低土壤容重,增大土壤孔隙度,提高土壤含水量,协调土壤三相比,有助于增加土壤速效养分含量及微生物数量;F30、F45处理马铃薯产量分别较对照增产6.48%、10.19%,商品薯率分别提高4.46%、6.83%。此外,经过主成分分析综合评分后,以0~45 cm耕作深度进行粉垄耕作对土壤的综合改良效果最佳。可见,粉垄耕作技术可为雨养农业区提供一种有效的新型耕作措施。  相似文献   

6.
科技短波     
《新农村》2016,(12)
正粉垄技术改变传统耕作模式最近,广西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等单位发明的新型耕作技术——粉垄耕作技术引发了多方关注。粉垄耕作技术是利用专用的粉垄深旋耕机,带动垂直螺旋钻头,对土地进行垂直旋削碎土的深耕深松,推动数千年来传统犁翻碎土的"浅层翻犁",向借助现代化机械设备的"垂直深旋"新模式转变,促进了农耕技术创新的前行。摘自《农民日报》国内首台园艺多功能机面世最近,我国首台园艺固肥施用、残秧处理多功能机正式  相似文献   

7.
<正>近日,甘蔗粉垄耕作技术千亩基地示范观摩会在广西南宁隆安县那桐镇盛大举行,本次观摩会由广西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隆安县明盛农业合作社联合举办,广西中农调运作为该种植基地的主要农资供应商应邀参加。"粉垄"是通过粉垄耕作机耕作,翻地碎土,耕作深度控制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粉垄耕作对甘蔗根系生长和氮素吸收利用的调控作用,为粉垄耕作技术在甘蔗生产中的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甘蔗品种福农41为试验材料,以传统耕作为对照,研究粉垄耕作对甘蔗根系生物量和氮含量的影响;采用转录组测序(RNA-seq)和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分析粉垄耕作对甘蔗根系中氮素吸收利用相关基因表达水平的调控作用.[结果]与传统耕作相比,粉垄耕作条件下甘蔗根系鲜重、干重、氮含量分别显著增加48.7%、46.8%和50.0%(P<0.05).RNA-seq分析结果表明,2种耕作方式的甘蔗根系存在14020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12565个基因在粉垄耕作甘蔗根系中上调表达、1455个基因在粉垄耕作甘蔗根系中下调表达.进一步筛选到45个氮吸收利用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包括硝酸盐转运蛋白基因、硝酸还原酶基因、亚硝酸还原酶基因、谷氨酰胺合成酶基因、谷氨酸合酶基因等,其中有44个氮吸收利用相关基因在粉垄耕作根系中上调表达.qRT-PCR分析结果显示,3个有代表性的差异表达基因TRINITY_DN194141_c0_g1、TRINITY_DN252586_c0_g1和TRINITY_DN241177_c0_g1在2种耕作方式甘蔗根系中的表达差异趋势与RNA-seq分析结果一致.[结论]粉垄耕作可能通过上调甘蔗根系中氮素吸收利用相关基因表达水平来增加甘蔗根系对氮的吸收利用能力,而增加甘蔗根系中氮含量并促进根系生长;此外,由于粉垄耕作的甘蔗根系更发达,可能通过增加根系与土壤接触的总面积,进而促进甘蔗根系对土壤中氮素的吸收利用.  相似文献   

9.
粉垄对甘蔗根系结构发育及呼吸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甘蔗粉垄技术增产增糖的根系细胞生理学机制,为粉垄技术推广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桂糖42号为供试材料进行粉垄耕作处理(耕作深度40 cm),以常规耕作为对照(耕作深度25 cm,CK),分别测定土壤速效养分,甘蔗农艺性状及产量和糖分、根系形态、根毛区组织细胞结构、根系活力、苹果酸脱氢酶、细胞色素氧化酶等呼吸...  相似文献   

10.
粉垄耕作,是人类历史上继人力耕作、畜力耕作、拖拉机耕作之后的一种全新的农耕方法。水稻粉垄直播栽培技术,总体是干田粉垄,利用粉垄机械排式螺旋形钻头,一次性垂直前行,对干相稻田土壤横向快速旋磨粉碎自然悬浮成厢,回水落干后直接撒播水稻芽种,田间按直播管理到成熟,是一种新的水稻耕作栽培技术。其特点是,稻田粉垄后,土壤深松,耕作层下移,为水稻生长创造通透、保湿、保肥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1.
正今年9月,在新疆库尔勒尉犁县兴平乡进行的粉垄区作物测产结果让现场专家和种植大户格外振奋。与用拖拉机耕作的对照地块相比,粉垄区耕作层的含盐量下降40%以上,棉花增产48.8%。粉垄技术是由广西农科院韦本辉研究员团队针对拖拉机耕作难以实现深耕深松、可利用土层浅薄和长期过量使用化肥农药导致的土壤板结、地力下降等问题,发明的全新耕作技术。他们与广  相似文献   

12.
《新农业》2020,(7)
试验设置常规旋耕(X G20)和粉垄20(F L20)、深翻旋耕(S F 4 0)和粉垄4 0(F L40)4个处理,对比研究粉垄和常规耕作两种耕作方式对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粉垄耕作较常规耕作有效提高土壤微生物数量和土壤酶活性,从而改善土壤质量。  相似文献   

13.
不同耕作方式对马铃薯土壤水分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以马铃薯为研究材料,研究不同耕作方式对马铃薯土壤含水量、生长指标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浅耕(对照)、深耕与粉垄耕作三者相比较,马铃薯土壤含水量变化是依次增加的,说明深耕与粉垄耕作能达到保水抗旱能力。粉垄与深耕栽培植株性状优于浅耕栽培,根系表现发达,产量提高幅度大,尤其是粉垄耕作增产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4.
为探究粉垄耕作对土壤理化性质及土壤微生物的影响,对粉垄耕作方式下宁夏银北盐碱地玉米生长期和收获期的土壤酶活性和微生物数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与传统对照相比,粉垄深度40 cm提高了玉米生长期0~20 cm土壤中微生物数量和土壤酶活性,其中:细菌数量和脲酶、磷酸酶及蔗糖酶的活性在3种粉垄深度中均为最高;粉垄深度40 cm和45 cm均能提高玉米生长期20~40 cm、收获期0~40 cm土层的微生物数量和土壤酶活性。粉垄耕作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盐碱地土壤微生物数量和土壤酶活性,其中:粉垄40~45 cm深度最佳。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粉垄耕作对甜高粱光合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在宁夏银川市贺兰山农牧场,以BJ0603为供试品种,设置传统耕作(CK)、粉垄30 cm(FL30)、粉垄50 cm(FL50)和深翻40 cm(DT40)4种耕作方式,测定甜高粱农艺性状、产量及叶片光合生理指标.结果 表明,相比CK和DT40处理,粉垄耕作(FL30和F...  相似文献   

16.
榆林市风沙草滩区粉垄耕作对玉米根系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土壤进行粉垄与旋耕整地,研究粉垄耕作对玉米产量和根系的影响。结果表明:粉垄耕作可促进玉米根系生长,与旋耕相比,根长、根数、生物量均有所增加,同时在覆膜情况下可实现增产。  相似文献   

17.
以水稻品种特优582为试材,研究常规拖拉机耕作和粉垄耕作2种耕作方式对水稻富硒(Se)营养化及重金属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粉垄耕作有利于提高水稻产量和经济效益,分别提高了4.19%和6.36%;粉垄稻谷硒(Se)、锌(Zn)元素含量分别增加了78.14%和15.99%;砷(As)、铬(Cr)含量比对照下降;铅(Pb)、总汞(Hg)、镉(Cd)含量比对照增加,其含量在国家标准限量范围内。因此,粉垄耕作稻田对稻谷产生的营养性影响利大于弊。  相似文献   

18.
由我国自主研究发明的农耕新方法粉垄及其应用研究近期通过了由院士等专家的科技成果鉴定;该方法经8个省(区)在水稻、玉米等13种不同作物应用试验,证明其较传统耕作增产10%~30%,而且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耕作模式,实现了活土保水。应用粉垄技术能否进一步提升耕地良田化、耕种良法化,粉垄耕种是否有重大潜在应用前景,近日,本刊记者特采访了粉垄农耕新方法创始人、国家农业(淮山药)项目首席专家、广西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研究员韦本辉。  相似文献   

19.
针对宁夏银北盐碱地改良面临的技术瓶颈,利用现代粉垄耕作技术,以传统耕作为对照,开展了不同粉垄深度(40 cm、45 cm、50 cm)对盐碱地土壤pH值、全盐含量及碱化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传统耕作措施相比,玉米生长期不同粉垄深度土壤全盐含量降低13.0%~51.1%,其中:粉垄深度45 cm表层(0~20 cm)土壤pH值、全盐含量、交换性Na+分别降低0.9%、51.1%和16.7%。与传统耕作措施相比,玉米收获期粉垄深度40 cm处理土壤pH值降低0.09~0.4;粉垄深度50 cm处理表层(0~20 cm)土壤pH值增加了0.21,20~100 cm剖面土壤pH值降低了0.08~0.62。粉垄深度40 cm、50 cm处理均显著降低了0~40 cm土层土壤全盐含量和交换性Na+含量,降幅分别为7.0%~25.0%和16.7%~55.6%;增加了40~80 cm土层交换性Na+含量。同时,粉垄措施也显著降低了0~60 cm剖面土壤碱化度,降幅在17.7%~34.5%,其中:粉垄深度40 cm较对照未粉垄表层0~...  相似文献   

20.
<正>2019年9月底,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的种植户获得了丰收:利用粉垄耕作技术种植的萝卜亩产14000斤,较传统耕地模式增产40%,收获的萝卜长达70厘米。而在宁夏回族自治区西吉县,利用粉垄耕作技术种植的马铃薯也获得丰产。粉垄耕作技术,被袁隆平等多位院士和专家誉为继人力、畜力、拖拉机整地之后的"第四代农耕革命",26个省(自治区)36种作物应用增产10%~50%,重度盐碱地增产48.8%~73%,破解物理性改造盐碱地难题,全国累计推广348.9万亩、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