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香蕉枯萎病的危害及其防治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尖孢镰刀菌古巴专化型(Fusarium oxysporum f.sp.cubense,Foc)引起的香蕉枯萎病是毁灭性土传维管束病害,至今仍无十分有效的化学药剂防治.由于Foc 4号小种的传入和蔓延,给我国广东和海南的香蕉产业带来了严重的威胁.本文从病原菌生物学特性、抗病育种、化学防治、生物防治以及分子生物学研究等方面对香蕉枯萎病的国内外研究进展进行了概述,指出了香蕉枯萎病防治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香蕉枯萎病的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3.
香蕉枯萎病的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香蕉枯萎病又称香蕉巴拿马枯萎病,是真菌中的镰刀菌引起的一种毁灭性病害,属国际检疫对象.主要危害粉蕉,如西贡蕉.近年来,广东珠江三角洲一带由于该病的感染,已成片损失了2000多亩蕉园,造成广州市场上西贡蕉价格大涨,高出普通香蕉价格二三倍.云南虽未大面积发生此类病害,但也有部分西贡蕉植株表现相似病症.  相似文献   

4.
香蕉枯萎病防治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香蕉枯萎病是由尖孢镰刀菌古巴专化型引起的一种维管束真菌性土传病害,该病对世界香蕉产业造成严重危害,已成为香蕉产业发展的瓶颈。本文对近几年香蕉枯萎病菌致病生理小种快速检测、化学防治、生物防治、抗病育种等方面的防治技术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6.
香蕉枯萎病的发生及防治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广东、福建、海南等部分香蕉主产区香蕉枯萎病的发生情况进行调查及采用14%百枯净进行药剂防治试验的结果表明,药后30天对粉蕉和香蕉根结线虫的防效分别达95.0%和98.5%,药后90天对香蕉和粉蕉枯萎病防效分别达98.3%和95.2%;施药3次后第一个产果期香蕉增产253%、粉蕉增产141%,第二个产果期香蕉和粉蕉分别增产370%和223%。  相似文献   

7.
香蕉枯萎病在拉丁美洲许多地区早有发生,目前已在我国广东、海南、广西、云南部分地区发生,主要危害西贡蕉和粉蕉。现将香蕉枯萎病的防治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香蕉枯萎病是由尖孢镰刀菌古巴专化型引起的一种维管束真菌性土传病害,在我国主要香蕉产区都已发生危害,严重影响我国香蕉种植业的发展。本文对香蕉枯萎病病害症状、发生原因、农艺防治措施、化学防治、生物防治、抗病育种等方面的防治技术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9.
香蕉镰刀菌枯萎病的诊断及防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综述了香蕉镰刀菌枯萎病的诊断策略及检疫、遗传改良、生物防治、化学防治和栽培管理等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0.
对海南省昌江县发生较为严重的香蕉镰刀菌枯萎病特征特性以及发生条件作了介绍,并针对其发生规律提出了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1.
西贡蕉枯萎病的发生、接种鉴定与防治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1~2005年,对广西西贡蕉分布区的21个县市57个点进行了镰刀菌枯萎病的调查,调查的西贡蕉(M usa p arad isiaca L.ABB)品种有,黄心西贡蕉、白心西贡蕉和鸡蕉,发现镰刀菌枯萎病为害西贡蕉较为严重,经病区调查和原菌致病性接种测定结果,初步推断广西西贡蕉发生的枯萎病病原是香蕉枯萎病1号生理小种。应加强检疫工作,防止病原菌随种苗传入,发现病株要立即清除,经消毒处理后集中深埋,选用高效低毒农药加以控制。  相似文献   

12.
粉蕉种植土镰刀菌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PPA培养基对粉蕉不同生长周期根际土壤中镰刀菌进行分离,通过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对分离的菌株进行描述与鉴定,并分析粉蕉不同生长周期根际土壤中镰刀菌群落变化.试验结果表明,在粉蕉不同生长期根际土壤中共分离出31株镰刀菌,经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31株镰刀菌分属于茄病镰刀菌(Fus arium solani)、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木贼镰刀菌(Fusarium equiseti)、层出镰刀菌(Fusarium proliferatum)和串珠镰刀菌(Gibberella moniliformis).随着粉蕉生长,粉蕉根际土壤中可分离的镰刀菌种类表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且菌株种类逐渐稳定.在生殖生长期,由于受到枯萎病病原菌的影响,土壤中镰刀菌种类产生显著变化,菌株种类数量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13.
在香蕉组织培养过程中,将香蕉枯萎病菌粗毒素添加到组织培养基中,以测定不同品种香蕉对粗毒素的敏感性,并对薄片培养芽用粗毒素进行多次诱变以筛选抗(耐)病突变体。结果表明:供试5个品种香蕉离体培养芽对粗毒素的敏感性程度为农科1号粉蕉粉杂巴西蕉东莞大蕉,这与田间真实的品种抗病性不相符合,说明粗毒素虽然对不同抗性的香蕉品种均具有致病作用,但香蕉离体培养芽对粗毒素的敏感性程度与香蕉品种的抗病性无相关关系。巴西蕉和农科1号通过薄片诱导的不定芽对粗毒素的半致死浓度为40.63 mg/L和31.82 mg/L,两个品种香蕉离体培养芽经枯萎病菌粗毒素多次诱变筛选后可获得稳定的耐毒素芽。  相似文献   

14.
印楝渣生物药肥对香蕉生长和香蕉枯萎病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有效利用印楝渣废弃资源研制印楝渣生物药肥,并探讨其对香蕉Musa acuminata生长和香蕉枯萎病的影响。【方法】将耐药生防菌(解淀粉芽孢杆菌HN-11)与印楝渣混合发酵,制备印楝渣生物药肥;通过抑菌和盆栽试验,测定印楝渣生物药肥对香蕉生长的影响以及对香蕉枯萎病的防治效果;采用扫描电镜观察其对病原菌菌丝形态结构的影响。【结果】生防菌解淀粉芽孢杆菌HN-11对香蕉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 f.sp.cubense 4号生理小种(Foc4)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抑菌率为72.1%。生防菌株HN-11与印楝渣具有良好相容性,制备的印楝渣生物药肥施用质量分数为5%和10%时,处理组香蕉的长势好于对照,鲜质量、干质量、株高和茎粗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与对照差异显著;施用印楝渣生物药肥组香蕉的病情指数分别为20和25,对香蕉枯萎病的防病率分别达到72.2%和77.8%;生防菌HN-11能降低土壤中病原菌Foc4孢子数,破坏菌丝形态结构。【结论】印楝渣与生防菌HN-11发酵腐熟施用可避免对香蕉产生药害,制成的印楝渣生物药肥对香蕉的生长具有明显促进作用,能有效控制香蕉枯萎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棘孢木霉菌株PZ6对香蕉植株促生效应、抗氧化酶活性及枯萎病菌室内防效的影响,为香蕉枯萎病的防控及PZ6菌株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清水为对照(CK),分别设PZ6孢子液与枯萎病菌菌液(FOC4)5个不同组合处理:(1)PZ6;(2)PZ6+FOC4;(3)PZ6(3 d)+FOC4;(4)FOC4(3 d)+PZ6;(5)FOC4,采用盆栽伤根淋灌法,于6~7叶期对香蕉苗根际进行接种处理;不同时期调查不同处理香蕉苗植株性状,测定香蕉苗根系活力及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通过解剖球茎考察病情指数,评价PZ6对枯萎病的室内防效.[结果]与其他处理相比,单施PZ6菌液处理可极显著提高香蕉苗新增株高和根系活力(P<0.01,下同),两者分别为6.33 cm和487.43μgTTF/g·h;与FOC4处理相比,配施PZ6菌液的FOC4菌液处理也可极显著提高香蕉苗根系活力.接种FOC4菌液50 d后,不同处理香蕉苗球茎枯萎病发病指数和防治效果均以PZ6(3 d)+FOC4处理表现最佳,其病情指数为37.50,防治效果为48.28%,其次为PZ6+FOC4处理,而FOC4(3 d)+PZ6处理表现较差.处理45 d后,除PZ6处理与CK间的叶片POD活性无显著差异(P<0.05)外,不同处理的香蕉苗叶片SOD、POD和CAT活性均与CK间呈极显著差异;除CK外,不同处理间不同酶活性呈一定的变化规律.叶片SOD活性与根系活力表现相似,均以PZ6处理最高(423.71 U/gFW·h),其次为PZ6(3 d)+FOC4、PZ6+FOC4、FOC4(3 d)+PZ6和FOC4处理;叶片POD活性表现相反,以FOC4处理最高(355.07 U/g·min),比对照极显著增加82.33 U/g·min,以处理PZ6最低(273.84 U/g·min).[结论]棘孢木霉PZ6菌株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香蕉苗对枯萎病菌的防御能力,提前施用PZ6菌株可有效阻止病原菌FOC4侵入香蕉苗,延缓植株发病.  相似文献   

16.
采用含药培养基生长速率法测定苯并噻二唑(benzothiadiazole,BTH)对香蕉枯萎病菌4号生理小种(Fusarium oxysporumf.sp.cubense race 4,Foc 4)的室内毒力,结果表明BTH对Foc 4的EC50为929.9μg/mL,与杀菌剂多菌灵相比,其作用十分微弱。然后,在温室条件下,采用盆栽试验测定BTH对香蕉枯萎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BTH质量浓度为50μg/mL时的诱抗效果最好,防治效果可达到66.6%,且随着浓度的升高其防治效果逐渐降低。最后,在温室条件下测定BTH处理香蕉苗后,其体内6种防御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BTH可以提高香蕉苗体内多种防御酶的活性。  相似文献   

17.
茄子枯萎病的发生与地下害虫的存在有一定的关系,其防治应以地下害虫防治为首,以切断病原菌入侵途径,控制病害的发生;其次是选择恰当的防治时间,春茄的防治应在4月下旬开始,从而发挥对口农药的最大效果;在众多防治枯萎病的药剂中,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是目前较理想的农药,而施药浓度和施药次数以50%多菌灵500倍液3次浇根综合效果最佳;同时以农业防治为基础,全面提高植株健身控害栽培技术水平,及时有效地控制病害蔓延为害,从而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文章综述了香蕉枯萎病的危害及防治、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发展及其在香蕉抗病研究中的应用,发现香蕉受枯萎病菌侵染与JA信号途径有关,编码乙烯合成酶ACC氧化酶的基因和乙烯应答转录因子(ERF)在病原菌侵染香蕉后强烈表达.因此,今后可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香蕉基因组进行研究,在香蕉基因组已经测序完成的基础上,通过转录组分析技术挖掘香蕉抗性突变体抗枯萎病的基因资源,获得香蕉抗性突变体抗Foc4的基因和位点;通过比较基因组学与生物信息学相结合,准确定位物种表型变异相关的基因组区域,加速香蕉中未知功能基因的挖掘和利用;克隆并研究控制重要抗性基因,掌握其抗病规律,为生产中防控香蕉枯萎病提供依据和指导,从而加速抗病品种的选育过程,获得抗性持久的新品种.  相似文献   

19.
甘薯蔓割病病原菌的侵染对甘薯光合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从生理角度研究蔓割病病原菌侵染对不同抗性甘薯品种叶片光合作用相关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感染蔓割病病原菌后,感病品种的叶绿素含量、光合强度、气孔导度及希尔反应活性下降,乙醇酸氧化酶活性上升.上述结果可作为种质筛选和抗性鉴定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20.
黄瓜枯萎病抗性遗传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黄瓜抗病品种‘长春密刺’和感病品种‘津研四号’构建的6个世代对枯萎病抗性基因进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抗性遗传符合Mather的加性—显性遗传模型,抗性遗传组成成分以加性遗传为主,部分不完全正显性,显性作用的效应不等。抗病性由核基因控制,双亲基因分布属非集中分布类型,控制抗病性的加性基因至少有1个,广义遗传力为42.55%,狭义遗传力为38.75%,育种中采用常规有性杂交育种方法比杂种优势育种方法更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