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采用野外调查和室内浸泡法对猫儿山水青冈(Fagus longipetiolata)天然林不同分解层凋落物的储量、持水量、持水率和吸水速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未分解层、半分解层和全分解层的干凋落物储量分别为1.02、1.07、2.28 t/hm2。不同分解层凋落物的持水量和吸水速率在整个浸泡试验过程中均表现为全分解层半分解层未分解层;持水率表现为半分解层未分解层全分解层。方程拟合结果表明,不同分解层的凋落物持水量、持水率与浸泡时间呈对数关系;凋落物吸水速率与浸泡时间呈幂指数关系。  相似文献   

2.
以燕山山地主要的造林树种华北落叶松(Larix principis-rupprechtii)(16a,23a,34a,42a)和主要混交树种26a白桦(Betula platyphylla)、30a山杨(Populus davidiana)凋落物为研究对象,从不同林龄、不同组成成分、组成比例方面对凋落物的储量和持水特征展开研究。结果表明:1)华北落叶松人工林(16a,23a,34a,42a)以及26a白桦次生林、30a山杨次生林这6种林分类型的凋落物储量分别为35.75,45.50,60.00,65.94,25.40,19.39t/hm2。2)不同林龄落叶松凋落物的持水率呈现出16a23a34a42a的趋势,白桦和34a华北落叶松,山杨和34a华北落叶松分别以不同比例混合的凋落物的持水率以落叶松+白桦(1∶3)的最大,凋落物持水率随着浸泡时间的增加呈指数式增加;3)不同林龄华北落叶松凋落物的吸水速率呈现16a23a34a42a。6种不同比例混合凋落物的吸水速率以落叶松+白桦(1∶3)的最大。凋落物吸水速率与浸水时间之间存在幂函数关系,随浸泡时间的增加,吸水速率减小。  相似文献   

3.
对广东省佛山市云勇生态林养护中心的4种阔叶混交林的凋落物持水量、持水率和吸水速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4种林分的凋落物持水量随着浸泡时间的增加按自然对数迅速增长,浸泡16 h后,林分的凋落物持水量均呈现林分1林分3林分2和林分4。凋落物持水率随着浸泡时间增加按照自然对数方程变化,4种林分在各浸泡时间段的凋落物持水率均为林分1林分4林分2林分3。4种林分的凋落物的吸水速率随着浸泡时间按照指数方程下降。浸泡16 h后,林分1和4的凋落物吸水速率较大,林分2和3较小。  相似文献   

4.
冰雪灾害后粤北杉木林冠残体和凋落物的持水特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冰雪灾害后杉木林的林冠残体和凋落物的储量、持水量、持水率和吸水速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杉木林冠残体的干、枝、叶和皮的干质量分别为11.42,7.03,5.76和1.78 t·hm-2,凋落物干质量为5.93 t·hm-2;各组分的最大持水量表现为干(11.83 t·hm-2)>叶(11.24 t-hm-2)>凋落物(10.88 t-hm-2)>枝(6.73 t·hm-2)>皮(2.38 t·hm-2);各组分中叶的最大持水率居首位,达295%,凋落物为272%,皮为234%,枝和干分别为196%和193%;浸泡时间在0.5~6 h之间,各组分的吸水速率随浸泡时间的增长急剧下降,此后缓慢下降;各组分的持水量和持水率随着浸泡时间的增加按照自然对数方程增加,各组分的吸水速率随浸泡时间的增长按负指数方程下降.  相似文献   

5.
会东县3种人工林凋落物持水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人工林下凋落物的持水性,对会东县3种典型林分凋落物的储量、持水量、持水率和吸水速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林型的凋落物干储量、持水量、持水率、吸水率有所差异,从大到小顺序均符合:软阔林(桤木)硬阔林(青冈)针叶林(华山松)。凋落物持水量和持水率与浸泡时间的变化规律符合对数方程W=a×ln(t)+b(其中a和b为常数),凋落物吸水速率与时间的变化规律符合乘幂方程W=a×t~(-b),且均达到显著相关水平(P0.05)。软阔(桤木)林具有比另外2种林型高的保水性,在持续干旱区域,桤木可以作为涵养水源林造林的首选树种。通过对3种人工林凋落量及其持水性动态变化的监测和研究,凋落物自然含水量在13.75%~63.62%之间,半分解凋落物含水量普遍高于未分解凋落物。未分解凋落物和半分解凋落物饱和持水率分别在85.05%~323.41%、147.66%~251.11%之间,半分解凋落物饱和持水率变幅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6.
不同林龄杉木人工林凋落物持水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取样法与浸泡法,对湖南会同不同林龄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人工林凋落物现存量、凋落物(叶和枝)持水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凋落物现存量表现为成熟林(2.72 t/hm~2)近熟林(2.36 t/hm~2)中龄林(1.26 t/hm~2)。叶凋落物最大持水量表现为成熟林(5.50 t/hm~2)近熟林(4.49 t/hm~2)中龄林(2.20 t/hm~2);枝凋落物最大持水量表现为近熟林(1.20 t/hm~2)成熟林(1.09 t/hm~2)中龄林(0.27 t/hm~2)。叶凋落物最大持水率表现为中龄林(241.37%)近熟林(224.80%)成熟林(208.17%);枝凋落物最大持水率表现为成熟林(148.63%)近熟林(107.37%)中龄林(81.80%)。叶凋落物最大吸水速率表现为中龄林(3.54 g·g~(-1)·h~(-1))近熟林(3.06 g·g~(-1)·h~(-1))成熟林(2.79 g·g~(-1)·h~(-1));枝凋落物最大吸水速率表现为近熟林(1.92 g·g~(-1)·h~(-1))成熟林(1.74 g·g~(-1)·h~(-1))中龄林(1.44 g·g~(-1)·h~(-1))。叶、枝凋落物持水量和持水率与浸泡时间呈对数关系,吸水速率与浸泡时间呈幂函数关系,叶凋落物的持水量与持水率均明显高于枝凋落物,其在持水能力方面起主要作用。研究结果可为评价我国南方杉木人工林水土保持功能与可持续经营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采用野外实地观测与室内浸提法,对色季拉山5种主要针叶林:方枝柏(Sabina saltuaria)、西藏红杉(Larix griffithiana)、林芝云杉(Picea likiangensis var.linzhiensis)、高山松(Pinus densata)和急尖长苞冷杉(Abies georgei var.smithii)林地凋落物的储量、持水量、持水率和吸水速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5种针叶林林下凋落物储量范围在8.48~19.2t/hm2,大小顺序表现为:高山松林急尖长苞冷杉林林芝云杉林方枝柏林西藏红杉林;最大持水量表现为:急尖长苞冷杉林高山松林西藏红杉林林芝云杉林方枝柏林;最大持水率为:西藏红杉林急尖长苞冷杉林林芝云杉林高山松林方枝柏林,且持水量、持水率与浸泡时间表现出明显的对数函数关系;凋落物吸水速率为:西藏红杉林急尖长苞冷杉林林芝云杉林高山松林方枝柏林,且与浸泡时间表现了明显的幂函数关系。研究结果可为该区域森林涵养水源评价及水源涵养林的持续利用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对亚热带地区枫香林、樟树林、马尾松林及樟树+马尾松林这4种典型人工林凋落物持水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4种森林类型的凋落物年凋落量大小顺序为:樟树+马尾松林(6.09 t/hm~2)枫香林(5.98t/hm~2)马尾松林(5.89 t/hm~2)樟树(3.871 t/hm~2)。(2)4种森林类型的凋落物持水量随着浸水时间的增加而增加,最大持水量为:樟树+马尾松林(19.15 t/hm~2)枫香林(16.20 t/hm~2)樟树林(15.04 t/hm~2)马尾松林(13.84 t/hm~2),最大持水率为樟树林(516.5%)樟树+马尾松林(408.6%)枫香林(314.4%)马尾松林(280.3%),有效持水深为樟树+马尾松林(1.48 mm)枫香林(1.29 mm)樟树林(1.18 mm)马尾松林(1.08 mm)。(3)浸泡时间在0.5~6 h之间时,特别是在2 h内,随浸泡时间的增加各林分凋落物的吸水速率急剧下降,吸水速率为樟树+马尾松林枫香林樟树林马尾松林。(4)随着浸水浸泡时间的增加使得凋落物持水量和凋落物持水率呈对数关系增加,凋落物吸水速率与浸水浸泡时间呈幂函数关系,且3种关系中的R2均大于0.9。由此可见,针阔混交林形式的营林模式,能够更大的发挥森林在涵养水源、水土保持等方面的作用,在今后的森林可持续经营管理中可以考虑。  相似文献   

9.
杉木等几种人工林凋落物持水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粤西、粤北杉木、马尾松、湿地松、马占相思、尾叶桉、黎蒴和毛竹等7种主要人工林凋落物的持水量、持水率和吸水速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马占相思、尾叶桉、黎蒴、湿地松、毛竹、马尾松和杉木的凋落物最大持水率分别为284.74%、253.36%、236.47%、226.06%、212.06%、187.68%和181.16%,树种间差异较大。凋落物持水量和持水率均随浸泡时间增加呈对数方程W=a+blnt增加。7种林分凋落物的吸水速率在浸泡0.5-1.5 h时均为马占相思〉尾叶桉〉湿地松〉毛竹〉黎蒴〉马尾松〉杉木,各林分凋落物吸水速率WA随浸泡时间t的延长呈方程WA=a.t^-b下降。马占相思凋落物水源涵养能力最强,杉木最弱,阔叶树大于针叶树。  相似文献   

10.
2008年1~2月广东粤北地区遭受冰雪灾害的袭击,导致杉木林产生了大量的林冠残体。作者对2008年林冠残体各组分和2008-2011年各年的凋落物持水特性进行研究,可以了解灾后杉木林凋落物的涵养水源特点和为生态系统的修复提供参考。结果表明:2008年,各组分最大持水量为叶(10.9 t/hm2)凋落物(8.22 t/hm2)枝(8.13 t/hm2)干(6.25 t/hm2)皮(2.72 t/hm2),各组分最大持水率呈现叶(320%)干(296%)皮(280%)凋落物(227%)枝(214%);各年度凋落物层的最大持水量呈现2008年(27.25t/hm2)2011年(19.68 t/hm2)2010年(22.71 t/hm2)2009年(24.06 t/hm2)。2008年凋落物层的最大持水率为268%,2009—2011年在194%~200%之间。林冠残体或凋落物持水量与浸泡时间、持水率与浸泡时间的关系均按照自然对数方程变化,而各组分和各年度的吸水速率随浸泡时间按负指数方程下降。  相似文献   

11.
内蒙古土石山区油松林枯落物层水文生态功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林分密度对土石山区油松林枯落物持水特性的影响,以内蒙古大青山南坡4种不同林分密度的油松林为研究对象,通过样地调查与室内浸水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对其枯落物蓄积量以及持水特性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4种不同密度油松人工林枯落物层厚度范围为1.94~3.85 cm,枯落物储量范围为8.49~19.94 t·hm^-2,厚度与储量均随着林分密度的增大而增大;(2)4种不同密度油松人工林枯落物最大持水量范围为23.82~45.81 t·hm^-2,大小顺序为2564株·hm^-2>3189株·hm^-2>1828株·hm^-2>1473株·hm^-2;最大持水率范围为225.11%~287.16%,大小依次为1473株·hm^-2>1828株·hm^-2>2564株·hm^-2>3189株·hm^-2;(3)不同林分密度枯落物持水量与浸水时间呈对数函数关系:W=aln(t)+b;枯落物持水速率与浸水时间呈幂函数关系:V=ktn。综上所述,密度为2564株·hm^-2的油松林,其枯落物持水特性表现最好,水源涵养能力最强,建议在相似立地条件下,油松林营建应向此范围调控。  相似文献   

12.
为草海流域水文生态功能调控与植被恢复的物种组合配置提供依据,以贵州威宁草海流域6种林分(云南松林、云南松-滇杨针阔混交林、滇杨林、茶树林、华山松林、杉木林)枯落物作为研究对象,结合实地测量与室内浸泡法,分析比较其枯落物层厚度、蓄积量及涵养水源过程的差异,并通过坐标分析法综合评价其涵养水源的能力。结果表明:6种林分枯落物层总厚度变化范围在1.34~3.26cm之间,蓄积量变化范围在0.62~3.53 t/hm^2之间,最大持水量在0.76~5.57 t/hm^2之间,最大持水率在119.05~207.69%之间,其中,未分解层的厚度、蓄积量与最大持水量显著高于半分解层;持水量、持水速率与浸水时间分别符合方程:Q=alnt+b,R^2>0.82;v=kt^n,R^2>0.98。综合分析结果表明,6种林分枯落物层水源涵养功能从大到小依次表现为:云南松林(0.30)>滇杨林(0.42)>针阔混交林(1.19)>杉木林(1.35)>华山松林(1.51)>茶树林(2.64)。云南松林的蓄积量最大,滇杨林的持水量最大,持水率最大的为针阔混交林。从涵养水源功能的角度,云南松和滇杨可作为草海流域植被恢复的首选树种。  相似文献   

13.
对广东省东莞大屏障森林公园7种林分凋落物储量和持水过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凋落物的吸水速率随浸泡时间呈幂函数曲线降低,持水量随浸泡时间的增加呈对数曲线增长,不同森林类型的凋落物厚度为2.2~8.1cm,现存量4.42~9.31t·hm^-2,最大持水量介于4.52~14.23t·hm^-2,7种林分凋落物现存量和最大持水量的顺序为荷木〉杉木〉马占相思〉藜蒴〉鸭脚木〉粉丹竹〉马尾松,其中荷木林最大,水文生态效益显著,而马尾松林则最低。  相似文献   

14.
The litter amount and the water holding characteristic parameters,such as the maximum water holding capacity and rate,the water absorption rate and the modified interception amount of Phyllostachys edulis plantations with four densities were studied in Huangshan district.The results are as follows:The total amount,thickness and natural water content of litters under all the four stands tested were different.The total litter amount in different stands ranged between 3.98 t·ha-1 to 6.00 t·ha-1, which in the stand with the density of 3 000 stems·ha-1 was the most.The ratio of maximum water-holding capacity of litter in various stands ranged from 317.09%to 347.58%.The maximum water holding capacity of litter in the stand with the density of 3 000 stems·ha-1 was 20.70 t·ha-1. By analyzing,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water holding capacity of litter and the immersion time followed the equation of:S = alnt + b(a is the coefficient;b is the constant term).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water absorption speed of the litter and the immerse time followed the equation of: V = ctd(c is the coefficient;d is the exponential term).The litter water capacity increased rapidly within the first four hours,and then increased slowly.The results also showed that the hydrological character of litter was positively related to density in Ph.Edulis forest.Therefore, it is important to choose appropriate density for enhancing the eco-hydrological benefits of litter layer in Ph.edulis forest.  相似文献   

15.
广东省西樵山不同林分类型枯落物持水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广东省西樵山4种不同林分类型枯落物进行的研究表明:1)4种林分类型枯落物总储量大小顺序为:生态林〉景观林〉珍贵阔叶林〉常绿阔叶林;2)4种林分类型枯落物持水量、持水速率与浸水时间的动态变化规律基本相似。持水量随浸水时间增加呈上升趋势,但当浸泡8h之后,趋势变缓;不同林分类型持水速率在0~2h最快,在4~6h后逐渐减缓,6h后明显减缓;3)不同树种林下枯落物有效拦蓄率范围为160.05%~182.57%,有效拦蓄量大小顺序为:生态林〉景观林〉珍贵阔叶林〉常绿阔叶林,枯落物的拦蓄量与枯落物总储量和枯落物的持水特性相关。  相似文献   

16.
冀北山地不同树种组成桦木林枯落物及土壤水文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弄清不同树种组成的林分对林地枯落物及土壤持水能力的影响,采用浸泡法和双环法对冀北山地5种不同树种组成的桦木林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林地枯落物半分解层储量均大于未分解层,总储量变化范围为12.85~20.87t/hm~2,白桦纯林储量最大,阔叶混交林最小;2枯落物最大持水量变化范围为73.27~106.99t/hm~2,有效拦蓄量变化范围为59.22~81.86t/hm~2,均为杨桦混交林最大、落桦混交林最小;3枯落物持水量与浸泡时间呈对数关系,随时间推移逐渐增大,而吸水速率与浸泡时间呈指数关系,随浸泡时间推移而逐渐下降;4土壤容重是油松白桦林最大、杨桦混交林最小,总孔隙度是杨桦混交林最大(60.66%)、阔叶混交林次之(59.31%)、油松白桦林最小(45.43%),土壤最大持水量和有效持水量均是杨桦混交林最大、阔叶混交林次之、油松白桦林最小;5土壤入渗速率和入渗时间呈明显幂函数关系。综合来看,杨桦混交林和阔叶混交林枯落物和土壤持水能力较强。  相似文献   

17.
阿什河上游小流域主要林分枯落物层的持水特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阿什河上游的帽儿山实验林场境内,选取代表性的6种林分类型,测定了各林分枯落物层的蓄积量,采用室内浸泡法对持水能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6种林分枯落物层厚度为2.8 5.5 cm;枯落物总蓄积量为9.27 39.81 t·hm-2;最大持水量为25.65 136.83 t·hm-2;最大拦蓄水量为21.02 87.53 t·hm-2;总有效拦蓄水深为1.72 6.71 mm。6种林分枯落物层的持水能力排序为:兴安落叶松林>针阔混交林>红松林>蒙古栎林>樟子松林>水曲柳林。对6种林分枯落物的持水量、吸水率随浸泡时间的变化进行了回归拟合,表明枯落物持水量与浸泡时间存在对数关系,枯落物吸水速率与浸泡时间存在幂函数关系。  相似文献   

18.
不同密度毛竹林枯落物层水文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黄山区4种密度毛竹纯林枯落物层的储量、最大持水量、最大持水率、吸水速率、有效拦蓄量等水文特性参数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密度毛竹林枯落物储量、厚度及自然含水率均存在较大差异;不同林分枯落物储量为3.98 6.00 t·hm-2,其中,以3 000株·hm-2的林分枯落物储量最高。(2)4种密度毛竹林下枯落物最大持水率为317.09%347.58%,密度为3 000株·hm-2时,毛竹林枯落物层最大持水量达到20.70 t·hm-2。(3)4种密度毛竹林枯落物层持水量(S)与浸泡时间(t)的关系为S=alnt+b(a为方程系数,b为方程常数项),其吸水速率(V)与浸泡时间(t)的关系为V=ctd(c为方程系数,d为方程指数);在0 4 h内枯落物吸水速率急剧下降,4 h后明显减缓。(4)密度对毛竹林枯落物水文特性有一定影响,选择适宜的营林密度对于提高毛竹林枯落物层水文生态功能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云南糯扎渡自然保护区植被沿坡向空间分异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探索糯扎渡自然保护区植被沿坡向的空间分布规律和植被分布与坡向的相关关系,基于数字地形图,使用Ar-cView和ERDAS软件制作了数字高程模型;基于数字高程模型,使用ArcMap软件提取了植被类型沿东、西、南、北、东北、东南、西北和西南8个坡向的分布图层和植被类型按13个海拔带沿8个坡向分布的图层,并结合植被图制作了植被类型按8个坡向分布的三维立体植被图;用EXCEL软件统计了9个自然植被类型沿8个坡向的分布面积和按13个海拔带沿8个坡向的分布面积;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计算了坡向与植被分布的相关关系。结果为:①9个自然植被类型中除河谷稀树灌木草丛分布在东、东南、南、西南和西5个坡向外,其他8个植被类型在8个坡向均有分布。②8个坡向的优势植被类型均是季风常绿阔叶林。③坡向对季节雨林和河谷稀树灌木草丛的分布影响较大,对落叶季雨林和暖温性针叶林的分布有一定影响,对山地雨林、热性竹林和暖热性稀树灌木草丛的分布影响较小,对季风常绿阔叶林和暖热性针叶林的分布无影响。④确定了9个自然植被类型的适生坡向。  相似文献   

20.
为了阐明冀北山地油松林枯落物的持水规律,对其枯落物蓄积量、持水量、吸水速率和有效拦蓄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油松林枯落物的未分解层和半分解层蓄积量分别为2.95t/hm2和11.58t/hm2。油松林枯落物半分解层和未分解层持水量在浸泡6h和4h时基本达到饱和;吸水速率随着时间的延长逐渐下降。油松未分解层和半分解层枯落物最大持水量分别为2.28t/hm2、14.23t/hm2,而有效拦蓄量分别为1.69t/hm2和10.77t/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