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辽西地区主要造林树种抗旱性的研究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郑希伟  赵荣慧 《林业科学》1990,26(4):353-358
辽西地区属于半干旱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温度为7.1—8.2℃,年降水量为400—600mm,年蒸发量为1600mm,为降水量的3—4倍。干燥是该区总的气候特点。该区的植物群落主要为旱生的森林灌丛或草本植物群落,针叶树建群种为油松,阔叶树为蒙古栎,元宝槭,黄榆;灌木主要为荆条和酸枣。土壤是在各种岩石风化物残积母质上,以及黄土、红土母质上发育的淋溶褐土和褐色性土,土壤干旱瘠薄。水分是这一地区限制造林树种成活及生长的主要因子,本文试图通过对树种抗旱性的测定和分析,确定树种的抗旱能力,从而为辽西地区的造林提供树种选择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辽西地区蒙古栎生长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蒙古栎是辽西地区松栎混交林的重要组成树种之一。近年来,笔者在建平南大山于60年代营造的试验林中,建立了临时标准地,进行每木调查。通过树干解析,编制了蒙古栎等龄阶生长进程表和树高,胸径生长曲线图,综合分析结果是,在辽西地区特定的环境条件下,蒙古栎在移植10年后进入速生期,到25年时,树高生长达最高峰,第30年胸径生长高峰出现,并一直持续到33年,材积生长规律与胸径生长规律极为相近。  相似文献   

3.
柞树又称栎树、橡树,壳斗科栎属,北方柞树主要有波罗栎、辽东栎、蒙古栎、麻栎等树种,燕山地区有广泛分布,常与油松混交。  相似文献   

4.
辽西半干旱地区栎树人工造林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针对辽西半干旱的自然条件,在油松砍伐带内、油松林冠下、油松疏林下等庇荫条件下进行了一系列栎树直播和植苗造林试验。结果表明,栎树在3~4年生以前虽以根系生长为主,但主要是主根的伸长生长,吸收根量极少,难以维持地上地下水量平衡,荒山造林很难成功。在庇荫条件下,在夏季,光照强度大大降低,蒸腾强度显著减小,减少了水分的无益消耗,在冬季和冬春之交,则避免了因生理干旱失水造成的枯梢甚至枯干死亡,从而使栎树造林成活率保存率大大提高,生长状况明显改善。在郁闭度较大的林冠下造林,初期成活率、保存率可高达100%,但树高和地径生长量均很小,而且随林龄增加,表现得越发明显。在合适的庇荫条件下,辽西6年生栎树保存率在90%以上,平均地径0.45~0.93cm,平均树高19.5~32.3cm,根系深超过70.5cm,直径1.728cm,挖断处(70.5cm深处)直径0.334cm,侧须根增多,吸收能力增强,已进入稳定生长期。根据本研究结果,可以得出如下结论:辽西半干旱地区栎树人工造林要获成功,应该做到:(1)庇护造林;(2)秋季直播造林;(3)选择土层较厚的立地;(4)细致的幼林抚育措施。  相似文献   

5.
辽西地区几种引进树种的抗旱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北美稠李、欧李、银水牛果、美国李、西部沙樱、毛核木、美洲朴、针叶樱桃进行物候期、生长节律观测,以及实验室抗逆性生理指标、水分利用效率测定等方法,对各个引进树种的抗旱性进行了研究,旨在为辽西地区抗旱树种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辽西地区苗木水分变化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虽然国内学者对一些主要造林树种的苗木水分做了许多研究,但是,结合辽西半干旱地区恶劣的生境条件所做的工作则很少。为了揭示辽西地区主要造林树种的苗木含水量的变化规律,为半干旱地区育苗造林提供理论依据,我们于1984年春到1986年春,先后在建平、凌源、北票等县(市)10余个场圃,连续3年对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等9  相似文献   

7.
为系统总结辽西地区北苍术栽培技术,促进该地区中药材产业发展,该文通过不同作床方式、种植时间、保水措施及主要的田间管理,归纳了辽西地区北苍术的整地、种植、覆盖及田间施肥等关键技术,结果表明:采用低床、秋季种植、秸秆覆盖、使用农家肥800~1 000 kg+三元复合肥50 kg的栽培模式,北苍术成活率最高,1年生苗木的株高、地下根茎直径、根茎鲜质量分别为23.2 cm、4.3 cm、17.3 g。  相似文献   

8.
蒙古栎天然群体等位酶遗传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中国蒙古栎全分布区的8个天然群体和辽东栎1个天然群体为研究对象,进行了水平淀粉凝胶电泳技术的同工酶分析,共分析了13种酶系统产生22个位点。结果表明:(1)蒙古栎在种和群体水平的遗传变异水平较低,多态位点百分率P分别为52.38%、28.976%,期望杂合度He分别为0.099、0.085,观测杂合度Ho分别为0.092、0.088;(2)蒙古栎群体间遗传分化程度较高,分化度Gst为0.107,遗传多样性中的遗传变异量89.27%存在于群体内;蒙古栎群体水平的基因流Nm值为2 080。(3)蒙古栎群体间的平均遗传距离D较低,为0.0121,各群体之间的遗传一致度I为0.974~1.00;(4)东灵山辽东栎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较低,多态位点百分率P为36 36%,期望杂合度He为0.083,观测杂合度Ho为0.070;(5)利用群体间遗传距离进行的UPGMA聚类结果表明,蒙古栎自然分布区的东北部的4个群体和西南部的2个群体分别聚为一亚类,这与其地理分布格局大致吻合,但群体间遗传距离与地理距离无明显的相关性。(6)长期的砍伐和破坏,造成有效群体较小,而且经受繁殖瓶颈效应,是蒙古栎遗传多样性下降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辽西地区水土保持林研究的回顾与前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0.
辽西地区油松柠条混交林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 5年引进了柠条与油松进行带状混交。通过对油松柠条的生长、土壤等因子的测试分析表明 :混交林能够有效改良土壤理化性质 ,提高土壤肥力 ,促进林木生长 ,提高林分的效益。油松柠条混交林与油松纯林相比 ,相对湿度提高 0 .4 % ,林内温度下降 0 .5℃ ,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 0 .0 3% ,减轻容重 0 .0 6 2g/cm3,林分虫害明显减轻。油松树高、胸径生长量与对照相比均有显著差异。利润率和产投比分别达到174 .6 8和 2 .75。  相似文献   

11.
辽西基岩质海岸造林树种适宜性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对辽西地区基岩质海岸主要造林树种进行调查,经比较分析,造林树种应选择侧柏、刺槐、日本黑松、油松、火炬树。侧柏、日本黑松适应性强,适于在基岩质海岸的各类立地条件下生长.是造林的先锋树种;而刺槐、油松则受立地因子和环境因子影响较大,只适于在特定区域和特定立地条件下生长。  相似文献   

12.
Seasonal variations in water status and gas exchange were assessed in 2-year-old seedlings of Quercus pubescens Willd., Quercus ithaburensis Decaisne subsp. macrolepis (Kotsch) Hedge & Yalt, and Quercus frainetto Ten. during the 2004 growing season characterized by the typical summer drought conditions observed in Greece. The seedlings were grown under field conditions. After establishment half of the seedlings were well watered, while the rest received no irrigation other than natural rainfall. Measurements were conducted from April to October.  相似文献   

13.
文章研究了北桑寄生在辽西地区的自然分布、寄生环境、寄主及生存繁衍特性.同时,对其经济、生态、种质资源、指示植物价值以及该树种对寄主的危害程度、传播速度、扩散范围进行了论述.特别提出对该树种应加以保护和有效利用.  相似文献   

14.
为了丰富本地区的树种资源,满足园林绿化对树种多样性的需求,从物候期、生长节律及光合特性等几个方面对美洲朴、毛核木、银水牛果、西部沙樱这4个北美树种在辽西地区的引种适应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4个树种的萌芽、展叶期均较北京地区有所延后,花期则提前;美洲朴未见开花坐果,银水牛果秋季叶片不变色;4个树种株高、地径、枝条的快速生长期为5—7月份,美洲朴和毛核木具有明显的越冬枯梢现象,翌年生长多以萌蘖条为主;西部沙樱和银水牛果具有较强的光合作用和较高的水分利用效率,是辽西地区园林绿化可尝试引入的优良观赏树种。  相似文献   

15.
在尼加拉瓜Chacocente野生动物保护区对极又平荚木,毛风铃木和Lonchocarpus minimiflorus(Donn.Sm.)树种的天然更新进行了调查,并分析了更新异质性与地形坡度和入射光的关系。从2001到2003连续3年记录了高度10m以下和直径10cm以下的苗木和幼树。结果表明,3个树种的天然更新的个体数量的密度明显不同,并随时间存在差异。与极叉平荚木相比,L.minimiflorus和毛风铃木天然更新密度较大,只有毛风铃木种群密度方面的净变化是正相关。在树冠部分曝光的条件下,在缓坡和陡坡上更新较好,形成了分布聚集分布,尤其是L.minimiflorus和毛风铃木。仅靠天然更新不足以维持这些树种理想的立木数量,应当采取直接的恢复措施以促进天然更新过程。参47表3图3。  相似文献   

16.
辽西地区侧柏人工林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侧柏为常绿树种,全国各地分布广泛,因其适应性强、耐干旱、耐瘠薄、不耐水淹、抗有害气体能力强等特点,一直成为我国丘陵山区及沙地绿化的重要树种,侧柏属于辽西地区常用的乡土树种,通过作者广泛的实地调查研究,提出了辽西半干旱地区侧柏人工林的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7.
核桃育苗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论述了辽西地区核桃育苗的主要技术,并详细介绍了核桃嫁接育苗中的注意事项,对核桃育苗生产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辽西地区荒山造林技术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根据辽西地区荒山的类型及特点,从树种选择、配置方式、造林技术、抗旱造林新技术新产品的应用,以及抚育管理等方面入手,有效地解决了以往荒山造林中成活率、保存率低的“技术瓶颈”。  相似文献   

19.
20.
辽西地区林业产业发展思路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辽西地区为半干旱地区,森林资源相对贫乏。该文就森林资源相对匮乏地区如何发展林业产业,提出了发展林业产业要依据林业产业发展的自身特点,在确保生态安全的前提下,积极营造和培育更多可利用的优势经济资源,并以优势资源发展优势产业,实现林业生态、社会、经济效益的同步增长,实现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