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蒙古绵羊胚胎的原肠、消化及呼吸器官,内分泌腺的原基,发生在交配后的8~30d。胚胎发育到20~21d,胚长4~6mm;到22~23d,胚长7~9mm;到24~30d,胚长10~15mm。交配后8d12h,胚胎原肠呈球形,16d14h,原肠发育成管状,分前肠、中肠及后肠。胚长4~14mm,头侧5对鳃弓逐渐退化,口膜破裂与前肠相通,上下颌及舌已形成。感官及主要内分泌腺的原基也已发生。食道呈管状,胃芽由棱形变成椭圆形。分化出三室,背系膜中有脾芽发生。胚长4~5mm 时,前中后肠呈直管状,到6~9mm,肠襻似“V”字形;胚长10~15mm 时,“V”形肠襻以背系膜为中轴,顺时针旋转180°。胚胎发育到20d,前肠腹面的内胚层发生出1个肝憩室,到22d,肝芽内细胞索交织成网,其中形成静脉导管。到交配后30d,总胆管通向降肠起端。背胰芽发生于前肠背面的内胚层,腹胰芽发生于胆囊管后方的前肠腹面,腹胰芽从前肠右侧伸向背胰芽,合并为胰腺原基。从4mm 长胚胎开始,咽底面发生喉气管沟,进而形成喉气管芽,到胚长15mm,气管芽依次分支形成肺芽原基。  相似文献   

2.
蒙古绵羊早期胚胎神经及感觉器官的组织发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3.
蒙古绵羊早期胚胎泌尿及生殖器官的发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E12~16d(意指胚胎发育到12~16d),在胚中轴形成期显示出原肾遗迹。E17~30d,中肾发育成长梭状,悬于背系膜两侧。E21~~30d,后肾芽由杆状变成椭圆形,在肾盂与集合管的周围被后肾组织包围。中肾管与后肾管先后通向尿囊基部。 E24d,胚长10mm,生殖腺发育成长梭状,突向体腔。胚长14mm,米勒氏管的原基呈皱襞状,发生于中肾前部两侧,并向后移位于中肾管外侧。 E21d,尿殖窦腹面开始分化出尿道沟,伸向生殖结节的顶部。E6~30d,生殖结节由丘状变成圆锥形。  相似文献   

4.
蒙古绵羊早期胚胎心脏的组织发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蒙古绵羊早期胚胎的血岛是心管及血管组织发生的原基。交配后12-13日龄,在胚盘两侧的胚内中胚层内,首先发生血岛,进而扩展到原肠及尿囊的脏层。在16-18日龄,前肠腹面的心管,由单管状变形成U了袢,进而扭转成Y字形。因心管中段的收缩,出现心房,心室及动脉球三个膨大。20-30日龄,胚长4-15mm,在房室管内,发生前后对称的心内膜垫,将房室管分隔成左及右房室口。  相似文献   

5.
蒙古绵羊胚胎发生到14~17d(Embryogenesis14~17days,E14~17d.)胚长1~3mm(Embryolength1~3mm,El1~3mm)。原结前方的神经板分化成神经沟,神经沟两侧的神经皱相互吻合成神经管。E18~30d,El3~15mm。神经管前段膨大成初级脑泡,进而分化成5个脑泡(即端脑胞、间脑泡、中脑泡、后脑泡及末脑泡),并显示出头曲、桥曲及颈曲。E21~31d,神经管已分化出室管膜层、外套层、边缘层、脊神经节、脊神经及交感神经链。E17~30d,12对脑神经的原基逐渐发生,其中视神经及听神经发生较早,嗅神经发生较晚。E18~30d,间脑两侧的视泡分化成视杯,视网膜原基发生。视区的外胚层又分化出晶状体及角膜。菱脑两侧的外胚层内陷形成耳泡,进而分化出内淋巴导管、椭圆囊、球囊、半规管及耳蜗的原基。E20d以后,在额鼻突的吻端,鼻板内陷形成鼻道。E29d,鼻道背侧的间充质内开始出现嗅神经纤维的原基。  相似文献   

6.
蒙古绵羊胚胎发育到17d17h第I对鳃弓动脉发生,到21日龄第Ⅱ~Ⅳ对鳃弓动脉相继发生,其中第I,Ⅱ及Ⅴ对鳃弓动脉又退化,仅第Ⅲ,Ⅳ及Ⅵ对鳃弓动脉发育成永久性动脉。从21-24日龄,动脉干内的干嵴发生并吻合,因此动脉干被分隔成主动脉及肺动脉,在此同时,动脉球内的球也吻合分隔成两个通道与上述动脉相通。胚胎的肺芽开始发生于20日龄,到22日龄肺动脉已向肺芽分出分支,到24日龄肺静脉已从肺芽伸入左心房,  相似文献   

7.
蒙古绵羊早期胚胎的血岛是心管及血管组织发生的原基。交配后12~13日龄,在胚盘两侧的胚内中胚层内,首先发生血岛,进而扩展到原肠及尿囊的脏层。在16~18日龄,前肠腹面的心管,由单管状变形成U字袢,进而扭转成字形。因心管中段的收缩,出现心房、心室及动脉球三个膨大。20~30日龄,胚长4~15mm,在房室管内,发生前后对称的心内膜垫,将房室管分隔成左及右房室口。由于心房内,第Ⅰ第Ⅱ房间隔发生,将心房分隔成左及右心房。再由于心室内室间隔的发生,将心室分隔成左及右心室。心管传导系统的窦房结,在16~18日龄,发生于静脉窦右侧心外膜下,此时心管的窦房部开始搏动。本文发现,在21~22日龄,胚长6~8mm时,静脉窦右侧心外膜下的窦房结细胞团散在。在房间隔壁内与心内膜垫相接处,房室结的细胞团群居。还发现,绵羊胚胎的心软骨原基,发生于30日龄,胚长15mm时,心软骨原基位于主动脉半月瓣外围水平上与肺动脉之间。  相似文献   

8.
9.
蒙古绵羊胚胎发育到17d17h 第Ⅰ对鳃弓动脉发生,到21 日龄第Ⅱ~Ⅵ对鳃弓动脉相继发生,其中第Ⅰ、Ⅱ及Ⅴ对鳃弓动脉又退化,仅第Ⅲ、Ⅳ及Ⅵ对鳃弓动脉发育成永久性动脉。从21 ~24 日龄,动脉干内的干嵴发生并吻合,因此动脉干被分隔成主动脉及肺动脉。在此同时,动脉球内的球嵴也吻合分隔成两个通道与上述动脉相通。胚胎的肺芽开始发生于20 日龄,到22 日龄肺动脉已向肺芽发出分支,到24 日龄肺静脉已从肺芽伸入左心房。从18 ~20 日龄,第Ⅲ对鳃弓动脉背段分化成颈内动脉,腹段分化成颈外动脉。从20 ~21 日龄,锁骨下动脉从两侧对称的背主动脉发生,随着右侧背主动脉退化,右臂头动脉前移与左锁骨下动脉合并成臂头动脉总干。从13 ~24 日龄,肠系膜前动脉、腹腔动脉和肠系膜后动脉相继发生。胚胎发育到20 ~24 日龄,背主动脉后端中央发生中荐动脉,两侧分出脐动脉分布于尿囊,在脐动脉根部发出髂外动脉分布于后肢芽。  相似文献   

10.
蒙古绵羊胚胎发育到17d、17h,心房两侧有3对静脉原基发生,包括总主静脉,脐静脉及脐肠系膜静脉。胚胎发育到30d龄,左总主静脉右移分化成冠状静脉。右总主静脉则分化成前腔静脉。30d龄以后,左及右前主静脉间发生吻合,称左臂头静脉。左及右臂头静脉合并后汇总于前腔静脉。胚胎发育到29d龄,后主静脉前段及中段退化,后段分化成总髂静脉。脐肠系膜静脉发生于卵黄静脉。胚胎发育到20~30d龄,在中肾的腹内侧发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蒙古绵羊胚胎大肠黏膜上皮的组织发生。[方法]利用组织学常规方法。[结果]蒙古绵羊胚胎大肠黏膜上皮的发育经历了单层细胞到复层细胞再到单层细胞的过程;杯状细胞在37 mm胚初见;90 mm胚直肠腺开始发育,142 mm胚盲肠、结肠肠腺开始发育。[结论]蒙古绵羊胚胎大肠黏膜上皮经历了单层细胞到复层细胞再到单层细胞的发育过程。  相似文献   

12.
刘晓光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7):4021+4023-4021,4023
[目的]研究绵羊胚胎胃肌间神经丛的发生。[方法]运用组织学方法,对蒙古绵羊5~550 mm胚胎胃肌间神经丛的发生进行研究。[结果]32 mm胚胎,可观察到胃肌间神经丛组成细胞与周围的间充质细胞相似;164 mm胚的胃肌间神经丛神经元细胞体与32 mm胚比较,增大了近1倍,分化更明显;发育到550 mm胚时,神经元显现出特有的形态。[结论]胚胎发育至550 mm时,神经元的形态已近成熟。  相似文献   

13.
绵羊胚胎细胞核移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14.
采用国产药品和试剂对绵羊进行超数排卵和胚胎细胞核移植。以 McGrath Solter 和Willadsen 两种去(注)核方法,将8-细胞胚胎细胞核经电融合植入去核成熟卵母细胞内,并经琼脂包埋和中间受体培养,使移核胚胎发育。实验结果表明:(1)用国产激素和化学药品进行绵羊胚胎细胞核移植可使移核胚胎在中间受体内发育为囊胚或桑椹胚;(2)去核时卵母细胞质剩得过少可导致移核胚过早(6-细胞期)发生致密化或形成内细胞团细胞数目较少的小囊胚;(3)Willadsen 去(注)核方法的去核和注核操作成功率明显优于 McGrath-Solter 方法;应用McGrath Solter 法的去核率仅为60%;(4)强度为0.63KV/cm,持续160微秒(μs)的一次电脉冲获得的胚胎融合率最高,达71.2%;以同样电场条件刺激未去核卵母细胞的孤雌活化率在71.4%。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的目的在于建立绵羊胚胎的慢速冷冻和玻璃化快速冷冻保存方法,为绵羊胚胎移植技术应用于生产提供保证。结果:慢速冷冻保存,解冻后正常胚胎占72%,移植受体的受胚率33%、产羔率66%。玻璃化快速冷冻保存,解冻后正常胚胎率亦达72%,移植受体3只,产羔4只。  相似文献   

16.
蒙古绵羊胚胎发生的研究,已完成卵裂、囊胚、原肠、胚中轴形成、系统形态学、体形发生及胎龄的形态发生共七篇论文,该课题研究设计合理、目的明确、材料充足,方法正确,观察细致,叙述清楚,所得结果可靠,并有数项新的发现。如胚胎非特异性性免疫最早发生在原肠胚期等。该研究成果填补了我国蒙古绵羊胚胎发生的空白,为受  相似文献   

17.
添加剂不同组分对绵羊消化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试验选取罗姆尼与新疆美利奴杂交一代公羊 2 4只 ,根据体重分为 4组 ,以研究添加剂不同组分 (复合微量元素、维生素 +氨基酸、抗生素 )对绵羊消化代谢的影响。添加复合微量元素使动物对试验日粮DM ,OM ,CP ,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的表观消化率分别提高 7.9% (P <0 .0 5) ,7.8% (P <0 .0 5) ,4.6 % (P >0 .0 5) ,1 3 .1 % (P <0 .0 5)和 1 3 .8% (P <0 .0 5) ,同时 ,使动物对氮的消化量、保留量和吸收氮的利用率分别提高 8.5 % (P >0 .0 5) ,1 8.4% (P >0 .0 5)和 1 0 .5 % (P >0 .0 5) ;维生素 +氨基酸组分不影响DM ,OM ,CP ,纤维素等的消化 ,但使动物的氮消化率、氮保留量和吸收氮的利用率分别提高 2 .7% (P >0 .0 5) ,1 0 .2 % (P >0 .0 5)和 8.0 % (P >0 .0 5)。添喂抗生素增加尿氮排出 ,从而降低吸收氮的利用率 (9.7% )。结果表明 ,复合微量元素、维生素 +氨基酸、抗生素等组分对动物的采食、消化作用是叠加的 ,即每一组分都有一定的贡献 ,但在复合时效果最显著 (P <0 .0 1 )。  相似文献   

18.
绵羊、山羊早期胚胎性别鉴定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根据绵羊、山羊和牛SRY(sexdeterminingregionoftheY)基因中的183bp同源序列设计跨度为170bp的两对半嵌套式雄性特异性引物,同时根据β-珠蛋白基因序列设计240bp的常染色体引物作为内标引物,对提纯的血液DNA样品和胚胎细胞DNA样品进行PCR(polymerasechainreaction)以准确鉴定早期胚胎性别。扩增产物的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表明:0.2mmol/LdNTPs、2.0mmol/LMg2+、53℃退火条件下,雄性胚胎具有170bpSRY基因序列扩增带及240bpβ-珠蛋白基因序列扩增带;而雌性胚胎只有240bp常染色体基因序列扩增带。因此这个鉴定体系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9.
在胚胎培养液中添加适量的发情绵羊血清(ESS)有利于提高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胚胎后期的发育潜力.为了探讨在ICSI胚胎培养液中添加不同浓度的ESS对绵羊ICSI胚胎桑椹胚率的影响及其最优的ESS浓度,本试验采用ICSI技术得到ICSI胚胎,然后在ICSI胚胎培养液中添加不同浓度的ESS(A组0%、B组5%、C组...  相似文献   

20.
蒙古绵羊胚胎的体形发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概述关于绵羊胚胎发育规律的研究,对绵羊的繁育;丰富胚胎学内容,具有重要意义。国内外学者,曾作过一些同绵羊个体发生有关的研究工作:R.Bonnet(1884—1889)最先研究了绵羊的胎膜和胎盘的发生;后来R.T.Clark(1934);L.M.winters,W.W.Green和R.E.Comstock(1942);W.A.Wimsatt(1950);.T.B.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