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讨论了书院与理学的关系。认为通过南宋理学家的努力,理学与书院二者之间从形式到内容相互交融渗透,形成一种互为依托,互为表里,盛衰同时,荣辱与共的一体化关系。而其一体化形态,主要表现在理学家的书院情结、学人学派与书院的结合、书院讲学倡导理学精神,以及二者之间一体结构的制度化、规范化等方面,有形可察,有迹可寻。  相似文献   

2.
元代书院藏书事业在宋代的基础上有较大的发展 ,并且形成了蒙古族等少数民族士人加入 ,藏书楼林立 ,藏书数量巨大 ,藏书建设进入正规化、制度化阶段等时代特点。书院藏书区别于官府、私家、寺观 ,藏书的公共性、公开性特色也得以突显  相似文献   

3.
从理学角度讨论了“性即理”命题,分析了易学之“太极即理”说,探讨了心性论与太极阴阳的关系,认为“太极即性,阴阳即气”反映出朱熹理学心性论与易学太极阴阳范畴之间是贯通的。  相似文献   

4.
南宋前中期许多理学家都有官学教育的实践,并非没有机会在官学中推行理学。因此很难仅仅从政治因素的角度将理学与书院的结合解释为理学没有机会利用官学作为传播基地。实际上,正是因为在长期的官学教育实践中,理学家对当时官学教育的弊端有了深切的了解,对理学强调“为己之学”的教育理念与官学教育的不相容性有了明确的认识,他们才力图在官学以外寻求新的传播途径,这为理学与书院的结合提供了契机。  相似文献   

5.
南宋理学家掀起的书院运动,使理学与书院同时兴盛,出现一体化的深度融合。理学家有两大目标,一是谋求官方和民间两种力量共同推进书院的建设,二是建立官方书院,使之成为与州县官学并存而又能修正其沉迷科举的弊端的另一种官方教育模式。书院不以科举为目的,而以讲学为指归,是理学家追求的理想。  相似文献   

6.
南宋时期,理学和书院呈现一体化发展趋势。理学家倡导复兴儒学、以儒家明体达用、内圣外王作为书院教育宗旨,推动了南宋书院的发展,为书院成为相对独立的教育体系奠定了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7.
宋代书院与理学的发展密切相关。理学家形成的学统及道统观念,对书院祭祀制度的完备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南宋时期的理学家有一种强烈的建构书院学统,以确立书院在儒家道统史上的意义、地位的精神追求,他们通过创建书院学祠,开展书院祭祀活动,以完成这一文化使命与道义责任。  相似文献   

8.
探索了科举制与书院发展的历程,认为科举与书院共生、共存、共兴、共衰。科举对士子求学的刺激、中国古代重考不重教的政策、科举考试的政治性、权威性、统一性促进了书院的发展。书院的科举化保证了政府对教育的控制、扩大了统治的基础、传递了主流文化,并保证了教学水平。对书院大师也受科举制约的历史现象作了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9.
在长达二十余年的书院讲学实践中,王阳明形成了自己的书院观。它包括对书院的看法,书院的教学方法,书院的制度化建设,书院与学术的关系,书院的教化功用等。本文认为,王阳明重视书院建设,将其视作研究、宣传自己学术思想的阵地,其学几变而定于书院,其教亦传于书院,在书院的讲学过程中,不断完善、发展了自己的学术主张与思想体系。他在正德、嘉靖年间的努力,开启了中国历史上继南宋以来的第二个书院与学术互为表里、一体发展的趋势:新的理论在书院中崛起,新崛起的理论又一次推动了书院的勃兴。  相似文献   

10.
在宋元明清的书院发展史上,各个县城的书院发展呈现出县域特色。在湖南书院发展史上茶陵县的书院处于领先地位,其发展特点充分体现出地域文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南宋统治者为稳固其统治,通过政治打击、科举等手段频繁“禁学”,使新儒家的政治地位边缘化。而新儒家为获得发展空间,选择书院作为研究与讲学的基地,不仅书院的数量明显增加,而且书院也从官学的替代机构向学术研究、人才培养和儒学传播的机构转变。不少信仰新儒学的书院生徒通过科举获得了一定的政治地位,为新儒学的合法化提供了更坚实的政治基础。“嘉定更化”之后,随着新儒家地位的巩固,书院不仅得到了新儒家的重视,而且逐渐为官方认可。  相似文献   

12.
元朝国子学是元朝中央官学之一。在国子学中实际就读的生员基本上可分为国子生、伴读和陪堂生三种。其中,国子生和伴读是享有官给廪饩的公助生,而陪堂生则是不享有官给廪饩的自费生。对这些学生的入学资格从入学年龄、民族构成、生员人数、入学身份等方面都有明确而具体的规定;国子学生员的仕途主要有岁贡和科举两条途径。  相似文献   

13.
元代蝗灾防治措施及成效论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元一代,灾害频发,作为生物灾害中最严重的蝗灾给社会带来深重灾难。元代蝗灾有鲜明特征:时间、地域上的不均衡性、多大灾。元代蝗灾防治较前代出现了一些新变因素,既有较成功的经验,也有值得关注的教训。考察探悉元代的蝗灾防治及其成效,对深化中国古代农业灾害研究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中国历史上,历朝历代的统治者及兵家对于关系到国家军备强弱、国势盛衰的马政,都非常重视.元代的马政,包含有马政机构及马匹征括、牧养等方面,形成了一整套完善的制度体系.作为北方草原游牧民族建立的国家,以畜牧起家,以马上得天下,马政在元代政治军事、经济社会中占有极其重要地位,并产生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元代养蜂业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n the Yuan Dynasty,the districts of apiculture extended more larger,obtained more innovations in technology and inclined to perfect,the products of apiculture not only applied in the restaurant service development,but satisfied medical service and handicraft industry.What'more,the knowledge of bees became more complete and science,the apiculture could bring about considerable economic benefit.All of the above proved that the apiculture reached prosperous in the Yuan Dynasty during the antient history of Ch...  相似文献   

16.
元代灾害种类繁多,破坏严重。灾害的发生既有自然原因,也有社会原因。该文旨在通过分析元代的各种政治、经济政策等方面情况及农业生产上的其他活动,剖析导致其灾害频繁的各种社会因素,主要有屯田对地表植被的大量破坏;造船、建筑等对森林的砍伐;政治腐败荒于水利建设与维修;战争及苛刻的剥削等造成农业人口的极度贫困,无力进行水利设施建设,等等。通过剖析元代灾害的社会因素,避免当代生态农业发展中人为对生态的破坏,减少人为灾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张金铣 《古今农业》2014,(3):115-120
元代屯田遍布全国各地,其规模之大、组织之严密超过历史上任何时期。论文从屯田机构与制度、边疆地区屯田、内地屯田等方面,评述学术界关于元代屯田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8.
通过分析相关史料,对元代云南万户府设置的基本情况进行探讨。万户府体系的设置在云南具有渐进性、灵活性及设置目的的明确性等特点,它不仅是对南诏大理国时期设置的继承和发展,更重要的是为行省制在云南的设立起到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元明清时期对汉乐府诗旨的探讨表现为以传统的诗教观念来约束汉乐府,以比兴手法解诗,失于穿凿附会和繁琐考证;在艺术形式上则表现为从后来发展的艺术观念来寻找先验的格律,难免拘于旧说。但汉乐府在诗评界取得了经典范本的地位,叙事诗批评开始形成,著作之丰超过此前历代研究者的总和,呈现出集大成的风貌,荟萃诸家众说,是汉乐府研究的总结期和丰收期。  相似文献   

20.
元代司农司和劝农使的建置及功过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元朝重视农桑。司农司、劝农使,编写农书和劝农文,推广农业生产知识和技术。检查县级官员劝课农桑的成绩,编造农桑文册等,对元初农桑发展有所裨益。实际上,劝农工作中也产生了一些弊端,如劝农实为扰民、统计农桑数量和考核官员政绩中的弄虚作假等。元朝农业发展还存在许多制约因素,如人力不足、畜力不足、粗耕粗作、农时被耽误、农具质次价高购买不便等,这都影响了农业发展的实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