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云杉落针病感病指数预测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邱书志 《甘肃林业科技》1995,20(2):60-62,67
应用数量化理论Ⅰ,对云杉落针病与林龄、密度等主要林分因子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研究,建立了感病指数预测模式,并得出:影响该病的主要因子依次为林龄、坡向、密度、郁闭度、海拔。  相似文献   

2.
为明确云南省广南县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侵染性病害的病原菌种类,对病组织进行分离获得病原菌,通过柯赫氏法则进行验证,结合形态特征和系统发育树进行鉴定,并进行复合侵染试验.结果表明:广南县杉木3种主要的侵染性病害分别为杉木炭疽病、杉木赤枯病和杉木落针病,其病原真菌依次为暹罗刺盘孢Colleto...  相似文献   

3.
毛竹冰冻雪灾后恢复技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调查了广西毛竹(Phyllostachys heterocyclavar.pubescens)主要产区冰冻灾害的基本情况,发现毛竹受灾后表现出压弯、折断、破篾、倒伏、翻蔸等形态,灾害程度依次加重。针对不同程度的受灾竹林,提出了毛竹林灾后恢复技术措施,主要有及时清理翻蔸竹、适时砍伐折断竹、破篾竹、保留压弯竹;严禁采挖冬笋、春笋;加强出笋前后施肥;适度钩梢;清除病竹等。  相似文献   

4.
在梅州市梅江区西阳镇、兴宁市径南镇和平远县长田镇3片油茶林(Camellia oleifera)采果后调查主要叶部病害种类、病情及其空间分布.结果表明:主要病害为炭疽病、软腐病、藻斑病、褐斑病,病情指数大小依次为:炭疽病(61.30)>软腐病(57.96)>藻斑病(41.36)>褐斑病(28.52),炭疽病、软腐病和藻斑病危害程度较重,褐斑病危害程度较轻;炭疽病、软腐病和藻斑病在油荼林皆呈均匀分布,而褐斑病呈聚集分布,聚集均数λ为4.635 1,大于2,该病由外界环境和其本身生物学特性相互共同作用引起.  相似文献   

5.
植物源药物治疗橡胶树死皮病试验初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2003~2004年植物源药剂防治橡胶树死皮病的试验结果表明,MO、MA和MM对橡胶树死皮病均有不同程度的治疗效果;进一步的试验表明,MO500倍、1 000倍和1 500倍的治疗效果,株有效率均为90%,治愈率依次为92.6%、87.6%和66.9%;其中对点状排胶类型死皮效果株有效率依次为77.8%、100%和100%。  相似文献   

6.
阜新地区主要杨树品种抗寒抗病虫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标准地调查法,对阜新地区保存面积较大的6个杨树品种的抗寒和抗病虫性(病害主要调查溃疡病和冠瘿病,虫害主要是杨干象)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1)抗寒能力,6个杨树品种只有冻害轻微,不影响树木正常生长和材质,且品种间差异不显著;(2)抗病虫能力,中荷64和中绥12抗病虫性最强,溃疡病发病率和感病指数从高到低依次为小钻杨群众杨黑林1号哲林4号;小钻杨和群众杨的冠瘿病很严重,其他品种未发现;黑林1号杨干象危害非常严重,达到了毁林的程度,小钻杨、群众杨、哲林4号发现杨干象虫株,但不影响树木正常生长和材质。  相似文献   

7.
辽西地区核桃腐烂病不同防治方法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辽宁西部主栽品种核桃为试材,研究不同化学药剂、不同病斑处理方法下核桃腐烂病的病斑复发率和防治效果。结果表明:不同药剂处理的防治效果呈显著差异,表现为菌清树安康腐灵特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石硫合剂对照;不同病斑处理方式的防治效果呈显著差异,病斑处理方法防治效果依次为Ⅱ类Ⅲ类Ⅰ类。  相似文献   

8.
北京怀柔区板栗黄化皱缩病害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怀柔板栗主要产区对中国板栗黄化皱缩病进行了2 a的系统调查,结果为发病村占94.7%2,009年和2010年发病地块依次为34.6%和35.7%,发病株分别为3.58%和3.77%,平均病情指数分别为0.0147和0.0149。病害分为发病初期、发病盛期、滞留期、稳定期和落叶期5个阶段,用PCR扩增16S rRNA基因检测植原体,检出率81.2%;在感病板栗林内采集到蝽类、叶蝉和栗斑蚜共11种刺吸式昆虫。  相似文献   

9.
一、发病规律 枣缩果病又名雾潮病、束腰病等,是我国枣产区的主要病害之一。  相似文献   

10.
为降低油茶林软腐病感病率并提高产量,以7年生油茶的4个品种为对象开展冬季修剪,研究冬季修剪对油茶软腐病发生的影响。结果表明:修剪能有效降低油茶软腐病的感病率,修剪后的病情指数为3.75,而未修剪的病情指数高达30.63,是修剪后的8.2倍;4个品种的抗软腐病能力从高到低依次为G、92A、1B、1A,其中品种G修剪后株感病率为0;修剪能降低油茶的感病程度,修剪后的枝和叶的感病率分别比未修剪低18.5个百分点和18.2个百分点;修剪能显著降低因软腐病而引起的落叶,比未修剪的落叶率低18.4个百分点;当油茶叶面的感病程度达1/4以上时,叶片掉落;油茶软腐病主要发生在树冠中下部,修剪能显著降低树冠中下部的感染率。  相似文献   

11.
对湿地松和火炬松枯梢病与立地条件和林分因子的相关性进行研究表明,树种、成土母质、土壤、林龄和雪压与松树枯梢病的发病率显著相关,其偏相关系数依次为树种>成土母质>土壤>林龄>雪压;树种、成土母质、土壤、林龄和造林质量与病害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其偏相关系数依次为树种>成土母质>土壤>林龄>造林质量。各因子与发病率的复相关系数为0.8382098,与病害严重程度的复相关系数为0.8687435。对此病害,宜采用综合技术措施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12.
经过对云南省零星椰子种植区近两年的抽样调查,发现危害本区域的椰子病虫害种类较多,椰子病害主要有椰子茎干泻血病、灰斑病、芽腐病、果腐病、煤烟病,虫害主要种类有椰心叶甲、二疣犀甲、椰园蚧、红脉穗螟、黑刺粉虱等13个类群,并明确了分布范围。  相似文献   

13.
侧柏叶枯病是侧柏的一种重要叶部病害。为了筛选出对侧柏叶枯病防治效果较好的杀菌剂,选择了50%多菌灵、50%百菌清、40%灭病威、40%苯醚·甲硫、50%叶枯唑等5种杀菌剂对侧柏叶枯病进行了防治试验。结果显示:50%苯醚·甲硫1 000倍液防治效果最好,防效达到90%,其次是50%叶枯唑1 000倍液,防治效果为87%,50%灭病威1 000倍液防治效果最差,仅为63%。防效依次为50%苯醚·甲硫50%叶枯唑50%多菌灵40%灭病威50%百菌清;随着药剂稀释倍数的加大,防治效果呈递减状态;最佳防治时期为6月中旬。  相似文献   

14.
<正>核桃常发生的病害主要有腐烂病、炭疽病等,本文主要介绍这两种核桃病害的发生情况及防治措施。一、核桃腐烂病(一)危害症状:核桃腐烂病又叫"黑水病",属真菌性病害。核桃腐烂病主要危害核桃主干、枝干、树皮,阻止水养分输送,造成树势生长衰弱、结果  相似文献   

15.
防治苹果腐烂病新药黄海灰铜油高锰酸钾液是防治苹果腐烂病新药,其原料及配比为:石灰2公斤、硫酸铜1公斤、机油5公斤、高锰酸钾5-10克。先将高锰酸钾放入机油中搅匀,再依次加入石灰、硫酸铜混合均匀,即可使用。一般在生长季节进行涂抹,将病斑刮除至好皮1厘米...  相似文献   

16.
[目的]从病原菌和寄主两个维度,探究新疆野果林中疫霉菌对野果林内主要树种叶片的致病性,了解新疆野果林衰退的可能原因及疫霉对新疆野果林造成的潜在风险。[方法]利用菌丝块接种离体叶片的方法,将诱捕自新疆野果林的5种疫霉(Phytophthora plurivora、P.gonapodyides、P.lacustris、P.gregate、P. sp.)接种到苹果、杏、山楂和核桃的健康离体叶片上,一周后观察测量、计算病斑大小,并用R软件对数据进行双因素方差分析和作图。[结果]实验结果及数据分析表明:供试5种疫霉菌株接种到4种植物叶片上后,病斑大小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中,P.plurivora和P.lacustris产生的病斑较大,最大分别为18.68 cm~2和14.14 cm~2;寄主植物中,核桃和杏树叶片产生病斑较大,最大分别为18.68 cm~2和9.55 cm~2。[结论]供试树种和菌种对叶片病斑大小都有显著影响;供试5种疫霉对苹果、杏、山楂、核桃叶片的致病性依次为:P.plurivoraP.lacustrisP.gregate≈P.gonapodyidesP. sp.;苹果、杏、山楂和核桃这4种植物叶片对以上5种疫霉菌的感病性依次为:核桃杏山楂苹果。  相似文献   

17.
抗旱性是防护林抵抗力稳定性的一个重要指标。该文对宣化县黄羊滩14种常用固沙植物进行了野外调查,依据其在极端干旱条件下成年树木的死亡、落叶、枯梢、变色等大田观测指标进行抗旱能力鉴定。得出结论:抗旱性强的树种依次是沙地柏、樟子松、侧柏、柠条,在干旱胁迫期间没有发生死亡、枯梢、大量落叶等严重危害症状,主要表现为生长减缓;抗旱性中等的依次是沙枣、差巴嘎蒿、黄柳、紫穗槐、榆树,在极端干旱情况下,主要危害表现是落叶与枯梢;抗旱性差的依次是新疆杨、小美旱杨、小叶杨、刺槐、沙打旺。当干旱胁迫发生时,林分的总体耗水量超过了土地的供给能力,树体水分失调后发生死亡现象。  相似文献   

18.
<正>苹果黑星病Venturia inaegualis(cke.)Winter(有性世代)、Fusicladium dendriticum(wallr)Fckl.(无性世代)又称疮痂病。在我国主要发生在黑龙江、吉林两省,辽宁、河南、新疆、四川、云南、江苏、山东仅在局部地区发生,陕西的安康、武功也曾有发生的报导。 苹果黑星病在黑龙江、吉林及云南主要为害小苹果,其中以黄太平、黄海棠及花红等为高度感病品种,国光、印度、祝光、红星、元帅、旭等也较易感病。 苹果黑星病为害叶片、叶柄、果实、萼片、果柄、花、芽及嫩枝等部分,但主要为害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梨干枯病在武威的发病规律和防治方法,本研究结合气象因子分析,调查不同区域梨园干枯病发生情况,开展药剂筛选研究,对梨干枯病发病规律、药剂筛选及砧木建园防治方法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高温高湿有利于梨干枯病的发生;梨干枯病在武威发病时期为6-8月;杜梨砧木建园可有效预防梨干枯的发生,发病率为0.5%~1%;筛选出5种对梨干枯病具有良好防治作用的化学药剂,根据防治效果依次为甲基硫菌灵、多菌灵、苯醚甲环唑·丙环唑、代森锰锌、甲霜锰锌。  相似文献   

20.
指出了柑橘是印江自治县经济林建设项目的主要产业,柑橘有害生物治理是生产中的主要问题,通过调查发现柑橘有害生物有柑橘黄龙病、绿霉病、疮痂病、炭疽病、溃汤病、黑班病、煤烟病、树脂病等病害;柑橘红蜘蛛、黑刺粉虱、蚧壳虫、小实蝇、潜叶蛾、蚜虫、锈壁虱等害虫。提出了治理应遵循以果园管理、人工和物理等治理为基础,生物治理为核心,按照有害生物发生规律,科学使用化学防治,达到安全、有效、经济地控制有害生物的原则,并给出了具体的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