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乡村振兴与绿色发展的战略背景下,提升农户生产方式的绿色化程度是促进生态振兴及农业绿色转型的内在要旨.文章基于新疆1432个样本的调查数据,深度探究农户绿色生产行为的决定机制,并验证情境因素对于农户多维认知与绿色生产决策之间的作用关系.结果显示:农户绿色生产行为受到内在感知和外部环境的综合影响,其中外部环境是农户认知与...  相似文献   

2.
现代通讯技术推动了农村信息化发展,农民社会网络受信息技术影响由现实互动向线上交流扩展,呈现出数字化新态势。基于冀晋两省1302份梨种植户调查数据,运用探索性因子分析、Ordered Logit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构建并检验社会网络数字化、信息能力对农户绿色防控技术采纳的分析框架和影响机制。研究发现:1)样本区农户绿色防控技术采纳水平偏低,采纳一种以上技术农户仅占37.3%。2)社会网络数字化促进了绿色防控技术采纳,且线下同质性网络强于线上异质性网络。3)社会网络数字化通过提升农户信息能力这一中介影响绿色防控技术采纳。4)社会网络数字化对绿色防控子技术采纳均有促进作用,影响大小因技术性质而异。因此,应推动农户社会网络数字化转型,不断提升农户信息能力,以推进绿色防控的实践,实现农业生产绿色发展。  相似文献   

3.
4.
5.
设计调查问卷,对河北、湖南和陕西3省共计184户农户实施抽样调查,系统分析我国蔬菜安全生产中农药使用现状。结果表明:1.我国农药使用群体以中老年男性为主,其中54.35%教育程度为初中学历,选购农药时主要根据经验判断、经销商推荐的分别占59.24%和48.91%。2.配药过程粗放,简单使用瓶盖量取、估测后直接倒进喷雾器的分别为28.26%、25.54%。3.施药时缺乏安全防护意识,选择戴口罩比例仅为31.52%。4.只有20%的农户遵照农药标签上的安全间隔期收获作物,66.3%的农户从未参加过农药方面的培训。分析认为,我国农药使用群体受教育水平、科学素养、安全和环境保护意识急需提高;加强农药市场监管和技术培训宣传,对推动农户科学使用农药,加速蔬菜安全生产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文中以甘肃省张掖市6个镇394份入户调查资料为样本,采用Probit模型分析了技术认知和政府支持对农户节水灌溉技术采用的影响。研究发现:对节水灌溉效果水平的认知和政府推广对农户节水灌溉技术采用有显著影响作用;技术认知和政府支持对节水灌溉技术采用的影响效应存在差异,其中,对节水灌溉效果水平的认知每提高一个档次,农户采用节水灌溉技术的概率提升3.97%,农户接受政府的技术推广每提高一个档次,农户采用节水灌溉技术的概率提升83.00%,政府推广对技术采用的边际影响相对较大;此外,控制变量中年龄、务农年限、家庭务农人数均显著影响农户节水灌溉技术采用。建议政府部门加强节水灌溉技术宣传工作,重视推广技术的实用性及有效性,增强农户技术认知。  相似文献   

7.
社会化服务组织具有农业技术信息渠道和农业技术供给主体的双重身份。文中分析社会化服务对农户节水灌溉技术采纳行为的影响,探究农户节水灌溉技术认知在二者之间是否发挥中介作用,进一步揭示不同灌溉井深区农户之间的差异,并利用河北省775份小麦-玉米种植户调查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社会化服务组织作为一种新型农业技术信息获取渠道和可靠的技术供给主体可以提高农户技术认知,显著促进了农户采纳节水灌溉技术,并对深井区农户的节水灌溉技术采纳行为促进作用更为明显。因此,建议将社会化服务组织作为推广大田作物节水灌溉技术的重要载体,提高农户节水灌溉技术认知,促进农户采纳节水灌溉技术。  相似文献   

8.
文中利用甘肃省张掖地区的农户调查资料,运用二元Probit回归模型实证分析外部冲击和社会网络对农户节水灌溉技术采用的影响,并引入交互项检验社会网络对外部冲击的缓解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外部冲击对农户节水灌溉技术采用有负向影响,而社会网络对节水灌溉技术采用有正向影响;同时,社会网络能够缓解外部冲击的抑制作用。除上述影响因素以外,农户节水灌溉技术采用还受到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职务、健康状况和家庭年收入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基于对黄土高原区农户的微观调查数据,运用两阶段二元Probit模型,探析农户水土保持技术支付意愿与支付方式影响因素,重点考察社会关系网络对农户水土保持技术支付意愿的影响。结果表明:64.32%的农户愿意支付,且平均支付意愿为94.16元/亩,其中,81.68%的农户选择以投钱为主,18.32%的农户选择以投劳为主。社会关系网络对农户支付意愿的影响存在差异,与同质性关系相比,异质性关系对农户支付意愿的影响更为显著。家庭收入、政府投资、合作社参与情况、农户认知特征、户主文化程度等对农户支付意愿有不同影响;户主年龄、户主文化程度、家庭规模、耕地面积、非农就业比率、政府投资、自然灾害严重程度等是影响农户支付方式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11.
Glyphosate-resistant crops: adoption, use and future considerations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BACKGROUND: Glyphosate-resistant crops (GRCs) were first introduced in the United States in soybeans in 1996. Adoption has been very rapid in soybeans and cotton since introduction and has grown significantly in maize in recent years. GRCs have grown to over 74 million hectares in five crop species in 13 countries. The intent of this paper is to update the hectares planted and the use patterns of GRC globally, and to discuss briefly future applications and uses of the technology. RESULTS: The largest land areas of GRCs are occupied by soybean (54.2 million ha), maize (13.2 million ha), cotton (5.1 million ha), canola (2.3 million ha) and alfalfa (0.1 million ha). Currently, the USA, Argentina, Brazil and Canada have the largest plantings of GRCs. Herbicide use patterns would indicate that over 50% of glyphosate-resistant (GR) maize hectares and 70% of GR cotton hectares receive alternative mode-of-action treatments, while approximately 25% of GR soybeans receive such a treatment in the USA. Alternative herbicide use is likely driven by both agronomic need and herbicide resistance limitations in certain GR crops such as current GR cotton. Tillage practices in the USA indicate that > 65% of GR maize hectares, 70% of GR cotton hectares and 50% of GR soybean hectares received some tillage in the production system. Tillage was likely used for multiple purposes ranging from seed-bed preparation to weed management. CONCLUSION: GRCs represent one of the more rapidly adopted weed management technologies in recent history. Current use patterns would indicate that GRCs will likely continue to be a popular weed management choice that may also include the use of other herbicides to complement glyphosate. Stacking with other biotechnology traits will also give farmers the benefits and convenience of multiple pest control and quality trait technologies within a single seed.  相似文献   

12.
13.
利用二元logistic回归和多项式Logistic模型对辽宁省半干旱地区朝阳、彰武199个林农采用传统营林生产技术、林地清理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66%的林农采用传统营林生产技术,林农采用利用法这种林地清理技术的较多,化学农药是林农防治病虫害的主要手段。社会资本、林地面积、参加技术培训显著影响林农营林生产技术的采用行为。经营方式和社会资本、性别、参加技术培训正向影响林地清理技术的采用行为。参加技术培训、外出务工、收入构成、受教育程度正向影响林农病虫害防治技术的采用行为,年龄负向影响林农病虫害防治技术的采用行为。  相似文献   

14.
基于山东省509家养猪场户的调查数据,综合运用有序Logit模型和OLS模型探讨了经营特征和生态认知对养猪场户清洁生产行为的主效应影响和交互效应影响。结果表明:从主效应看,养殖规模、专业化程度和收购方的清洁生产要求等经营特征对养猪场户清洁生产行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清洁生产趋势认知和清洁生产政策认知等生态认知对养猪场户清洁生产行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从交互效应看,清洁生产趋势认知能有效加强养殖规模对养猪场户清洁生产行为的正向作用;清洁生产政策认知既能有效加强专业化程度对养猪场户清洁生产行为的正向作用,也能有效减弱养殖规模对养猪场户清洁生产行为的正向影响;养殖环境污染认知能够有效加强收购方的清洁生产要求对养猪场户清洁生产行为的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15.
聂浩华  杨群林 《江西植保》2006,29(3):139-140
无公害蔬菜是指产地环境、生产过程、目标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或农业行业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和生产技术规程,并经产地和市场监管部门检验合格,使用无公害农产品标识销售的蔬菜产品。可见,规范的行业标准与严格的检验措施对无公害蔬菜生产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如何正确选择与使用农药是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索非物质因素对农地利用产生的作用,文中从社会排斥这一角度出发,理论分析农地利用中社会排斥现象的存在,概括农村社会排斥的概念、属性及其特征,编制农村社会排斥量表,运用预调查数据对量表进行验证。通过信度效度分析,量表的Cronbach's Alpha系数和KMO值分别为0.915和0.888,通过因素分析,提取4个方面因素,据此,农地利用中的社会排斥可以从经济排斥、政治排斥、观念排斥、关系排斥4个维度来体现。此量表的开发为研究农村社会排斥对农地利用效率、农地集约利用程度、农地规模经营和农业生产资料利用效率的影响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
为了认真贯彻农业部第17号部长令和第194号、199号公告精神,推进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确保环境安全、农产品安全和人民生命安全,农业部在这里举行加强农药管理新闻发布会。这是我部应对入世挑战,提高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重大举措,也是我部实施“无公害农产品发展行动计划”的重大步骤。为了充分履行安全科学用药技术推广的重要职责,我们全国农技推广中心组织有关科研、教学、农药管理、农技推广等方面的专家,按照“科学、实用、安全、公正”的原则,推荐了一批适用于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的农药品种和施药器械。各级农业植保技术推广…  相似文献   

18.
文中以民勤县滴灌技术为例,结合389户滴灌技术推广户的调研数据,运用Probit模型,从经营总面积及平均地块面积两个方面分析了规模化经营对农户两型技术采纳的影响。结果表明:规模化经营能够提升农户滴灌技术采纳意愿,但规模化并非简单的经营总面积的提升,更重要的是降低耕地细碎化程度,以便于单个地块的机械化操作。因此,农村现有耕地的细碎化问题应该在两型技术推广中得到更多关注,未来政策应进一步加大对耕地合并整理等相关配套措施的扶持与鼓励,在实现大规模连片经营的基础上提升推广政策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